《小学生课外作业设计》研修活动方案
一、研修主题、背景原因
新课程标准关于作业的新理念。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严重内容。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美满和喜悦、苦楚和辛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传统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必须进行深刻的巨大改革。而作业的改革如果仍是仅站在传统的教学理论视野,将很难找到有意义的突破口和生长点。新课程论的作业必将成为教学与课程发展的中间激活因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发展的中间激活因子,促进教学与课程逐渐成为一种良性互动的平均的“生态系统”,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逐渐成为一种良性互动的平均的“生态系统”。
课外作业是教学过程的一个严重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习情感、提高学习能力的严重手段。现在学生的课外作业简单重复、机械训练的太多,学生简易产生讨厌做的情绪,通过该课题研究从而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爱上做课外作业。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做课外作业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思维和身心的康健发展。二、研修目标
1.学生完成作业态度观的指导策略
以情感认知为主线,通过调查、讨论、实践体验、家长参与等途径进行作业态度观的指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作业态度观。
2.本研究内容预计从作业的自主性、合作性、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等方面为研究导向,创设出新型的作业形式,并形成例外的课外作业体系。
3.突出情感,探索作业的多元化评价方式。 三、研究步骤:
1 / 2
(一)准备阶段:(2014年11月至12月) 1.根据实际,确定研究内容 2.调查了解课外作业的现状 3.搜集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 1.制定详尽可行的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开始实施。 2.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初步形成体系。 3.积累素材,并写出阶段性小结。
(三)总结阶段:(2015年5月至2015年6月) 1.全面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材料。
2.对课题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撰写出课题结题报告。
2 /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