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活力

2023-04-25 来源:客趣旅游网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活力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报告。报告中回顾了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我国各方面建设取得的成就。

从经济方面来看,这几年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连年增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报告也在过去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着重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就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而言,一方面,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都在大力推进经济调整。世界经济的调整和变化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意味着国际贸易很难恢复到危机前的那种高速增长状态,我国必须调整过度依赖对外贸易拉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另一方面,资源、环境压力使得低成本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低成本模式致使资源、环境承受着巨大压力,不堪重负。低成本模式虽然在一国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具有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其不能创新,影响扩大内需以及竞争力逐渐丧失等弊端逐渐暴露出来。

可以看到,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都表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扩大国内需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目前,中国人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还有不少贫困人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要继续优化投资结构,积极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努力实现增投资、扩消费、惠民生一举多得。同时,进一步做好就业、养老、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基本民生工作,构筑社会保障的安全网,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环境。

第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现在,中国三次产业发展还不协调,产业层次还比较低。针对这方面问题,中国需要面向国内外市场需求,紧紧依靠科技管理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服务业产值和就业比重,培育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既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又能够增加经济效益、带动技术进步。

第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关键在理顺体制机制,难点是调整利益格局,解决办法从根本上要靠改革创新。要继续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更多地依靠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加快企业、价格、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积极鼓励创业创新,支持和引导民间投资,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健全和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断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制度保障。

最后,开放是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重要条件。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当今时代各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合作发展才能互利互惠。我们应当采取实际行动,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消除各种形式的进口壁垒,放宽对出口的种种限制,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复苏和持续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应当更加重视GDP的质量和构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长足发展。以前我们重视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总量,现在就应当更加重视经济

发展的质量。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就要看GDP的内容,看它的实际构成。要提升一国的竞争力,必须改善GDP的构成。为此,我们就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模式创新,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坚定不移地推进下去,最终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