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感性的热烈到理性的冷峻——《蚀》与《子夜》的比较并兼及茅盾评价

2020-12-18 来源:客趣旅游网
从感性的热烈到理性的冷峻——《蚀》与《子夜》的比较并兼及茅盾评价文宗理摘要:《蚀》与《子夜》是茅盾最重要的两部小说,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演进轨迹。在对二者的评价上,理论界存在着较大分歧。因此,从具体文本出发,就小说创作意图与作品实际内容不相符合的现象,结合茅盾的文学思想发展过程,才能对茅盾创作做出合乎实际的评价。大陆文学主流意识与海外研究者群体对于茅盾的评价,特别是海外研究者中那种“《子夜》主题先行、图解政治”的观点,都有不同程度的政治功利主义色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子夜》具有无法重复与无法替代的重要意义。关键词:茅盾;《蚀》;《子夜》;文本实际;时代女性;吴荪甫谈及茅盾,便不能不谈到《蚀》与《子夜》。正是这两部作品,牢固奠定了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地位,特别是在长篇小说创作模式上的肇始作用。与此同时,关于《蚀》和《子夜》这两部作品的争议,自它们问世至今一直没有停止,总体上可以说是毁誉参半。加之作者本人的另一种社会身份——政治活动家的缘故,又加之作者处于不同时期对作品创作动机与创作过程所作的阐释各不相同,甚至于大相径庭;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作品的真实面目。后来的研究者从各自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文学观念出发,对作品及作家本人做出了极为不同的结论。综合众多评价,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观点认为茅盾是“社会剖析小说”的代表,在创作中严格遵循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方法。具体到作品上,褒《子夜》而贬《蚀》,认为《子夜》塑造了以吴荪甫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深刻揭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面临的深刻社会危机。对《蚀》则评价不高,认为作品中有着浓厚的自然主义倾向,弥漫着幻灭、颓废气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茅盾在创作上存在着“主题先行”的不良倾向,尝试以文学作品图解政治,并对后来的长篇小说创作产生了严重不良影响。具体到作品上,则褒《蚀》而贬《子夜》。认为《蚀》是茅盾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并充分展示了茅盾长于心理描写、刻画女性形象的特长;而《子夜》则是试图以文学作品图解政治的范本。有的甚至将《子夜》视为20世纪30年代共产党政治主张的文艺宣传品,并据此给茅盾冠以“共产党首席小说家”的头衔。持此观点的多为以夏志清为代表的海外研究者。然而,从根本上讲,奠定作家文学史地位的基础是作品。作家的文学观念及文学观念在作品中的投射对一部作品的成败得失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在某种文学观念的引领下,作家才能将兴趣集中于社会生活领域的某一层面,从而选择相关题材并积累素材进行提炼,然后通过合适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形成作收稿日期:2008—05—20作者简介:文宗理,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济南250100)。 154万方数据I从感性的热烈到理性的冷峻品。回到作品本身,在纵的方面上进行作家本人不同时期作品之间演进轨迹的历时性研究,在横的方面上进行与其他作家作品的共时性研究,方能准确判定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坐标。《蚀》是茅盾的第一部小说,由《幻灭》、《动摇》、《追求》三个中篇组成。每篇都有自己的主要人物,彼此的情节并不相连;但它们却以1925年至1927年间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为背景,描写了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的情感历程,即“(一)革命前夕的亢昂兴奋和革命即到面前时的幻灭;(二)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三)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①。作品之间能够看到的关联即某几个出现在前篇中的人物又陆续出现在后篇,如在《幻灭》中出现又在《动摇》中并成为次要人物的史俊、李克。因而《蚀》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三部曲,整体结构表现得比较粗疏、松散。推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首先是由于茅盾在创作《蚀》时,“凝神片刻,便觉得自身已经不在这个范围,便看见无数人物扑面而来”②,进入了一种痴迷和癫狂的状态,所历所感,只想一吐为快,而对于其它,则无暇细顾。其次,我们应当注意的是,《蚀》是茅盾创作的第一部小说,在此以前则以文学理论研究和外国作品翻译为主。创作经验的匮乏使他难以驾驭如此重大与广阔的题材,只能采取一种“信笔所之,写完就算”③的态度。尽管茅盾讲“在写《幻灭》的时候,已经想到了《动摇》和《追求》的大意”④,然而从作品的实际来看,《幻灭》讲述的是静女士经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全部情感历程,极似一个尚未完全展开的长篇小说的梗概,《幻灭》后半部的时间正是《动摇》的全部时间;而《动摇》和《幻灭》之间的联系则似乎更紧密一些。由于人物安排、情节发展缺乏统一的全盘筹划,《蚀》在整体结构上显得松懈散漫。从单篇来看,三篇的结构模式也各不相同。《幻灭》采取的是一种单线结构,以静女士的经历为主线,许多人和事随着静的故事或出现,或消失。《动摇》以胡国光和方罗兰的矛盾和斗争形成两条线索,已初步具备茅盾小说叙事的基本模式——二元对立叙事模式的雏形,然而情节并没有围绕这两条线索充分地展开和有机的交融。《追求》则以王仲昭、张曼青、章秋柳三种对生活的不同追求为主体,各有自己的发展脉络,通篇更加散乱。在艺术结构上的这种缺憾,使得《蚀》这部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显得人物苍白单薄,情节支离破碎。这恐怕是以夏志清为代表的“褒《蚀》派”也难以回避的一个问题。作者对此也是深以为憾的:“如果在最初加以详细的计划,使三篇用同样的人物,使事实衔接,成为可离可合的三篇,或者要好些”⑤。然而正如一枚硬币,反面的另一面即正面。这种“信笔所之,写完就算”,不做任何运营与谋划的写作态度,保证了作者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强烈的个人生活体验在整部作品中的倾情注入,使这部在结构上有着严重缺憾的作品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作品中人物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即作者本人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亢奋、幻灭、动摇、悲观、颓废以至于放纵情欲乃至于自戕,这一系列的情感历程,作者是与作品中的主人公们共同分享和承担的。《蚀》即作者情感历程“诚实的自白”⑥,“我有点幻灭,我悲观;我消沉;我都很老实地表现在三篇小说里”⑦。《蚀》的成功即在于“情”。情感的袒露,使得作品“有一层极厚的悲观色彩,并且使我的作品有缠绵幽怨和激昂奋发的调子同时存在”⑧。贯注全篇的强烈情感力量,再加上高超的心理描写技巧和对于女性心理细致入微地体察,使作者成功塑造了女性形象群体,这一群体包括两型:章静、陆梅丽为代表的传统型;彗女士、孙舞阳、章秋柳为代表的时代型。这一女性形象群体,特别是其中的“时代女性”,是茅盾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的杰出贡献。尽管茅盾在《从牯岭到东京》中为自己①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茅盾选集》第5卷,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10页。②茅盾:《写在(蚀)的新版后面》,《茅盾全集》第l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25页。③茅盾:《写在<蚀)的新版后面>,<茅盾全集》第l卷,第425页。④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茅盾选集》第5卷.第110页。⑤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茅盾选集》第5卷,第llt页。⑥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茅盾选集》第5卷.第112页。⑦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茅盾选集》第5卷,第112页。⑧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茅盾选集》第5卷,第117页。万方数据 155^束又学孥叙l燃版作辩解时,说“我只注意一点,不把个人的主观混进去”①。从作品实际来看,恰恰相反,它强烈地表现着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毫不掩饰自己对于孙舞阳、章秋柳等“时代女性”的同情和偏爱。称她们在轻率放纵、浮躁浪漫的外表下掩盖着“一颗细腻温柔的心,一个洁白高超的灵魂”②,甚至借她们的口吐露了自己当时对于社会、人生的失望,“理想的社会,理想的人生,甚至理想的恋爱都是骗人的勾当”③,因而不愿“拿着将来的空希望”④,“来为目前的无聊作辩护”⑤。甚至于宁肯用极度的感官娱乐来麻醉和放纵自己,并对道德规范嗤之以鼻。“我们正在青春,需要各种刺激,需要心灵的战栗,需要狂欢。刺激对于我们是神圣的”⑥;“既定的道德标准是没有用的,能够使自己愉快的倒是道德”⑦。茅盾在《蚀》三部曲中毫不掩饰自己在大革命失败后,由于对中国前途和命运丧失信心而产生的那种极端悲观和颓废的心理。同时在创作中也是忠实于自己的情感体验的,并运用一些自然主义技法对当时普遍存在于青年知识分子中的颓废心理和颓废生活方式进行了描绘。因而对《蚀》在发表后引发的诸多指责,茅盾进行了驳斥,认为《蚀》是“自己想能够如何忠实便如何忠实的时代描写”⑧,“不愿意昧着良心说自己以为不然的话”⑨。同时茅盾也坦诚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我是真实地去生活,经历了动乱中国的最复杂的人生的一幕终于感得了幻灭的悲哀人生的矛盾,在消沉的心情下,孤寂的生活中,而尚受生活的执著的支配,想要以我的生命力的余烬从别方而在这样迷乱灰色的人生内发一星微光,于是我开始创作了”@。《蚀》的发表,轰动了当时的整个文坛,茅盾一跃成为中国现代文坛上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佼佼者。正如夏志清指出的那样:“该书涉及范围极广而写作态度认真。比较起来,那些早期由王统_|!f{、张资平和蒋光慈所写作品,便黯然失色了。1928年下半年,正在日本度假的茅盾,已在本国被公认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家了”⑩。在此以后,尽管茅盾在很短的时间内又创作了5个短篇(结集为《野蔷薇》)、1部长篇(《虹》)、2部中篇(《三人行》、《路》),但由于生活积累不够丰厚而匆忙进入创作,在艺术上显得均不够成熟。从《蚀》发表之后茅盾的创作实际来看,他一直尝试着突破《蚀》的藩篱而求得新的发展。事实上,在以上不算成功的作品中,他的主人公们一直徘徊在“爱情”与“主义”之间。“恋爱”的外衣固然绚丽,然而对于执著于“凝视现实,分析现实,揭破现实”@的茅盾来说,并不适用,因而只能企求“公允的读者或者总能够觉得恋爱描写的背后是有一些重大的问题罢”⑥。茅盾在《(宿莽)弁言》诉说了自己的苦恼:“一个已经发表过若干作品的作家的困难问题也就是怎样不至于粘滞在自己所铸成的既定的模型中”,因而他不得不“继续地探求着更合于时代节奏的新的表现方法”⑩。很明显,自《蚀》以后,他一直在创作上自觉地寻求着新的变化、发展,直至《子夜》,其作品面貌才有了彻底改观。然而,我们必须注意到,这种变化并不是由于茅盾作为一个小说家在艺术上的不懈追求而自然实现的。恰恰相反,这是由于他个体生命的另一部介即作为政治活动家和文艺理论家的观念驱使下所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茅盾选集》第5卷。第llO页。茅盾:《蚀>,《茅盾全集》第l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16页。茅盾:《蚀>,《茅盾全集》第l卷,第373页。茅盾:《蚀>,<茅盾全集》第1卷,第372页。茅盾:‘蚀>,<茅盾全集》第l卷,第372页。茅盾:《蚀>,《茅盾全集》第l卷,第360页。茅盾:‘蚀》,‘茅盾全集》第l卷,第308页。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茅盾选集》第5卷。第113页。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茅盾选集>第5卷,第112页。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茅盾选集》第5卷,第108页。[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编译,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64页。茅盾:《写在(野蔷薇)的前面>,<茅盾选集》第5卷。成都:四种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47页。茅盾:<写在<野蔷薇)的前面》,《茅盾选集》第5卷,第148页。茅盾:<(宿莽)弁言>,见孙中田、查国华编:《茅盾研究资料>(中),北京i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7页。 156万方数据从感性的热烈到理性的冷峻发生的。自1930年后,茅盾作为政治活动家的热情又复高涨,同时经过5年的创作实践,又加之以当时苏联“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的影响,茅盾的文学理论观念体系趋向于社会科学化。此时的茅盾更强调世界观、社会科学理论在创作中的指导作用,逐步摈弃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强调作家“不但须有广博的生活经验,亦必须有一个训练过的头脑,能够分析那复杂的庆祝会现象”①。感性与理性两种因素在茅盾的文学观念中此消彼长地发生着变化,激情在逐渐消退,理性和谨严开始占据上风。政治热情的复燃与文学理论观念的转变,使茅盾觉得有可能“用小说的形式”②回答当时关于中国社会性质讨论的热门话题,即“中国并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资本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化了”③。他要通过三个方面的描写来达到目的,即“(一)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压迫下,在世界经济恐慌的影响下,在农村破产的环境下,为要自保,使用更加残酷的手段加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因此引起了工人阶级的经济的政治的斗争;(三)当时的南北大战,农村经济破产以及农民暴动又加深了民族工业的恐慌”④。在确认这些表述符合茅盾创作《子夜》初衷的前提下,那么结合作品实际,可以说,《子夜》又是违背作者创作意图的失败之作,并没有完成对该问题的回答。因为从作品中所能看到的仅仅是一个传统型的悲剧,一个与不可抗拒的命运作斗争而终于失败的英雄故事,恰如《子夜》第一版扉页上纵横交错的图案,“ARomanceOfChinaIn1930”。之所以敢于作如此的推论,因为“图解政治”派的观点恰恰是从作者对创作动机及过程的阐释推及作品而得出的。如果按照“图解政治”派的观点,吴荪甫是按照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性质判断而设置或衍生出来的。赵伯韬图解了大买办资产阶级的形象,吴老太爷、曾沧海代表了地主阶级,屠维岳则是资产阶级的打手,那陈月娥、朱桂英和玛金、蔡真、克佐甫、苏伦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不那么光彩照人的形象必然成为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员的图解。从作品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家乡农民的暴动,还是纱厂女工的罢工斗争,尽管给吴荪甫造成了一些损失。然而在吴荪甫的铁腕下,均被迅速解决,并未对他和赵伯韬在公债市场上的决战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如此的话,《子夜》势必如《蚀》一样,“不能积极的指引一些什么——姑且说是出路罢!”⑤,茅盾岂不再次辜负了“共产党首席小说家”的美誉?如果说茅盾试图完成对该问题的回答,那么在小说主人公的结局,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动摇性必然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当时,他们的‘出路’是两条:(一)投降帝国主义,走向买办化;(二)与封建势力妥协”⑥。即吴荪甫要么成为赵伯韬式的掮客,要么沦为依靠地租、利息在公债市场上进行投机的寓公。然而在作品实际中,吴荪甫尽管已经清楚认识到赵伯韬后台势力的强大,然而仍旧把自己的纱厂和别墅抵押,冒着危及自己身家性命安全的风险孤注一掷,走上了与赵伯韬决战的不归路。我们根据那些坚持吴荪甫性格中只有阶级的两面性的观点,很难对吴荪甫做出这种选择的动因做出合理的解释。推究起来,他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只能出于个人的刚愎自用或者是不甘于践踏尊严而向对手屈膝投降。难道刚愎自用抑或不甘于践踏尊严不是一种人性的表现吗?无庸置疑,正是1930年“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触发了茅盾创作《子夜》的初衷,他对生活素材的收集也是围绕这一论题进行的,作品中某些人物形象的设置也源于社会科学分析的结果。然而,茅盾在具体创作过程中却有一个重新调整构思和布局的阶段。我们仍旧从茅盾对创作动机与创作过程的阐释出发,并确认这些表述符合茅盾创作《子夜》初衷的话,那么他对自己的创作过程也有清楚的表述:“因为中间停顿了一下,兴趣减轻了。勇气也就小了,并且写下的东西越看越不好,照原来的计划范围太大,感觉到自己的能力不够。所以把原来的计划缩小了一半,只写都市的而不写农村了。把都市方面(一)投机市场的情况;(--)民族资本家的情况;(三)工人阶级的情况,三方面交错起来写”⑦。这三方面交错的结果才是《子夜》的作品实际,即“一个悲剧英雄吴荪甫在一九三零年的故事”。从《子夜》的作品实际来看,它是作家的形象化过程与创作意图发生严重偏离的结果。尽管在形象化过程中,围绕创作意图积累的某些素材没有被很好的消融,在实际作品中留下了明显的痕迹。①茅盾:‘我的回顾>。见孙中田、查国华编:<茅盾研究资料》(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77页。②茅盾;‘<予夜>是怎样写成的>,‘茅盾选集》第5卷,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293页。③茅盾:<(子夜)是怎样写成的>。<茅盾选集>第5卷,第293页。④茅盾:<(子夜)是怎样写成的>。《茅盾选集>第5卷,第293页。⑤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茅盾选集》第5卷。第113页。⑥茅盾:‘(子夜)是怎样写成的>,‘茅盾选集)第5卷,第294页。⑦茅盾:<<子夜>是怎样写成的>,《茅盾选集>第5卷,第295页。万 方数据157l▲秉天学孝敦l翳篙瑟版文本是研究作家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从文本人手进行溯源求本的反推,并辅以其它资料,是进行正确解读的关键。如果只是利用第二手资料一味地进行“索隐式”研究,或者仅仅凭借作者自己对于创作动机与创作过程的阐释与作品中某些现象的关联,就断定茅盾在“图解政治”,未尝不是一种偏颇。因为作者对创作动机与创作过程的阐释与在创作时的形象化过程并不是一回事。创作毕竟是作家个人的事,即便是“遵命创作”,人物的形象化过程无疑也会受到作家的个人情感与美学修养的熏染。作者对于创作动机与创作过程的阐释性文章,受政治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而呈现出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的可能性则更大。茅盾在30年代末《子夜是怎样写成的》与1952年《茅盾选集自序》中,对作品三个方面的阐释有着明显的差异。仅仅20年左右,吴荪甫已经被作者自己由“民族资本家”转为“反动的工业资本家”。我们很难想象,在市场经济风起云涌的今天,如果茅盾依然健在的话,又会怎样阐释他创作《子夜》的动机与过程呢?因而茅盾这种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的阐释性文章,对后世解读他的作品产生了强烈的遮敝作用。回归作品本身,是消除遮敝的关键。茅盾在创作《子夜》时,并未采用一般史诗性作品惯常采用的“长河小说”模式;而是截取了一个社会的横剖面,将复杂的生活画面浓缩于历史的一瞬。整个故事以吴荪甫与赵伯韬在公债市场上合作开始,继而分裂、争斗,最后以吴荪甫在公债市场上的惨败告终。这一过程仅有2个月左右。然而就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在茅盾笔下得到了充分展现。工业巨头吞并小企业时软硬兼施,“毫不怜悯地将他们打倒,把企业拿到他的铁腕来”①。金融大鳄在公债市场上翻云覆雨,为操纵涨跌而花钱买通军阀打败仗,“实足一万银子一里路;退三十里,就是三十万”②。公债市场的中小投机者为探取情报,唆使自己女儿出卖肉体,“钻狗洞,摆仙人跳,放白鸽”③。丝厂老板为对付工人罢工不择手段,收买黄色工会、出动警察公开镇压、使用黑社会流氓势力威胁、恫吓。公债市场上对手之间为牟取暴利时而携手时而争夺,竞相收买经济人和交际花探听消息以占据先机。30年代中国在全世界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因为国内政治上军阀混战、公债市场投机盛行、工人罢工、农民暴动此起彼伏而呈现出经济全面崩溃之势,民族工业苟延残喘、奄奄一息的悲凉景象得到了真实反映。茅盾在动手写《子夜》之前,曾经搜集了大量社会经济资料,作为他的创作基础。对当时经济现象与经济活动的描写,达到了相当高的准确程度,以至于“读一下《子夜》,对理解、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是极有助益的”④。然而,达到现象的真实,并不是茅盾的目的。他要通过真实的细节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复杂的生活矛盾和纵横交错的社会现象中,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律动,把握社会本质,引导读者思考那些关于民族、关于社会、关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在这种宏大真实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下,茅盾成功地塑造了吴荪甫这个悲剧英雄的典型形象。茅盾在文学思想上深受西文自然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影响,他自己说过:“我爱左拉,我亦爱托尔斯泰”⑤。我们在西方悲剧艺术传统中很容易找到与吴荪甫相同类型的人物,如《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红与黑》中的于连、《无名的裘德》中的裘德。作家通过塑造这种典型形象,往往要达到对社会现实进行理性批判的目的。《子夜》也不例外。吴荪甫性格刚毅,讲求效率有着组织和管理现代企业所必须的一切才干与手腕。他曾经游学欧美,鄙夷那些“靠公债、黄金、地皮吃饭”⑥的投机商,那些把工厂搞得半死不活的“没见识,没手段,没胆量的庸才”⑦,那些“出口顶坏”、败坏了“全体丝业的名誉”⑧,并且糟蹋了“很好的一幅意大利新式机器”⑨的丝业同行。他是当时“实业救国论”的代表人物,不满足于自己一手创建的“双桥王国”,企图凭借自己的铁腕与热情发展民族工业,实现自己国家工业化的浪漫理想。然而却在金融寡头倾轧、军阀混战、投机盛行、工潮不断的无情现实面前惨遭失败。正如恩格斯在《致斐迪南·拉萨尔》中说得那样,“构成①茅盾:<子夜》,《茅盾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8l页。②茅盾:<子夜》,《茅盾全集》第3卷,第5l页。③茅盾:《子夜》.《茅盾全集》第3卷。第219页。④孔令仁:《(子夜)与1930年前后的中国经济》,见孙中田、查国华编:《茅盾研究资料>(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昭年,第288页。⑤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茅盾选集》第5卷,第108页。⑥茅盾:《子夜》,《茅盾全集》第3卷,第80页。⑦茅盾:《子夜》,《茅盾全集》第3卷,第8l页。⑧茅盾:《子夜》,《茅盾全集》第3卷,第85页。⑨茅盾:《子夜》,《茅盾全集》第3卷,第85页。l万 158方数据从感性的热烈到理性的冷峻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①。这种无法抗拒的社会和历史的必然所造成的比较美好的事物的被毁灭,很容易激发读者对于主人公的同情、赞赏、遗憾与惋惜。个人的努力在无情的社会现实面前显得如此的渺小与微不足道。这种由社会原因造成的个人悲剧,无疑将启发读者对于国家前途与命运的思考。这种美学效应使《子夜》具有了一种史诗品质。深刻的社会内涵与宏大崇高的悲剧美,正是茅盾努力学习批判现实主义传统所要达到的目的。要达到这种目的,就必须从政治与经济的角度来注视、理解、考察、剖析社会,同时也要具有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修养和严谨的态度。这种强烈的理性主义倾向,使整部作品蒙上了一层冷峻的色彩。没有浪漫的情调,没有欢快的气氛,没有朦胧的幻想,没有玄乎的猜测,所有的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因而《子夜》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颇有些单调沉闷,然而细读起来,却不能不被作品宏大严谨的布局,线索交错而又严密完整的情节,以及这种结构艺术对广阔历史内容的成功展现所吸引。可以说,《子夜》的成功即在于“理”。没有这种理性,就无法驾驭和组织纷繁芜杂的经济材料,更无法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律动。这种高度的理性自觉,使茅盾能够在进入创作阶段以后就为紧紧扣住表现时代使命这一总目标,对作品的全局作“缜密的构思”,完成对时代和社会的全景式反映。这种高度的理性自觉,使《子夜》明显区别于以注重情感、张扬个性为基本特质的五四时期小说,使中国长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同时也奠定了“社会剖析小说”的基本模式:立体网状的框架结构、二元对立的情节模式、冷静谛视人生的情感态度。立体网状的框架结构能够支撑作者对社会生活全景的迅速展开,二元对立的情节模式便于设置复杂激烈的故事情节,冷静谛视人生的情感态度使作者能够透析人物形象背后的社会价值。这一小说模式使以后那些生活积累型的作家在创作上有了一条可循之路,因而群起效仿,成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主流地位的长篇小说创作模式。理性的自觉在保证《子夜》成功方面起了主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过度的强化理性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强化的理性压抑了情感,过于注重人物形象中的社会内涵,在次要人物的设置上,过于强调与主要人物之间的映衬、配合,忽略人物情感世界的描写,影响了对人的全面性与丰富性的刻画。尽管《子夜》出场人物多达几十个,许多人物却只是闻其声、见其形,却不见其心与情。如李玉亭、朱吟秋等诸多人物成为小说中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龙套角色。理性使作者过于强调情节或景象的象征意义,并有意地点明,反而损伤了小说的真实性。如在第一章中,吴老太爷由于观念陈旧、体弱多病,受不了现代都市文明对他精神上的强烈刺激突发脑溢血而死。尽管源于马克思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判断,但这一由经济资料触发的灵感而生成的情节本来非常精彩,在现实生活中也具有真实的可能性。然而当茅盾强调吴老太爷之死的象征意义,并煞费苦心地从浪漫诗人范博文口中道出时,所有的精彩描写在一瞬间变得黯然失色。同时许多细节的设置也并不符合人物性格逻辑发展的必然,如吴荪甫对王妈的强奸,明显出于对于资本家的某种所谓“社会本质”进行证明的目的。这种过于强化的理性色彩对《子夜》的艺术品质形成了明显的伤害,作品局部存在的瑕疵直接影响了对于它的整体评价。四从《蚀》到《子夜》,茅盾在创作上明显有一个巨大的转变过程。从情感的浪漫发展为理性的严谨,似乎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表面上是由不同的艺术手法造成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②,使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但深层原因则足艺术与人生的不同关系。朱自清认为,《蚀》与《子夜》呈现了作者对待人生的不同态度:“真能表现时代的,只有茅盾的《蚀》和《子夜》。前一本是作者经验了人生而写的,这一本是为了写而去研究人生的”③。这种艺术与人生的不同关系在作家的实际创作中体现为“写什么”与“怎么写”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在“写什么”的问题上,茅盾是一以贯之的,“未尝为要创作而创作,——换言之,未尝敢忘记了文①[德]恩格斯:《致斐迪南·拉萨尔>,见纪怀民等编:‘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216页。②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l页。③朱自清:‘子夜>,见庄钟庆编:《茅盾研究论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08页。万方数据 159^隶天学孕敦l渊版学的社会的意义”①,也就是文学要表现社会,反映社会。但在“怎么写”的问题上,茅盾前后却有明显的不同。五四时期的茅盾是“为人生而艺术”派的主将,在如何看待文学本质及文学与生活关系的问题上,内容上比较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手法上重视并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蚀》便是这种文学观念主导下的产物,真实地描写了自己在大革命期间的情感历程,尽管能够看出情感在小说中的强烈注入,但这种情感是生活中自然产生的,因而使小说读起来真切感人。“左联”时期的茅盾在文学观念上由于受到苏联“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及后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更加强调作家的立场、世界观在作家创作中的指导作用。认为要在对现实的历史地具体的描写中把握时代特征和社会走向,因此在创作中强调对“人”的社会结构剖析与心理结构剖析,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与社会阶级的基础上去把握“人”,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然而,却忽视了从道德、伦理、美学层面对人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在对人的全面性与整体性的把握上产生了某种偏差。尽管《子夜》在局部上存在着某些瑕疵,但仍不失为一部杰作。历史性的巨大内容与宏伟的结构的有机融合,力图反映时代全貌及其发展的自觉追求,使它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蚀》与《子夜》是茅盾一生中两部最重要的作品,也是茅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艺术观发生转变的具体写照。文学家是社会中的一员,自然会有自己的政治倾向,他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当然会从他的作品和人物中流露出来。但许多茅盾的研究者,特别是以夏志清为代表的一部分研究者将茅盾作品强调文学与社会关系的一面,片面地强调为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即文学为共产党的政治斗争服务。因为《蚀》所流露出来的幻灭情绪而对茅盾大加褒赏,或者因为由于对《子夜》中所表露出的对于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罢工与农民暴动的明显同情,而斥之以“主题先行”或“图解政治”。不过,茅盾的创作同在延安文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7年文学主流之间,仍有明显区别,虽然17年文学中的长篇小说创作明显借鉴了《子夜》的艺术模式,但17年文学中的某些流弊,更应当归咎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从文学艺术本身来说,这两部小说均有不成熟的地方。《蚀》有过度情绪化的色彩,篇章结构散漫无际;《子夜》则过于强调理性,人物与情节有过多的人为操作痕迹,许多地方喋于说教,甚至有许多细节的设置过于牵强,不符合人物性格、思维的自然发展。虽然存在着诸多缺点,《蚀》与《子夜》却代表着茅盾在创作上所能达到的高度。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茅盾的创作从《蚀》到《子夜》有一个明显的演进和转变过程,在这之后便明显地趋于稳定,他形成一种比较稳固的创作模式,即后世所称的“社会剖析小说”。在以后的创作中,他一直囿于这种模式而没有新的突破。《子夜》代表着这种模式在艺术上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因而在文学史有着无法重复与无法替代的重要意义。FromSentimentalismtoRationalism:ComparisonofEclipseandMidnightwithCommentsonMaoDun’sWritingWENZong。li(SchoolofLiterature&Journalism,ShandongUniversity,Jinan250100,P.R.China)Abstract:Eclipseand胁dnightarethemostimportantnovelsofMaoDun’S,ofwhichthetwoshowthetracesofe.volutionofMaoDan’swriting.Therehavebeen80manydifierentopinionsinthetheoryareathecritiquesofthetwonovels.ThisthesistriestoreviewMaoDun’Swritingintermsoftextualitv.ThisthesisalsoanalyzesthephenomenonoftheinconsistencyofMaoDun’sideasandhisnovelsontheconclusionofthedevelopmentofMaoDHa’sliterarythought.ThisthesispointsoutthecriticismonMaODunhaspoliticalutilitycolorinmainlandlitem-tureandoverseasresearchers.AndthisthesisalSOretortstheideassuch鹪SUbiectadvanceandgraphicsolutionpolitics.Atlast.thisthesisreemphasizesthevitalsignificanceofMidnightinChinesemodernliteraturehistory.Keywords:Maodun;删ipse;Midnight;textuality;modemfemale;WuSun·fu[责任编辑:刘光磊】①茅盾:《我的回顾>,见孙中田、查国华编:《茅盾研究资料>(中),第77页。万 160方数据从感性的热烈到理性的冷峻——《蚀》与《子夜》的比较并兼及茅盾评价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文宗理, WEN Zong-li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济南,250100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2008(6)

1.茅盾 从牯岭到东京2.茅盾 从牯岭到东京3.茅盾 从牯岭到东京4.茅盾 蚀5.茅盾 蚀6.茅盾 我的回顾7.茅盾 从牯岭到东京8.茅盾 从牯岭到东京9.茅盾 从牯岭到东京

10.茅盾 写在〈蚀〉的新版后面11.茅盾 写在〈蚀〉的新版后面 198412.朱自清 子夜 198413.杨伯峻 论语译注 198014.恩格斯 致斐迪南·拉萨尔 198215.茅盾 子夜16.茅盾 子夜17.茅盾 子夜18.茅盾 子夜19.茅盾 从牯岭到东京

20.孔令仁 ﹙子夜﹚与1930年前后的中国经济 198321.茅盾 子夜22.茅盾 子夜23.茅盾 子夜 1984

24.茅盾 〈子夜〉是怎样写成的25.茅盾 〈子夜〉是怎样写成的26.茅盾 从牯岭到东京27.茅盾 〈子夜〉是怎样写成的28.茅盾 〈子夜〉是怎样写成的29.茅盾 〈子夜〉是怎样写成的 198530.茅盾 我的回顾 198331.茅盾 〈宿莽〉弁言 1983

32.茅盾 写在〈野蔷薇〉的前面33.茅盾 写在〈野蔷薇〉的前面 198534.夏志清;刘绍铭 中国现代小说史 197935.茅盾 从牯岭到东京36.茅盾 从牯岭到东京37.茅盾 从牯岭到东京38.茅盾 蚀39.茅盾 蚀40.茅盾 蚀41.茅盾 蚀 1984

42.茅盾 从牯岭到东京 198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ddxxb-shkx200806024.asp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