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价值
本文通过对主动脉夹层的超声影像观察,总结主动脉夹层的超声特征,探讨超声诊断本病的价值。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主动脉夹层声像图特征及血液动力学变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为准确评估主动脉夹层的范围及分型、内膜剥离、真假腔及血栓情况,血液动力学的改变。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在基层医院从事超声诊断工作中,发现2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后经上级医院证实诊断成立。例1:患者,男,42岁。以胸痛来院就诊,高血压病史,查体:BP 180/110mmHg,心率96次/分,心电图示心肌缺血。例2:患者,女,59岁。因胸背部剧痛、腹痛就诊,面色苍白,病史不明,查体:BP 170/110mmHg,余检查未做。
方法:使用PHILIPS IU-22型彩色超声诊断仪,3S探头,频率3~5MHz和高频探头,频率10~20MHz,嘱患者行左侧卧位、仰卧位扫查胸、胸骨上窝、腹部,先常规心脏扫查,发现异常后,重点扫查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等,注意内膜剥离程度、范围,假腔内有否血栓形成,以及血液动力学改变等。并对夹层依据Debakey分型。
结果
42岁男患者,左室内径明显增大,左房轻度增大。左室长轴及胸骨上窝诸切面扫查,可见升主动脉明显增宽,内径约51mm,于主动脉瓣上15mm处主动脉弓升部可见一膜状回声带随血流飘动,且延伸至降主动脉,可见真假腔形成,腔内未见明确血栓回声,CDFI:假腔内血流信号较真腔黯淡。超声提示:主动脉夹层(Ⅰ型);59岁女患者,升主动脉明显增宽,内径42mm,心脏左室长轴切面观察,主动脉腔内见一条纤细的光带回声,起自于右冠瓣上方,可随瓣膜开闭而前后摆动,沿主动脉的纵轴或长轴切面扫查,依次探查至胸-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动脉,可见此强回声光带一直向胸、腹主动脉方向延伸,直达腹主动脉下端,此光带不规则增厚、回声增强,似伴声影,腹主动脉内径上段28mm,下段24mm,此光带将动脉分成两个腔,纵切见腹主动脉腔内光带止于近分叉处,横切使腔内隔成两个内径不同的近似圆形的无回声区,并见光带随血管搏动而舒缩。多普勒显示内径小的暗区内为动脉血流。超声提示:主动脉夹层(Ⅰ型)伴有动脉硬化。
讨论
主动脉夹层(AD)是血液深入主动脉壁,分开其中层形成的夹层血肿[1],以往曾以夹层动脉瘤命名,现多称为主动脉夹层血肿或夹层分离,简称夹层。是最严重的外科心血管急症,发病后15分钟病死率约20%,1年生存率只有10%[2]。本病多见于40~60岁男性,男女比例2:1。继发于马凡综合征者则多为青壮年。尚可见于妊娠及产褥期,90%以上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可为主动脉夹层
的诱因,且可促进其发展,但血压搏动的幅度与主动脉夹层的相关性较血压高度本身更高[3]。且合并主动脉硬化者有助于夹层的发生。各种病因导致主动脉中膜的弹力纤维病变,内膜出现裂口,血液流入,将中层与内膜分隔,形成夹层,当主动脉夹层累及主动脉瓣根部时,产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心室扩大,如破入心包腔时,引起心包填塞。患者在临床上常有剧烈疼痛和休克,如病变侵犯主动脉大分支,相应的脏器可发生缺血症状,如瘤体继续扩大,可向动脉外壁破裂引起大出血,而造成患者立即死亡。DeBakey将AD分成3型:①PHW影像园XCTMR com Ⅰ型:夹层起始于升主动脉并延伸到降主动脉。②PHW影像园XCTMR com Ⅱ型:夹层局限于升主动脉。③PHW影像园XCTMR com Ⅲ型:夹层起始于降主动脉,并向远心端延伸。其超声心动图表现PHW影像园XCTMR com Ⅰ。主动脉内径增宽,多大于40mm。PHW影像园XCTMR com Ⅱ。剥脱的内膜将主动脉分为真腔和假腔,这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主要依据,真腔多狭小,假腔一般较大。PHW影像园XCTMR com Ⅲ。剥脱的内膜在真假腔间随心动周期而摆动,应注意寻找破裂口的位置。夹层分离大多发生于胸主动脉,可向腹主动脉延伸,大部分夹层分离为DeBakeyⅠ型(夹层从升主动脉开始向远处延伸,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大部或全部,少数可累及髂动脉)、DeBakeyⅢb型(夹层局限于降主动脉,延伸至腹主动脉)、小部分为DeBakeyⅡ型(夹层局限于主动脉弓)及DeBakeyⅢa型 (夹层局限于降主动脉)[3],因此对主动脉全程及主要分支进行系统仔细的检查就显得尤为必要[4]。多普勒在真腔与假腔内显示的血流信号,方向相反,血流信号亦不同,真腔内流速快,假腔内血流缓慢。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升主动脉真腔内为明亮的红色血流[5],而假腔内为暗淡的蓝色血流。真假腔均可见附壁血栓。而假腔内血栓形成,有利于主动脉壁的加固和防止夹层的延伸,对预后意义很大,如患者在复查时发现血栓范围扩大,表示患者预后好,假腔有血栓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存活率(90%)明显高于无血栓的主动脉夹层患者(43%)[6]。
临床上,本病若未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1%/小时,所以本病及时诊断,对患者的生存及预后显得尤为重要。而超声诊断因其无创、简便、迅速、随访方便等因素,应作为主动脉夹层的首选诊断方法,若结合CT、MRI可更加完善诊断。
参考文献
1赵博文,主编.心血管超声诊断学图解.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4:371.
2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93-1595.
3郑慕白,等.超声心动图综合解析与诊断.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288.
4刘延玲,熊鉴然.临床超声心动图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939.
5姜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3):312.
6郑慕白,郭文彬.实用超声心动图解析与诊断[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