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乡村景观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探究

2021-06-29 来源:客趣旅游网
乡村景观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探究

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乡村众多,乡村振兴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在,人们的经济收益不断增加,人们在工作之余会通过旅游等休闲娱乐的方式来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在休闲旅游时,大部分人们会选择到乡村旅游。大部分地区已经利用乡村资源改造成乡村景观,将当地的人文特色以景观的形式呈现,乡村景观促进了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带动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本文首先分析了乡土景观,其次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优化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就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优化提升的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景观;乡村振兴;作用 引言

在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的指导下,实现乡村的景观优化提升,必须充分考虑乡村的原有景观,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充分发挥乡村独特的田园风光优势,进而推动乡村产业的进步,以旅游业带动整个乡村的发展,开创乡村发展新模式。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各种新兴的乡村景观设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在尊重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各式各样的人造景观提升了游客的观景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农业的快速发展。

1乡土景观

在深入分析乡土景观相关研究后发现,对于乡土景观概念的解释虽有相联性,但也存在一定区别。乡土景观,即在自然变化下当地空间格局得以持续发展的状态,代表当地人为充分适应这一生存状态而展现的生产生活状况,与乡村景色相关的任何事物均包含该乡土景观的特殊元素。乡土景观主要包含农村风貌、田间小路、乡村景色、田园风光等,它们之间既存在联系,也存在差异,可将其具体概括为新乡村风貌、地域景观与乡土景观。

2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优化可能存在的问题 2.1独特的乡村景观逐渐消失

在实际的乡村景观优化中,许多管理者或设计人员没有充分考虑乡村的实际情况,存在一概而论问题。每一个地区的农村均有其不同的特点,如华东地区风景秀丽,乡村一般是临水而建;华南地区有鲜明的风雨桥、鼓楼等民族特色;西南地区有着独特的阑式竹楼;华中地区多山地,形成错落有致的村庄景观;华北地区一马平川,道路笔直。若不考虑各地区的差异性,一味仿造城市格局优化乡村景观,是非常不利于乡村长久发展的。

2.2乡村生活方式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盛行和发展,不断有城市居民把度假旅游的理想胜地由以往的城市景点、名胜古迹转向山川秀丽的乡村景观景点。人们旅游意识的变化,导致乡村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大。乡村地区接触城市优良资源及现代生活方式,其产业也逐渐向一、二、三产业升级,同时,促进了乡村景观的城市化及由传统手工制造产业向机械自动化、商业化的转变。在客流量增加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原本的自然生态基础。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部分具备特殊自然性和文化性的古村资源难逃被开发商重新改造的命运。这样的改造吸引大量来自外界的游客,在这种乡村风貌中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背景差异巨大的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逐渐频繁,导致多种文化元素互相碰撞融合,并有效渗透,潜移默化中使乡村生活方式产生变化,如部分村民抛弃农村产业,改造自家建筑,经营民宿和采摘农业,从古代延续到现在的农忙变成了人们的回忆,乡村原来质朴的生活氛围受到强烈冲击。

2.3景观设计中参与互动项目单一

花石村的建设中也有儿童水上乐园、草莓采摘园等互动性的项目,但是跟大多数传统意义上的互动项目类似,人们的参与度不够高,游客大多数还是走马观花,给村民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不够明显,游客来到村庄进行参观,除了看还需要有更深入的体验和互动,加深游客的五感体验,让本地村民和外来游客能够产生关联性,给予他们更丰富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体验。

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优化提升的策略 3.1做好乡村景观优化事前调查

不打没有准备的仗。在开始优化乡村景观前,必须充分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调查问卷,充分了解面对的是什么。首先,充分了解该乡村的历史背景。如建立时间、相关传说、相关历史人物等,都需要设计人员事先充分了解。其次,了解该村所处的地理环境,征询专家意见,在最适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下,做出因地制宜的乡村景观优化。最后,对本地的游客进行追踪采访,了解他们对这些乡村景观的感想和满意程度等,做到取长补短,有的放矢,为乡村景观优化奠定良好基础。

3.2注重农村特性,强化农业体验

目前,土生土长的城市居民很少接触到传统农业,缺乏农村生活经验,无法充分了解农村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乡村文化,对乡村的记忆还停留在书本层次,只能通过书本了解乡村生活和文化。甚至部分在农村长大、长期在城市工作的人,对农村生活没有太多的记忆,更加不能说深刻了解传统的乡村文化。此种情况下,为了推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将农村特性融入到园林景观中,增加农业体验,这样城市居民能够了解乡村生活、乡村文化、乡村发展,唤起城市居民内心深处的记忆,提高乡村魅力。

3.3注重整体环境氛围营造

乡村景观的优化离不开对自然景观的开发与维护及对人造景观的设计与改造。如何让游客置身于这两种环境下不产生割裂感,归根结底在于对自然景观、人造景观两者氛围感的平衡。成功的乡村景观优化可让游客感受到自然的淳朴,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而不是简单的翻新,肉眼可见的敷衍。在修建人造景观时,要以自然景观为基础进行延伸,做到隐形设计,优秀的人造景观就是力争让游客感受不到人工设计的痕迹。

3.4乡土色彩的协调与组合

乡土色彩搭配一般是将乡村特色景观融合到一起,组成基础色,给人一种素雅、单纯的感受。乡土景观色彩一般采用互补色的方式,如黑白相间、蓝天大地相呼应等。通过色调点缀,让色彩在统一中产生新的形态变化。比如江西某村落,乡土民居以徽派为主,其主要色彩为粉墙黛瓦,与油菜地颜色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浓厚、质朴的乡土文化景观。另外,乡土景观的色彩搭配还可以运用对比色进行,改善纯色的单一感,强化主体景观,“红花还需绿叶配”,凸显色彩对比形成的特殊景象。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景观分类中乡村景观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乡村景观中有大量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元素,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传统文化的缩影。花石村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对济源乃至河南无数村落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新兴技术、物联网、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介入到乡村景观当中,乡村文化通过不同形式的传播,加强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的互动性、交流性,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会根据时代的发展而产生新的形式,可持续发展理论也需要不断地完善。村民、游客真正能从这些发展中感受到乡村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提升人们的幸福感,让乡村真正变成宜人、宜居、宜游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叶洁楠,王浩,杲恬恬.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传承型乡村景观的存续与发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2):19-25.

[2]吕俊,毕玉莹,杨君龙.“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6):14.

[3]韩晓雄,卫红,刘保国.村民活动中心空间在当下乡村村社共同体重塑中的作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10):108-111.

[4]张潮.乡村振兴背景下古村园林景观特色改造思路与实践分析——以水区大旗头古村景观提升工程为例 [J]. 现代园艺 ,2021(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