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急物流优化研究
【摘要】:应急物流是近年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当前这种突发事件频发的形势下,研究应急物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应急物流研究现状和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联系国外的应急管理经验进行了优化研究。
【关键词】:应急物流 国内外现状 展望 发展
1 应急物流
1.1研究背景
应急物流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对国家而言,战时的后勤物资供应、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市博会;对社会而言,每年的春云、旅游黄金周等;对企业而言,销售高峰期、决策者失误等也都会带来应急物流的需求,从我国唐山大地震到美国“911”事件,从SARS、“禽流感”、“雪灾”到频发的矿难,还有“大地震”,人们在突发事件目前表现出的被动局面均暴露出现有应急机制、法律法规、物资准备等多方面的不足,而我国属于自然灾害高发国家,公共卫生设施、国家处突的经验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急需对应急物流的内涵、规律、机制、实现途径等进行研究。
1.2 研究意义
应急物流的快速实现不仅直接对灾害救灾、事故处理、减少损失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事故和重大险情时,应急物流能够快速实现,
保障有力,就能够减少损失和危害,缩小影响范围;如果应急物流保障不好,不能快速实
『1』 现,就会扩大损失,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给国家或地区带来灾难。
应急物流的快速实现还关系到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发达程度。换言之,应急物流的快速实现必须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开发,发展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应急物流的快速实现还为我国应急机制的建立、应急物资保障、应急法律法规和完善提供实践基础。另外,从社会效益角度出发,应急物流的快速实现有利于受灾群众生产自救,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稳定民心,有利于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良好形象,可谓影响深远。
1.3 应急物流定义
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它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非常规性、弱经济性,
『2』 政府与市场的共同参与性等特点。
2 现状分析
2.1 国外应急物流
与我国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对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较早,美、日、欧等世界主要国家经过多年探索和发展,大都形成了运行良好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应急救援系统,并且逐渐向标准化方向发展,使得包括应急物流在内的整个应急管理工作更加科学、
『3』 规范和高效。
美国常设救灾物流专门机构,美国建立了完备的应急体系,形成了以“行政首长领导,中央协调,地方负责”为特征的应急管理模式。所有防救灾事务由联邦应急管理署实行集权化和专业化管理,统一应对和处置。
日本对救灾物资分阶段管理,由于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地质条件,经常遭受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在设计防灾、救灾计划,以及开展防灾、救灾演习上,日本政府形成了以“行政首脑指挥,综合机构协调联络,中央会议制定对策,地方政府具体实施”为特征的应急管理模式。
德国民间组织发挥巨大作用,德国拥有一套较为完备的灾害预防及控制体系,德国的灾害预防和救治工作实行分权化和多元化管理,在应急物流管理中由多个担负不同任务的机构共同参与和协作。
尽管各国应急物流模式因国情不同而各具特色,但都存在一些共同的特点,其表现为:建立并完善应急管理协调机制;制订并优化应急管理行动流程;制订并完善应急管理法规体系;搭建应急管理信息平台。
2.2 我国应急物流
我国目前应急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1、应急预案不规范。一些地方政府官员防灾意识淡漠,对危机管理的意识不够强,平时演练不够实战,缺乏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
2、保障体制不健全。我国现行的应急物流保障机制缺乏系统的法律规范和约束,具有
以行政命令为主要手段、不计物流运作成本和代价高的特点。
3、应急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政府整合和调度社会资源力度不够,未建立政府、社会、行业、部队、物流企业等组织之间的协同式应急物流配送体系。
4、应急物流指挥体系不完善。没有建立军地联合的指挥体系,造成了应急物流交通运输的联系渠道不畅,多头指挥,各自为政,权责不明。
5、应急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GPS、GIS、RFID等先进技术在应急物流领域应用较低。
『4』
3 我国应急物流优化
借鉴国外应急物流管理经验,结合中国具体现状,使应急物流进一步优化其运作,达到理想的效果:
1、运用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理论指导应急物流管理 『5』
从供应链视角对应急物流进行审视,将现代物流知识充分运用到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中。自然灾害发生前,通过预测救灾物资需求量和实施救灾物资库存的动态检测,避免了过高的库存水平和较高的储存成本;自然灾害发生后,根据灾害实际,适时地选用物资供应的供应推动方式或需求拉动方式。
2、建立协调有效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
各国都依据法律建立立体化、网络化的应急管物流理体系,从上到下的常设专职机构,
及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抢险救援队伍,严格而高效的政府信息发布系统及明确的政府职能和部门合作,超前的灾害研究和事故预防机制,普遍的灾害意识培养和全社会的应急培训,充足的应急准备和可靠的信息网络保障。我国有必要根据我国的政府结构和物流的运作流程,建立一个常设的、专业的应急指挥中心,专门用于救灾指挥工作,物资的筹措、运输、调度、配送,保障应急物流高效顺利地实施。
3、建立完善的运作保障系统
(1)应急物流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主要指应急物流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用以规范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职责和义务,做到有法可依;
(2)应急物流基础性支撑体系。主要由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物资储备等基础设施,应急物流通讯和信息平台以及应急物流装备和技术支持平台等构成;
(3)应急物流物资储备系统。主要通过政府储备、国内外及社会各界捐赠、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多种方式采购等组成,根据可能发生的不同灾情,对各类救灾物资的需求进行科学预测,依此建立规模适中、布局合理的应急救援物资库,这些应急救援物资库平时储放应急物资,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则由专业的物流公司迅速从应急救援物资库提取救灾物资,送往灾区。灾害发生后,社会采购或捐赠的救灾物资需要汇集至应急救援物资库,在应急救援物资库分类拣选后统一配送至灾区;
(4)应急物流配送系统。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以市场化的手段与国内网络覆盖面广、硬软件设施齐备、行业信誉度高的大型专业物流企业签订协议,以取得其帮助;大力推进国内电子商务业的发展,着重优化电子商务系统的应急物流配送网络,加强应急物流指挥中心与电子商务业的联系,减少物流环节,简化物流过程,提高应急物流配送的快速反应
『6』 性能。
4、建立完善的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预案
由政府统一负责指挥自然灾害预防、救治的所有工作,包括制定防灾计划、定期开展防灾救灾演习、开展应急物流演练等,预案还根据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事先规划陆、海、空运输替代路线,如在地震灾害中,会伴随发生道路阻断、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常规道路交通将难以发挥机动灵活、“门到门”的优势,这时需要选择空运或海运等适宜的替代运输方案,实现救灾物资的及时运送。此外,还将民间组织以及志愿组织等非政府部门纳入到防灾救灾体系中,配合政府工作,齐心协力顺利完成应急物流的全过程。
4 应急物流研究发展展望
目前,在应对各类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实践中,我国已经具备了较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但如何更好地在第一时间把合适数量、质量的应急物资以合理的方式快速送达各类公共事件突发目的地,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尽可能减少各类损失,最大限度降低对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不利影响,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应积极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尽早建立高效、快速的应急物流体系与现代应急物流机制。
【参考文献】: 『1』
姜玉宏,颜华,欧忠文.军地物流一体化下的物流研究 『2』
高冬椰,刘新华.浅论应急物流.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3):16-17 『3』
太原日报.国外应急物流发展现状与特点,2009-10-16 『4』
陈斯卫.应急物流系统建设初探[J].职业圈,2007,(11) 『5』
魏雯青.我国应急物流的现状及优化研究,2009-4-1 『6』
谢如鹤,宗岩.论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的建立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