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淑 娜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三章旋转第一课时《图形旋转》。对于这节课,我将遵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遵循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来进行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等六各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图形的旋转是继平移、轴对称之后的又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渗透,同时为后面学习中心对称图形及二十四章圆起着铺垫作用。所以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的知识结构:本节教材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第二部分是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的观察、操作等过程,探究旋转的性质;第三部分是利用性质掌握旋转的作图。这三部分内容环环相扣,密切相关,形成旋转这部分内容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我的处理方法:根据九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我把前两课时的内容放到一起来研究,即本节课主要研究内容:旋转的定义,旋转的性质及其应用,
二、学情分析:
旋转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学生对此并不陌生,现在进一步研究旋转的相关知识学生是有基础的,作为教师,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意识、数学思想和研究方法。虽然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索能力,也初步养成了合作交流的习惯,但他们思维的严谨性和抽象性仍很薄弱,在授课过成中还需加强引导。
针对学生的这种现状和《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了解生活中旋转现象的广泛存在。
(2)掌握旋转地有关概念,会找出旋转前后图形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旋转中心、旋转角。
(3)掌握图形旋转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 在探索实物与旋转图形的关系过程中,发展学生对具体图形的概括能力,培养几何直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让学生体验从身边得到数学规律的成就感,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通过学生欣赏﹑观察﹑归纳﹑比较﹑抽象图形等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图形中蕴涵的规律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及大胆探究新知识的创新能力。
根据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和所任班级学生特点,确定重难点如下:
重点:理解旋转的概念,探究旋转的性质,掌握旋转作图的基本技能。 难点:旋转概念的形成以及性质的探索。
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教学中,注意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己多观察,多动
手并注意同学间的互相协作。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做到循序渐进,逐步突破重点、难点。
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有“法”可依,我决定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四、教法学法
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活动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观察法为主,直观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教学过程中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也会采用启发式、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并且渗透探究式、情感式的学法。
为了能有效达成预设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程序: 五、教学程序
(一)、知识回顾(5)
1.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两种图形变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回忆平移的定义和性质:
(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 ,移动 一定的 ,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 平移的两要素为: 和 (2)平移的性质:
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对应边 对应角
对应点的连线
3.观察身边运动的物体,你还能发现与平移和轴对称不同的运动方式吗?说说看
(设计意图:回顾已经学过的两种图形变换,重点是平移,主要是利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通过类比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在此过程中渗透了类比的数学思想。同时第三个问题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除了平移、轴对称这两种图形变换之外,还存在着旋转变换,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欲望,为本课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处理方法:以组为单位课前完成,课上一小组交流,其他组补充)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自学课本56页,了解旋转及相关概念,并把所得在组内交流(5) ,
,
记录所得与他人分享 记录困惑需他人帮助 (设计意图:此部分是对旋转有关概念的学习,教师先出示几副图片,想让学生说自己对旋转地理解,然后采取自学的方法,对照课本内容把旋转的定义进行完善。采取自学的目的:既可以避免教师喋喋不休的讲授,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子都水平,且此种方法也比较适合概念性的教学)
(处理方法:每个同学看书自学,记录所得和疑惑,组长对本组情况进行统计,把疑惑在班内交流)
自学效果反馈:(8)
1. 你认为下列图形运动属于旋转的有 ① 地下水位逐年下降 ② 传送带的移动 ③ 方向盘的转动 ④ 水龙头开关的转动 ⑤ 钟摆的运动 ⑥ 荡秋千运动 2. 要想既清楚又准确的描述一个图形的旋转,需要具备 个要素,分别是
3.请用语言描述下列旋转(投影)
4.如图,将△ABC绕点C逆时针方向旋转,请说出: 旋转中心是点____; 点B的对应点是点____; CA的对应边是______; ∠A的对应角是_______; 点A的旋转角是∠_______, 点B的旋转角是∠_______
5.下面的图形可以看成是由哪个基本图形经过怎样的旋转得到的?
(设计意图:对旋转定义、旋转中心、旋转角的跟踪练习,强化对这些概念
,
的理解)
(处理方法: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有问题的题目——班内交流,对于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点拨,如第2题和第4题)
活动(二)实践出真知(学生探究5+学生交流3+教师总结3) 自选小超市:下面有三个小活动,以组为单位,任选一个操作,并把你们的结论记录下来
,
,
,
NO.1 准备材料:三角形纸片一张,白纸一张 操作方法: ⑴把三角形纸片放在白纸上,并在白纸上描出此图案,记为△ABC ⑵在三角形纸片内部任取一点o作为旋转中心,用笔尖或圆规尖固定,绕其随意转动一个角度,再描出转动之后的三角形,记为△A,B,C,,拿走三角形纸片。 ⑶ 连接 AO 、A’O、BO、B’O、CO、C’O 观察:(1)线段AO 与A’O,BO与B’O,CO与C’O有什么关系? (2)∠AOA’、∠BOB’、∠COC’有什么关系? (3)△ABC与△A,B,C,有什么关系?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结论表达出来吗? NO.2 准备材料:三角形纸片一张,白纸一张 操作方法: ⑴把三角形纸片放在白纸上,并在白纸上描出此图案,记为△ABC ⑵在三角形纸片一边上任取一点o作为旋转中心,用笔尖或圆规尖固定,绕其随意转动一个角度,再描出转动之后的三角形,记为△A,B,C,,拿走三角形纸片。 ⑶ 连接 AO 、A,O、BO、B,O、CO、C,O 观察:(1)线段AO 与A’O,BO与B’O,CO与C’,O有什么关系? (2)∠AOA’、∠BOB’、∠COC’有什么关系? (3)△ABC与△A’B’C’有什么关系?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结论表达出来吗?
NO.3 准备材料:两张白纸,其中一张挖一个三角形的洞 操作方法:
⑴把有洞的三角形纸片放在另一张白纸上,并在白纸上描出此三角形图案,记为△ABC
⑵在有洞的三角形纸片上(三角行洞外侧的平面上)任取一点o作为旋转中心,用笔尖或圆规尖固定,绕其随意转动一个角度,再描出转动之后的三角形,记为△A,B,C,,拿走三角形纸片。
⑶ 连接 AO 、A’O、BO、B’O、CO、C’O
,,
观察:(1)线段AO 与A’O,BO与B’O,CO与C’O有什么关系? (2)∠AOA’、∠BOB’、∠COC’有什么关系? (3)△ABC与△A’B’C’有什么关系?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结论表达出来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和课本有所不同,在课本只有第三个探究的基础上加了前两个,不同点在于:让学生清楚旋转中心可以在三角形内部,可以在一边上,也可以在外部,旋转中心的位置不同,旋转出的图形不同,但可以归纳出相同的结论)
(处理方法:各组集体完成——组内交流——小组展示——总结结论) (三)、巩固训练(10)
1.如图:将△ABC绕C点逆时针旋转30° ⑴∠ =∠ = °
⑵如果A’C⊥AB于点E,则∠A’=
⑶如果∠ACB=90°,AC=2cm, B’C=3cm,则AB= ;
B
B’
A’
E
A
C
2.如上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上一点, ABD经过 旋转后到达ACE的位置。
(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2)旋转了多少度?
,
A M E
B D
C
(3)如果M是AB的中点,那么经过上述旋转后,点M转到了什么位置?
3.例题变式与训练
已知正方形ABCD边长为2cm
⑴E是BA延长线上的点,连接AC。现将△ADE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MN的位置(M在AC上)。 (1)旋转了多少度? (2)求CM的长度。
D C D C
M
N
N E E
B(M) A A B
⑵把△ADE继续旋转,使AM边与AB重合,此时 (1)△ADE旋转了多少度?
(2)若连接EN,试分析△AEN的形状.
⑶如果点E是正方形ABCD中CD边上任意一点,请你以A为中心,把 △ADE顺时针旋转 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A D A D E E ,E C B C B
⑷在上面旋转的前提下连接E E,,如果DE=1,请计算E E,的长
(设计意图:此三道题是对旋转性质的针对性的训练,第1题和第2题主要是让学生熟练找旋转角的方法,清楚旋转变换是全等变换。第3题是对课本例题的变式处理,让学生从利用旋转性质计算到利用旋转性质画图有一个更好的适应和过渡的过程,学生也会在不停地变化过程中,思维更加灵活,应用更加熟练。) (处理方法:1,2题学生独立完成,第3题因为有图形变化,教师使用投影展示)
思维冲浪:略(投影)(5)
,
(设计目的:体会旋转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简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处理方法:小组合作)
(四)小结:①旋转的定义
②旋转的性质
③三种图形变换的联系和区别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争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贯彻教材 “做数学”的宗旨,重视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努力使学生活动有效,学习高效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23.1图形的旋转
1.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 旋转方向 旋转角
2.旋转地性质:对应定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线段等)
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角等)
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全等变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