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山东画像石榜题所见东汉齐鲁方音

2020-04-09 来源:客趣旅游网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174

山東畫像石榜題所見東漢齊魯方音

(首發)

董 珊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1960年山東泰安大汶口發現的一座漢畫像石墓,出土了4組帶榜題的孝子故事畫像石。1其中位于墓門前室西壁橫額的第2石中部一組,王恩田先生據榜題和畫像內容,已經正確指出是春秋晋國驪姬殺申生的故事。2從先秦兩漢古書來看,古人認爲申生受謗自殺是至孝的行爲,所以圖寫孝子申生的故事來勸喻世人。3

據王恩田先生介紹說:

畫像中共有4人,榜題3條。中間1人席地而坐,面前置杯案,榜題“此晋淺(獻)公貝(被)離(驪)算”。右側1人跪向坐者,手執環首刀對準喉嚨作自刎狀,題曰“此淺(獻)公前婦子”;身後1人手拉跪者作勸解狀,坐者左方1婦女,執便面躬身站立,欲有所語,題曰:“此後母離(麗)居(姬)[也]”。

我們看王先生文章所附拓本(見附圖),兩個所謂“淺”字明顯都是“沙”字。據三《禮》漢人注疏,先秦兩漢齊地古方音“沙”、“獻”同聲。

《儀禮·大射》“又尊于大侯之乏東北,兩壺獻酒”鄭玄注:“獻讀爲沙。沙酒濁,特泲之,必摩沙者也。兩壺皆沙酒。”

《禮記·明堂位》“尊用犧”《正義》引《鄭志》張逸問曰:“《明堂》注‘犧尊,以沙羽爲畫飾’,前問曰:‘犧讀如沙。沙,鳳皇也。’不解鳳皇何以爲沙?”鄭玄答曰:“刻畫鳳皇之象于尊,其形婆娑然,或有作獻字者,齊人之聲誤耳。”

《周禮·司尊彝》:“鬱齊獻酌”鄭玄注:“獻讀爲摩娑之娑,齊語聲之誤也。煮鬱和相鬯,以醆酒摩娑泲之,出其香汁也。”

《禮記·郊特牲》:“汁獻涚于醆酒”鄭玄注:“謂泲秬鬯以醆酒也。獻,

收稿日期:2010年6月4日

發佈日期:2010年6月5日

頁碼:1/5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174

讀當爲莎,齊語聲之誤也。”《釋文》“獻,依注爲莎,素何反。”

三《禮》都是先秦齊魯地區的文獻。鄭玄是東漢齊地高密人,他注三《禮》,並存今、古文。畫像石的出土地山東泰安是齊魯故地。據鄭玄注,上引經文之“獻”字要改讀為“沙”或“娑”、“莎”,“獻”是先秦齊地方音對“沙”聲之字的“聲之誤”,即字音相近或相同導致的假借字,這說明先秦齊地“獻”字與“沙”字同音。在東漢晚期齊地,獻、沙仍然同音,鄭玄對自己方言中的這個情況非常熟悉。所以,在同時同地的畫像石榜題中,我們也看到就用“沙”字來表示方言中同音字“獻”字讀音的情況。先秦齊魯文獻用“獻”字來表示“沙”音,或東漢畫像石榜題用“沙”字來表示“獻”音,這兩個字是一對齊方言中的同音字。

古音“獻”為曉母元部字開口三等字,“沙”為生母(諧聲字或屬心母)歌部字開口二等字,聲韻皆不相同。龔煌城指出,藏語中sngar 的意思是“聰明,敏悟”,與其對應的古漢語詞彙是“獻臣、獻民”的“獻”,可證明“獻”字上古音聲母有s-頭。4《逸周書·謚法》“聰明辟哲曰獻”,可見謚法“獻”之所以能用生母s-字來表音,在聲母方面是因爲都有s-;在韻母方面,元部字若失去鼻音韻尾-g即成歌部字。据上述,“獻”演變為“沙”音或可構擬為:*sngjan〉sraal。《廣韻》中“獻”字有兩讀:許建切和素何切,後一反切保存了齊語讀法。

王恩田先生讀“離居”爲“驪姬”是很對的。從古書以及漢唐注疏來看,“居”讀若“姬”,也是那時代齊魯方音的反映。虞萬里先生所著《三禮漢讀异文及其古音系統》一文對古書中的相關資料有詳細列舉:

《禮記·檀弓上》:“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聞也。”注“居讀爲姬姓之姬,齊魯之間語助也。”又“吾許其大而不許其細,何居?”鄭無注。《郊特牲》:“二日伐鼓,何居?”注“居讀爲姬,語之助也。何居,怪之也。”不僅此。《書·微子》:“若之何其?”鄭玄注:“其,語助也。齊魯之間聲如姬。《記》曰:‘何居’?”(原注:見《史記·宋微子世家》裴駰集解引。)《易·系辭下》“則居可知矣。”陸德明《釋文》引鄭玄、王肅云:“居音基”。《左傳·成公二年》:“誰居,後之人必有任是夫!”《襄公二十三年》:“誰居,其孟椒乎?”參和鄭注,知齊魯之間讀居爲姬。基姬音

收稿日期:2010年6月4日

發佈日期:2010年6月5日

頁碼:2/5

5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174

同。„„檀弓、左氏皆魯人;鄭,北海人;王,東海人:皆齊魯故地。《系辭》相傳亦齊魯間人作。„„然按之文獻,讀居爲姬,又不獨齊魯爲然。《詩·邶風·日月》“日居月諸。”《莊子·齊物論》“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陸德明《釋文》:“何居,如字。又音姬。”莊周,宋人,宋乃微子之後,邶、鄘二風即衛風,皆衛康叔之封地,宋、衛皆殷商。筆者曾證殷民族與齊魯有密切之關係,故齊魯與殷商宋衛之地皆讀居爲姬。《鄘風·蝃蝀》二章之魚相諧,當亦爲此方音之特色。6

據上擧材料,大汶口畫像石榜題“離(驪)居”之“居”讀為“姬”,也跟先秦文獻所反映的齊、魯、宋、衛地區方言中的“居”字讀音情况相同,所以在齊魯方言中,“居”與“姬”(以及“其”、“基”)也是同音字。7

從古音構擬來看,“姬”上古音*k

,“居”上古音*ka,a是個中低元音,

是個後高元音。漢語語音史上,元音發展有後高化的規則。在東漢齊魯方音中,因爲“居”*ka的元音a已經後高化為k

,與“姬”的讀音*k

相同,即*ka〉

,所以使用“居”字可以代表“姬”的讀音。8

還需要指出的是,王恩田先生釋文中的所謂“算”字,在原石有些殘泐,結

合字形、文義來看,該字應改釋爲“其”,讀爲“欺”。《淮南子·說林》“獻公之賢,欺于驪姬”,正是講“晋沙(獻)公貝(被)離(驪姬)其(欺)”。

這條榜題的“貝”字可以讀為“被”以及“貝(被)離(驪姬)其(欺)”的結構,在漢語語音史和語法史研究上有些意義。

古漢語“被”是多音字,有平、上、去三讀,分別見于《廣韵》去聲置韵下“平義切”、《廣韵》上聲紙韵下“皮彼切”、《集韵》平聲支韵下“攀糜切”。古書中“被”字有施動、受動兩義,施動詞“被”的讀音是平聲,表受動(被動)的“被”是去聲字。而“貝”是祭部字(《廣韵》去聲泰韵下“博蓋切”),也是去聲字9。榜題中利用去聲字“貝”僅表示“被”的去聲一讀,這是準確地表示了被動之“被”的讀音。

從語法史來看,王力先生指出,表被動的“被”字句在戰國末期開始萌芽,其時後面還不帶關係語(即動作的施事),帶關係語的“被”字句在漢末出現,到南北朝增多。10唐鈺明先生根據統計材料,曾說“兩漢之前的‘被’字句,大

收稿日期:2010年6月4日

發佈日期:2010年6月5日

頁碼:3/5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174

體是被字甲式(被+動)的天下,到了六朝才較多出現被字乙式(被+施動者+動)。”

11

證實了王力先生論斷。這例“被驪欺”結構的時代為東漢晚期,在帶關係語的

被字句中算是比較早的例子。

2003年3月12日初稿 2008-2-17修改舊稿

附圖:孝子申生故事榜題(選自《文物》1992年12期74頁圖一)

1 程繼林:《泰安大汶口漢畫像石墓》,《文物》1989年1期。 2 王恩田:《泰安大汶口畫像石歷史故事考》,《文物》1992年12期,73頁-78頁。此石曾著錄于山東省博物館等《山東漢畫像石選集》圖471(圖版一九八),齊魯書社,1982年;劉慧、張玉勝著《岱廟漢畫像石》山東畫報出版社,1998年,3-4頁,圖2;俞偉超主編《中國畫像石全集(第一卷:山東漢畫像石)》重新著錄這塊畫像石爲第二三〇號(圖版176頁)。後兩種著錄的說明已從王恩田說改正了釋文。 3 例如:《楚辭》《九章·惜頌》“晉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讒而不好。”《七諫·初放》“晉獻惑於孋姬兮,申生孝而被殃”。

4 龔煌城《從漢藏語的比較看上古漢語的詞頭問題》,165頁例9,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雅洪托夫認爲曉母開口字上古音有s-詞頭,其演變為:*sng-〉xng-〉x,也請參看龔書。

5 不過“獻”也有可能本來就沒有韻尾,或是別的什麽類型的韻尾。 6 虞萬里:《三禮漢讀异文及其古音系統》193頁,《榆枋齋學術論集》,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收稿日期:2010年6月4日

發佈日期:2010年6月5日

頁碼:4/5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174

7 《水經·河水注》引《古本竹書紀年》“晉烈公五年,田公子居思伐邯鄲,圍平邑。”王國維《輯校》:“田居思即《戰國策》之田期思,《史記·田敬仲世家》之田臣思(巨思之訛)。《水經·濟水注》引《紀年》作田期,《史記·田敬仲世家》索隱引《紀年》謂之徐州子期。而據《濟水注》‘齊田期伐我東鄙’在惠成王十七年,距此凡五十二年,且此時三家尚未分晉,趙不得有邯鄲之稱,疑《河水注》所引‘晉烈公五年’或有誤字也。”今按:根據本文所論,“田居思”即“田期思”與“田臣(臣思”之“臣”是“

)思”,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已經指出“田

(姬)”音同的一個

”字之訛,這也是齊方言“居”與“期”、“

例子。方詩銘、王修齡《古本竹書紀年輯証》已指出“田期”為“田忌”與“田期思”不是同一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91頁。另可參看楊寬《戰國史料編年集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305頁-306頁。 8 參看潘悟雲:《漢語歷史音韻學》202、212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這種音變可以有多種解釋,本文所說是比較簡單的一種,或者可以參看潘書150頁。 9 據羅常培、周祖謨《漢魏晋南北朝韵部演變研究(第一分册)》,科學出版社,1958年,31頁。 10 蔣紹愚:《近代漢語研究概況》,196頁,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11 唐鈺明:《漢魏六朝被動式略論》,《中國語文》1987年第3期,收入《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唐鈺明卷》,267-282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本文發表於《方言》2010年第2期,但正式發表時被刪改。此次發佈的是全文。

收稿日期:2010年6月4日 發佈日期:2010年6月5日 頁碼: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