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辱 鬻 … “以德为先,以学为上’’导向下大学校园 文化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沙峰吴萍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206)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形式多样性、内容知识性、主题广泛性、参与自由性 等特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以德为先,以学为上”教育理念为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提出了新的导向,面对社会发展中出现 的各种新思潮,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应积极践行“以德为先,以学为上”,引导大学生成为既具备良好道德素质,又掌握扎实知识技能 的“德才兼备”型人才。 关键词:“以德为先,以学为上”;大学校园文化活动;途径 自古至今,“德才兼备”一直是社会 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作为现代传授知 识和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基地——大 学,如何在面对经济发展、思想活跃、文 化交融的多元时代,培养出更适应社会 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感、传统风气、生活 知就把道德列为做人的根本,他说:“没 有道德的人,学问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 恶愈大。”由此可见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 育人中的重要地位,“以德为先”正是把 方式、心理氛围、人际关系、行为规范、学 校制度、物质环境等因素”,对身处其中 的学生起着主要的导向作用。大学校园 活动以学生较容易接触和乐于接受的形 式,体现着校园文化特色,是针对大学生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提高大学生整体 素质的核心和灵魂,以高尚的道德规范 需要的德才兼备型人才,是值得各高校 深入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中 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 所开展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 等第二课堂活动,它涵盖了学术、科技、 体育、文艺、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志愿服 务、社团风采等诸多活动形态。健康向 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激发学生的各种 来指导学生的言行,明辨是非,知晓荣 辱。将“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贯穿到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以其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 号文)提出,“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广 泛深人开展理论学习、学术科技、文化体 为引导,在活动中渗透思想,潜移默化地 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形成 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有利于促进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他们高尚的思 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利于构建 具有时代精神和高雅品位的校园文化活 动,使学生从中领悟到内涵丰富的道德 育等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活动,把德 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 于文化活动之中”。大学校园文化活动 作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校园文化的活动载体和具体体现, 它以活动的形式承载着高校的精神文明 和教育理念,其形式多样性、内容知识 性、主题广泛性、参与自由性等特点,对 人才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一潜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养成正确 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品质以及世 界观、人生观等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应该以何为引导,发 挥其在大学生中的积极性作用呢?本文 认为积极的校园文化活动应该坚持“以 精神,实现人“德”的培养,使大学生真 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人 才。 2.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坚持“以学为 上”——引导大学生成为掌握科学文化 知识和专业过硬型人才 德为先,以学为上”为导向,发挥其在校 园活动中的导向价值。 1.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坚持“以德为 先”——引导大学生成为道德规范的践 、“以德为先,以学为上” 教育理念在大学校园文化活 动中的导向价值 大学校园是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场所,也是 行者和示范者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育人为 本,德育为先”,德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教育的灵魂,“离开‘育人’ 无以言‘教书’,离开德育谈教育无异于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 出,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具 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 其综合素质形成的关键性场所。大学校 缘木求鱼”,良好的德育水平关系到广大 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 族的前途和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 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 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育人 是大学的首要功能,学习是在校大学生 园文化附属于学校这个载体,是大学精 神的体现,它涵盖了“价值观念、理想信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以德为先,以学为上’大学生主题教育的实践研 究”[项目编号:2010SJB880106]成果论文。 作者简介:沙峰(1974一),男,江苏宜兴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工程系党总支书记,教育管理助理研究员; 吴萍,女,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工程系分团委书记,讲师。 瓒 的第一要务,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方面要加强道德素质教育,另一方面 一过情感陶冶,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不知不 觉中受到锻炼、熏陶和教育。那么,大学 应如何在“以德为先,以学为上”导向下 作用,开展学术交流与科技创新活动,通 过专业技能大赛、说课大赛等多种形式, 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掌握适应 社会需要的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科学文化 知识;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加强对社会 要紧密围绕学生的学习,以学风建设为 核心,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开展学术交流 活动,开展学习型校园文化活动。通过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达到引导学生、培育 学生的目的呢?本文认为可有以下实践 途径: 校园活动这个第二课堂,从侧面培养学 生热爱学习、热爱专业。“以学为上”教 育思想,正是教育学生把学习放在重要 实践、社团活动等形式的扶持和正确引 导,通过开展各类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学 1.强化思想引导。使大学校园文化 活动成为“以德为先,以学为上”的传播 载体 术科技性、创新性、文体性的社会实践和 社团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巩固 专业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培养爱心和增 的位置上,擅长自我学习,并且要树立终 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掌握科学知识、 “‘校园生活’是真实的,是校园文 掌握专业技能、增长才干、增强竞争的实 化的缩影,同时也是基础性的、本源的, 力。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坚持“以学为 滋养着每个人未来成长的各种潜能,陶 上”,在活动中结合专业特色,突出专业 冶人的情操,为个体养成正确的思想观 优势,体现专业培养要求,有利于帮助学 念、思维方式、道德品质提供了主要的操 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 练场所。”面对各类新现象、新事物、新思 好的学习习惯,将学习渗透于校园文化 潮,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应坚持“以德为 建设的方方面面,把教学的第一课堂和 先,以学为上”为导向,加强对活动的思 活动的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起到相 想引导,使活动成为“以德为先,以学为 互促进的作用,实现大学教学目的,实现 上”的传播载体,这就要求活动要把握正 人“才”的培养。 确的思想方向,着眼于青年学生的现实 大学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将 需要,着眼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培 “以德为先… 以学为上”两者有机结合, 养过程,在活动中要强化思想引导,坚持 在其导向下,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丰富多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彩,健康向上的活动,影响学生的行为举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 止、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学生在主动性参 持科学发展观,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 与的过程中接受德育的熏陶,培养对专 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贯 业的爱好,既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爱 彻到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坚持用中 国爱校、奋发向上的精神,同时又通过刻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 苦学习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 头脑,引导其坚定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 质,达到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目标。 会主义道路,并注重以传统节日、重大事 二、“以德为先,以学为上” 件等为契机,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紧贴 导向下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 实际、紧贴生活、紧贴学生的主题教育活 动,增强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感 实践途径 染力和影响力,通过活动陶冶情操,培养 “实践是一切价值的根本源泉和根 大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道德 本途径”,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学生形成 品质,达到“以德为先,以学为上”的要 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大学校 求和目的。 园文化活动正是以实践的形式承载和体 2.紧扣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多种形 现着校园文化的内涵,也传承和发展着 式,践行“以德为先。以学为上” 校园文化的内涵,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种类繁多,涵盖 具有重要的教育影响作用。前苏联著名 了学术交流、科技创新、体育文艺、社会 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造成教 实践、主题教育、社团风采等诸多活动形 育少年的困难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教育 态,以其灵活性、开放性等特点,广受学 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 生的喜爱。在“以德为先,以学为上”导 而处于这种年龄期的人按其本性来说是 向下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应以大学生的 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的。”大学校园 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宗旨和最终目 文化活动作为大学生第一课堂外的教育 标,活动与国家、社会需要紧密联系起 手段,避开了直接说教、带有训导和灌输 来,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紧密联系起来, 色彩的教育方式,而是以学生最为常见 发挥各类活动不同的教育功能,在活动 和乐于接受的活动,对大学生进行间接 中践行“以德为先,以学为上”,激发学 性的、渗透性的教育,使学生不仅是活动 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培养和锻炼 的主体,也是受活动教育的客体,它是通 学生的全面素质。如:发挥专业教师的 象 黼 嘲《{ 强社会责任感;发挥学生会、团支部等依 托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志愿 服务等,增强大学生团结互助和民主协作 精神,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形式多样、品类繁多、内容广泛的大 学校园文化活动承载着道德育人、文化 育人、实践育人等诸多功能。在大学校 园文化活动中坚持“以德为先,以学为 上”为导向,可以使学生在长期的实践过 程中,成为“以德为先,以学为上”的身 体力行者和思想受益者,使学生在不知 不觉中接受着良好道德素质的熏陶,提 高思想政治水平,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自 豪感,成为专业硬、德行高的大学人。正 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美似乎在打开人 对世界的看法。经过长期美的陶冶,会 在不知不觉之中,突然使人感到不良的、 丑恶的东西是不可容忍的。让美把恶与 丑挤出去,这是教育的规律性之一。” “以德为先,以学为上”正是以它独有的 “美”感化着身在其中的学生,使青年大 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掌握扎实的 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和良好的思想道德 品质,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社会主 义现代化所需要的“德才兼备”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睦依凡.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 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OO4(2): l2 [2]檀传宝.德育之重[N].光明日报, 2005—06—01. [3】陶行知.陶行知丈集[MJ.南京:江 苏人民出版社.1981. [4]幸小涛.“以德为行以学为上”教育 理念的内涵与价值审视[J].广东技 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 (3). [5]饶武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融入大学校园文化活动[J].南昌大 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