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故乡》中体味鲁迅小说的写作特色

2021-07-04 来源:客趣旅游网
从《故乡》中体味鲁迅小说的写作特色

导语:《故乡》选自《呐喊》(《全集》第一卷,《故乡》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十年后的中国农村社会情况。辛亥革命虽然赶走了一个封建皇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作品来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鲁迅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平(今北京),耳闻目睹了农村的破败疮痍的残酷现实和农民的凄苦,加之在这个风雨如磐的社会中求索了30年的生活体验,于是在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就了这篇悲凉沉郁的—《故乡》。

《故乡》全文共6000多字,小说一开头用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天空、萧索的荒村,勾画出冬日江南农村死气沉沉的景象,显现了一幅“寒江荒村归客图”,透露出作者“悲凉”的心绪。在小说里,作者将荒凉的景物与悲凉的情绪和谐地交流在一起,创造了情景交融的意境,为全文涂抹了感情的底色——冷色调。《故乡》开启了我国现代感伤悲凉型乡土文学的先河,体现了此派小说创作的许多可贵特色,小说《故乡》的写作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一、多方面地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多视角地解释主题思想,给作品增添了更加浓重的悲剧色彩。

例如:萧索破败的荒村与海边沙地神异的图画,构成景物的对比。少年闰土的活泼可爱与中年闰土的饱经沧桑,“豆腐西施”与“圆规”的强烈反差,构成人物今昔的强烈对照。人物对比中,又有诸多层次:有闰土、杨二嫂前后的肖像对比;有闰土前后的语言、行动、气质、性格的对比;有闰土与杨二嫂性格的对比;有“我”和少年闰土的友谊与“我”和中年闰土的隔阂的对比;有中年的“我”和闰土的隔膜与宏儿和水生的“意气”的对比。各方面的对比,把旧中国农村日趋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人与人日趋冷漠的主题思想揭示的更加宽广和深刻。

二、传神的肖像描写,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少年闰土的肖像描写,勾勒出一个健康活泼的农家少年的

形象,而对中年闰土所刻画的是一个受尽折磨和压榨的旧中国典型农民的形象。对于杨二嫂素描式的勾勒虽无一贬词,却刻画了一个泼辣粗俗、令人生厌的农村妇女的外部形象。

三、景物描写中深沉地激荡着作者思想感情的波澜。 例如:

小说的一开头就用隐晦的天气、呜呜作响的'冷风、仓黄的天空、萧索的荒村,勾勒出冬日江南农村死气沉沉的景象,透漏出“我”悲凉的情绪。在小说里,作者将荒凉的景物与悲凉的情绪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创造了情景交融的意境。小说里也有一幅闪着灿烂光彩的图画,即作者回忆少年闰土的那幅“神异的图画”,景物描写中寄托了作者对美好景物的深切向往。

四、精心选择锤炼字词,形象描绘的惟妙惟肖,表现出一个中国现代语言大师的风采。

鲁迅非常重视自己作品中字词的选择和锤炼,可以说是一个中国现代语言大师。在他的作品中我们随处可见锤炼斟酌推敲使用的身后功力。他在写人的时候,如见其形,他在状物的时候,如临其境,他在模拟声音的时候,如闻其声。他总是用最简洁的笔墨,用最流畅的语言来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事物描摹出来,仿佛是绘画一样,天地万物,凝聚在笔端,而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五、议论性的文字,对于小说主题的表达起到了推波助澜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鲁迅的小说中议论的成分其实是不多的,但每当出现议论性的文字的时候,总是那些闪耀着光芒的文字。议论性的文字常常能够给小说锦上添花,更深刻地阐释思想主题。《故乡》结尾这样说:“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说得很好,虽然没有尼采式的那么深刻,但却深远得多了。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文体,其实并没有拒绝议论,鲁迅小说的这种写法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学习的。

总之,《故乡》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忧郁的美,忧郁是悠长的,这种美也是悠长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