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视图从校企鸿沟、校企过渡缺失、实习辅导薄弱、企业新人培养系统薄弱等四个角度阐释了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高职生 实习 学校 企业 一、高职生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无用场
高职生在企业实习,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确实很难运用到,显然高职生在工作岗位上应该进行再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发挥自己的能力。实际上,一旦踏上工作旅程,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只能算是已有经验,这些经验对在工作场所中学习新知识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之后的工作中,不能将先前的经验看作是与再学习毫不相关的过程,它们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彼此促进。
(二)学生适应能力有限
高职学生进入企业后,可以进一步学习特有的知识或技能,还有组织文化。组织特有的知识可以通过企业培训正式学习习得,而组织文化可以在工作场所中非正式学习习得。在工作场所,实习生越是满足于简单的重复性操作,越不善于观察、思考,其职业成就越低。其实,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进入社会是需要磨化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需要从实践中不断积累。 很多人在进入企业后,用学生的眼光看待企业,对现状不满,接受不了所谓的“规矩”,没有耐心去适应企业。 (三)对学校教育的冲击
缺乏专家型教师队伍。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在数量上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据笔者了解,学校的师生比不合理,造成教师超负荷工作,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另外,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高职院校的的教师队伍从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双师素质结构及专业知识结构来看,都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教学改革难以从根本上突破。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高职院校大多沿用了学科体系加实践环节的综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仍以书本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理论讲授为重点。学生仍然为了试卷、为了分数而学;而不是为了应用、为了能力、为了创新而学。改革的目标总是力图将社会需求和学科体系整合(陈林河,2007)。这样一来,老的一套放不下,新的要求又体现不好。靠这种“整合”,难以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学校教师的观点:(1) 许多教师的观点是学生学习没有压力,学习主动性不够;(2) 教师重讲课,轻实践,这样学生就误以为实践可做可不做,严重影响了实训效果;(3) 用开放性教材,根据专业背景选取相应的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课程内容的角度来看,目前也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专业课程是逻辑主线、是知识,教材按照知识的相关性进行组织和编写,实践是知识的附属。另一种观点认为专业课程的逻辑主线是实践活动,教材应按照工作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关性进行组织和编写,知识由工作实践操作过程的需要引出,是实践的附属。笔者认为,后者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应该遵循的思想。首先,在课程的内容上要与工作过程结合起来;其次,在课程的设计和编写过程中,要有来自用人单位的专家参与。
21世界对人的素质要求在不断的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调整,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因此,要改革高职课程设置体系,加大非专业素质课程设置比重,要改变过去
单一专业和新的课程设置体系,形成以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培养并重的指导思想。 二、原因与建议 (一)校企鸿沟
学校传授的理论知识与企业需求有着明显的差距
在目前的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中,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传授的知识更新不够,教学方法还是延续了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学内容也没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与一些先进技术及现实实践严重脱节,以致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岗位要求。
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要求高度反映其职业性,按照企业需求办学,课程体系要突出能力与素质培养的要求,在课程的内容上要与工作过程结合起来;其次,在课程的设计和编写过程中,要有来自用人单位的专家参与(陈解放,2007)。细谷俊夫(1984)说:“不论是按照哪一种方式进行,没有学校教育和工作岗位训练两者的合作,所谓技术教育是不能成立的。这种观点,在本世纪30年代就已经一般化了。”
学校是桥梁,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职业所需的相关能力,使学生充分了解未来工作中会遇到的各种可能性。学生只有了解他们自身的能力状况,认识到人与职业的匹配问题,从而找到学习的方向,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差距
笔者在访谈企业管理者的过程中,发现企业注重的是个人实际能力以及社会实践经验,学习成绩反而是最后考虑的因素。重视学生的“软”素质、责任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等。只有个别企业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证书。而刚从学校出来的高职学生往往会有着不良的心理:
求快心理。比如有学生对后续的工作计划也比较茫然,他要求上进,希望得到外出锻炼的机会,但是很多时候必须要完成基本的工作,得到相应的锤炼方可获得这样的机会。所以在工作中求快的心理往往也会阻碍他成长。
焦虑心理。在实习过程中,如果人际交往遇到很多障碍,那么他们会出现焦虑的情绪,因为他们会感到不安,带着这样的心理实习,又继续就业,很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矛盾心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导致矛盾心理,社会中不像是学校里,社会环境往往不是学生能简单想到的。所以个人的价值观问题,必须要给予适当的调整,不然很容易造成矛盾的心理。
出现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关键是给予正确的辅导。如果有条件学校能设立辅导机构,可以通过个别咨询或团体咨询为学生提供帮助,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指导老师,有应对类似事件的准备。
企业不仅需要专业操作技术过硬的高技能人才,更需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人员。这两点企业相当看重,高职院校必须要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 (二)校企过渡缺失
可以说,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伴随着个体知识体系的转型。由于职业生活中实践性知识重要性日益突显,个体面临着重新统整知识结构的任务。被访者进入职业世界之后的体验表明,学校中获得知识有着较强的学术性特征,而职业生活对个体的实践性知识要求更多。由于缺乏学校与工作的过渡性教育,为弥补学校学习所建构的知识体系的不足,个体需要进行工作需求导向的学习,根据工作需要去学习知识,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以实践性知识为主体的新知识结构。
从学校到企业的过渡,学生出现的很多问题不是专业方面的,而是在做人、做事的细节上和与他人的合作等问题。学校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逐步实现从学业社会向职业社会的过渡。
所受教育和未来工作的关系。进入实习单位,学生由于对所在环境不熟悉,通常不知从何做起,总觉得帮不上忙,会问如何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岗位上。因此,建议企业一开始就要对新人进行全面性的介绍。这包括企业的背景及发展、企业所提供服务的性质、服务传送模式、工作策略等。要让他们尽快地融入实习环境,更好地了解组织和服务对象的情况。很多实习生由于缺乏适应企业的文化而被企业淘汰,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胜任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这表明了学校和企业需要建立的合作关系应该是稳定的、长期的,双方要互补互利,共同促进。 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现代社会的分工日趋复杂,知识也在加速更新,这让多数学生必须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学校要培养出能够胜任多种工作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要。学校的理论教育可能会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但缺乏直接效果,也就是缺乏实际工作能力。也有在校读书期间成绩优秀,是个好学生,还主动参加校外的培训,但在实习过程中依然有较多的不适应。笔者发现这种情况很多被访者都存在。
因此,学校要针对性地引进企业文化及其管理思想,来引导学生对不同企业文化的认知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企业文化,认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特点。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产业对接”及聘请兼职教师等方式引入企业文化,让学生预先了解,心里有准备的进入实习期。 (三)实习辅导薄弱
高职学生进入实习,学校教师就很少过问其情况,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辅导相当薄弱。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场所,从学校人转变为职业人,这一转变由学生自己面对。笔者在访谈中就发现,对于有些学生初次进入职场比较轻松,有些则会感到十分吃力,感到无助。比如向社会学习的学生,他自认为遇到问题都会去寻找方法解决,一向都虚心好学的学生,遇到问题会自己去摸索,稳步前进,有人则比较被动,实习初就觉得压力大,还曾想过逃跑。主要原因是她在实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及时寻找资源来帮助自己。一方面自身原因,另一方面也表明学校的实习辅导比较薄弱。
如今,学生实习越来越分散,各系安排校内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管理。据笔者了解,这些教师要负责学生实习的具体安排和联络,更艰巨的任务是他们应该关注每个实习生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但这一点并没有实施。带教老师应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网络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为学生辅导答疑;企业负责人也需要与带教老师不断沟通,把学生在企业中的的实际表现及时反馈给学校;学校还需规定学生实习期间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并定期写出实习总结或心得。只有学校、企业、学生在实习中不断地紧密沟通,才能使三方都有很好的收获。
(四)企业新人培养系统薄弱
高职生进入实习期,公司就给安排师傅,基本就是比他早进入企业4-5个月。笔者了解到,进入企业没几个月就担当“师傅”,只能充当一个先知者,作些入场引导,这种初步的指引还未能满足新人需要。而且担任企业“师傅”这一角色,并不是每个技术人员都可以担任的,首先得有经验的,并且要善于作辅导。虽然某工程师技术突出,但可能不是优秀的带教师傅。因为辅导一个人与完全从事技术工作是两码事情。
实习生是企业里的特殊群体,他们即是工作者又是学生,有着双重身份。企业一般通过实习期来考察毕业生,然后选出自己满意的员工。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业会考查实习生的动手能力、处事态度等,然后根据需要择优录用。很多时候,企业招聘员工会考虑其是否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而工作经验的积累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一矛盾不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很难解决。笔者认为,企业培养新人是为了储备人力资
源,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问题。只有把新人看作是企业的未来,精心培育他们,才会带来收益。
目前,企业对于新人的培养系统显得较为薄弱,企业建立实习生制度恰是好的开端,同时也向别人传达这样一种意思:企业将会把实习生看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力资源,经过企业的指导与培训,双方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互赢关系,并且使实习生获得了工作场所学习的机会,以提高自身能力。当然企业从实习工作中挖掘出实习生的更多潜力,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和创造丰富的价值。 注:
[1]姜大源.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4期. [2]刘德恩.职业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P232.
[3]陈林河.从企业需求的视角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吴萍.实习中的学习—高职生毕业实习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Thomas R.Bailey.学校与工作的整合——教育及变革中的工作场所[J].孟广平译.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年第25期.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国际中心.“从学校到工作——当代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地区经验”国际研讨会,2007年2月. 作者单位: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 邮编:20009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