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课标下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搭建知识体系能力的行动研究

2020-12-14 来源:客趣旅游网


《新课标下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搭建数学知识体系能力的行动研究》开题报告

湛江市第十八小学 陈康沛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课题名称:新课标下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搭建数学知识体系能力的行动研究

2、课题界定:所谓提高小学生搭建数学知识体系能力,是指在小学阶段以单元内容为点的知识体系梳理,以课程内容为主的知识体系整理,即“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四大类学习内容的知识体系构建。单纯追求答卷应试高分的填鸭式教学,完全由教师挥舞指挥棒学生亦步亦趋的跟随式教学,都无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把主动性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会对知识的分类、梳理、总结、应用,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才能达到激发学生潜能并实现其综合能力提高的目标。

二、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一) 提出背景

其实思维导图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它最先并广泛应用于商业。当我们提出了课程标准改革后,全国各式各样的教学方式层出不穷,其中有些研究者便把思维导图应用到了教学领域中。在实施新课标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呼声最大,但几年过去了,让我们冷静地审视现实中的课堂教学,却发现许多教师是在邯郸学步,更多的教师则是“新瓶装旧水”,还有的教师把“引导者”的角色演成了“统治者”,课堂教学还如从前一样单调、枯燥、压抑,更导致了孩子“离开了教师不会学”的状况出现。而此时,课程改

革却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数学知识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关的关联。即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到,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体会对于某些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

2、小学数学课堂中对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方面的教学现状令人不满

目前的数学教学,更多的是由教师设置好一个“路子”,用固有的模式让学生一步一步顺着走,这种“请君入瓮”的水到渠成,反而大大抹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开创性。尤其到高年级,随着数学知识的丰富,如果学生只靠机械地记忆或模仿,将导致数学知识的零散,知识之间逻辑关系的模糊,细节之间区别的混乱。这样的学生一旦升上中学,在知识提取与应用方面将明显表现出较大的难度,更难以应付日渐庞大的数学知识体系。因此,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力,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尤其在当今所倡导“以生为本”的自主学习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3、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

(1)思维导图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思维导图最先是英国学者、心理学家托尼.巴赞提出的一种帮助大脑超强记忆的心智

图。它作为认知结构的一种可视化表征,可以发挥视觉上的想象力,使用符号、颜色、文字、图画和其它形象表达知识内容。而由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约瑟夫.D诺瓦克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把概念图应用于研究儿童科学知识的掌握,但很快,概念图的研究范围便超出了科学的范围而扩展到各个学科。思维导图通过把隐性知识、思考分析过程显性化的表现,能够使学生看到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促进新旧知识结构的建构整合,为学生在庞大的数学知识体系中找到关键词,既帮助学生内化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研究表明,把知识和思维过程图形化的思维导图是建构数学知识体系的有效工具之一。

(2)思维导图在国内教育领域的现状

我国关于思维导图的应用和探索自2000年后便日益活跃起来,由初期的个体化应用阶段到群体化应用阶段正向区域化发展阶段迈进,正有更多的教师认识和使用了思维导图。在一些大城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使用正由实验逐渐进入常规教学。但在基础教育阶段,思维导图常见于语文的整理教学和中学理科的分析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教学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而在对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研究应用还存在着理论研究创新少,重复多;实验研究少,经验总结多等问题。因此,思维导图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领域还是个相对较新鲜的概念,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研究意义

1、帮助小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其实小学数学的内容是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的。各知识点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无援,它们纵横交叉、联系紧密,呈现出点连成线,线构成面,面结成网的立体交叉体系。而小学生对知识点的梳理能力比较薄弱。若小学教师能借助思维导图,并形成理论系统,让小

学生对整个知识体系有个宏观的把握,更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与应用。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最终目标,从小学开始便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让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积极寻找新知识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为知识体系搭建最高的层次结构,这种不断反思和认知能力,将最终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学相长

研究发现,教学者和学习者如果掌握了制作图文结合学习的技能,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和学的水平。思维导图同时也是一种学习的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在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来新的挑战,让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寻找更有效甚至高效的新方式。因此,思维导图不仅是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脚手架,还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利器。

3、加强学科整合,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思维导图的应用,已不仅仅是某一学科的学习方式,它已经被广泛开展并应用。现在已经进入一个全面读图的时代,“图文结合”的记录和表达方式,使它具有更强的兼容性,它允许任何事物之间都可以相互连接,当思维导图与其它教学手段、各个学科之间整合应用,互通有无,将更全面地开展互动教学,有效推进素质教育。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内容及重点

(一)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倡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数学知识的分类整理,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通

过不断“更新”和“发现”知识点及其之间的联系,构建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体系。在整合和协调、理清各知识点关系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借助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师和学生不断创新,丰富教与学的策略,鼓励师生在行动研究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各学段单元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应用与研究

2、小学阶段,四大数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应用与研究

3、小学生在借助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架构搭建时的自述和自评研究。

(三)研究重点

在本课题研究中,采用分学段、分单元、再集中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者边实践探索,边修改完善,边积累整理,最后形成理论。重点在于探索如何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小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并培养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善于发现知识间关系的能力。最终达到让学生能将交叉连接的学科间知识点串联起来,增强对知识内容广度和深度的理解,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再者,让研究者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把行动研究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促进教师从“教书匠”到“教研者”这一个角色的转变和发展。

三、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

《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2 、终身学习的思想

终身学习能力是指贯穿于人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能力。在新世纪的社会和教育、生活背景下,终身学习理念启示我们树立终身教育思想,使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主动的、不断探索的良好习惯,形成自我更新、学以致用和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明确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四、 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一)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9月)

1、认真搜集资料,制定详细的计划,请专家论证、修改、完善方案,积极稳妥地做好研究的准备工作。

2、通过调查,分析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研究方案。研究

中做到围绕思维导图的应用,切合学生实际,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对知识点梳理和整合的能力。

3、召开开题会议,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年9月-2017年9月)

1、启动课题研究,在专家指导下,制定阶段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实施。

2、实施过程中,注重课题的动态管理,在基本保持大计划不变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及时修正局部研究方法、方式、方向,并做到定期碰头交流。

3、不断修正和完善实施方案,举行研讨课,并做好资料的整理和阶段小结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7年9月-2017月12月)

1、以课题研究的目标为依据,对课题研究进行科学分析和归纳整理。

2、汇编资料,分析数据,形成结题报告,并邀请专家鉴定结题。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该课题重点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课题组成员要积极深入课堂听课、评课,认真研究学生设计的思维导图,并预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交流思维导图的设计意思、表达所包含的信思、互相评价对知识体系搭建的能力。

2、文献法:课题组成员要积极从杂志、网络上搜集相关教学资料和信息,同时侧重理论专著的研究。

3、经验总结法:在整个活动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及时总结阶段性成果,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4、示范研讨法:在研究中,骨干成员,要结合自己的研究重点,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筛选一些典型的案例开展研讨活动,撰写相关论文,从中引领、启示老师,便于更科学、更便捷地进行探索与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1、2015年12月-2016年8月 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负责人:陈康沛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组织开题论证。

(3)做好文献研究。

2、2016年9月-2017年9月 实施阶段 负责人:陈康沛

(1)开展理论培训。组织课题组的全体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文献研究。

(2)在课题专家组指导下,对六(4)班学生学习状况、教师教学方式进行调查,完成课题开题报告,完善课题计划,做好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准备工作。

(3)利用一年的时间在全校分学段进行大规模的实验,边实验边研究边总结。

(4)阶段性总结,提出初步研究成果。

3、2017年9月-2017月12月 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1)整理分析研究材料,撰写研究结题报告。

(2)召开总结交流大会,申请课题结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