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四大喜剧读后感书评范文欣赏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是一部由英国杰出的诗人威廉·莎士比亚著作的书籍,包括《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这四部喜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我这里整理了一篇网友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欣赏吧!
上次读莎翁,还是少年时。那时候被仲夏夜里精灵古怪的小仙子逗得乐不可支,也为差点掉了一磅肉的威尼斯商人担心不已,惊叹于作者瑰丽的想象力。今日再读莎士比亚,更能领会到阅尽人生百味的作者,通过不朽的戏剧向我们传达的文学之美、生活之美。
《仲夏夜之梦》是喜剧中的经典。雅典统治者提修斯公爵要举行盛大的婚礼,而他的臣民,黑美霞和莱散特,海冷娜和第米屈律斯两对年轻的男女,却因为爱不可得而惆怅不已。为了追求自由的爱情,他们相约逃离雅典,在仲夏夜的森林里,被闹矛盾的仙王仙后和调皮的小仙子捉弄。用神奇的“爱懒花”的汁液,小仙子乱点鸳鸯谱,让原本痴情的年轻人移情别恋,闹得啼笑皆非。美丽的森林里,现实、神话与梦幻融合交织,妙趣横生,充满了诗情画意。
《威尼斯商人》讲述了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好友巴散尼奥向鲍细霞求婚,不惜用自己身上的一磅肉作担保向犹太商人夏洛克借债,而乔装成律师的鲍细霞在法庭上与夏洛克斗智斗勇,救出了命悬一线的安东尼奥。作品歌颂了无私的友谊和爱情,但对于反面人物夏洛克也不是全面否定,而是写得可恨又可怜。夏洛克的控诉体现了当时犹太人被歧视、被迫害的社会现实:“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你们要是用刀剑刺我们,我们不是也会出血的
1 / 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吗?……你们要是用毒药谋害我们,我们不是也会死的吗?那么要是你们欺辱了我们,我们难道不会复仇吗?”这血泪的控诉反映了受难民族的悲鸣之声,也使得这部喜剧具有不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和警示意义。
《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讲的都是爱情故事,女扮男装的罗瑟琳和薇娥拉分别是两剧的女主角,都因为家中遭遇不幸而流落在外,她们既优雅美丽,又独立坚强,勇敢地追寻着正义和爱情。在人物刻画上,这两部戏剧描绘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尊贵的公爵、忠心耿耿的大臣、滑稽的小丑、钻营的管家……每个人都丰满鲜活、个性分明。书中还充满了很多带有哲学色彩的思辨。比如,写到公爵在森林中的流放生涯时,公爵说:“那冬天的风张舞着冰雪的爪牙,发出暴声的呼啸,即使当它砭刺着我的身体,使我寒冷而抖缩的时候,我也会微笑着说,‘这不是谄媚啊,它们就像是忠臣一样,谆谆提醒我所处的地位。’逆运也有它的好处,就像丑陋而有毒的蟾蜍,它的头上却顶着一颗珍贵的宝石。溪中的流水便是大好的文章,一石之微,也暗喻着教训。”
莎翁戏剧之所以刻画入微、凄婉动人,思想性艺术性并存,与他本人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莎士比亚小时候家境殷实,但十多岁时父亲生意破产,他便被迫离开学校,自谋生路。他当过肉店学徒,也曾在乡村学校教过书,到伦敦后在戏院做杂役,跑龙套。生活的磨砺使他阅历了人间冷暖,对社会和人性有了敏锐的洞察力,也成为他戏剧创作的不竭源泉。
而我们今天能够读到精良的莎翁剧作译本,则要感谢著名翻译家朱生豪,一名生逢乱世、才华横溢却又英年早逝的青年才俊。朱生豪生于1912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世界书局担任英文编辑,1936年翻译完成第一部莎翁戏剧。当时日本侵略,战火纷飞,翻译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他在自序中写
2 / 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到,“历年来辛苦搜集之各种莎集版本,及诸家注释考证批评之书,不下一二百册,悉数毁于炮火……厥后转辗流徙,为生活而奔波……虽贫穷疾病,交相煎迫,而埋头伏案,握管不辍……夫以译莎工作之艰巨,十年之功,不可云久,然毕生精力,殆已尽注于兹矣。”1944年因劳累过度患肺病逝世,共翻译莎剧31部半。自序中朱生豪也写了自己辛苦翻译莎剧的初心:“莎士比亚为世界的诗人,固非一国所独占;倘因此集之出版,使此大诗人之作品,得以普及中国读者之间,则译者之劳力,庶几不为虚掷矣。”
常有人说,人生不易,人人都在负重前行。莎翁和他的译者,在遍尝人间冷暖之后,在经历苦痛折磨之时,能够保持初心不改,能够保持热情不灭,努力将美好留驻人间,实在令我辈心生景仰,可敬可叹。“你的眼睛是两颗明星,你的甜蜜的声音,比之小麦青青、山楂蓓蕾的时节,送入牧人耳中的云雀之歌还要动听。”你很难想象这是炮火之中、贫病交加的人写出的动人词句。愿我们能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在品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在看过了世界的美丽和丑陋之后,仍能拥有一颗爱美的心,仍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品味生活的美好,去创造幸福的人生。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