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医疗论坛 Medicial Treatment Forum 64・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治疗体会 林敬梅 林跃东 顾敏杰 1.吉林省大安市长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大安131300;2.大安市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大安131300 【摘要】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方法:除详参病机,辨证施治外,根据西医诊断类型,原发病等不同。 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大法基础上,分别有针对性的辨证和辨病相结合。①左心衰竭,用益气活血法的同时,选用泻肺利水之药,如防已 黄芪汤、葶苈大枣润肺汤等化裁应用。②右心衰竭,在温阳益气的基础上用活血利水药,如茯苓、泽泻、坤草、丹参等;肝肿大,选用鳖 甲、三棱、莪术等软坚消积之品。③全心衰竭,重在温阳益气,佐以活血利水药,常选用参附汤、真武汤为主方加丹参、川I芎、赤芍、猪 苓等。④收缩功能不全为主的心衰竭,常选用人参、黄芪、附子等。⑤舒张功能不全为主的心衰竭,治疗分瘀血阻络证、瘀血挟风证、瘀 血挟痰证等,治疗效果满意。结果:中药效果持久,副作用少,改善症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温阳益气活血利水 I中图分类号】Ii5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 I2011)18—0064—02 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竭)是由心室功能失 常及病理重构导致的渐进性综合征,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 终末期,慢性心衰竭患者愈后不良,病死率高,五年生存 重期:每有诱因,如外感风寒、痰湿恋肺,使“肺朝百脉” 和“宗气贯于心脉”的功能受损,血瘀加重,“血不利则 为水”,而产生水肿、鼓胀;或饮食过咸,或劳伤肾气,致 肾主水无权,其结果是饮邪泛滥、上凌心肺、内渍胃肠、 外溢肌肤。以上情况均可诱发心衰竭急性加重。 3治疗 率不足50%,即使在活动期间患者也处于生存质量十分低 下的状态 I2 ,随着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研究的深入与发展, 生存质量已经成为评价慢性心衰竭疗效的重要指标。中医 药在改善心衰竭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现就 扶正固本为主,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大法。稳定期 以益气温阳为主,参以活血利水之品;急性加重期宜及时 祛除诱因,遵循“急则治标”的原则。 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病机概要 1.I 心衰竭病位在心,初起以心气虚为主,致心主血脉功 能失常,推动无力,产生气虚或血瘀,或气滞血瘀,表现 3.1治疗心衰竭时,除详参病机,辨证施治外,还要根据 西医诊断类型、原发病等不同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才能收 到更好的疗效,滋对各类型心衰竭的治疗分述如下。 3.1左心衰竭 为惊悸怔忡、气短乏力、面色不华、唇舌紫暗、胁下瘀积、 脉结代散乱等;病情进一步发展,形成气阴两虚或气虚及 阳,鼓动无力,进一步发展则因心阳式微,不能温养肾阳, 致肾阳不足,主水无权,寒水泛溢外溢肌肤,上凌心肺, 则肿、喘、悸三证并见,称心肾阳虚,甚者引起暴喘而心 阳欲脱。 症见:胸闷,呼吸困难,动则气喘加重,随着病情发 展,出现不能平卧,卧则喘息,气短咳嗽,咯白色泡沫痰 或粉红色痰。涉及脏腑主要为心肺两脏。根据其证候特点, 应属中医学“喘证”之范畴。治疗应在益气活血法的同时, 】.2病位在心涉及五脏:心功能衰竭病位在心,但与肾、 肺、脾、肝密切相关。如肺源性心脏病多由“肺病及心”、 应注意应用泻肺利水药。常选用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 葶苈大枣泻肺汤化裁加减,可取得较好疗效,葶苈子一般 用至30g,未发现不良反应。此药主要功效为泻肺利水。现 久咳、久喘、肺痨、痰饮等肺系疾病使肺气壅塞、或肺气 受损而不能朝会百脉以推动血液运行,日久心气心血受损, 逐渐发展为心衰竭。贫血性心脏病则因“脾病及心”,脾失 健运,水谷精微不足,气血亏虚,可致心气、心血受损; 代药理研究证明其有强心甙样作用,佐以降肺气的苏子、 桑白皮等药。若症见喘急息粗者,可用泻肺利水活血之剂 以先治其标,且不能墨守于益气温阳治法之成规。左心衰 竭表现为气阴两虚,症见心悸而烦、口干,五心烦热,舌 而“肝病及心”,则因肝郁化火或阳元日久,灼伤心肾之阴 或累及心气,最终发展为心衰竭,可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 或甲亢性心脏病;至于“肾病及心”在慢性病中常可见到, 多由阳虚水冷,上凌心肺而成。 2辨证要点 心衰竭系本虚标实之证,临床上有稳定期和急性加重 质红少苔,脉细数者,用生脉散加泻肺利水活血之剂而 图之。 3.2右心衰竭 右心衰竭,病人主要以体循环瘀血为主要表现 ],临 床常见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下肢水肿,按之凹陷等, 涉及脏腑为心、肝、脾三脏。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属于 期之分。稳定期以本虚为主,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水 肿等。根据病情变化的不同阶段,可分为心气不足、心气 阴两虚、心肾阳虚等。如心悸、气短、乏力,动辄易汗, 瘀血之征,下肢水肿为水湿内停之象,但究其血瘀、水湿 的成因,乃由于气虚运血无力,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所致。 治疗应在温阳益气的基础上用活血利水之剂,常选用茯苓、 泽泻、猪苓、车前子等,对肝脏肿大明显者,可加用鳖甲、 为心气虚。心悸气短、乏力、盗汗、心烦失眠者,为气阴 两虚。肢冷形寒,水肿,心悸喘促,为心肾阳虚。急性加 作者简介:林敬梅(1967一),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研究和治疗。 医疗论怯 Medieial Treatment Forum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eine and ethnopharmacy ・65・ 三棱、莪术等软坚消积之品。 3.3全心衰竭 全心衰竭为心衰竭病情危重阶段,多见于心衰竭的终 末期,临床既有左心衰竭的表现,又有右心衰竭的表现, 分型及原发病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充 分发挥中药疗效持久,副作用少,改善症状,改善病人生 活质量等优点,取得较好效果。同时,这也是中西医结合 的优势的一个体现。 症见:心悸、气短、喘促不能平卧,除下肢水肿、颈静脉 怒张、肝肿大外,病人往往表现为手足不温,甚至冷至肘 膝,此为心脾阳虚日久,损及肾阳,心脾肾阳气大亏,气 失帅领之能,气不行血则血瘀,阳失温煦、气化则水停, 4验案举例 李某,女,70岁。咳嗽、胸闷、气短10余年,双下肢 轻度浮肿2年余,高血压、冠心病史l0年余。1周前因受 凉,使咳嗽、咯白痰量多,喘息胸闷、端坐呼吸、下肢水 肿加重,去市某医院检查:双肺炎性改变,心外形大。超 故治疗在于温阳益气,佐以活血、利水,常选用参附汤、 真武汤为主方加丹参、川芎、赤芍、猪苓、车前子等药物。 3.4收缩功能不全的心衰竭 中医辨证认为心脏收缩功能不全与心气虚证有关,心 功能低下的实质是心气虚,因此对于收缩功能低下的病人, 补益心气为主,气虚日久可发展为阳虚,因此,益气温阳 为治疗大法。常用药物为人参、黄芪、附子等。现代药理 研究证明,这些药物均有正性肌力作用。针对收缩功能不 全的心衰竭,抓住气虚、阳虚的病机特点,主要以益气温 阳药物为主,佐以活血、利水之药。 3.5舒张功能不全为主的心衰竭 西医认为,用强心、扩张血管的治疗对舒张功能不全 是无效的,特别是正性肌力药物非但无功反而有害。需行 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本病病机以血瘀为主,多实证而少 虚症,治疗分瘀血阻络证,瘀血挟风证、瘀血挟痰证、瘀 血挟水证,治疗效果满意,在辨证用药基础上缓解肺瘀血 症状可选用泽泻、猪苓、茯苓等;控制心室率,增加心室 充盈时间可选用有钙离子拮抗作用的防己、川芎、葶苈子、 丹参、红花、桑白皮、薏苡仁等。另外,现代药理研究证 实,中药黄芪、何首乌、白芍、淫羊藿、葛根有拮抗B一 。肾上腺能受体的作用,可以预防和逆转左心室的肥厚。改 善左室的舒张功能的中药有肉桂、丹参、当归、川芎等, 但是对于舒张性功能不全,仍应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选择应用,既体现了中医辨证的原则,又能吸取现代药理 研究成果。 3.6原发病不同的心衰竭 在治疗心衰竭时,亦应根据引起心衰竭的原发病的不 同,调整治疗方案,这也体现了中医的辨证求因,治病求 本的原则。 3.6.1冠心病心衰竭:多见气虚挟痰、挟瘀、痹阻心脉, 可用人参、白术、黄芪加冠心Ⅱ号方合温胆汤,益气活血、 祛痰通脉;若属气阴两虚,则用生脉饮加活血化瘀药物。 3.6.2风心病心衰竭:每兼有风寒湿邪伏留,反复发作, 治疗在原用药基础上加用威灵仙、桑寄生、稀莶草、防己、 鸡血藤以祛风除湿,并嘱患者注意防寒避湿,预防感冒, 防止风寒湿邪再次侵入为害。 3.6.3肺心病心衰竭:用三子养亲汤加用海金沙、蛤蚧等 温肾纳气,降逆平喘;对于肺心病合并感染,表现为喘促、 咳嗽不能平卧者,又当泻肺利水,清热化痰,常选用麻杏 石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以治其标。 总之,在治疗心衰竭时应详审证情,谨察病机,权衡 达变,既要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又要结合西医诊断 声心动图:双心房明显扩大、右心室扩大、三间瓣反流 (重度),胸腔积液,肺动脉高压(中度),心包积液(微 量)。诊断:(1)全心衰竭,心功能IV级;(2)慢性肺源 性心脏病;(3)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4)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性心脏病;(5)高血压3级。入院治疗:西医予抗感 染、强心、利尿、解痉平喘、化痰治疗,病情逐渐加重, 至第五天,全身重度浮肿,卧床不起,并出现嗜睡等改变。 医院向家属下重危通知单。患者出院邀余治疗。诊见:全 身浮肿、按之没指、胸闷、气息短促、张口抬肩,不能平 卧,精神萎靡,时有咳嗽,咯白黏痰,手足冷,尿少(每 日700—800m1),纳差,腹满,大便溏薄,唇舌紫暗,舌胖 大,苔厚腻,脉细微时有结、代。中医诊断:水肿、胸痹。 病机:心、脾、肾阳虚,痰、水、瘀互结。治法:温阳益 气、活血利水。处方:参附汤、真武汤、五茯散、四逆汤 合方加减,加活血药。处方:赤参15g,附子10g,干姜 3g,茯苓30g,白术30g,白芍15g,赤芍15g,猪苓15g, 泽泻15g,丹参20g,坤草30g,黄芪40g,防己15g,葶苈 子30g,大枣8枚,桂枝10g,炙甘草10g。3剂,每日1 剂,水煎3次,分3次服,8小时1次。药后尿量增多(每 日1600—2000m1),气短略有改善。药已中病,治法不变, 以上方随症略有加减,连服20余剂,水肿消其大半,能下 地行走。食纳亦增、精神亦振,又连服1O余剂,浮肿消 退,病情稳定。 按:该患者素患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多 种疾病,因受凉感染诱发心衰加重,病情危重,出现高度浮 肿,尿少,心悸气短不能平卧,嗜睡等阳气欲脱,神失所 养,水、痰、瘀停滞之症。方以附子、干姜、桂枝温通肾、 脾、心阳气,振奋气化功能;赤参、黄芪、白术、甘草、大 枣益气补脾以制水;猪苓、茯苓、泽泻、防己利水,葶苈子 泻肺水以止咳平喘;坤草、丹参、赤芍活血化瘀,白芍理 血,共奏温阳益气,活血利水之效,取得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马文军,潘波.问卷的尺度效度以及如何用SAS软件分析[J].中国 卫生统计,2000,17(6):364—365. [2]张子彬,TSUNGO,then[美] 张王传充血性心力衰竭学[M].北 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24,551—570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协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充血性 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7. [4]中药新药l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社.2002. (收稿日期:2011.O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