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学生用书第81页) 【考点对应练】 对点一:人物形象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小儿垂钓 胡令能①
蓬头稚子学垂纶②,侧坐莓苔③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④鱼惊不应人。
【注】 ①胡令能:隐居蒲田(在今福建省),是中唐时期人。②蓬头:头发乱蓬蓬的。稚(zhì)子:小孩儿。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③莓苔:生长在阴湿地方的青苔类植物。④怕得:生怕、恐怕,表示假设。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这首诗写出了一个很有特点的钓鱼儿童的形象。诗的前两句,用“蓬头”“侧坐”,描绘了山野孩子不拘形迹、随随便便的样子;用“莓苔”“草映身”,描绘了小孩儿学钓鱼选择的安静、隐藏的环境。诗的后两句,通过“路人借问”这一细节,小儿“遥招手”的特有动作和“怕得鱼惊”的心理,把儿童初学垂钓时认真、专注的神态写活了。
【答案】 (1)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2)垂钓小儿天真可爱,聪明(机灵): 从“蓬头”“侧坐”等可看出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其六) 戎 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爣爣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 ①爣爣(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 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诗歌的后三联刻画了边将的形象,其中颔联主要表现思乡之苦,颈联主要表现戍边之苦,而尾联则可以说是描写了边将的内心即对战争的抱怨及厌恶。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情感是丰富的,既有对边塞将士的同情,也有对战争的厌倦,综合起来也就是渴望和平的到来。
【答案】 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思乡之苦的边将形象。颈联表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苦难的同情,尾联表现了对从古至今接连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全诗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对点二:景物形象
3.(2009·全国高考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 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诗句,找出诗歌中描绘的景物;然后分析这些景物有何特征,组合起来共同具有什么特点,即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注意,回答第一问时,答案中既要包含名词性的对画面景物进行概括的词语(“江南水乡”),又要包含形容词性的描绘画面特征的词语(“清幽恬静”)。
【答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4.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双调]水仙子 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礭,爱杀江南。
这支小令咏赞江南的美景,写出了江南景物什么样的特色?请结合诗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此曲写秋,曲中景物迭出,各具情态,诗情画意,风格清逸,情调欢快。描写时远时近:望大江远山,写两岸人家,芰荷池塘,沙洲水禽,忽而放纵开去,极目天际之画船,倏地又收回至村落酒帘,于是一片江南秀丽风光,便一览无余。
【答案】 ①江南水乡自然风光秀丽。满江的烟波和岸边山中的雾气相映生辉,江面上荷花丛生,秋光恬淡,沙鸥正在江面上飞舞盘旋。②江南水乡城市繁华富庶。“画檐”是南方富裕人家砖瓦房屋脊房檐上的彩绘装饰,房屋相接说明人烟稠密,“十里珠帘”更是体现江南水乡城市的繁华富庶。
对点三:事物形象
5.(2008·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 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解析】 本题考查比较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分析物象与人物之间的内在精神意趣的联系,扣住形象蕴涵的情感与象征的身份作答。吕诗中写木芙蓉经霜历雨,但开落任东风,毫不在意,逍遥自适,是豪迈大度的士大夫的象征。范诗中的木芙蓉“辛苦”“心酸”,面对霜雪,但未作“愁”“怨”之色,仍乐观处世,象征孤独但乐观的人物形象。
【答案】 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做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 松 [唐]杜荀鹤①
自小刺头②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 ①杜荀鹤:出身寒微,少有才华,却屡试不中,一生潦倒。②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又硬。
诗人所写的小松有何特点?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联系诗人生平来看,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答案】 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身世,我们知道这是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举一反三练】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①不遇
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 ①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嘉兴),以擅长品茶著名,著有《茶经》一节,后人尊为“茶王”“茶神”。
★(1)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品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刻画这一形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欲去问西家”一句中诗人“欲去”的原因是什么。“欲去”还“问”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抓住人物生存的环境和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分析人物形象。针对此题,环境和人物陆鸿渐的行动是分析的主要方面。(2)分析“欲去”时,紧扣诗词语境,体会原因,品味诗人既怅惘又眷念不舍的情感。
【答案】 (1)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世为念的高人逸士(隐士)形象。①通过前四句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的描写,间接地描写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②通过最后两句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2)诗人“欲去”是因为探访友人陆鸿渐没有遇见。“欲去”还“问”表现了诗人既怅惘又眷念不舍的情感。
8.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注】 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等三句描写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首词上阕是写夜闻鹃鸣的环境,着重于气氛的渲染。下阕写愁苦情状及内心痛楚。第一题考查形象鉴赏。找出词句中的意象,并分析其特征。第二题考查表现手法,首先要准确判断是什么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指出其好处。
【答案】 (1)这三句描写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其作用在于为杜鹃出场作铺垫,也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的心境作铺垫。
(2)运用烘托(映衬、衬托)手法,其好处是以“静”衬托出杜鹃啼声的悲切。(“总无声”衬“啼杜宇”,而啼声“催成清泪”)
【滚动提升练】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杜 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1)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诗歌内容,说说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了自己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一首《漫兴》是写初夏的景色。四句诗,构成了一幅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流连欣赏的心情,充满深挚淳厚的生活情趣,闲静之中微寓客居异地的萧寂之感。第一题考查的是意象,比较容易找出来,然后把它们的共同特征找出来,结合全诗,概括出整幅图景。第二题考查的是思想情感,结合第一题的概括,再抓住表现诗人主观情感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的关键词“铺”“叠”“无人见”“傍母眠”等,即可准确分析概括。
【答案】 (1)诗人选取“糁径杨花”“点溪荷叶”“笋根雉子”“沙上凫雏”等意象,一句诗一幅画面;联系在一起,描绘了一幅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
(2)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流连欣赏的心情,充满深挚淳厚的生活情趣,闲静之中,又微寓客居异地的萧寂之感。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元十八①溪居
白居易
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 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 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 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香饭细酒香浓。
【注】 ①元十八: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于庐山五老峰下。②踯躅:杜鹃花的别称。
★(1)诗的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影落杯中五老峰”中的“落”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诗的前两联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夏秋之交的幽美意境。分析意境时,要根据诗歌的主要意象“溪水”“岚气”“森林”“水槛”“红杜鹃”“白芙蓉”等,抓住意象特征,并能用双音节词语概括出意境特征。第二小题为炼字题,要分析其字的语境义,似乎五老峰是一个物体,会落入杯中,描绘出“落”字所展现的诗歌画面,提炼出它对作者表情达意的作用。
【答案】 (1)潺潺的溪水,弥漫的岚气,茂密的森林,措置有序的水槛,面山而凿的小窗,绽放的红杜鹃,初开的白芙蓉,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夏秋之交的幽美意境。
景物描写的特点:①诗人将宏观远视与近景特写相结合,写景富有层次感;②选取红白两色入诗,色彩对比强烈;③诗人用叠词描写溪岚的迷蒙和树木的茂盛,用拟人的手法写水槛山窗一个接一个地扑面而来,展现了友人溪居的幽美。
(2) ①“落”字,尤为神妙,似乎五老峰是一个物体,会落入杯中。想象之奇,令人叹为观止。②远处的五老峰影能倒映杯中,溪居的明净不可待言,显示了溪居的主人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世外高人。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②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