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习题答案

2021-02-25 来源:客趣旅游网


《微观经济学》第3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是研究既定制度下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的学科. 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最大收益。 资源配置:是指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一个社会如何把经济资源分配到不同的生产部门、不同企业以及不同的社会各成员中,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实证分析:主要涉及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和预测.

规范分析:主要涉及对经济现象做出“好与坏”的判断。 二、选择题 BCBCD 三、判断题 √√√X√√ 四、简答题

1、请简单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答: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1)、均衡价格理论 (2)、消费者行为理论 (3)、生产者行为理论主要包括:投入-产出理论、成本-收益理论和市场实现理论。而市场实现理论是生产者行为理论的第三个部分,分析不同市场中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实现问题。这里的不同市场是指: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

(4)、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由生产要素的需求理论和生产要素的供给理论组成。 (5)、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6)、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2、西方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答:两者的区别:(1)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和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规范经济学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是以某些标准来分析处理经济问题,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2)实证经济学所要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或者是“对经济问题如何解决”;规范经济学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准则,作为判断经济事物的好坏以及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它力求说明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或者是“对经济问题应该如何解决”;(3)实证经济学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因此实证经济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即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所得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规范经济学则没有客观性,它所得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具有不同价值判断标准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好坏会作出截然不同的评价,谁是谁非没有什么绝对标准,从而也就无法进行检验。举例说明,比如,政府对农业实行补贴,实证分析重点分析的问题包括:政府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政府财政能够负担得起这样的农业补贴吗;如果实行全国范围内的农业补贴,补贴资金来自哪些途径等等。而规范分析重点分析的问题包括:大量资金用于对农业补贴值得吗;农业补贴资金用在其他方面是否会更好;如果实行全国范围内的农业补贴,补贴资金应该来自于哪些途径等等。

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该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该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影响因素的变动而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由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影响因素的变动而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由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需求价格弹性:商品需求量随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即需求的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需求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消费者收入量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费者的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

需求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供给弹性:商品供给量随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即供给的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供给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商品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二、选择题

BABCB CCBBD ADB

1、B.均衡价格的下降或者由需求曲线左移即需求下降所致,或者由供给曲线右移即供

给上升所致。粮食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将使得对粮食的需求上升,因此A和C都是错误的,D收入上升会使得需求曲线右移,也不对。只有B会促进供给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

2、D.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消费者偏好变化和其他有关商品价格变化都会引起

需求的变动,而需求的变动会引起需求曲线位置的变化。所以只有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引起的是需求量的变动,不会使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变化。

3、B.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变动.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供给

量将增加,需求量将减少。 4、C.

5、B.根据需求弹性大小与销售收入的关系,我们知道对于一种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

其价格与销售收入是同方向变动的.所以当粮食产量由于灾害而减少时,其价格必然上升,因此农民收入也将增加. 6、C.

7、C.价格下降比例明显大于需求量增加比例,则其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为缺乏弹性。 8、B.由于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变动是同方向的,则这两种商品的 弹

性大于零,两者互为替代品。

9、B.需求弹性越小,则消费者承担的税收就越多。这里由于此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为零,所以其税收将全部由消费者承担。

10、D.需求的收入弹性等于“需求的变动率”比“收入的变动率”,由于其比值大于

零而小于一,则说明其需求的变动率大于收入的变动率.

2

11、A.低档品的需求量总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的。 12、D. 13、A. 三、判断题

1、错 2、对 3、错 4、错 5、错 6、错 7、错

1、错。需求不仅强调的是愿意购买,而且还强调能够购买,即有购买能力. 2、对。

3、错。互补品的交叉价格弹性是小于零的。

4、错.交叉价格弹性是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它的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率的比值。 5、错。支持价格当然是政府规定的最低价格.

6、错。应该说商品越是缺乏弹性,消费者所承担的税就越多。

7、错。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确实不变,但就其价格弹性而言,是其中点为一。越往

上价格弹性越大,越往下价格弹性越小。

四 计算题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100—5P,供给函数为Qs=—50+5p,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解:由均衡条件有:

2、某商品的价格由20元上升到30元后,需求量相应减少10%,问该商品的需求弹性是多少?该商品价格变化对总收益有何影响? 解:需求弹性,

由上式可知其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为缺乏弹性,所以期价格与总收益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

3、已知某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值Ed=0。5,该产品原销售量为Qd =800件,单位产品价格P =10元,若该产品价格上调10%.计算该产品提价后销售收入变动多少元? 解:设提价后

由需求价格弹性 则:提价前总销售收入为: 提价后总销售收入为: 所以:

4、X公司和Y公司是某商品的两个竞争者,这两家公司产品的需求曲线分别为,,这两家公司现在的销售量分别为100单位X和250单位Y,求:(1)X和Y当前的价格点弹性?(2)假设Y的价格下降,导致Y的销售量增加到300单位,同时导致了X的销售量下降到75单位,求X产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多少?(3)如果Y公司的目标是销售收入的最大化,你认为它的降价合理吗? 解:(1), (2)将代入

设:当Y销量增加为300时,价格下降为 由

X产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

(3)TR1=150000,TR2=120000,降价不合理。

5、假设市场中有100个消费者,其中80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2/3的商品,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均为3;另外20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1/3的商品,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均为6,试问这100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价格弹性为多少?

解:已知市场2\\3商品被80个消费者购买,每个消费者需求价格弹性为3,则单个

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为:,其中

同理,另20个消费者中。单个消费者j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其中

该市场上100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将和代入得: 再将和代入得:

6、在商品X市场中,有10000个相同的消费者,每个人的需求函数均为,有1000个相同

3

的生产者,每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均为,求(1)X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2)求市场均衡的价格和数量;(3)假设政府对每个生产者出售的每单位商品征收2元的销售税,对市场均衡有何影响?实际上谁支付了税款?政府征收的税收总额为多少? 解:(1)

(2)P=3,Q=60000

(3)设均衡价格为P,则有:10000(12—12P)=1000×20(P—2)P=4,Q=40000,

所以税收由消费者、生产者各负担一半。 税收总额=2×40000=80000元

五、简答题

1、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答: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等。

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答:商品的可替代程度、商品用途的范围大小、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商品的消费支出所占消费者收入总支出的比重以及所考察时间的长短。 3、说明“谷贱伤农”和“薄利多销”的经济学原理。 答:运用市场均衡理论与弹性理论来说明。

“谷贱伤农\"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句谚语。他描述了在丰收年份,农产品价格下降使农民收入减少的一种现象。根据供求原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农产品的需求大多缺乏弹性。如图2—1所示,农产品需求曲线比较陡峭,假定初始年份农产品的供给曲线为S,在丰收年份,供给曲线右移至S*,农产品的均衡价格由P0下降至P1。由于价格下降的幅度超过需求增加的幅度,导致农民收入的减少,减少量为图中矩形OP0EQ0和OP1E*Q1的面积之差。

P P0 P1 S E S* E* D 图 2—1

4、请解释为什么当全国的干旱了,农民通过出售粮食得到的总收益增加了,但如果只是湖南省(或某省)出现干旱,湖南农民得到的总收益就会减少?

答:由于粮食是缺乏弹性的商品,所以其价格与收益是同方向变动的。当全国出现

干旱时,粮食的总供给量必然会减少,价格上升,所以农民收益会增加;但是如果只是湖南省出现干旱,那么只有湖南的产量减少,但这个减少量相对于总的供给量来说不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均衡价格不会下降,而湖南省的粮食产量却减少了,所以湖南农民的收入也会减少。

六、作图分析题

4

1、利用图形阐述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大小与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举例加以说明。 答: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卖方比买方会更重视需求的价格弹性.作为卖方的厂商应针对

需求的价格弹性大小不同的商品,采取不同的价格,以便获得最大化的销售收入。

⑴ ed>1的商品,降价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提价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因为降价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小于需求量增加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以图2-2(a)图为例,当ed>1时,在A点的销售收入,B点的销售收入. 显然, B点的收入大于A点的收入.所以当ed>1时,降价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提价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商品的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成反方向变动。

⑵ 0〈ed<1的商品,降价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提价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因为降价导致的需求量增加带来的销售收入增加量小于降价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以图2-2(b)图为例,当0〈ed〈1时,在A点的销售收入, B点的销售收入.显然,A点的收入大于B点的收入。所以当0⑶ ed=1的商品,降价或提价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因为价格变动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或减少量等于需求量变动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或增加量。

(a)富有弹性 5 4 Q=f(P) A 3 B 2 1 0 10 20 30 40 50 Q P P (c)单位弹性 (b)缺乏弹性 5 5 4 4 A A 3 3 B 2 B Q=f(P) 2 Q=f(P) 1 1 0 10 20 30 40 50 Q 0 10 20 30 40 50 Q 2—2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与厂商的销售收入

P2、利用图形说明限制价格与支持价格带来的市场后果.

答:(1)政府价格管制:最高限价。图2-3表示政府对某种产品实行最高限价的情形.政府实行最高限价政策,规定该产品的市场最高价格为P0,市场价格为Pe,最高限价P0小于均衡价格Pe,且在最高限价格P0的水平,市场需求量Q2大于市场供给量Q1,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即会出现供给缺口,其数量为Q2-Q1。

政府实行最高限价的目的往往是为了抑制某些产品的价格上涨,特别是为了对付通货膨胀。当然为了限制某些行业,如一些垄断性很强的公用事业部门产品的价格,政府也采取最高限价的做法。但是政府实行最高限价的做法往往导致市场上消费者排队抢购和黑市交易盛行。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往往又不得不采取配给的方法来分配产品.此外,生产者也可能粗制滥造,降低产品质量,形成变相涨价。

(2)政府价格管制:最低限价.图2-4表示政府对某种产品实行最低限价的情形。政府实行最低限价所规定的市场价格为P0。最低限价P0大于均衡价格Pe,在最低限价P0的水平,市场供给量Q2大于市场需求量Q1,市场上出现产品过剩的情况,即会出现需求缺口,其数量为Q2—Q1。

5

P

D

P

S

P0Pe

D需求缺口

S

Pe

供给缺口

Q1

Q2

Q

P0

Q2

O Q1

Q

O

图2-3 最高限价 图2-4最低限价

6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基数效用论: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即效用可以用基数(1、2、3……)加以表示. 序数效用论:商品的效用很难准确加以度量,只能排出偏好次序。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即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间内消费一个单位的商品所增加的满足,也就是增加一个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总效用是增加的,但是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在商品价格和消费者收入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消费各种商品的数量实现了最大的效用并保持不变的状态称为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或者说,是消费者消费某种一定量商品所获得的总效用与为此花费的货币的总效用的差额.

无差异曲线: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的不同数量的商品组合点的轨迹,也叫等效用线。 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用。

替代效用: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二、 选择题

B ADCA ADABB CD 1、B.

2、A.位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任意两点其效用都是相等的,而同一平面内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是

不相交的。所以处在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上的点表示的效用是不可能相等的。 3、D.商品效用水平的高低在图形上是由无差异曲线离原点的远近决定的。

4、C.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知,边际效用减少了说明商品的消费量增加了,所以消费者的生活状况

当然是变好了。

5、A.,所以其表示的是:增加一单位X消费,所要减少的Y的消费量为2。

6、A.MRSXY表示的是用商品X替代商品Y.所以题意可以描述为:小王愿意用2单位X替换1单位Y,

而小张只愿意用1单位X去替换1单位Y。显然1单位X给小王带来的效用要小于同样以1单位X给小张带来的效用。所以为了使小王的总效用增加可放弃X,用以与小张交换Y。 7、D.

8、A.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由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的。而价格—消费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预算线

与无差异曲线的交点,所以需求曲线上的点都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点. 9、B.

10、B。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是反方向变化的,但其收入效应和总效用与价格是同方向变化的。 11、C.

12、D.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 三、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4、错 5、错 6、错 7、错 8、对 1、错。

2、错.商品效用的大小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

7

3、错。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代表的是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它表示的是: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

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斜率不变只能说明增加一单位一种商品的消费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消费量是不变的,并不能说明它们之间就是互补关系.互补关系是说: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是反方向变动的。

4、错。价格同比例变动则说明预算线的斜率不变,预算线平行移动.但由于是同比例上升,所以预算

线应该是往左下方平移。

5、错。消费者剩余只是消费者的一种心里感受而已。 6、错。称之为收入—-消费曲线。

7、错。需求曲线是从价格--消费曲线推导而来的。

8、对.低档品中的一种特例--吉芬商品,其需求曲线的斜率为正。 四、简单题

1、简要比较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答:㈠基数效用论: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即效用可以用基数(1、2、3……)

加以表示。正如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重量可以用千克作为单位一样,消费者消费不同商品或者不同商品数量获得的效用也有一个共同的单位,由于不同消费者获得的效用具有共同的计量单位,因而,不同消费者的效用大小可以比较,也可以进行加总求和。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㈡序数效用论:商品的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其欲望的一种心理评价,因而很难准确加以度量,更难以对不同消费者的效用进行比较和加总,而只能排出偏好次序。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即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2、简要分析无差异曲线的基本特征。

答:⑴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⑵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

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且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⑶一般情况下,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也就是说,无差异曲线不仅向右下方倾斜,而且以凸向原点的形状向右下方倾斜,这是由于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作用的结果.

3、为什么劣质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为负的、零或正的?

答:劣质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这种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则倾向于减少这

种商品的需求量,两种相反的力量同时发生作用。

若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则随价格下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时,需求价格弹性是负的。 若替代效应等于收入效应,价格下降,商品的需求量不发生变化。这时,需求价格弹性为零。 若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随价格下降,商品需求量也减少。这时,需求价格弹性为正的。这样的劣质商品就是吉芬商品。

4、钻石用处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之便宜,请用边际效用的概念加以解释。

答:商品的价格不是由其作用来决定的, 是由其边际效用决定的,即水虽然对人来说非常重要,

但水量很多,最后一单位的水的边际效用相对比较小,所以水的价格相对较低,而钻石的数量非常少,最后一单位的钻石的边际效用相对比较大,所以其价格较高。

5、为什么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由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它表示:消费者对于任何一种商品的最优购买量应该是使购买商品

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和所付出的这一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对于任何一种商品如果价格下降,在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条件下,其边际效用必然下降,而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只有当商品需求量不断增加时,边际效用才会减少.由此可以看出,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这也是为什么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6、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之间的关系解释低档品和正常品之间的区别。

8

答: 商品类别 替代效应与 价格的关系 反方向变化 反方向变化 收入效应与 价格的关系 反方向变化 同方向变化 总效应与 价格的关系 反方向变化 反方向变化 需求曲线的形状 正常商品 低档商品 向右下方倾斜 向右下方倾斜 根据以上表格可以看出低档品与正常品之间的区别。 五、 计算题

1、已知效用函数为,求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以及X=10, Y=5时的、。 解:,,

当X=10,Y=5时,

2、若甲用全部收入能购买4单位X和6单位Y,或者12单位X和2单位Y。

①作出预算线。

②商品X的价格与商品Y的价格之比是多少? 解: ①预算线如下图所示:

Y

6

2

0

4

12 X

②设收入为M,则,,

设预算线为,把x=4,y=6带入方程,得 所以预算线为

3、设某人的效用函数为U=2X+2Y+XY+8,预算约束为5X+10Y=50(PX=5,PY=10),求:

①X,Y的均衡值; ②货币的边际效用; ③最大效用。 解:(1)

(2) 货币的边际效用=MUx/Px=MUy/Py=(2+y)/5=0。8 (3) 最大效应U=2x+2y+xy+8=36

4、假定效用函数为U=Q+2M,Q为消费的商品量,M为收入。求: (1)需求函数; (2)反需求函数; (3)消费者剩余.

解:(1)根据题意可得,商品的边际效用 单位货币的效用为

若单位商品售价为P,则单位货币的效用就是商品的边际效用除以价格,即 于是得,,即

进而得,得需求函数为: (2)由,得,这就是反需求曲线。

0。5

9

(3)当P=0。05,Q=25时, 消费者剩余为:

5、某消费者消费100单位的X和200单位的Y,如果X的价格PX从2元上升到4元,而PY不变,为使消费水平不变(斯卢茨基补偿),则他的收入应增加多少?

解:消费水平不变,即为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不变。本题中,由于商品Y的价格没变,所以只需考虑

X变化所带来的收入的变化

6*、某人对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当收入为5000元,价格从10上升到20时,问价格上涨的价格效应为多少单位?其中替代效应为多少?收入效应为多少?(提示:运用“斯卢茨基补偿\"解题,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不变就意味着,价格变化的前后,消费者可以购买相同的商品数量)

解:当M=5000,P=10时,Q=60

P=20时,Q=20,价格效应ΔQ=-40

价格上升后,为了使他能购买价格变化前同样数量的商品,需要的收入为:M=5000+60×

(20—10)=5600

当M=5600,P=20时,消费者不会购买60个单位,会发生替代效应,Q=0.02×5600-4×20=32 则:替代效应为ΔQ=32—60=-28,

收入效应为ΔQ=20-32=—12

六、 作图分析题

1、 作图分析序数效用论者是如何推导出消费者均衡,以及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答: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是将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起来。 (1)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全部组合的,其斜率;预算线表示在消

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组合的价格给定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斜率为

(2)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发生在一条给定的预算线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的

切点上,均衡条件为=

(3) 在(2)的基础上进行比较静态分析,令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得到价格消费消费曲线,

如下图所示。再将不同价格水平和相应的最优消费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描绘在同一坐标平面上,即可得到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在一般情况下斜率为负,即商品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比.

10

X2

价格-消费曲线

O Ⅰ

X1

需求曲线

O

X1

答: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与恩格尔曲线对应的

2、 作图分析如何利用消费者的收入-消费曲线推导出恩格尔曲线的(要求分类讨论)。

函数关系为,其中,I为收入水平;X为某商品的需求量.

在图3—1中,两图的收入消费曲线反映了消费者是收入水平和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图(a)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费者对商品1的需求是上升的,所以图(a)中的商品是正常品;图(b)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费者对商品1的需求开始是增加的,但当收入上升到一定水平之后,消费者对商品1的需求反而减少了,这说明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上,商品1由正常品变成了劣等品.以商品1为例,由收入-消费曲线推导恩格尔曲线。当收入水平为时,商品1的需求量为;当收入水平增加为时,商品1的需求量为;当收入水平为时,商品1的需求量为……..,把这种一一对应的收入和需求的组合描绘在相应的平面坐标图中,便可以得到相应的恩格尔曲线,如图3—2所示,图3—1(a)和图3—2a)相对应,图中商品1是正常品,商品1的需求量随着收入水平I的上升而增加。图3—1(b)和图3—2(b)相对应,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上,图中的商品1由正常品转变为劣等品。

X2

A´´ A´ A

收入-消费曲线

X2

A´´ A´

收入-消费曲

E1 E3 E2 U1 B E3 E2 E1 B

线 3 U

U2 U3

B´ B´´ A

U2 U1 B´ B´´ X1

X1

图3-1 收入消费曲线

(a) (b)

11

I 恩格尔曲线X1=f(I) I 恩格尔曲线X1=f(I) 劣等品 正常品 O (a) X1 ( b) X1 图3-2 恩格尔曲线

3、 作图分析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进一步说明这三类商品的

需求曲线的特点。

答: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

X2时,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可以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替代效应:A由商品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动,进而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F a动。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

cb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引起的商品

U2U1需求量的变动。

BG 正常物品:如图3—3所示。初OX1 始预算线为AB,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于 均衡点a。令商品1价格下降,预算线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移至AB´,与更高的无差异曲线U2相切 总效应于均衡点b。从a点到b点,商品1的图3—3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消费数量从增加到,这就是价格变化所

引起的总效应。作一条平行于且AB´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的补偿预算线FG,切点为c,该点表示当商品1价格下降,消费者为维持原有效用水平而增加对商品1的购买而减少对商品2的购买,从到即为替代效应。再考虑价格变化导致的实际收入的变化:将补偿预算线向上平移至AB´,与更高的无差异曲线U2相切于均衡点b。由c点到b点商品1的消费数量从进一步增加到,即为收入效应。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均与价格变化成反向变动,因此需求曲线必定向右下方倾斜的。

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可参照正常品的图示分析,此处略去具体图示(一般低档物品b点落在a点和c点之间,吉芬物品b点落在a点的左侧)。这两类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正常品一样,都与价格呈反向变化,但是收入效应却和价格成同向变化。一般低档品的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因此需求曲线依然右下倾斜。但是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其特殊在于其收入效应非常大以至于超过了收入效应,因此导致了向右上方倾斜的异常需求曲线。

12

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要素的数量与所以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边际产量:是增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边际报酬递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几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价值,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报酬递 减规律。这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这一规律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规律。

等产量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规模报酬: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

扩展线: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改变成本,等成本线就会发生平移;如果企业改变产量,等产量曲线就会发生平移.这些不同的等产量曲线将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这些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

二、选择题

DCCBD DCCAB CDB 1、D.

2、D.厂商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为生产的第Ⅱ阶段.第Ⅱ阶段可描述为:①开始于AP

的最大值,终止于TP的最大值.②开始于AP与MP相交处,终止于MP等于零。③是MP递减的一个阶段。 3、A.

4、C.等成本线是在企业生产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的前提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

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5、C.单一可变要素投入量为最佳时,必定处于生产第二阶段。有平均产量大于或者

等于边际产量,且总产量在以递减的速率增加. 6、D. 7、D. 8、C. 9、D。

10、A.成本线以纵轴为交点逆时针旋转,意味着横轴代表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增加了,

所以其价格当然是下降的。

11、B.

12、C.规模报酬不变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现在两种生

产要素只有一种增加,另一种不变。所以产量的增加比例当然就小于要素增加的比例。

13

13、D.规模报酬的递增、递减或者不变与要素量如何变化是没有关系的,只与生产函

数有关。

14、D.规模报酬递减问题讨论的是一座工厂本身规模增大(这假定为该厂的厂房、设

备等固定要素和劳动、原材料等可变要素发生了同比例的增加)相应的产量是递减的。而边际收益递减论及的则是厂房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增加可变要素时相应的产量是递减的。因此规模报酬递减和边际收益递减是可以并存的,并没有谁是谁的原因。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根源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详见课本第103页.

15、D. 三、判断题

对 错 对 对 错 错 错 1、对。

2、错。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3、对。

4、对。对于齐次生产函数,次数大于1则属于规模报酬递增,等于1则是规模报酬不

变,小于1就属于规模报酬递减。

5、错。A的价格下降,A的使用量将增加,所以B的使用量反而将减少。 6、错。 7、错.厂商生产一定产量使总成本最小的条件是花费每1元钱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所得

的边际产量都相等,即,当时,均衡的条件是,而不是A=B.

四、填表与简答 1、填写下列表格

2、怎么区分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和规模报酬不变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

答: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反映的是资本和劳动在技术上必须以固定比例投入的情形,

其等产量曲线为一直角形式,表示劳动和资本完全不能替代,其一般形式的生产函数可以写成Q=f(L,K)=min(aK,bL)。由于f(λL, λk)=min(ak,bL)=λmin(ak,bL)= λQ,即当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都增加λ倍时,其产量亦增加λ倍 ,所以固定比例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然而,除了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外,其他形式的线性生产函数Q=f(l,K)=aK+bL以及柯布—道格拉斯函数Q=f(L,K)=AK0.5L0.5等也具有不变的规模收益。

3、请说明为什么企业会沿着扩展线扩大生产规模。

答: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改变成本,等成本曲线就会发生平移;如果企业改变产量,等产量曲线就会发生平移。这些不同的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扩展线是厂商的生产均衡点所形成的轨

可变要素的数量 总产出 可变要素的边际支出 可变要素的平均产出

0 0 - - 1 150 150 150 2 400 250 200 3 600 200 200 4 760 160 190 5 910 150 182 6 900 -10 150

迹。扩展线表示:在生产要素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生产的成本和产量发生变化时,因此厂商必然会沿着扩展线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从而实现厂商在既定成本下的最大产量或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因此扩展线是厂商在长期的扩张或收缩生

14

产时所必须遵守的路线. 五、计算题

1、如果某企业仅生产一种产品,并且惟一可变要素是劳动,也有固定成本。其短期生产函数为,其中,Q是每月产量,单位为吨,L是雇用工人数,试问:

(1)欲使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最大,该企业需要雇用多少工人? (2)要使劳动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其应该雇用多少工人? 解:(1)劳动的平均产量为:APL=Q/L=—0.1L2+3L+8 对上式求导并令其为0,有-0。2L+3=0,则有L=15 即企业雇用15个工人时,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2)劳动的边际产量为:MPL=dQ/dL=—0.3 L2+6L+8 对上式求导并令其为0,-0。6L+6=0,则有L=10 即企业雇用10个工人时,劳动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

2、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L3/8K5/8,又假定市场上的要素价格为元,元,求:(1)如果厂商的总成本为160元,厂商的均衡产量以及所使用的劳动量和资本量. (2)求产量为25时的最低成本以及所使用的劳动量和资本量。 解:(1)劳动的边际产量为: 资本的边际产量为: 厂商生产时的均衡条件为:

即有:K/L=1 由厂商的等成本函数有:C=K·PK+L·PL 即:160=L×5+L×3 解得:L=K=20 Q=20 (2)由(1)可知:K=L 所以 Q=K=L=25 最低成本

3、已知生产函数为Q=min(2L,5K),求:(1)当产量Q=100时,最优的L与K值分别为多少?(2)如果PL=1,PK=4,则生产300单位产量时的最小成本为多少?

解:(1)由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的均衡条件有:Q=2L=5K,又Q=100

所以 L=50 , K=20

(2)由(1)可知,当Q=300时,L=150 , K=60 此时

4、已知生产函数为Q=AL1/4K3/4,判断:

(1)在短期生产中,该生产函数是否受边际报酬规律支配? (2)在长期生产中,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属于哪一种类型?

解:(1)在短期生产中,若假设资本的投入量不变,只有劳动是可变的,生产函数可写为: 有:,且,即是递减的.同理可证,当劳动投入不变,只有资本投入可变时,也是递减的.

所以在短期生产中,该生产函数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 (2)在长期生产中,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对生产函数 令,有:,所以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 六、作图分析题

1、利用短期生产规律,做出曲线图并分析说明理性生产厂商为什么会把生产区域停留在第二阶段?

15

答:如图4-1所示,第一阶段(O~L3

D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三条产量曲线中至少

TPL有两条曲线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而上升,从QC0到L2三条曲线都呈上升趋势,从L2到L3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两条曲线上升,一条曲线下降。劳动的边际产B B′量始终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从而劳动的平

AC′D′均产量和总产量都在上升,且劳动的平均产′APLA″量在L3达到最大值。说明在这一阶段,可ALL L2 L3 L4 1O变生产要素相对于固定生产要素投入量显MPL图4-1 短期生产中的三种产量曲线(二) 得过小,固定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不高,因

此,生产者增加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就可

以增加总产量。因此,理性的生产者不会将自己的生产停留在此阶段,将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把生产扩大到第Ⅱ阶段.

第二阶段(L3~L4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三条产量曲线中只有一条曲线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而上升。劳动的边际产量小于劳动的平均产量,从而使平均产量递减。但由于边际产量仍大于零,所以总产量仍然连续增加,但以递减的变化率增加,在终点L4,TPL达到最大。

第三阶段(L4之后):在这一阶段中,三条产量曲线中没有一条曲线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而上升。平均产量继续下降,边际产量变为负值,总产量开始下降。这说明,在这一阶段,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对于固定生产要素来说已经太多,生产者减少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是有利的.因此,理性的生产者将减少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把生产退回到第二阶段。

由此可见,短期内合理的生产阶段在第二阶段,理性的厂商将选择在这一阶段进行生产。至于选择在第二阶段的哪一点生产,还要结合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收益进行分析.如果相对于资本的价格而言,劳动的价格相对较高,则劳动的投入量靠近L3点对于生产者有利;如果相对于资本的价格而言,劳动的价格相对较低,则劳动的投入量靠近L4点对于生产者有利。

2、运用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作图论证厂商在既定的成本条件下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原则。 K

答:如图4—2所示,对于唯一的等成本线,在存在多条等产量线时进行分析:产量Q1最大,但自己目前成本支出无法实现该产量;产量Q3的生产中存在成本的浪费;

A a 只有产量Q2是既定成本下的最高产量,对应最优要求组

合为(L1,K1)。所以,当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时,达

R K1 到最大产量Q.此时均衡条件为俩条曲线斜率相等即两种

Q1投入品的边际产量比率等于它们的价格比率.

b Q23、一个厂商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生产汽车。Q3假设平均劳动生产率(总产出除以工人的数量)在最近几O BL1 L

个月里一直增加。这是否意味着工人工作越来越努力了?

或者,这是否意味着该厂商变得更加有效率了?请作图并图4-2 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 加以解释.

答: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工人工作起来越努力了,因为当工显得过少,显得过多,劳动使用量时,劳动的平均产量会增加,但这不一定是工人更

APL MPL

加努力的结果,而是劳动的边际产量超过平均产量的结果.如图4—3所示

在图中,当MPL超过APL时, APL是上升的。当然,A B

16

APL

O 图4—3

C L

MPL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撇开其他情况。例如,撇开劳动和资本的使用价格及其变动,那么,劳动平均产量上升,会使劳动的平均成本(即单位产品中劳动成本或者说AVC)下降,并进而使产品平均成本(AC)下降。这显然意味着该厂商变得更加有效率了。

17

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略 二、选择题

DACAD ADACA CB 1、D 2、A.

3、C.正常利润是隐形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4、A .短期平均成本呈现为“U\"型是由于边际报酬递减; 5、D.

6、A.根据边际量与平均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知道:当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递减;当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递增;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曲线交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7、D.根据边际量与平均量的关系,我们知道: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是交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所以当边际成本曲线上升时,对应的平均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既有可能是上升也有可能是下降。 8、A.由可知。 9、C.

10、A .LTC与STC相切,必定有LTC=STC;因为,,所以在同一产量水平下LAC=SAC;又因为,切点处两曲线斜率相等,所以LMC=SMC。 11、C.

12、B.长期边际成本小于长期平均成本,根据边际量与平均量之间的关系,长期平均成本是下降的。 三、判断题 √ √ 1、。 2、.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交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所以当边际成本达到最低点时,平均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而不可能是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3、√。 4、。由于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使得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由于长期边际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的关系也使得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也呈U型。

5、.只要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的上方,平均成本曲线将递增,向上倾斜。 6、√。规模报酬不变是指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均成本保持不变(常数)。假设LAC=K(K为常数),则LTC=KQ,,所以长期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且不变。 7、。短期总成本与长期总成本相切时,SMC=LMC且SMC与LMC相交。 8、。短期生产函数中的最高平均产量水平上的平均成本对应的是短期成本函数中的最低平均可变成本而非最低平均成本. 四、计算题

1、假设某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是,若生产3单位产品时总成本是1200,求: (1)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可变成本函数及平均可变成本函数; (2)平均可变成本极小时的产量。 解:(1)由边际成本函数积分可得总成本函数:

,

又因为生产3单位时总成本为1200,所以 ,

18

所以 ,

(2)由(1)可知:

所以,此时的产量为:

2、考虑以下生产函数在短期中,令,推导出短期可变成本函数和平均可变成本函数,短期总成本及平均总成本函数以及短期边际成本函数。 解:我们可以参照求长期成本的方法来解该题。

3、短期中,某厂商用固定资本(K)和可变资本劳动(L)生产A产品,周产量为:,L是劳动量,产品价格为2.每人每周工作40个小时,工资每小时12元.试求:(1)生产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L值?(2)该厂商每周纯利润要达到1096元,需雇用16个工人,该厂商固定成本是多少?

解:(1)我们知道生产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临界点为平均产量的最高点.

由 令

而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的临界点为总产量的最大值,所以 令

所以生产的第一、二、三阶段的L指值分别为:

(2) 当L=16时知,

产品价格 因此总收益, 又

4、假定某厂商需求如下:。其中,Q为产量,P为价格。厂商的平均成本函数为:。 (1)是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价格和产量是多少?最大化的利润是多少?

(2)如果政府对每单位产品征收10元税收,新的价格与产量是多少?新的利润是多少? 解:(1)由Q=5000-50P得P=100—0.02Q TR=P 五、简答题

1、如何从生产函数推导出成本函数的?

答:设生产函数为,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L,且其价格为:w。则总成本函数为:,其中TFC是总的固定成本为常数,为生产函数的反函数。

2、为什么MC曲线都与AVC曲线、AC曲线相交于其最低点?

答: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可变成本先下降后上升,在边际成本MC下降阶段,平均可变成本AVC也在下降,且AVC〉MC,即在产量变化的这一阶段AVC曲线在MC曲线之上.MC上升,但只要边际成本仍低于平均可变成本,AVC就继续下降,直至AVC=MC为止。之后MC高于AVC,从而使平均可变成本提高,因此边际成本曲线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当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AC时,平均成本下降,当MC〉AC时,AC上升,所以边际成本曲线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3、请分析说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呈现U型形状的原因。

答: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即最初阶段递减后又转入递增阶段。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是由于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前,每增加一单位的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超过先前每一单位可变要素之平均产量。这表现为,平均可变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当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后,随着投入可变要素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小于先前的可变要素的平均

19

产量,即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自此点开始转入递增。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的原因在于:随着产量的扩大,使用的厂房设备等的规模扩大,因而产品的生产经历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这表现为产品的单位成本将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长期平均成本经历递减阶段以后,最好的资本设备和专业化的利益已全被利用,这时可能进入报酬不变,即平均成本固定不变阶段,由于企业管理这个生产要素不会像其他要素那样增加,因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的困难和成本将越来越增加,若再增加产量,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最终将转为递增。

4、为什么会产生规模经济?导致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N倍的投入产生了大于N倍的产出。在特定的限度内,企业规模扩大后,产量的增加幅度会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幅度。随着产出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逐步降低。而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厂商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 (2) 生产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专业分工的细化;

(3) 随着规模的扩大,厂商可以更加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副产品;

(4) 规模的扩大,厂商在生产要素的购买和产品的销售方面就拥有更多的优势。

导致规模不经济的原因是管理的低效率。由于厂商规模扩大,信息传递费用的增加,信息失真。同时规模过大也会滋生内部官僚主义,从而使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出现规模不经济。

六、作图分析题

1、作图分析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5—1说明,平均成本AC、平均可变成本AVC和边际成本MC曲线都成“U”形,。AC曲线在AVC曲线的上方,他们之间的距离相当于AFC,而且MC曲线与AVC曲线、AC曲线相交于AVC曲线、AC曲线的最低点,即M、E点。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起作用,增加的可变投入要素最终会导致产量增长到一定产量后呈递减趋势,从而使边际成本上升.当MC=AVC时,则可变投入要素的增加所带来的收益恰好能弥补可变要素的成本,即MC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随后AVC呈递增趋势。当边际成本超过平均成本时,即多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所增加的生产成本大于平均成本了,平均成本函数开始上升.所以边际成本曲线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SMC Q C SAC E M SAVC APL O Q

2、作图分析短期边际产量与短期边际图5-1

成本的之间的对应关系。

答:第一,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存在对偶关系,MC与MPL成反比关系,二者的变动方向相反。由于MPL曲线

(a) MPL L C SMC SAVC 20 O Q

(b)

图5-2 短期边际产量与短期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

先上升,然后下降,所以MC曲线先下降,后上升;且MC曲线的最低点对应MPL曲线的最高点,如图5—2所示。 3、由短期总成本曲线推导出长期总成本曲线,并说明长期总成本的经济含义

答:由短期总成本曲线推导长期总成本曲线.在短期内,由于生产规模不能调整,厂商对产量的调整只能通过调整可变生产要素进行,即厂商可能按较高的生产成本来生产既定的产量。但在长期内,厂商可以变动全部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来调整生产,从而总可以将总成本降至最低,这就决定了长期总成本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C d STC1 e STC2 c STC3 LTC b a O Q1 Q2 Q3 Q 图5—3短期总成本曲线推导长期总成本曲线 4、由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推导出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并说明长期边际成本的经济含义.

答:由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推导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如图5—4所示,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有一种最优的短期生产规模SAC曲线与

SMC3 MCLMC 其SMC曲线相交,并且交于SAC曲线的最低点.

当产量水平为Q1时,最优的生产规模为SAC1

SAC3 SAC1 SMC1

LAC 和SMC1所代表,相应的短期边际成本为PQ1,

SMC2 SAC2

它既是最优的短期边际成本,又是长期边际成A C 本,即在Q1的产量水平上,长期边际成本LMCB 等于最优生产规模的短期边际成本SMC1。因为P 由图5—11可知,LAC与SACi有i个切点,设

Q1 Q3Q2 QOLAC与SAC1相切于点A,对应产量点是Q1,同

图5-4 短期成本曲线推导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时有LTC=STC1。由此可推出LMC=SMC1。同理,

在产量为Q2时,LMC等于最优生产规模的短期边际成本SMC2,在生产规模可以无限细分、产量为Qi的条件下,必有LMC=SMCi,可以得到无数个类似于P的点Pi,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一条长期边际成本LMC曲线。

在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作用下,使得长期平均成本呈现U形特征,由于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也使得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呈现U形。如果规模经济存在,成本增加比例就会低于产出增加比例,边际成本就会低于平均成本;如果规模经济不存在,成本增加比例就会高于产出增加比例,边际成本就会高于平均成本。根据边际量和平均量之间的关系,当LMC位于LAC下方时,会向下拉动LAC,当LMC位于LAC上方时,会向上拉动LAC,并且长期边际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21

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略

二、ACBBC CCCCA AC 1、A. 2、C.

3、B.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而非制定者。

4、B.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价格是一个确定的常数,所以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相等且等于价格。

5、C. 6、C.

7、C.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即为收支相抵点,经济利润为零,但可获得正常利润. 8、C.

9、C.完全竞争市场中,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由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连接而成的。 10、A.成本不变行业产量变化不改变生产要素价格,企业成本曲线位置不变。因此单个厂商最终还是在原来的LAC曲线的最低点实现长期均衡,单个厂商产量不变。市场均衡产量的增加完全由新加入的厂商提供.

11、A.一般在短时期内,厂商只能在固定的厂房设备下增加产量,因而供给量的变动有限,这时供给弹性就小。而在长期内,厂商能够通过调整规模来扩大产量,这时供给弹性将大于同种商品在短期内的供给弹性。

12、C.由于物品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完全有弹性的,即其供给曲线是平行于横轴的。所以即使需求量增加,价格也不会上升,但是会有新的厂商加入该行业。

三、判断题

√×√×× √√××√ √× 1、√。 2、×.

3、√。当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位于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成本之间时,SAC曲线处于下降阶段。

4、×.只有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由该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而得到。

5、×。 6、√。 7、√.

8、×。长期行业供给曲线比短期行业供给曲线更富有弹性。 9、×。 10、√。 11、√。

12、×.规模报酬并未讨论所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而具有完全弹性的长期供给曲线表述的对象是成本不变行业。即产品需求量的变化不会引起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Q3—3Q2+25Q+15.试求:(1)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40时,厂商的短期均衡利润。(2)厂商什么时候必须停产?(3)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

解:(1)SMC=3Q2-4Q+25

22

又知价格P=40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P=SMC 即:40=3Q2-4Q+25

解方程得:Q1=3,Q2=—5/3 产量不应是负值,故知Q=3

此时最大化的利润为:π=TR—TC=21

(2)厂商停产的条件是P=AVC的最小值。

由 AVC=Q2-2Q+25 令 此时

(3)根据第2问的答案,可以得到:

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为P= MC=3Q2-6Q+25(P≥24)或

2、一个完全竞争的厂商每天利润最大化的收益为6000元。此时,厂商的平均成本是6元,边际成本是10元,平均变动成本是3元。求厂商每天的产量是多少,固定成本是多少?

解:(1)由于完全竞争厂商每天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P=MC 当MC=10时,P=10元,Q=TR/P=600 (2)TC=AC*Q=3600元

TVC=AVC*Q=1800元 TFC=TC—TVC=1800元

3、假设某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为,总收益函数为,且已知生产10件产品的总成本为100元,求利润最大化时应生产多少件产品,最大利润为多少?

解:(1)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MC=MR 由已知有 (2)由

4、某成本不变行业中一个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为,求:(1)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2)该行业长期均衡时有多少家厂商?

解:(1)由于是成本不变的行业,所以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为一条通过LAC最低点且

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令

所以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为:

(2)由(1)可知:长期均衡时,P=200,单个厂商产量Q=20。

5、已知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LTC=Q3—20Q2+200Q,市场的产品价格为P=600。求:(1)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为多少?(2)该行业是否处于长期均衡?为什么?(3)该行业处于长期均衡时每个厂商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为多少?(4)判断(1)中的厂商处于规模经济阶段还是规模不经济阶段?

解:(1)

根据

(2)求LAC最低点价格,

因此,在行业长期均衡点价格应为100,但此时市场价格为600,厂商经济

利润大于零,因此未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3)行业长期均衡时有:Q=10, (4)(1)中的厂商处于规模不经济,因为该短期均衡点处于LAVC曲线的上升

阶段。

23

五、简答题

1、什么是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有哪些?

答:完全竞争市场(Perfect Competition Market)又称为纯粹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交易双方都不具有竞争优势,即只有竞争没有垄断的一种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第一,市场上有许多的卖者和买者。第二,市场上所有的厂商出售的产品是没有差别的.第三,厂商可以完全自由的进入或退出该行业.第四,参与市场活动的交易方掌握的信息是完全的.

2、为什么企业在亏损时还可以继续进行生产? 答:假定厂商的某些不变成本或者全部不变成本是沉没成本,则当价格或平均收益介于平均总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之间时,虽然出现亏损,厂商仍会继续生产,因为此时厂商获得的全部收益,不仅能够弥补全部的可变成本,还能够收回一部分固定成本,即厂商继续生产所获得的收益超过继续生产所增加的成本。

3、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它的哪一条成本曲线的哪一个线段,为什么? 答: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厂商的平均变动成本的最低点以上的边际成本曲线,它是厂商在既定的市场价格下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供给量的结果.由于边际成本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4、为什么说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供给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使厂商获得最大利润? 答:厂商的供给曲线是厂商在一系列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量与这些价格的对应关系连成的曲线.根据厂商理论,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使下,厂商将依据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确定供给量.这一位于边际成本曲线上的数量必然使得厂商获得最大的利润.

5、厂商的长期均衡意味着:厂商实现其利润最大化;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而行业的长期均衡意味着没有一个厂商倾向于改变自己的行为,包括:厂商的产出水平是最优的,即实现了利润最大化;该行业中厂商数目是均衡的.所以完全竞争厂商实现了长期均衡并不意味着整个行业也实现了长期均衡,因为行业的长期均衡状态实在指既没有新的厂商加入也没有旧的厂商退出.即行业中的厂商数目是均衡的。但如果完全竞争行业实现了长期均衡,则一定代表了完全竞争厂商实现了长期均衡.

六、作图分析.。

1、作图分析完全竞争厂商实现短期均衡的五种情况。

⑴ 厂商盈利情况:价格或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总成本,即P=AR>SAC,厂商处于盈利状态,见图6-1.

P P1 H

SMCSAC

(d1)E1E0

AR1=MR1=P1 F

O

Q1 Q*

图6-1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

Q

当市场价格为P1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1,厂商根据MR=S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确定厂商的短期均衡点为SMC曲线与MR1曲线的交点E1,确定均衡产量点为Q1。这时平均收

24

益为OP1,平均总成本为Q1F,单位产品获得的利润为E1F,总收益为OQ1*OP1,总成本为OQ1*Q1F,

利润总量为OQ1*E1F,即图中矩形HP1E1F的面积。如果产量超过Q1不超过Q,SMC>P1,增加产量会降低总利润却仍有正利润;若产量小于Q1,增加产量都能增加总利润;如果产量超过*

Q,增加产量只会有负利润;只有使产量确定在Q1,MR=P=SMC,总利润达到最大。

⑵ 盈亏平衡情况:价格或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总成本,即P=AR=SAC,厂商的经济利润恰好为零,处于盈亏平衡状态,见图6—2。

PP2

SMCE2

SAC

(d2)AR2=MR2=P2

O

当市场价格为P2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2,这条需求曲线刚好切于短期平均总成本曲线SAC的最低点,同时短期边际成本SMC曲线也通过此点,SMC曲线与MR2 曲线的交点E2 即为厂商的短期均衡点。相应的均衡产量确定在Q2。在Q2产量上,有OP2=Q2E,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总收益也等于总成本,如图中矩形OP2E2Q2面积,此时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但实现了全部的正常利润。由于在该点上,厂商既无经济利润,又无亏损,所以也把SMC与SAC的交点称为“盈亏平衡点”或“收支相抵点”。

⑶ 亏损还可以继续生产情况:价格或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总成本,但仍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VC<AR=P<SAC,厂商亏损,但还可以继续生产,见图6-3.

P

图6-2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

Q2

Q

ISMC

SAC AVC

(d3)AR3=MR3=P3

GP3

E3 O

Q 图6-3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

Q3

当市场价格为P3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3,整个平均总成本曲线SAC处于价格P3

线之上,出现了亏损.为使亏损达到最小,厂商按照MR=SMC原则将产量确定在由SMC曲线和MR3曲线的相交的均衡点E3决定,均衡产量点为Q3。在Q3产量上,平均收益为OP3,平均成本为Q3I,由于OP3<Q3I,总成本与总收益的差额构成厂商的总亏损量,如图中矩形P3GIE3面积。厂商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停止生产还是继续进行生产,取决于可变成本与收益的大小比较,而不取决于固定成本的大小了,因为短期内的固定成本可看做是一种沉没成本,固定成本已经投入生产了,不管生不生产,这一部分成本已经存在,厂商做经济决策时就不应考虑此项成本了,所以此时厂商需要考虑的是可变成本与收益的大小比较了。只要厂商的产品价格大于平均变动成本,虽然出现亏损,厂商仍会继续生产,因为一是此时厂商每一单位产量可得到高于变动成本的收益,获得的全部收益,不仅能够弥补全部的可变成本,还能够收回一部分固定成本,即厂商继续生产所获得的收益超过继续生产所增加的成本,这比不生产能

25

得到更高的收益.二是厂商对未来的预期仍然看好,当产品价格上升或者生产成本下降时可获得利润.

⑷亏损,生产与停产都可以的情况:价格或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即P=AR=AVC,厂商处于亏损状态,且处于生产与停产的临界点,见图6—4。

P

SMC

SAC

J

KE4

AVC

P4 (d4)AR4=MR4=P4

O

Q

Q

图6—4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

当价格为P4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4,此线恰好切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的最低点,SMC曲线也交于该点。厂商选择任何产量点生产都会出现亏损。为了使亏损最小,根据MR4=SMC原则,厂商选择短期均衡点E4,决定的均衡产量为Q4。在Q4产量上,平均收益为OP4,平均成本为OJ,OP4<OJ,厂商必然是亏损的。同时平均收益仅等于平均可变成本,这意味着厂商进行生产所获得的收益只能弥补可变成本,而不能收回任何的固定成本,生产与不生产对厂商所追求的收益来说,没有任何正效益。所以,SMC曲线与SVC曲线的交点是厂商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也称为“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

⑸ 亏损且必须停产的情况:价格或平均收益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即P=AR<AVC,厂商处于亏损状态,且必须停止生产,见图6—5。

当价格为P5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5,此线位于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的下方,根据MR5=SMC原则,这个点就是厂商短期均衡点E5,决定的均衡产量为Q5.在Q5产量上,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总可变成本,这意味着厂商进行生产所获得的收益,不能收回任何的固定成本,连部分可变成本也得不到弥补,对厂商来说,必须停止生产。

SMC P

SAC AVC

J

P5 O

E5

(d5)AR5=MR5=P5

Q5Q

图6-5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

上述分析表明,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短期内,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无论市场价格怎样变化,由于厂商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厂商只能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按P=AR≥AVC;SMC=MR原则来选择自己的产量点。厂商应该将生产产量点推进到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点。

即可得出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条件: P=AR≥AVC;SMC=MR=P 2、推导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供给曲线.

26

答:如图6-6所示,根据MR=P=LMC(Q)的长期均衡条件,商品的价格和厂商的最

优产量的组合点或均衡点E1、E2、E3,都出现在厂商的长期边际成本LMC曲线上。若进一步严格地说,商品价格与厂商愿意提供的产量的组合点,并非出现在全部的边际成本曲线上。我们知道,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穿过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价格低于这一点,厂商停止生产,产量为零;价格超过这一点,产量与价格的关系由长期边际成本曲线所决定.既然是通过长期边际成本曲线来确定厂商在某价格下的产量,那么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就反映了产量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供给曲线,就是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边际成本L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显然,完全竞争厂商长期供给曲线上的点均是满足生产者长期均衡条件的点。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图中实线部分所示即为完全竞争厂商长期供给曲线

P

LMC

PP1P2P3P4

E2E1

S P1P2P3O

E2 E3LACE1

(d1)AR1=MR1=P1(d2)AR2=MR2=P2(d3)AR3=MR3=P3

LAC

Q3Q2Q1

(a)

QOQ2

6-6 完全竞争厂商长期供给曲线

(b)

Q1Q

3、作图分析完全竞争行业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和特点。

答:如图6-7所示,如果当某一行业开始时的产品价格较高为P3,厂商根据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MR=LMC=SMC,将选择最优生产规模SAC3和SMC3进行生产,最优产量为Q3。此时厂商获得了经济利润,这会吸引一部分厂商进入到该行业中。随着行业内厂商数量的增加,市场上的产品供给就会增加,在市场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就会不断下降,单个厂商的利润随之逐步减少,厂商也将随着价格的变化进一步调整生产规模.只有当市场价格水平下降到使单个厂商的经济利润减少为零时,新厂商的进入才会停止,至此厂商的生产规模调整至SAC2和SMC2上,最优产量为Q2。

相反,如果市场价格较低为P1,厂商根据MR=LMC=SMC的条件,相应的最优生产规模选择在SAC1和SMC1上,最优产量为Q1。此时,厂商是亏损的,这会使得行业内原有厂商中出现亏损的一部分厂商退出该行业的生产,随着行业内厂商数量的逐步减少,市场上产品的供给就会减少,若市场需求相对稳定,产品的市场价格就会上升,单个厂商的收益又会随之逐步增加.只有当市场价格水平上升到使单个厂商的亏损消失时,厂商的退出才会停止。总之,不论是新厂商的加入,还是原有厂商的退出,最终这种调整将使市场价格达到等于单个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的水平,即图中的价格水平P2。在这一水平,行业中的厂商数量不再改变,实现了行业的长期均衡,每个厂商既无经济利润,也无亏损,单个厂商也实现其长期均衡.

图中E2点是完全竞争行业实现均衡时单个厂商的长期均衡点。在这个长期均衡点上,LAC曲线达到最低点,代表短期最优生产规模的SAC2曲线相切于该点,相应的SMC2曲线和LMC曲线都从该点通过,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切于这一点。此时不仅生产的平均成本降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而且商品的价格也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

27

PP3 ↓ P2↑ P 1 O

SMC3LMC

SMC1

SAC1

SAC 2 SMC2

LAC

d 3(AR3=MR3=P3)

SAC3 E3

E1

E2 d2(AR2=MR2=P2) D1(AR1=MR1=P1)

Q2Q3QQ1

图6—7 完全竞争行业调整时的单个厂商均衡

28

第七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略

二、选择题

CBBBB DDBDC CAD 1、C。 2、B。

3、B.由于总收益下降,则边际收益为负。且

4、B。由,可知,当时,MR=0,所以此时总收益最大.

5、B。完全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是在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上提高价格,而在需求

价格弹性大的市场上降低价格。 6、D。 7、D.

8、B.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是其主观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的切点.由于其具有一定

的垄断力对价格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所以其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与LAC曲线的切点当然也就位于LAC曲线最低点的左边,即LAC曲线的下降阶段。 9、D. 10、C。 11、C。 12、A。

13、D. 垄断势力的存在使厂商可以维持低产高价,从而使资源配置无效率。 三、判断题

××√√√√××

1、×。

2、×。垄断厂商没有确定的供给曲线.

3、√。一级价格歧视下,虽然所有的消费者剩余都被厂商剥夺了,但是其均衡的价格和产量与完全竞争下的均衡价格和产量一样,所以其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

4、√ 5、√ 6、√

7、×。垄断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是根据其相应的主观需求曲线得到的.

8、×.短期内垄断厂商既可能获得经济利润也可能经济利润为0,还可能出现亏损。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垄断者的成本函数为TC=0。5Q2+10Q,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90-0。5Q, (1)计算利润最大化时候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假设国内市场的售价超过P=55时,国外同质的产品将输入本国,计算售价p=55时垄断者可以销售的数量和赚得的利润;

(3)假设政府根据P=MC的原则制定的国内最高售价P=50,垄断者会提供的产量和利润各为多少?国内市场是否会出现经济需求引起的短缺?

解:(1)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MR=MC,已知TC可得MC=Q+10;

又TR=(90-0。5Q)Q可得MR=90—Q; 于是:MR=MC即Q+10=90-Q,解之Q=40; 将Q=40带入需求函数,解之P=70; 利润π=TR—TC=1600

29

(2)当P=55时,即90—0.5Q=55 得,Q=70; 当Q=70时,TC=3150;TR=P*Q=3850 π=TR-TC=700;

(3)假设国家最高限价P=50,这实际上是对垄断厂商采取了边际成本定价的原则即

P=MC;此时厂商提供的产量为Q=40;厂商的利润为π=TR-TC=800;然而此时市场的需求根据需求函数计算得Q=80,故会出现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

2、垄断竞争市场中一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LTC=0。001Q3—0。425Q2+85Q;LTC长期总成本,Q表示月产量,不存在进入障碍,产量由整个产品集团调整。若产量集团中所有的厂商按照同比例的调整价格,出售产品的实际需求曲线为:Q=300-2.5P,这里Q是月产量,P商品的售价;

(1)计算厂商长期均衡产量和价格;

(2)计算厂商主观需求曲线上长期均衡点的弹性;

(3)若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是线性的导出厂商的长期均衡时的主观需求曲线。 解:(1)由LTC可推知::LAC=0.001Q2-0。425Q+85

由Q=300-2。5P可知,P=120—0.4Q

长期均衡时,实际需求曲线必然和LAC曲线在均衡点上相交,令LAC=P则有

0。001Q2-0。425Q+85=120—0。4Q,解之得 Q=200,P=40

(2)长期均衡时,主观需求曲线必然和LAC曲线相切,且MR=MC 由LTC得LMC=0。003Q2-0。85Q+85

当Q=200时,LMC=35,因此,MR=35;运用公式可求的弹性

可求得为8。

(3)由于主观需求曲线被假定为直线,假定其函数形式为:

由上面计算有:当从价格从40增加到A时,厂商的产量从200下降为0. 则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有:,

而再将中可得主观需求曲线的斜率为:,

于是可得到主观反需求函数为:P=45—0.025Q。 变换形式有主观需求函数为:

3、垄断竞争市场中代表性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LTC=0.0025Q3-0。5Q2+384Q,需求曲线为P=A—0.1Q(其中A可认为是生产集团中厂商人数的函数),实现长期均衡时需求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求长期均衡条件下代表性厂商的均衡价格和产量,以及相应的A值。

解:由

又由于厂商上期均衡时,其需求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

4、假设有两个寡头厂商的行为遵循古诺模型,它们的成本函数分别为:TC1=0。1Q12+20Q1+100000,TC2=0.4Q22+32Q2+20000,其市场需求曲线为Q=4000-10P,根据古诺模型,试求:(1)厂商1和厂商2的反应函数;(2)厂商1和厂商2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3)厂商1和厂商2的利润。 (2)

5、某垄断厂商在甲乙两地进行销售,在甲地的边际收益曲线是MR1=37-3Q1,在乙地的边际收益曲线是MR2=40-2Q2,该厂商的边际成本为16,固定成本为150,求利润最大化时的两地销售量以及最大的利润为多少? 五、简答

1、垄断厂商一定能获得经济利润吗?如果短期内垄断厂商在最优产量处生产出现亏损,

30

他仍然会继续生产吗?在长期内又如何呢?

答:垄断厂商并不一定能够保证获得经济利润,能否获取经济利润取决于该商品的社会需求。如果该商品的社会需求比较大,消费者能够接受垄断厂商制定的超过商品平均成本(AC)的定价,那么垄断厂商就可以获得经济利润。如果需求者只能接受P〈AC的价格,那么垄断厂商就会出现亏损.出现亏损后,垄断厂商既可能选择停止生产,也有可能继续生产,这取决于短期内商品的价格P与短期可变生产成本之间的关系SAVC;若P〉SAVC,则会继续生产,此时企业将亏损部分固定成本;若P〈SAVC,则会停止生产,若不停止生产,损失会更大,不仅损失全部的固定成本还将损失一部分的可变成本.在长期中,垄断企业会通过调整自身的规模,实现最优的生产规模。此外,他还会作广告、提高服务质量,扩大产品的需求以使得需求曲线向外扩展,当然这会增加垄断厂商的成本,垄断厂商经过综合考虑,发现即使采取这些可能性的措施仍然会亏损,那么垄断厂商将停止生产并退出这个行业。

2、比较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与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答:第一,长期均衡的条件不同。完全竞争的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

为:P=MR=SMC=LMC=SAC=LAC,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MR=LMC=SMC;第二,长期均衡点的位置不同,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产生于LAC的最低点,二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不可能产生在LAC的最低点;第三,获得利润不同,完全竞争的厂商在长期均衡时职能获得正常利润,而垄断厂商长期均衡时可以获得经济利润。

3、垄断厂商实施的三级价格歧视时的价格和产量是如何确定的? 答:(1)三级价格歧视,指垄断者对同一商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或者对不同的人收取不同的价格,但使得每一市场上出

P 售产品的边际收益相等.

(2)垄断者若想通过实行三级价格歧视获得最大化利润,必须使在各个市场所出售产品的边际收益相等。假定垄断者要在市场1与P1 MC 市场2两个市场上出售产品,对于垄断者而言,P2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使得。右图是垄断者在两

个市场实 行三级价格歧视的情况。在右图中,市场1的

D1 需求曲线是,垄断者在市场1出售产品的边际MR1 D2 MR2 O Q1 Q2 Q 收益是;市场2需求曲线是,垄断者在市场2

出售产品的边际收益是。MC是垄断者的边际成本曲线。垄断者要想获得最大化利润,必须使得两个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并等于边际成本,即.MC依赖于垄断者的总产量,而这一总产量被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在市场1与市场2出售,产出的边际收益分别是、。垄断者在达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时,在两个市场上出售的产品数量加总一定等于其产出总量。因此通过对与的加总得到。按照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垄断者在市场1出售的数量,收取的价格;在市场2出售的数量,收取的价格可以达到利润最大化,因为此种情况下.

(3)实际上,可以通过构造成本函数与收益函数导出垄断者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假定垄断者从市场1获得的总收益为,从市场2获得的总收益为;垄断者所花费的总成本为或。由此得到垄断者的利润函数

(1)

就(1)分别对两个市场的销售量、求一阶偏导数,并令一阶偏导数值等于0,便得到垄断者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即

(2)

31

(3)

垄断者按照这一条件确定各个市场销售的数量与收取的价格。不同的市场上垄断者收取的价格是不同的.每个市场收取价格的高低依赖于该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收取的价格低,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收取的价格高。利用边际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间的关系式可以证明这一点。右图直观地显示了这一特征。市场1需求价格弹性小于市场2需求价格弹性,因此均衡时,垄断者在市场1收取的价格高于在市场2收取的价格。

4、试述古诺模型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答:(1)在分析寡头市场的厂商行为的模型时,必须首先要掌握每一个模型的假设条件.古诺模型假设是:第一,两个寡头厂商都是对方行为的消极的追随者,也就是说,每一个厂商都是在对方确定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的前提下,再根据留给自己的的市场需求份额来决定自己的利润最大化的产量;第二,市场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而且两个厂商都准确地知道市场的需求状况;第三,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且生产成本为零,于是,它们所追求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也就成了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2)在(1)中的假设条件下,古诺模型的分析所得的结论为:令市场容量或机会产量为,则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为,行业的均衡产量为,。如果将以上的结论推广到m个寡头厂商的场合,则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为,行业的均衡总产量为。 (3)关于古诺模型的计算题中,关键要求很好西理解并运用每一个寡头厂商的反应函数:首先,从每个寡头厂商的各自追求自己利润最大化的行为模型中求出每个厂商的反映函数。所谓反应函数就是每一个厂商的的最优产量都是其他厂商的产量函数,即,i、j=1,2,,,,i。然后,将所有厂商的反应函数联立成立一个方程组,并求解多个厂商的产量.最后所求出的多个厂商的产量就是古诺模型的均衡解,它一定满足(2)中关于古诺模型一般解的要求.在整个古诺模型的求解过程中,始终体现了该模型对于单个厂商的行为假设:每一个厂商都是以积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5、为什么需求的价格弹性较高,导致垄断竞争厂商进行非价格竞争?

答: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品之间有较大的替代性,因而其需求价格弹性比较高,需求

曲线接近水平线。当垄断竞争厂商提高价格时候,如果其他的厂商不跟着提高价格那么该厂商的市场销售将会迅速减少;反之如果垄断竞争的厂商减低价格,其他的厂商也跟着降低价格,那么他的收益也不会增加很多。因此,一般垄断竞争的厂商不愿意采用价格竞争,而宁可采用非价格竞争,如改进品质、包装、商标、以及做广告等等。

6、为什么垄断者生产的产量总会少于社会有效的产量呢?

答: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厂商的垄断程度越高,

需求曲线越陡峭,垄断程度越低,需求曲线越平坦。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利润为0,所以,在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平坦的需求曲线相切与LAC曲线的最低点的左边;产品的均衡价格比较低,它等于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产量较高,企业存在多余的生产能力。在垄断市场上,厂商在长期内获得利润,所以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陡峭的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交;产品的均衡价格最高,且大于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数量最低。在寡头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不太确定,一般认为,寡头市场是与垄断市场比较接近的市场组织,在长期均衡时,寡头厂商的产品的均衡价格比较高,产品的均衡数量比较低.总之,垄断势力的存在使厂商可以维持低产高价,从而使资源配置不足。

7、在博弈论中,占优策略均衡总是纳什均衡吗?纳什均衡一定是占优策略均衡吗?

答:占优策略均衡总是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不一定是占优策略均衡。占有策略均衡

是指博弈中所有参与者都不改变自己策略的一种状态。由博弈中所以参与者的占优策略(无

32

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参与者的唯一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所组成的均衡就是占优策略均衡,而给其他参与者策略条件下每个参与者所选择的最优策略所构成的策略组合则是纳什均衡。显然占优策略均衡是纳什均衡的一种特殊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管其他参与者采取何种策略,本参与者所采取的策略总是要优于别的策略。而在纳什均衡中,只要对手策略给定的情况下,本策略者的策略最优即可。 六、作图分析

1、作图分析垄断厂商短期亏损时的情况,并简要说明经济含义。 答:垄断厂商亏损时的短期均衡:

垄断厂商虽然可以通过控制产量进而调整价格,但并不意味着短期内总能获得利润,也可能发生亏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既定生产规P模的生产成本过高,也可能是由于面临的市场需

SMC3求过小.右图反映垄断厂商亏损时的短期均衡。SAC3A垄断厂商按照MR=SMC的原则,将产量确定在C3 Q3的水平上,结合需求曲线得到与该产量水平

AVC3P3相对应的价格为P3,又由SAC曲线可得到相应的平均成本为C3.从图中可知显然P3<C3,即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厂商承受损失,这时的损失额是最小的,等于矩形P3BAC3的面积。与完全竞争厂商相同,对于完全垄断厂商而言,由d=P=(AR)MR于P3>AVC,故厂商将继续进行生产,因为所获Q3 Q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得的总收益在补偿了全部可变成本的基础上,

还可以补偿部分固定成本;若P3=AVC,完全垄断厂商则认为生产和不生产都一样.若P3〈AVC,厂商将会停止生产。

从以上分析可知,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为:MR=SMC 。且垄断厂商实现短期均衡时,既有可能是获得利润最大,也可能是出现亏损最小。

2、作图分析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状态。

答:在长期内,垄断竞争厂商可以通过扩大或缩小其生产规模来与其它企业进行竞争,也可以根据自己能否获得经济利润来选择是进入还是退出一个行业。

假设垄断竞争厂商在短期内能够获得经济P 利润,在长期内这个利润会诱使所有的厂商都会扩大生产规模,更会诱使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进D LMC行竞争,在市场总的需求没有大的改变的情况下, LAC 代表性厂商的市场份额将减少,虽然主观需求曲

H线不变,但客观需求曲线将向左下方移动,从而PE B

厂商的产品的实际需求量低于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厂商为了实现长期均衡必须降低其价格以稳E定市场份额来适应这种变化,从而主观需求曲线d MR 和客观需求曲线都会向左下方移动。这一过程会

QE Q O逐步减少厂商的经济利润,直到厂商的经济利润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为零为止,此时行业内没有动力吸引新厂商的进入,也没有动力使旧厂商扩大生产规模。

厂商实现长期均衡时的所处状态如右图所示.在长期均衡时,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d与客观需求曲线D相交于H点,实现了厂商的供求相等状态,产量为QE,MR、LMC与SMC曲线的交点对应的产量也为QE,实现了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状态,并且主观需求曲线d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也相切于H点,此时的P=AR=LAC,所以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

33

如果考虑行业内厂商亏损,厂商退出行业或者减少产量的过程,与上述的分析过程类似,只不过两条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向相反而已,最终均衡的结果都是主观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切,经济利润为零。

总而言之,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 3、作图说明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是如何解释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的。

答:斯威齐模型又被称为弯折需求曲线模型,它所依据的假设是:寡头垄断厂商竞

争时会同时降价,但不会同时提价。即当一个厂商降低价格时,竞争对手同样会降低价格,使得这个厂商想从降价中获得收益是不可能的;而当一个厂商提价时,竞争对手会增加销售量而不提高价格,使得这个厂商因为提价而受

P 损.

MC3 右图中d是一家厂商的弯折需求曲线,曲

P2 c 线上的弯折点c将曲线分为左右两个线段,P1 MC1 MR是这个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

MC2 线是根据需求曲线即平均收益曲线地出来的。由于曲线d分为c点左右的两条线段,相应的MR也分为两段,需求曲线d在c点弯折,与折点c相对应,边际收益曲线MR出现间断点。

右图中边际成本曲线MC1或MC2和边际dMR 收益曲线MR的交点决定的产量为Q1,这一

Q O Q2 Q1

产量通过需求曲线d上的对应点c确定的价格 弯折的需求曲线 为P1。图中MR曲线间断点上那段垂直虚线表

明,寡头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具有稳定性。厂商的边际成本在MC1和MC2区间内上下变动时,都不会改变价格和产量。除非边际成本出现很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才会引起价格和产量的变动.例如,当边际成本曲线上升为MC3时,MR和MC3的交点决定的产量为Q2,通过这一产量在需求曲线上的对应点确定的价格为P2,产量下降,价格上升。

一般地,人们认为弯折需求曲线是存在于寡头厂商决策者心目中的主观需求曲线,它为寡头厂商维持刚性价格(刚性价格指当成本有着一定的改变时而价格却保持不变)提供了一种解释。这就是说,即使厂商的成本发生一点的变动,厂商的价格也较少发生改变。

34

第八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略 二、选择题

DBDAB CCCBD

1、D.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是为了消费,比

如柜台上出售的服装等,属于消费品。而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为生产和出售产品以获得收益,比如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才能、农民拥有的土地和用于生产的机器厂房等,都是为了生产最终产品而提供的生产要素. 2、B. 3、D.

4、A.由已知可得:,而垄断厂商均衡时有:

5、B.全体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必须是各个厂商“真实的”要素需求曲线的水

平相加。而调整后的需求曲线与原来的需求曲线相比,考虑了当要素价格变化时,其他厂商都会调整自己的要素使用量,其结果就导致了调整后的需求曲线比原来的需求曲线更加陡峭。所以水平相加后的全体厂商的需求曲线也比原来的需求曲线更加陡峭了.

6、C.完全竞争市场下,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产品价格上升,当然劳动的边际产品

价值增加;产品价格上升,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也会增加,所以劳动的需求曲线也将往右移。

7、C. 8、C 9、B

10、D.首先,我们要明白边际产品价值的概念,它是边际收益产品在完全竞争市场条

件下的一种特殊形式,即。而无论是何种厂商,其均衡的条件为: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要素的边际成本。

当产品市场垄断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时,其均衡条件为:,所以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大于工资率。

当产品市场为完全竞争而要素市场垄断时,其均衡条件为:,所以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也大于工资率。

三、判断题

×××√× √×

1、×。货币只是一个符号,不能计入生产要素。

2、×。也可能是由于产品的价格上升了,导致边际收益上升,从而均衡工资上涨. 3、×。减少产量也能提高边际产量. 4、√。

5、×。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与其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完全重合,为一条向右下

方倾斜的曲线.

7、×

四、计算题

1、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假定产品市场上的价格为5,劳动的工资率为10,求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劳动使用量。

解: 由已知可得: P=5 W=10 根据VMP=W的原则有:

2、假设某卖方垄断厂商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L生产单一产品,该生产要素的价格为5,

35

产品的需求函数为,生产函数为。分别求出该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使用的劳动量、产品数量和产品价格。

解:由已知可得: 3、假设某买方垄断厂商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L生产单一产品,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为2,生产函数为Q= -0.02L3+3L2+6L,厂商所面临的劳动供给函数为W=60+3L,求利润最大化是的劳动量、产品数量和劳动价格。

4、假定某一具体地区的汉堡市场是竞争性的.在汉堡的竞争价格下,对于汉堡工人的需求为:L=168—12W,其中W为支付给汉堡工人的工资.假定该地区汉堡工人的供给取决于其工资水平:L=—24+6W。

(1)画出汉堡工人的需求与供给曲线。

(2)假定劳动力市场是竞争性的。找到汉堡工人的均衡工资水平和就业水平。

(3)现在假定该地区的汉堡商店进行了合并,形成了一个实体。汉堡的市场仍然是竞争性的,因为人们可以到别的市场去购买汉堡.但汉堡工人的市场则是买方垄断的。请找出这种情形下的均衡工资和就业水平。

解 (1)汉堡工人的需求与供给曲线如图所示.

14

Ls=-24+6W 4 O

** LD=168-12W L168 L

(2)当劳动力市场是竞争性的时候,劳动供给曲线和需求将出现均衡,即 所以汉堡工人的均衡工资为:W=;就业水平为:L=40。

(3)当汉堡工人的市场则是买方垄断时,汉堡商店购买劳动力的成本为: TC=WL=(L2+24L),边际成本为:MC=(2L+24), 劳动市场反需求曲线为:W=(168—L),

对于买方垄断市场而言,其对劳动的需求将由MC=W决定,即: (2L+24)=(168-L),解得:L=24,W=12 五、简答。

1、简述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的价格P和相应要素的边际产量MP对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变动的影响.

答: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利润最大化原则为: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的价格。根据这一原则,可以推出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即是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VMP等于要素的边际产量MP乘以产品的价格P,所以当产品价格P提高时,要素需求曲线将向右上方平移;反之,当产品价格P下降时,要素需求曲线将向左下方平移;同理,要素的边际产量MP提高时,要素的需求曲线将向右上方平移,反之,要素的边际产量MP降低时,要素需求曲线将向左下方平移。

2、产品的边际收益和要素的边际收益有什么不同?

答:第一,名称不同,产品的边际收益就叫边际收益,要素的边际收益叫边际产品价值;第二,含义不同,产品的边际收益是针对产量而言,故称产品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则是针对要素而言,是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

3、试述各种市场中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 答:(1)厂商在使用要素时同样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即要求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

36

(2)在一般情况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边际收益产品\"(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边际成本是“边际要素成本”。因此,一般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收益成本等于边际要素价格。

(3)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价值”(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积),而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要素价格”。于是,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价格。

(4)在卖方垄断条件下,垄断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是: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要素价格。 (5)在买方垄断条件下,垄断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边际要素成本.

4、三种类型的厂商所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有什么区别?

答: 完全竞争厂商所面对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平行于L轴的水平线。 卖方垄断厂商所面对的要素供给曲线也是一条平行于L轴的水平线。 买方垄断厂商所面对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六、作图分析题。

1、推导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并简要说明其经济含义.

答:如图8—1所示,假定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包含有n个厂商。其中每一个厂商经过行业调整后对要素L的需求曲线分别为…,整个市场对要素L的需求曲线D可以看成是该行业所有厂商对要素L的需求曲线的简单水平相加,即:

式中,dm是该行业任意一个厂商对要素L的需求曲线,特别应当注意的是,被简单地水平相加的是每个厂商的“真正的”要素需求曲线,即是在考虑了多个厂商共同行动所引起的全部调整之后得到的行业调整曲线dm,而不能是其边际收益产品VMP曲线。如图8-1所示,图(a)是某个厂商经过行业调整之后对要素L的曲线dm,图8-1(b)是市场对要素L的需求曲线D。当要素L的价格为W0时,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量为L0,整个市场的要素需求量L*是各个厂商在价格为W0时要素需求量的水平相加。 2、分析说明为什么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与边际收益产品曲线重合?从厂商的要素需

W W

W0

W

L0 O L

(a)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O

L L*

(b)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图8-1

求曲线推导出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要不要经过“行业调整\"?为什么?

答:如图8-2所示,为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当要素价格为W0时,根据要素使用原则,要素需求量必须调整到使,即要素量为L0,显然点作为需求曲线上的点,也在MRPL曲线上。如果给定另一要素价格W1,同样道理,要素需求量为L1,点作为需求曲线上的点也在MRPL曲线上。因此,需求曲线上的任一点都在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上,两条曲线完全重合。可以得到结论,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与其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一样,也由于边际生产力递减和产品的边际收益递减两个原因而下降。

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在分析完全竞争下的要素市场需求曲线时,我们曾经指出,要素价格改变时,由于市场内所有厂商都会调整自己的要素使用量,必然会影响到产品市场的情

37

况,导致产品市场中产品价格的变化,因此在对

各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水平相加时,必须先对W 其进行调整,相加的必须是各厂商的“真实的”要素需求曲线。显然,在卖方垄断下,这种情

A 况也是可能存在的。行业调整是调整产品价格,W0 但如果各个厂商在各自的产品市场中都是唯一

B 的垄断者,那么尽管所有厂商都会调整要素需

W1

求,但这并不影响每个厂商在各自产品市场上的价格,这样,行业调整曲线就仍然是MRPL

MRPL

曲线,市场需求曲线也就是各厂商MRPL曲线的水平相加.

L1 L O L0

如果有一些厂商共同垄断着某个产品市

8-2 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场,那么它们的行业调整曲线就不再是原有的

MRPL曲线,市场需求曲线就应该是各个厂商的行业调整曲线dm的水平相加,即:

dm是任何一个厂商经行业调整后的要素需求曲线。

3、用图形说明为什么在买方垄断的情况下不存在要素需求曲线?

答:虽然买方垄断厂商在产品市场的需求状况是既定的,但要素市场上的供给状况是买方垄断厂商不可控制的。如果厂商的边际要素成本和边际产品价值状况是确定的,则厂商可以根据两者相等的原则确定其最优要素使用量及价格,但是由于边际要素成本的可变性,决定了要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不存在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只能决定一对要素价格和要素需求量。一旦要素市场供给状况发生变化,厂商的边际要素成本也会随之变动,从而会出现一个价格对应多个需求量或一个需求量对应多个价格的情况。

如图8—3所示,在图 (a)中,假设开始时,MFC1曲线和VMPL曲线的交点E1点是边际要素成本与边际产品价值相等点,所决定的需求数量为L1,所确定的供给价格为W0,当市场供给状况发生变化,S1变动到S2,相应地,MFC1变动到MFC2,此时,MFC2曲线与VMPL曲线相交于E2点,所决定的要素需求数量为L2,由数量所确定的供给价格仍为W0,在此情况下,就出现了对同一个要素价格W0存在两个不同的要素需求量L1和L2。在图 (b)中则出现了同一个要素需求量L0对应两个要素价格W1和W2的情况.MFC1曲线与VMPL曲线的交点和MFC2与VMPL曲线的交点都位于E1点上,但由于MFC1与MFC2所对应的要素供给曲线分别是S1曲线和S2曲线,所以两者所对应的供给价格分别是W1和W2。对于买方垄断厂商而言,由于不存在要素需求量和要素价格的一一对应关系,所以,买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是不存在的.

W

MFC2 E2 W1 W0

E1 S1 VMPL W1 W2

S2

MFC1

E1 S1 S2 VMPL

W

MFC2

MFC1

L0 L O L L2 L1 O

(a)既定要素价格下的多种需求量 (b)既定需求量下的多种要素价格

图 8-3

第九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38

准租金:所谓准租金就是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 经济租金:是指支付给某生产要素的报酬超过该要素的生产性服务得以被提供出来所必须支付的最低报酬(机会成本)的余额。

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在几何上表示为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

洛伦兹曲线:用来描述社会收入分配状况的一种曲线,它由累积的一定人口数占总人口中的百分比与这部分人口所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中的百分比状况来表示.

欧拉定理:如果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而且厂商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那么在市场均衡的条件下,所有生产要素实际所取得的报酬总量正好等于社会所生产的总产品。

二、选择题

1.D 2.D 3。B 4.C 5.C 6。B 7.C 8。C 9.C 1.D.

2.D任意一种生产资源,如果它在某种用途上的机会成本等于0,那么要素所有者会将其拥有的要素尽可能多的供给市场,这样这种要素对该种用途的供给曲线就垂直,即该要素供给的弹性为零,也就是说,该要素供给数量固定,而且与要素价格无关。在要素市场上,供给固定,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要素需求的增加,要素价格将上升,随着要素需求的减少,要素价格将下降,所以对于供给固定的要素其市场均衡价格由该要素的需求单独决定。因为租金是指具有固定供给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所以此种要素得到的全部支付就是租金。 3。B.准租金等于经济利润与固定成本之和。 4.C.经济租金等于要素报酬减去机会成本.

5.C.闲暇的替代效应是指,当工资率上升时,相当于闲暇的价格上升了,闲暇变贵了,工人将减少对闲暇的消费,而转向工作。 6.B.,表明随着工资率的上涨,工人用于工作的时间也在增加。即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7。C. 8.C. 9。C.

三、√√××√ √×

1。√。对竞争性厂商来说,若其最后雇佣的那个工人所创造的产值大于其雇佣的全部工人的平均产值时,即VMPL(=P·MPPL)〉VAPL(=TR=P·Q/L=P·APPL)时,他必定可通过增雇工人使其总利润增加.

2.√。在竞争性劳动市场上,劳动供给曲线和劳动需求曲线相交于一点,与此点对应的即为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若最低工资高于均衡工资,则显然劳动供给量会大于劳动需求量,因此会引起失业。

5.√。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产品MRP是不同的.若垄断厂商同时雇佣了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则基于利润极大化的目标他对这两种劳动力的雇佣量必定分别为他们各自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其市场均衡工资量等值的工资率等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所以此判断正确。

7。×。劣等土地不会有地租是在土地供给充分时的现象。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优等土地的供给满足不了人们对土地的需求,于是人们就会对次一级的土地产生需求。而且按照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绝对地租是有劣等土地上生产的农产品的价值决定的。所以,当劣等土地由于人的需求而投入供给时,也会有地租。 四、 计算题

39

1、假设某劳动者每天的时间资源24小时用于两种用途:工作时间L,闲暇时间H,工作的工资率用W表示,劳动的收入用Y表示(即Y=WL),其总效用函数为:U= 48H + HY — H2,求:(1)该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2)该劳动者的工资率与工作时间会不会呈反方向变化?(3)不管工资率有多高,工作时间不会超过多少?

解:(1)根据劳动的供给原则有: 又由

将代入上式得:即为该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

(2) ,所以该劳动者的工资率与工作时间不会呈反方向变化.

(3) ,所以不管工资有多高,该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会超过12小时。

2、假设某一厂商生产的A产品,其价格为10元,产量为250单位,每单位的成本为9元,可变成本为6元,求该厂商的准租金和经济利润。

解:由已知可得:准租金=固定成本+经济利润=总收益—可变成本

=10×250-6×250=1000

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10—9)×250=250

3、设某厂商只把劳动作为可变要素,其生产函数为,Q为厂商每天产量,L为工人的日劳动时间数。所有市场均为完全竞争的,单位产品价格为0.10美元,小时工资率为4。80美元.试求当厂商利润极大时,

(1)厂商每天将投入多少劳动时间?

(2)如果厂商每天支付的固定成本为50美元,厂商每天生产的纯利润为多少?

解:由题设,

(1)当厂商利润极大时,有W=VMPL=P·MPPL=P·即:

解得L=20/3,舍去, 因

故L=60,及厂商每天将投入60劳动小时。 即每天获得的纯利润为22美元。

4、假定劳动市场供给曲线为,需求曲线为.试求: (1)该劳动市场的工资为多少?

(2)假如政府对劳动所有者收取个人所得税,税率为单位劳动课10元,那么,新的均衡工资为多少?

(3)实际上对单位劳动征收的10元税收由谁支付? (4)政府征收到的总税收额是多少? 解:(1)劳动市场均衡时,劳动需求等于劳动供给,所以DL=SL,即1000W=800000—1000W,

可得W=400(元)

所以,该劳动市场的均衡工资为400元。

(2)每单位劳动征收10美元的税,劳动供给曲线变为

SL=1000(W-10)=1000W—10000

令SL= DL,即1000W—10000=800000—1000W 可得W=395(元)

所以,新的均衡工资为395元.

(3)由上可知,新的均衡工资为395美元,因此,10元的税收,实际上是厂商和

工人各支付了5元.

(4)在新的工资水平上,就业量是DL=800000-1000×395=405000

因此,政府收的税收总额为10×405000=4050000(元)。

五、简答题

40

1、简述要素供给的一般原则。

答:消费者的要素供给原则,即要使效用最大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得出结论。 以基数效用论为基础得出的条件是:作为“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与作为“保留自用”的资源的边际效用相等。“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是间接效用,要素的供给通过收入而与效用相联系。它等于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和收入的边际效用的乘积,即,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所以上式可简化为,即MUL=MUY·W.而自用资源的效用是直接的,它的边际效用就是效用增量与自用资源增量之比的极限值。因此,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可表示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公式为:,即W=MUL/MUY;在非完全竞争下公式为:,即MUL/MUY=dY/dL。 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得出的条件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即dY/dL= —W。

2、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是指随着劳动价格即工资率的提高,最初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增加,但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劳动供给量反而逐渐减少的情况。

答: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说明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劳动供给曲线之所以出现向后弯曲的形状,源于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强度,假定消费者消费的商品及闲暇都是正常物品.但与其他商品不同,当涉及到闲暇这一特殊商品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方向相反。由于工资率反映了闲暇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上资率的提高,消费者消费用暇的相对价格提高。因而替代效应的结果是消费者减少闲暇时间的消费。而用其他商品的消费予以替代,以便实现相同的效用满足。结果,闲暇时间减少,劳动时间增加。 另一 方面,工资率提高也产生收入效应:工资率上升意味着劳动时间不变,消费各的收入水平提高,这样,随着工资率提高,消费者会增加所有商品包括闲暇的消费,即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使得劳动时间减少。

由此可见,工资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闲暇从而劳动时间的影响是反方向的,因而二者的强度决定了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如果替代效应入于收入效应,则闲暇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反之,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则闲暇需求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上升,这就意味着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如果原来的工资即闲暇价格较低,则此时的劳动供给量较小,工资上涨的收入效应不能抵消替代效应:但如果工资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此时劳动供给量也相对较大,则工资上涨引起的整个劳动收入增量就很大,从而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这就是说,当工资的提高使人们富足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人们会更加珍视闲暇。因此,当工资达到一定高度而又继续提高时,人们的劳动供给量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因此,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劳动供给曲线开始向后弯曲。 3、为什么土地的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答:假定土地的拥有者是消费者,从而其行为的目的是效用最大化,即如何将既定数量的土地资源在保留自用和供给市场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不过一般来说,土地的消费性使用只占土地的一个很微小的部分,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就可以假定土地只有一种用途即生产用途,而没有自用用途。这样,在任意给定的价格水平下,土地的供给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土地的供给是缺乏弹性的,于是土地供给曲线垂直。 4、简要说明什么是租金、准租金与经济租金。

答:租金是指具有固定供给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准租金是指短期内固定不变的资源或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益,用厂商的短期成本曲线可以得知准租金为固定成本与经济利润之和。准租金在长期内是不存在的。经济租金:对于一些要素而言,如果从该要素的全部要素

41

中减去这一部分并不影响要素的供给,则这一部分要素收入叫做“经济租金”。即由于需求的增长,能使生产要素供给者取得超过保留该要素被供给而至少支付费用的余额. 六、作图分析题

1、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推导出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并说明其经济含义。 答:个人的劳动供给曲线可以通过个人对工作和闲暇效

Y K 用最大化的抉择过程来推导.

对于劳动者来说,劳动的供给决定问题的实质是“时间的分配”问题,把时间分成两种用途:工作和闲暇.这两种时

G* U 间分配转化为进行两种“消费品\"的消费,即工资收入可购买Y* 的商品消费和享受闲暇。进一步是通过两种“消费品”的合理U 组合,以追求效用最大化. U E 享受闲暇是有代价的,放弃工资收入就是闲暇的代价或Y

O l 机会成本、可以用实际小时工资率来度量。如闲暇一小时,L l 图 9—

就失去一小时收入,而这些收入就是实际购买力,可购买商

品用于消费。我们用图9—1说明工作和闲暇的效用最大化的抉择。横轴L为每日闲暇时间,纵轴Y为货币收入或商品消费,为无差异曲线。时间的最优分配,或者称“时间预算”受到的限制要比收入预算严格得多,因为每天只有24小时的时间。时间的最优分配即效用最大

化的条件是:预算线的斜率=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也就是说,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G是最优组合点。此时,以闲暇替代商品消费的边际替代率MRS等于劳动者能挣得的工资率W。

现在我们在9-1的基础上,用图9-2找出多个工作和闲暇的最优组合点,将得到的劳动供给曲线。

图9-2 工资率与闲暇的关系

从横轴的H点向纵轴引三条斜线,斜线的斜率为三种不同的工资率。当工资率为W1

时,劳动者在E0点处于均衡状态,工作H0H小时,获得OC0的收入,余下的时间OH0是其闲暇时间。当工资率升至W2时,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会增至H1H,从而获得更多的收入OC1,相应地其闲暇时间将减少为OH1。如果工资率继续上升至W3,工作时间会进一步增加到H2H,收入会增加至OC2,而闲暇时间则进一步减少至OH 2。工作时间的变化随工资率的变化而变化。连接E0、E1、E2三个劳动者工作与闲暇的最优组合点,就得到一条反映工资率变动与闲暇时间变动关系的曲线。这一曲线表明,工资率越高,闲暇时间就越少,从而工作时间越长.

对于劳动供给曲线的分析,是说明劳动者对工资增加的反应。如果用横轴表示劳动时间,纵轴表示工资率、就会得到劳动供给曲线SL,如图9—3所示.

图9-3 劳动供给曲线

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先向右上方倾斜,在达到一定点之后向后倾斜的曲线。它表示,随着工资率的上升,劳动的供给量增加。但是,如果工资率过高,劳动者工作较少的时间就可以得到较高的收入,他将会减少工作时间而增加闲暇时间。也就是说会出现图9-3所示的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

2、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推导出单个土地所有者的土地供给曲线,并说明其经济含义. 答:土地所有者“供给市场”的效用也是间接效用,通过供给土地获得收入,收入用于商品消费取得效用.若用Y表示供给土地能带来的收入,q表示自用土地数量,则土地所有者的效用函数为: U=U(Y,q)

土地所有者“保留自用\"的土地可以用来建造花园或游泳池等,这些消费性使用能增加土地所有者的效用,但一般来说,土地的消费性使用只占土地的一个微小部分,不像时间的消

210* 42

费性使用占去全部时间的较大部分.如果不考虑土地消费性使用这个微小部分,即不考虑土地的保留自用的效用,则自用土地的边际效应为0,土地所有者的效用函数只取决于供给土

地带来的收入,即效用函数为:U=U(Y)

在这种情况下,土地所有者为了获得最大效用就必须使土

R

地收入达到最大(这里显而易见,效用函数为收入的递增函数),而为了土地收入最大就必须尽可能多地供给土地。由于土地所有者拥有的土地数量是固定的,所有不论土地价格R为多少,土地所有者会将他全部的土地都供给出去,单个土地所有者的供给曲线将垂直于横轴,如图9-4,横轴表示土地数量,纵轴表示地租,其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线,土地的供给曲线完

OQ全没有弹性。

图9-4 土地的供给曲线图9—4中的供给曲线也可以通过9—5中的无差异曲线分

析方法得到。图9-5中,横轴q表示自用土地数量,纵轴Y表示供给土地可以获得的收入,土地所有者拥有的全部土地数量为,非土地收入为。由于自Y 用土地的边际效用为0,所以无差异曲线为水平状态,即自用

K1 U1

土地数量增加时,效用水平不变。当土地价格为R0时,预算线

为EK0,最大效用水平为U0,自用土地数量为0,供给市场K0 U0 的数量为;当土地价格提高到R1 时,预算线顺时针转动到EK1,

E

与更高的无差异曲线U1相交于K1点,自用土地数量仍然为0,供给市场的数量仍然为。所以不论土地价格为多少,土地供

O q

给量总是,于是土地供给曲线垂直。

图9-5土地供给的无差异曲线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面的讨论中,土地供给曲线之所以

垂直,并不是因为自然赋予的土地数量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因为假定了土地的自用效应为0.由于土地只有一种用途,则该种用途上的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这个结论不仅适用于土地,对于任何其他资源也同样适用,即某种资源若只有一种用途,机会成本为0,则该种资源对该种用途的供给曲线就一定是垂直的。

3、如何从要素供给原则推导出要素供给曲线?请作图加以说明。 答:可以用无差异曲线的分析工具来说明。如图9—6所示,图中横轴L自用资源的数量,纵轴Y表示要素供给所带来的收入。因此,图中每个均衡点代表一个收入Y和自用资源L的组合,分别是消费者的三条无差异曲线,E为消费者的初始状态。如果要素价格为,则将全部资源作为要素供给市场时,全部收入为,于是预算线为。如果要素价格上升到和,从而相应的预算线分别为和。换句话说,随着要素价格的上升,预算线将绕着初始状态E顺时针方向旋转,反之

亦然。随着预算线绕E点顺时针旋转,它与无差异曲线簇的切点亦不断变化。所有这些切点的集合为曲线PEP。称之为价格扩展线.价格扩展线PEP

反映了自用资源L(以及要素收入)如何随着要素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反映了要素供给量如何随着要素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即要素供给曲线。

YK2K1

U1PEPU2

给定要素价格,由图9—6可知,预算线为,

从而最优的自用资源量为L0,要素供给量为,于是得到要素供给曲线上的点,参见图9—7中的点A;设要素价格上升到再上升到,则预算线为和,从而最优自用资源量下降到L1,再下降到L2,于是要素供给量上升到,再上升到.于是又得到要素供给曲线上的两点B和C。重复以上做法可以得到供给曲线上的其他点,将这些点连

K0

W W2 C U0Y

E

O

L2L1L0

图9-6W1 B

43

W0 A

O

图9-7

接起来就可以得到要素的供给曲线。

第十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一般均衡分析是在各种商品和要素市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假设前提下,分析经济体系中,所有商品和要素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条件,即某一种商品或要素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是由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决定的.

2.契约曲线分为交换的契约曲线和生产的契约曲线。交易的契约曲线是所有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轨迹连接起来构成的VV’线。生产的契约曲线是所有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点的轨迹连接起来构成的C C'。

3.帕雷托最优是指当在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如果任何改变都不能使至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的状况变坏,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就达到最优状态,即帕累托最优状态。

二.选择题

1.AC 2。CD 3-5。DCD 6-10.DDADD 1.AC. 2。CD. 3.D.

4.C.生产契约线上的点都是在资源量既定的条件下的最大产量. 5。D. 6.D.

7.D.因为所有人平等地分享收入属于规范分析,帕累托效率不能用于研究规范分析。 8.A. 9.D.

10.D.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为两个生产者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相等。 三.简答题

1.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

答:第一,在完全竞争经济中,产品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二,在完全竞争经济中,要素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三,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2.为什么说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加生产的最优条件不等于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 答:第一,交换的最优只是说明消费是 最有效率的。生产的最优只是说明生产是最有效率的。两者的简单并列,只是说明消费和生产分开来看时各自独立地达到了最优,但并不能说明,当将交换和生产这两者方面综合起来看时,也达到了最优.第二,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是要将交换和生产综合起来看,讨论生产和交换的最优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

3.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为什么向右上方突出?

答:第一,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在最优产出组合中,两种最优产出的变化是相反的:一种产出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另一种产出的减少。第二,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上方凸出是因为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

4.假设所考虑的经济体系由 m 个消费者、 n个生产者、 r 种资源和 s 种产品组成。并设每一消费者对每一种产品都有所消费,而每一生产者利用各种资源去生产各种产品。资源进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试表述该经济体系下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 答:帕累托最适度条件可通过构筑拉格朗日函数求得。这些条件是:

对s 种产品中的任意两种产品而言,它们对所有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对所有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即:

44

MRS1jk=MRS2jk=…=MRSmjk=MRT1jk=MRT2jk=…MRTnjk j,k=1,2,……s

对 r 种资源中的任意两种资源而言,它们对所有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对所有生产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即:

MRS1jk=MRS2jk=…=MRSmjk=MRTS1jk=MRTS2jk=…MRTSnjk j,k=1,2,……r

对 s种产品和 r种资源中的任意一种产品和任意一种资源而言,它们对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生产者把该资源转化为该产品的生产转换率,即该资源的边际产出。即: MRS1jk=MRS2jk=…=MRSmjk=MP1jk=MP2jk=…MPnjk j=1,2,…,r; k=1,2,…s

第十一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信息不对称,也叫不完全信息,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2.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3.外部性: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

4.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5.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不乏补偿的损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6.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7.私人物品:是指所有权属于个人的物品,是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产品.

8.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下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即导致无效率的一种状况。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情况。

9.只要产权是明确的而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少。则无论在开始时将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二选择题

DADAD DAABC DDD; 1.D.

2.A.由于不完全竞争下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按照MR=MC进行生产,导致P〉MC而不是P=MC的帕累托最优.

3。D.“制定反托拉斯法”是纠正垄断带来的低效率的.

4。A.当某厂商的经济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时,有社会的边际成本曲线位于私人的边际成本曲线上方,则社会边际成本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的交点就会位于私人边际成本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的左方.因此有厂商产量大于帕累托最优产量.

5。D。某一经济存在外部经济时,有社会利益大于私人利益,社会成本等于私人成本. 6。D. 7。A. 8。A. 9。B.

10,C.根据科斯定理可得。 11.D. 12.D.

45

13.D. 三、判断题

×××√×√√√ 四、计算题

1。解:(1)由市场需求函数 (2)要达到帕累托最优,

(3)垄断下,社会福利的纯损失为课本中”垄断和市场失灵的表现”图中的三角形abc的面积

2.解:在政府没有补贴时,厂商能生产的产量为私人企业利润极大的产量。

令MC=MR,即12=2Q—40,得Q=26。 政府补贴后,厂商的边际收益增加到16元。

令MR=MC,即2Q—40=16,得Q=28。

可见,政府补贴后可增产2单位.

3.解:(1)牧场净收益最大的养牛数将由P=MC给出,

即800=10x ,得x=80。

(2)每户牧民分摊的成本是.

再根据P=MC得:养牛数将是

从中引起的问题是牧场因放牧过度,数年后一片荒芜,这就是所谓公地的悲剧。 五、简答

1. 什么叫市场失灵?哪些情况会导致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下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即导致无效率的一种状况。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情况。微观经济学说明,在一系列理想的假定条件下,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可导致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理想化的假定条件并不符合现实情况。在以下这些情况下,市场会失灵:不完全竞争,公共物品,外部影响,信息不完全等。

2. 垄断为什么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答:垄断尽管往往会带来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促进科学研究和采用新技术从而有助于生产力发展,但同时垄断必然存在低效率,不能实现帕累托,因为垄断的存在必然造成价格高、效率低下、社会缺乏公平、厂商的产量低于社会最优产量、其市场价格又高于成本等。同时,垄断行业中的技术停滞、寻租等现象,又会造成更大的社会成本。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社会福利要受损失。

3. 外部性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

答:微观经济学讲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会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其实是假定经济经济活动不存在“外部性”,即单个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产生的私人利益和私人成本就是社会利益和社会成本。但是现实生活中,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往往是不一致的。一项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时,人们从该项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会小于社会利益,而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人们从事该项活动所付出的成本又会小于社会成本,在这两种情况下,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都会偏离帕累托最优。为什么呢?令、和、分别代表某人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所能获得的私人利益、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再假定存在外部经济,即有,但又有,则此人显然不会进行该活动。这表明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为从上述两上不等式中可以得到:,这一新不等式说明,社会上由此得到的好处大于私人从事这项活动所受到的损失.可见,这个人如果从事这项活动的话,从社会上其他人所得到的好处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进行这项活动的私人所受到的损失以后还会有多余,即可使其他人状况变好而没有任何人状况变坏.这说明,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低于社会所

46

要求的水平.

相反,存在外部不经济时,有,再假定,则此人一定会进行此项活动。从上述二不等式中又可得到,此不等式说明,进行了这项活动,社会上其他人受到的损失大于此人得到的好处,从整个社会来看,是得不偿失,因此私人活动水平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了。

4.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比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怎样说明在公共物品生产上市场是失灵的?

答:公共物品是指供整个社会即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如国防、警务之类。这些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以某种形式来提供,这是由其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的.非排他性指一产品为某人消费的同时,无法排斥别人也来消费这一物品。这和一件衣服,一磅面包之类私人物品不同。对于私人物品来说,购买者支付了价格就取得了该物品的所有权,就可轻易排斥别人来消费这一物品,而像国防之类的公共物品则不同,该国每一居民不管是否纳税,都享受到了国防保护.非竞争性指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为许多人所消费,增加一名消费者的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即一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可供别人消费的量,如多一位消费者打开电视机不会给电视台带来任何增加的成本,这也和私人物品不同.一件衣服具有给你穿了就不能同时给他穿的特性。

公共物品使用之所以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因为公共物品生产上具有不可分性,如国防、警务等提供的服务,不可能像面包、衣服那样可分割为许多细小单位,而只能作为一个整体供全体社会成员使用。当物品可像私人物品那样细分时,消费者就可按一定价格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一定数量独自享用,排斥他人分享.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物品的偏好程度可通过愿意支付的价格来表现,使自己的消费达到最大满足,从而市场价格可对资源配置起到支配作用.公共物品由于不能细分,因而人们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能由市场价格来决定,价格机制无法将社会对公共物品的供需情况如实反映出来.这样,公共物品就只能由政府根据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来提供。如果要人们根据用价格所表现的偏好来生产这些物品,则谁都不愿意表露自己的偏好,只希望别人来生产这些物品,自己则坐享其成,这样,公共物品就无法生产出来的了,因此,在公共物品生产上,市场是失灵了。

5.什么是科斯定理?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为什么会认为规定产权办法可解决外部影响问题?

答:关于什么是科斯定理,西方学者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该定理可表述为: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例如,假定有一工厂排放的烟尘污染了周围5户居民晾晒的衣服,每户由此受损失75元,5户共损失375元。再假定有两个解决方法,一是花150元给工厂烟囱安装一除尘器,二是给每户买一台价值50元的烘干机,5户共需250元。不论把产权给工厂还是给居民,即不论工厂拥有排烟权利,还是5户居民有不受污染的权利,如果听任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发生作用,工厂或居民都会自动采取150元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这样最节省,150元成本最低表示资源配置最优。

西方一些学者根据科斯定理认为,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如果产权明确,且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影响就不会发生。在上述例子中,只要产权归工厂还是居民是明确的,则他们中任何一方都会想出用150元安装一个除尘器来消除污染,即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就是说,在解决外部影响问题上不一定要政府干预,只要产权明确,市场会自动解决外部性问题,而在此以前,以英国庇古为主要代表的传统经济学认为,解决外在性问题,需要政府干预:出现外部不经济时,要用征税办法,其数额应等于外部不经济给其他社会成员造成的损失,使私人成本和社会利益相等,这样,都可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科斯定理的问世,被认为是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根据传统理论,市场不是万能的,在许多情况下会失灵,政府的作用主要是补充市场失灵,从而纠正因市场失灵而引起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并因此而为市场经济提供制度基础。公益物品、外部效应、自然垄断、不完

47

全的市场和信息不完整、不对称,以及收入分配的不公平,这都是市场失灵的表现.补充这些失灵,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就是政府的天责。

4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