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研究
作者:嵇爱民
来源:《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第05期
摘 要:问题情境的创设往往能够有效推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首先,教师应当给学生们创设更多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同时,好的问题情境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开放式的问题情境也非常值得推崇。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情境 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5B-0068-01 问题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非常好的教学引导,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还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教师应当尽可能地给学生们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这对于辅助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将会是很积极的推动。 一、设置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多种多样,对于小学生而言最合适的便是展开生活化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们学到的知识都十分基础,不仅如此,很多内容都能够很有效地在生活中展开良好的实践。教师可以给学生引入一些生活化的场景来进行知识教学的铺垫,同时,也可以将相关的问题融于日常生活中,这些都是很典型的生活化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不管是采取哪种情境创设模式,教师都应当有意识地提升学生们对于教学过程的参与,只有积极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问题情境才能够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效。
在学习四舍五入的过程中,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小红的妈妈在超市里买铅笔,铅笔的价格是一根0.23元,小红的妈妈买了7根,应该是1.61元,最后超市收了小红妈妈1.6元,为什么呢?学生们被老师的问题难住了,为什么不是1.61元,而是1.6元呢?这时教师又说道:想知道为什么的话,大家可要认真听讲哦,听完这堂课就知道原因了。学生们立刻专注起来,都坐得端端正正想要听老师讲课,这个有意思的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也为后续的知识教学提供了良好的铺垫。这是一个非常灵活的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实例,不仅很好地体现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同时,通过这个小悬念的设置也充分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强烈好奇心。
二、用问题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问题情境应当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大家感受到数学课程的价值。想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需要花更多心思。小学数学课程虽然十分基础,但是,如果善于对于教学素材有所挖掘,教师们仍然能够发现知识要点中蕴含的一些规律特征,以及一些非常实用的小窍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一次课程的教学中,我向学生们提出了如下问题:我让大家任意说出一个数字,随后我会迅速告诉大家这个数字能否被3或者5整除。学生们都非常好奇,大家纷纷开始报数,课堂氛围异常活跃。慢慢大家发现,无论自己说的是什么数字教师都能够迅速回答出来,并且大家经过验证后发现老师的回答都是正确的。这一现象立刻激发了学生心中强烈的好奇心,大家都很想知道老师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小秘密”。就这样,在良好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下不仅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大家也对于教学内容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究欲望。这种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的问题情境应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多加应用,这不仅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能够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三、创设开放化的问题情境
小学生们正处于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这个时期的学生们有着非常好的接受能力,对于新知识往往很快就能够理解与记忆。这个时期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黄金时期,教师要把握这个重要的教学阶段,透过开放式的问题情境创设来不断激发学生们的思维,让大家的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与锻炼。
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我向大家提出了如下问题:有两根绳子,第一根剪去0.3米,第二根剪去0.3米,问哪一根绳子的剩余部分较长?这时学生们得出了不一样的答案,有些说一样长,有些说不一定,最后有学生回答道:如果两根绳子的长度均为1米,那么两根绳子的剩余部分是一样长的;但如果第1根绳子的长度大于1米,第二根绳子1米,则第一根要比第二根的剩余部分长;如果第一根绳子的长度小于1米且大于等于0.3米,则第二根要比第一根的剩余部分长。通过此道数学题,学生们明白了有些数学问题并不是一个答案,而要想得出全部答案,就必须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这是带给学生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透过这个开放式的问题情境创设学生们第一次直观地认识到了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这取决于看问题的角度与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不仅让学生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也是对今后的知识教学的一种很好的积淀。 参考文献:
[1]代存宪.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问题的反思[J].成功(教育),2010,(9). [2]林黎珍.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数学探究需求[J].才智,2009,(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