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历史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文艺复兴运动:
(1)时间:14世纪 (2)地点:意大利(原因: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3)核心思想:人文主义(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
(4)实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5)代表人物:a.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神曲》(为但丁赢得了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美称)
b.达芬奇:意大利人,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c.莎士比亚(英国人)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6)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
第 1 页 共 23 页
(1)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2)直接原因:欧洲人对财富的追求
(3)最在进行新航路开辟的国家:葡萄牙 西班牙
(4)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a.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指美洲大陆。最早的居民为印第安人)
c.达伽马:第一个到达东方印度的航海家
d.麦哲伦及其船队:进行环球航行,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地圆学说
(5)意义:a.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使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地区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就走上了对外殖民掠夺的道路。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由工场主、商人、银行家、农场主组成)和新贵族(保留了贵族头衔但从事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活动)
第 2 页 共 23 页
(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核心人物:克伦威尔
(3)开始标志:1640年国王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
(4)高潮: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5)曲折:封建王朝复辟
(6)胜利;1688年宫廷政变(又称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完成夺取政权的任务)
(7)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a.主要内容: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限制,核心权力集中于“议会”
b.意义: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
(8)影响: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确立了英国的资产阶级统治,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17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的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曲折性、反复性(原因: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需要长期激烈的斗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向封建专制王朝妥协、封建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
第 3 页 共 23 页
4.美国的诞生(1775---1783年)
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17世纪以来英国先后在北美的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第一块殖民地是詹姆士顿。
(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领导机构:大陆会议(由13个殖民地的代表组成) 领导人:华盛顿
(3)开始的标志:1775年的来克星顿枪声 (4)《独立宣言》的发表
a.时间 1776年7月4日(美国的国庆日) b.颁布机构 大陆会议
c.主要内容:宣扬自由平等 d..影响: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5)转折:1777年的萨拉托加战役(在这以后美国的得到了法国等的援助)
(6)胜利: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取胜的原因:人民的支持;战争的正义性;华盛顿的英明指挥;法国等国际社会的援助)
(7)战争的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又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第 4 页 共 23 页
(8)结果:根据1787年宪法建立联邦政府,确立美国为联邦制国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行政权 国会----立法权 最高法院----司法权)
(9)意义:a.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b.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法国大革命(1789.7.14---19世纪初)
18世纪法国社会等级森严,全体成员分成三个等级,其中第三等级包括资产阶级、工匠、城市贫民、农民。广大农民生活非常困苦,人民怨声载道。
(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发展
(2)核心领导与人物: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罗伯斯比尔 拿破仑
(3)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4)发表《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献给人类的最伟大的礼物,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a.主要内容:宣扬自由平等,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进步意义: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的愿望
(5)发展: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
第 5 页 共 23 页
(6)高潮:罗伯斯比尔执政(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1794年罗伯斯比尔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7)拿破仑和他的帝国(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后拿破仑用铁腕手段巩固了大革命成果)
a.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b.颁布《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立法规范(拿破仑献给人类的礼物)
c.发动对外战争(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8)意义:摧毁了欧洲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9)特点:法国大革命是“疾风暴雨式的革命”(特别是人民群众多次武装起义的推动),是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一场革命。
6.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
(1)时间:18世纪60年代 (2)地点:英国 棉纺织业(前提:最先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3)开始的标志:珍妮机的发明使用(英国 哈格里夫斯)
(4)特征: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生产----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以牛顿力学为革新的理论基础)
第 6 页 共 23 页
(5)成就:①瓦特---改良蒸汽机(作用:极大的促进了大工厂生产,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②史蒂芬孙(英国)---火车机车 ③富尔顿(美)---蒸汽轮船
(6)完成:①1840年前后英国首先完成②19世纪50、60年代,法、美等国相继完成
(7)影响:a.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彻底改变了社会面貌 b.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c.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1.英国宪章运动:(1836—1848年)
(1)纲领:《人民宪章》----工人要求普选权,以参与国家管理
(2)意义: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主要内容:揭示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第 7 页 共 23 页
3.巴黎公社(1871年)
(1)意义: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2)《国际歌》欧仁鲍狄埃(作词)狄盖特(作曲)
4.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又称为内战)
(1)原因:奴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中期南北方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废存)
(2)(2)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为总统
(3)简况:①开始:1861年南方叛乱,挑起内战(“南部联盟”成立)②初期:北方失利(原因:准备不足、缺乏优秀将领)③扭转时局的关键(转折):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内容: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作用:扭转了时局,广大黑人踊跃参军,使战争有利于北方)④结果:1865年南方宣布投降
(4)战争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了内部的障碍)
(5)意义:美国的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备注:A.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外部障碍是英国的殖民统治(通过独立战争)内部障碍是奴隶制度(通过南北战争)
第 8 页 共 23 页
B.独立战争最大的成果是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南北战争最大的成果是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5.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原因:19世纪中期农奴制度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实施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目的: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3)主要内容: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这次改革的最大成果,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的劳动力)b.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c.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所以说农奴在获得解放时被剥夺的一干二净)
(4)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5)意义: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6.日本的明治维新
(1)原因:将军幕府的统治,国内矛盾重重(内忧) 西方列强的入侵(外患)(以美国为首)
(2)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实施者:明治天皇
(3)主要措施:a.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经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最能体现改革性质的措施)c.社会生活: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体现可
第 9 页 共 23 页
持续发展观点)
(5)评价:①日本历史的转折点(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国家)②摆脱了民族危机,是日本近代崛起的关键③同时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1.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时间:19世纪70年代(2)开始的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3)在电力技术运用方面,领先国家:美国和德国
(4)主要成就:发电机(西门子) 电话(贝尔) 电灯(爱迪生——发明大王)
内燃机(卡尔·本茨——解决交通动力问题,推动石油加工工业的发展。)
(5)交通工具:汽车(德国人)和飞机(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
(6)新能源:电力和石油
备注:
A.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原因:
共 23 页 第 10 页
a.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b.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B.工业革命的启示: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b.工业革命造成的社会问题,如环境的破坏、资源的短缺
C.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影响:
a.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于此同时,资本主义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发展。
b.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c.帝国主义国家加紧殖民侵略,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局面
2.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1918年11月)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这一结果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
(2)矛盾实质: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共 23 页 第 11 页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阳光下的地盘”指殖民地)
(3)性质:帝国主义非正义的侵略战争(由战争的目的决定)对于交战双方而言都是非正义的
★(4)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加快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核心国:德国)
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核心:英国)(两大集团中位置最南的国家是意大利。 )
★(5)导火线: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 说明恐怖手段不能解决国际争端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一战前欧洲的“火药桶”:巴尔干半岛
“火星”:萨拉热窝事件
(6)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不久意大利见风使舵,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说明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利益为转移):
(7)转折点战役: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
(8)1917年发生的大事:俄国发生十月革命,退出一战;美国参战
共 23 页 第 12 页
(9)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
(10)一战中已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火炮、潜艇、飞机
一战中的新式武器给我们的启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要合理、和平利用科技
(1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的启示:
一战是一场灾难。所以我们要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第八单元 璀璨的近代文化
1.思想启蒙运动
(1)时间:18世纪 (2)国家:法国
(3)主要启蒙思想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伏尔泰(领袖):反对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制度,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原则(最先在美国的1787年宪法中应用)天赋人权学说
卢梭:主权在民
共 23 页 第 13 页
(4)影响: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
(5)启蒙运动对法国的影响:
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锻造了思想武器(理解: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说明了启蒙思想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
2.科学的革命
(1)近代科学发展的前提: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主要科学家及其贡献:
a.牛顿:(巨人中的巨人)天文学,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数学,创建微积分;力学,完整力学体系
理解:牛顿为工业革命缔造了一把钥匙,而瓦特拿着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前者指牛顿的力学定律,后者指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b.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思想,提出自然界生存法则“物竞天泽,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c.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
共 23 页 第 14 页
此打开原子时代的大门
3. 世界的文化杰作
(1)音乐家:德国 贝多芬,代表作:《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反映法国大革命的史实,歌颂资产阶级,支持资产阶级革命 (曲目中的英雄一开始中拿破仑)
(2)文学家: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列宁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因为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19世纪后期到29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3)画家:荷兰 梵高,印象派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向日葵》
备注:
独立战争------独立是成为大国的因素之一;
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的统一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
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济政策的制定要根据国情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实事求是
共 23 页 第 15 页
工业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科教兴国;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和平、合理利用科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点
九下第一单元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乎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列宁
战争与革命的关系:战争引发革命,革命加速战争的结束
(1)二月革命
①时间:1917年3月 ②最大成果: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③结果: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代表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掌握实权】
④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十月革命 (又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1)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2)爆发时间:1917年11月6日 城市:彼得格勒
共 23 页 第 16 页
(3)胜利: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晚上九点“阿芙乐尔”号向冬宫开炮
(4)特点: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5)性质: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1)建立: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2)巩固措施
①政治上: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②经济上: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③外交上: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满足俄国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④迁都:1918年3月,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⑤军事上: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苏俄军队:苏俄红军
共 23 页 第 17 页
(3)结果:1917年至1920年,取得了三年国内战争的胜利
【三年国内战争的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主要措施实行余粮收集制】
(4)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促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
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④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背景: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共 23 页 第 18 页
2、探索:
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①内容:农业上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恢复自由贸易等
☆②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③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
3、启示:
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②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苏联的建立: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
1、苏联的工业化:1928~1933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
共 23 页 第 19 页
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经济表现为计划经济;政治表现为个人权力独断)
3、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1)积极作用: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使苏联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国防实力也大大加强,为以后苏联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打下了基础。因此,在一定历史阶段对苏联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
(2)存在严重弊端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启示:均衡发展)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启示:注重产品的质量)
③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启示:维护农民的利益)④经济发展粗放,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因此,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启示: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启示
1、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共 23 页 第 20 页
2、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具体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四、俄国名称的变化:
1917年二月革命前──沙俄; 1917年十月革命后至1922年──苏俄;
1922至1991年──苏联;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
沙俄——苏俄(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建立)——苏联(1922年底)——俄罗斯(1991年,苏联解体)
判断题: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都扫除了本国的封建势力,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 最初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格鲁吉亚和白俄罗斯等四个加盟共和国。
3. 1921年,苏俄开始采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苏俄随之迅速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4. 19世纪60年代,面临内忧外患的日本顺利实现了社会变革,这次变革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共 23 页 第 21 页
5.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说:“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人国内。”为此,日本政府大力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提倡文明开化。
6. 一战前形成了由德、意、奥组成的三国协约和英、法、俄组成的三国同盟
7.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罗斯福新政都维护了现有制度、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
8.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是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
9.1914年7月,德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0.哥伦布受葡萄牙国王的资助,率船队从欧洲出发,一直向西航行,横渡了茫茫的太平洋,终于发现了新大陆。
11. 俄、日两国都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摆脱了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12.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共 23 页 第 22 页
共 23 页 第 2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