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军。由北洋直系军阀分化演变而来,首领冯玉祥。大革命中,冯在五原誓师,组成国民联军,参加北伐,其部队发展到20余万。中原大战后,冯军失败,部队解体,但实力尚存,部队多数被蒋收编,编成第3路、第13路、第22路、第25路、第26路。黄河以北的部队则被张学良改编为东北军序列第3军,后改第29军。抗战时期编成第2、第3、第33、第39等四个集团军。解放战争时期,新8军、第96军、第59军、第77军、第113军先后起义,第八兵团在撤至金门
时被谴散,第30军于太原被歼,西北军不复存在。其主要将领在早期有“五虎上将”、“13太保”等。国民政府时期,仍活跃者有宋哲元(“七七事变”时的第29军军长)、鹿钟麟(冀察战区总司令)、孙连仲(第6战区司令长官)、韩复榘(第3集团军总司令)、刘汝明(第2集团军总司令)、石友三(第39集团军总司令)等,抗日殉国的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冯安邦等和先后起义加入中共军队的季振同、董振堂、赵博生、高树勋、张克侠、何基沣、鲁崇义等均出身该军。
(1)石友三部。1929年5月,石友三率第24师在河南投靠蒋介石,被任命为讨逆军第13路总指挥。6 月下旬,所部由河南许昌移驻安徽亳县。11月,石友三出任安徽省主席、津浦路警备司令,所部移驻蚌埠。12月2日,奉命南下广东的该部在浦口炮击南京。在各方斡旋下,1931年 1月,石友三被蒋介石任命为河南清乡总指挥,归韩复榘节制,由蚌埠移驻亳县。3月,增授 2个师(新编第28、第29师)的番号。4月,随阎锡山反蒋,在鲁西南等地作战。9月,北渡黄河撤军河南安阳地区,再次向蒋介石输诚。10月,被重新任命为第13路总指挥。石截留西北军、晋绥军溃兵,扩充至6万余人。1931年7月,举兵反抗张学良,在中央军和东北军的围攻下溃败,残部分由张学良、韩复榘收编。
1932年,石友三在日本支持下于冀东组织军队。1936年1月,被宋哲元委任为北平保安司令。10月,出任冀北边区保安司令。1937年9月,所属部队编为第181师。次年4月扩编为第69军。1940年4月,扩编为第39集团军,辖第69军(第181、暂编第28师)、新编第8军(新编第6、暂编第29师)。当月,石与日军签订互不侵犯协议。新编第8军军长高树勋不愿跟从,于12月1日将石绑架,后活埋。1945年7月,暂编第28师番号撤销。9 月,第69军番号撤销。11月,高树勋率新编第8军及所属部队在河北邯郸起义。1949年7 月,第181师番号撤销。
(2)吉鸿昌、张印湘、葛云龙部。1930年中原大战结束后,葛云龙部先后改编为新编第16师、第33师。吉鸿昌、张印湘部分别编为
第30、第31师。吉鸿昌、张印湘同时分任第22路军总指挥、第30军军长。三个师在豫南参加“剿共”。1931年8月,吉鸿昌解职。同年底,第30师隶属第30军。1933 年6月,张印湘改任第42军军长(旋被撤职),第30军划归第26路军孙连仲指挥。1938年 2月,第33师所属官兵拨入第32师。
(3)孙连仲部。1931年初,第26路军(辖第25、第27师和骑兵第4师)孙连仲部由山东调往江西。6 月,所属第25、第27师组成第17军。1932年9月,撤销第17军、第25师和骑兵第4师的番号,保留第27师和独立第44旅的番号。1933年6月,第27师与独立第44旅组成第42军。1938年11月3日,军长冯安邦在湖北襄阳遭日军空袭身亡,该军番号取消,所属各师拨归第30军。1945年6月,第31师裁撤。1949年12月,第30军及所属各师在四川起义。抗战期间,孙连仲先后出任第2集团军总司令、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第5战区副司令长官。1943年2月,调任第6战区副司令长官,脱离嫡系部队。
(4)梁冠英部。1930年9月,梁冠英率部投靠蒋介石,被任命为第25路军总指挥、第31军军长,辖第32师、独立第5旅。1936年5月,梁冠英调任军事委员会高参,第25路军、第31军番号 撤销。1943年12月,独立第5旅与独立第4旅合并为暂编第4师,
1945年4月、7月,第 32师、暂编第4师先后被裁撤。
(5)宋哲元部。1931年6月,第29军在晋南成军时下辖两个师。1932年8月,军长宋哲元被张学良推荐为察哈尔省主席。1933年,扩编暂编第2师、第132师。1935年6月,该军一部移驻北平。10月6日,军部由张家口移驻北平,其主力逐步开赴平津、河北地区。12月11日,国民 政府派宋哲元为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接纳原西北军将领石敬亭、高树勛、石友三等人。至抗战全面爆发前,第29军除原辖4个师外,还拥有骑兵第9师、骑兵第13旅、特务旅和7个独立旅;河北、天津、察哈尔等地还成立了若干保安部队。1937年8月,宋哲元出任第1集团军总司令。9月6日,第29军扩编为第59、第77、第68军和骑兵第3军等。该部在对日作战中接连失利,1938年初退至河南郑州等地。4月,第1集团军番号撤销,宋哲元失去对所部的直接指挥。
第59、第77军长期协同作战。1948年11月8日,两军在山东峄县、江苏铜山起义。11 月,第59军未起义部队编入第115军,1949年1月10日在河南永城陈官庄地区被歼灭。3 月,第77军残部编成第125军,旋缩编成第360师。不久改番号为独立第37师,8月撤销番号。骑兵第3军成军时下辖骑兵第9师等。1938年6月,骑兵第3军撤销番号。1940年7 月,骑兵第9师改称暂编第53师,1944年底撤销番号。1949年10月,第68军及所属各师在福建漳州、厦门被歼,残部退往金门。
(6)韩复榘部。1929年5月,韩复榘率第20、第29师等部在河南投靠蒋介石。1930年初,移驻山东。中原大战期间扩军,拥有3个军和5个师的番号,即第6、第12、第14军,第20、第22、第29、 第73、第74师。大战结束后,保留第20、第22、第29、第74师。1931年8月,韩复榘收编石友三一部,成立第81师。1932年9月,与胶东刘珍年部为 争夺地盘而开战。同年11月,刘部奉命南下,山东遂被韩复榘一人控制。
1937年9月,韩复榘出任第3集团军总司令,所属部队为3个军(第12、第55、第56军)共5个师(第20、第22、第29、第74、
第81师)又1个警备旅。1938年1月,韩复榘因擅自撤军被枪决。3月,第56军番号撤销,第12、第55军独立作战。1944年10月,第12军番号撤销。1949年10月,第55军在福建厦门被歼灭,残部缩编为第29师退往台湾。警备旅先后改称独立第28旅、新编第4师,1943年1月18日该师投敌,番号撤销。 1943年4月,黄埔军校出身的杨蔚出任第20师师长,1945年7月,第22师撤销番号。 1949年10月,第74、第81师在福建漳州、厦门被歼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