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公共政策的科学化

2024-08-01 来源:客趣旅游网


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决策、执行、监督适当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因此,当前深化政府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继续推动政府公共政策的法制化、科学化和民主化。

1政府公共政策及其构成,是保障现代社会稳定及其进步重要基石。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从摇篮到坟墓都与政府的公共政策密不可分。但承认公共政策的重要作用,并不意味着国家和政府无所不能,从而赋予政府全面干预经济、干预社会,甚至干预人们私生活的种种职能。因此,人们走出行政国家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规范行政权的行使,以法制精神制定公共政策,并通过立法将部分公共政策的执行权交由介于国家与公民之间的社会组织行使。当前,我国由法律、法规、规章授权非国家行政机关组织行使国家公共政策执行权的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通过法律、法规、规章授予有关行业协会或其他社会组织行使。某些社会团体,如工会、妇联等。某些事业组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性组织。

2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是建立有效公共政策的一块重要基石。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问题日益显露出来,各种利益矛盾错综复杂。能否解决好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直接关系到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公共政策是政府解决社会问题的重大手段,要有效地解决面临的重要战略问题,就必须实现公共政策的组织设计、决策和政策制定等全过程的科学化,以提高政府公共政策的决策和执行效率。

一、实现组织设计科学化。要重新定位政府的职能。把政府的决策职能和执行职能适当分开,某些执行职能应由社会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承担。政府承担的职能过多,任务超载,必然影响政府的政策决策效率,结果是许多应该由政府制定政策来解决的社会问题不能进入政府的政策议程,造成政策盲区。中央政府的机构改革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政府对社会问题反应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要重新界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界限,使政策决策任务适当分流。

二、推动决策程序科学化。主要有(1)完善和建立政策议程程序。(2)完善政策规划的程序。(3)完善政策合法化程序。

三、提高决策科学化程度。要建立健全政策决策系统,以决断系统为核心,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咨询系统、监督系统的作用。同时,应优化决策及执行人员的素质。

3在当代社会中,实现公共政策的民主化是制定公共政策,建立法制社会的另一块重要基石。所谓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就是指必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在各种社会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充分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中,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并在决策系统及其运行中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营造良好的决策社会环境,并以此充分体现人民群众国家主人翁地位和参加国家公共管理的民主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赋予了人民群众有权利管理国家的一切公共事务,因此,加强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开性建设,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政府公共管理机构的职责。此外在决策过程中,要尊重广大民众的知情权,通过听证会、论证会的形式,为他们参政、议政提供一个合法的途径。因此,民主化是现代公共政策的基础和保证,科学化是现代公共政策的主导。当前,我们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来改进公共政策及其运行系统的民主化水平。

一是从转变观念入手,提倡民主精神,破除各种不适应于改革开放新形势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旧的决策观念,树立重视民众参与的决策观念,专家咨询观念,集体决策观念,决策权力分散、下放观念,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观念,重视决策跟踪评价观念等。同时,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协商的公共政策环境,形成一种人人能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并积极提出政策建议的局面,促进多种公共政策方案的优化与选择。二是理顺决策子系统中各种决策主体的

关系。既要保证党对公共政策工作的领导,又要保证人大和政府的决策权,充分发挥它们作为公共政策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三是完善体制内的公共政策研究组织,从法律上保障其应有的地位,赋予这些研究机构相对的独立性、主动性及工作的灵活性,使之能够积极主动对公共政策问题进行跟踪研究,主动提供咨询、建议,而不是被动地作政策调研论证,提高其权威性。四是大力发展体制外或民间的政策研究组织,让其充分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全过程,形成强大的决策参谋后盾。经验表明,公共政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需要官方和非官方政策研究组织的紧密配合,才能制定出合理优化的公共政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