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常识
漫笔,即随笔,是散文的一种。五四运动以来随笔十分流行。其内容较为广泛。如科学随笔,可以介绍科学知识或日常知识,小到花鸟虫鱼,大到星际太空;如生活随笔,写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还可以抒发人生哲理,小论社会问题。总之包罗万象。
随笔,因其“随意”,可长可短,甚至几十字;可放可收,自由灵活。不拘形式,不拘体裁,只求言之有物,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漫笔,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是散漫无拘,笔随心意,兴之所至的笔墨趣味。
二、写作背景
《灯下漫笔》写于1925年4月5日,分两次发表在《莽原》第二期和第五期上。与鲁迅先生在此之前发表的《春末闲谈》并称姊妹篇,是鲁迅“社会批评”“文明批评”杂文的精品。
1925年的旧中国是一个无比黑暗的社会,帝国主义大肆入侵和掠夺,北洋军阀垂死挣扎,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王朝,但并没有使中国走向光明和富强,中国的封建势力依然极端顽固,只是造就了一批新的“封建统治者”。这使对革命抱有很大希望、并满腔热情地投入其中的鲁迅先生非常失望和痛苦,他曾愤言至极:“我觉得就没有所谓中华民国”;“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奴隶;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局,变成它们的奴隶了”(《华盖集 忽然想到(三)》)。另外,与这种政治氛围相应对,文化界掀起一股“复古主义”逆流,一些封建买办文人以保存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为借口,大肆宣扬“尊孔读经”“昌明国粹”。一些曾被五四新文化运动扫荡过的封建文化沉渣泛起。而且它们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把目光盯在青年人身上。《京报》的所谓“青年必读书”,就是诱使青年踱进研究室研究“国故”,妄图消磨青年的斗志,使他们离开激烈的现实斗争。这些现象深深地刺痛了鲁迅,强烈的责任感促使鲁迅先生要揭露统治者的阴险用心,引导青年们对中国社会和中国历史有更为清醒的认识,并针锋相对地提出“青年人不要读中国书”的观点。同时,痛苦之余的反思也使他意识到,清除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才是要务,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人们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写下了《灯下漫笔》这篇文章,“对于根深蒂固的所谓旧文明,施行袭击,令其动摇,冀于将来有万一之希望”。
三、文章分析 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5)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写起,从钞票兑换现银这件事联想到“我们极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1、阅读第一部分,找出作者在记写钞票兑换现银事件中,描写人们及作者自己心理变化的句子,分析与此相应的时局特点,说说怎样由此联想到“另一思想”?
心理变化的语句
1
①连一向执迷于现银的乡下人,也知道这既便当,又可靠,很乐意收受,行使了。 ②停止兑换中交票,“几乎要绝食,很有些恐慌”
③幸而终于,暗暗地有了行市了:六折几。我非常高兴,赶紧去卖了一半。后来又涨到七折了,我更非常高兴,全去换了现银,沉垫垫地坠在怀中,似乎这就是我的性命的斤两。 ④但我当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的时候——
时局特点:
第①句话是相对稳定的时局,国家银行的信用日见其好。
第②③④句话是动荡不安的时局,是蔡锷将军在云南起兵讨袁。 现实生活中因时局动荡不安而造成的作者的心理变化,是那个时代大众心理变化的一个缩影。并借助“倘在平时,钱铺子如果少给我一个铜元,我是绝不答应的。”进一步突出,在动荡时局下人们退而求其次的惯性心理,这一普遍存在的大众心理。鲁迅先生由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深刻而沉重地意识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指出这一惯性心理就是奴性心理。联系下文“虽不算人”但苟安于“等于牛马”,表现了中国百姓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形成的不怒不争、逆来顺受、安于现状被奴役的愚昧的奴性心理。
2、分析“倘在平时,钱铺子如果少给我一个铜元,我是绝不答应的。”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从情与理的角度,联系上下文可知,银行停止兑换,钞票贬值,以至我“几乎要绝食”“幸而终于,暗暗地有了行市了:六折几”,终于能够折换到现银了。可见,降而求其次已属不易,反而得到了一种被扭曲的满足感。
这句话在文章由情入理的过程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怎样理解“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一句中“万分喜欢”的含义。
“幸而终于”兑换到打折的现银,就已经“非常高兴”并“万分喜欢”,这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奴性心理,是久已形成的奴性心理的反映,是人性的扭曲。
4、阅读第5段,回答问题:这段话揭示了中国人当时怎样的心态?造成这种心态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这段为假设性的心理分析与论证,是从上文的“银元”得失的日常生活心理出发,去理解社会现象与本相。中国国民的生活史就是一部奴隶史,由于封建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长期严酷的统治,导致中国百姓易于满足、奴性十足,惯于逆来顺受,甘当奴隶。所以,当时中国人的心态是:易于满足,奴性。
国民的心态是由统治阶级的压迫,封建统治造成的。所以,社会根源;封建专制统治。
第二部分(6--11)回溯中国历史,作者深刻而沉痛地将中国的历史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阅读第7段,回答问题:
1、联系本文和我们现有的知识,怎样理解文中“人”的价格的内涵? “人”的价格的内涵是指老百姓不受强盗官兵的愚弄,不再沦为牛马,甚至不再是奴隶,
2
而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充分享受做人的资格,获得做人的尊严,实现当家作主的梦想。
2、怎样理解“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
“中立”的含义是指中国的百姓只从属于强者,始终被奴役,没有抗争,
没有尊严,没有选择,只求做一个稳定的奴隶,不曾把自己定位于“人”的价格。
3、“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 “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以便做一个稳当的奴隶。这是一种缺乏独立人格的奴性心态。是千百年封建思想统治对人性压抑的恶果,是一种人格悲剧。
这一段,作者揭示老百姓遭受强盗、官兵蹂躏的悲惨命运,讽刺国民的麻木不仁,批判国民缺少反抗精神。
第三部分(12--14)讽刺当时的现实,实际上还是循环在这两个时代的阴影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实际上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重点理解“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一句中,“第三样时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是指走出了“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怪圈,从而迈向民主与自由的时代;是一个老百姓告别“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而成为社会主人的时代。“第三样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文章由第一部分的引子,引出第二部分的观点,第三部分以讽刺现实、展望未来作结。
鲁迅对中国历史的深刻剖析,对国民命运的高度概括,对未来时代的深切期盼,都包含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全文感情基调以怒和怜为主,愤怒、讽刺、批判、同情融为一体。
三、写作特点
1、直写事实,由小及大。
鲁迅在他的《什么是“讽刺”》中说,讽刺“所写的事情是公然,也是常见的,平时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所谓“特别一提”按照鲁迅的意思,就是不虚构,也不夸张,往往只是“直写事实”,将生活小事、人物精神、特点突出,再引发联想,揭示实质。本文就是写在北洋政府时代生活中一件大家都曾遇到的小事,但深刻处,是从如此平凡的生活小事中,翻出一个如此沉重的话题,提炼出如此深刻的思想。
2、披情入理,情理交融。
一是作者将议论与记叙、描写、抒情结合为一体。 二是议论以作者的情感为内在动力。
四、有关本文的研究论述 鲁迅在这几天以后又写成了《灯下漫笔》,沉痛地描绘出中国封建社会暗无天日的情景。鲁迅指出“中国的百姓”在历史上的地位,“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这样一种奴隶生活简直“不及牛马”,因此“人们羡慕牛
3
马”。鲁迅又进一步揭露了在这个黑暗的社会里,封建等级制度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精神枷锁。鲁迅指出在这一个“吃人”的社会里,“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的各种等级,“一级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这是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控诉和鞭挞。在这种封建等级制度下,人民群众从肉体到精神,都受尽了折磨和蹂躏,一点也“动弹”不得,人们的生命就这样枯萎和干涸下去,直到通向各自的坟墓,“有敢非议者,其罪名曰不安分”,就会受到最严厉的制裁。孔孟之道和儒家意识被称为“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鲁迅深刻地指出,维护这种封建等级制度的“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席”,而这种罪恶的“精神文明”,在旧中国是始终完整地保存着的。鲁迅说,“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其实并未为共和二字所埋没。只有满人已经退席,和先前稍有不同”,显示着鲁迅清醒的认识到,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等级制度,这种将人们压得连气都喘不上来的黑暗制度,一直延续到鲁迅生后的那个时代,正像鲁迅指出的那样,“中国人至今还有无数等级,还是依赖门第,还是依仗祖宗”。鲁迅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中国封建制度下的阶级关系,控诉了这种“吃人”的封建等级制度。(林非《鲁迅前期思想发展史略》)
五、字词基础知识 注意加红字的读音
便当(dāng) 累坠(léi) 嗜好(shì) 兑现(duì) 勒令(lè)
行市(háng) 编纂(zuǎn) 数见不鲜(shuò) 杀掠(lüè) 万姓胪欢(lú) 不肖(xiào)
注意加红字的字形
莫名其妙 厘定 降格以求 恭颂 心悦诚服 灾殃 新颁
读《围城》有感 高二 楼佳妙
读罢《围城》,发现书中,谈话、吃饭、交友、恋爱、工作、家庭,全是生活中种种细节,极其普通的琐事,然而正是在这些琐事中,在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生活场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呈现在眼前,是那样生动逼真,甚至贴切的让人吃惊。仿佛看心理病人被一下子戳中了心事一样,有几分不可思议,又有几分难堪,却还有几分爽快!
方鸿渐的虚伪,赵辛楣的坦白,褚慎明的爱面子,苏文纨的媚俗,唐晓芙的纯真,孙柔嘉的狡黠……都一跃纸上,让人又爱又恨。
读过《围城》的人,无不被它那妙趣横生的语言逗得忍俊不禁。钱钟书犹如一位冷静超远的旁观者,运用各种机智的反语、双关、谐音、对仗、警句格言,以及中外古今的典故、逸闻,常使人笑中带泪,泪中带笑。
《围城》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细腻的观察和分析,深层次地进行艺术开掘。老处女范懿年华老去却乏人问津,一心想汪太太帮他做媒,却又故作矜持。一见到赵辛楣就原形毕露,“像画了个无形的圈子,把自己跟辛楣华围在里面,说话密切泼水不入”,又有幽默,又有讽刺色彩,妙哉!他还善于挑开蒙在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温文尔雅的面纱。第三章写几个知识分子的聚会就更加叫绝了。赵辛楣一心想灌醉方鸿渐以泄爱人被夺之恨,谁知苏文纨对方鸿
4
渐的关怀更叫他醋上心头,褚慎明和方鸿渐在席上互相鄙视,相互拆台,这种知识分子的丑陋灵魂,通过心理战昭然若揭,这样的讽刺,不同于疾言厉色的抨击,可谓于平淡中寓谐趣,至拙而又至妙。
除此之外,书中大量精妙的比喻也运用的非常巧妙,为小说的幽默效果增色不少。例如“鸿渐饿得睡不熟,身子像没放文件的公事皮包,几乎腹背相贴。”是多么的形象。再如写苏文纨和曹元朗的婚礼场面和二人的窘态:“曹元朗穿了黑呢礼服,忙得满头是汗……我只怕他整个胖身体全化在汗里,像洋蜡烛化成一滩油。苏小姐也紧张难看……”简直惟妙惟肖,其诙谐幽默的效果,真的令人忍俊不禁了!然而幽默的笑料背后隐藏着多么深刻的讽刺意味! 所以看完钱钟书的《围城》是让你在哈哈大笑之后又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顺着思路追寻下去,你发现它看似爱情小说,实际是更多的是揭示了人性。
钱钟书在自序中说:“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有忘记他们是人类,还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而这一类人物,就是当时的病态的知识分子。《围城》中常用诙谐的锋刃刺向这些所谓的“无毛两足动物”。
钱钟书在抨击人生病态,笑骂人性弱点。在这个领域来说,鲁迅应该算的上是鼻祖级人物了。鲁迅是狠狠的提出问题,钱钟书则不然,他漫不经心的提出问题,就像有只手在轻轻的挠你,他挠啊挠,你笑啊笑……最后终于发现了!原来自己身上有只虱子!也可以这么说,鲁迅用的是锋利无比的匕首,一触见血;钱钟书用的是尖锐的长针,乍看之下,对患部没什么用,但像针灸似地对准医疗部位刺下,刺得深,刺得透,让人被刺得心服口服。钱钟书的“愤世嫉俗”不是把不合适宜的老祖宗的话指东引西地说教;而是通过诙谐,轻描淡写的笔调,把各个所谓的知识分子的龌龊灵魂勾画出来。契诃夫的作品追求辛辣幽默,欧·亨利追求精巧的构思,《围城》所表现出来的是钱钟书的学者式的幽默讽刺。
读《围城》,不但可以感受到沿途邂逅的惊喜,体会到妙趣横生的比喻,更能咀嚼蕴含深意的象征。它时而让你笑,时而让你哭,在妙趣横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过来人低徊轻叹,令少不更事者惘然若失的悲剧底蕴。《围城》所表现出来的进步的思想倾向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不仅奠定了它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同时奠定了钱钟书在中国现代小说作家群中不可忽视的地位。正如钱夫人——杨绛女士所说,钱钟书的“痴气”,使《围城》更富于真实性和戏剧性。钱钟书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都包涵在《围城》之中。
旅美学者夏志清赞为“中国现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围城》当之无愧。
[评语] 借助生活的场景,生活细节,尽展人生百态,尤其是勾画的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的病态、心理,这是《围城》这部杰作的伟大成就之一。文学手法上以诙谐的轻描淡写与勾画灵魂的笔调体现了钱钟书先生的学者式的幽默讽刺的风格。
书中的世界框住了百态人生。人生况味,人性美丑尽现其中。若要读得透、悟得懂、味得真,尚需一颗慧心,一腔热情。本文作者兼具慧心与热情,以自己的才识读出了经典之作的精美华章。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