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运输的器官——心脏》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2011年版的新的课程标准第五个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中对这部分内容提出了以下要求:
1、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的重要概念。
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血液,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中、废物和激素等物质。
2、 教师应从人与生物圈关系的高度,引导学生开展多种探究活动,认识人类依赖的自然环
境和人工环境都是生物圈的组成部分,意识到生物圈中的人对生物圈应尽的责任。 这部分内容的探究活动是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概述血液循环。
课标对学习的要求是一个方向性的指导,与这节课学习有关的就是帮助学生形成重要概念。我们能根据课标确定出教学的重点是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工作过程的学习可以为血液循环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材分析:
本章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在认识完血液的成分和功能后,转入了本节课的学习——物质运输的器官,血管和心脏。这节课是运输器官的第二节,心脏。首先,课本介绍了心脏的位置和大小,指出心脏是个动力器官。然后转入心脏的结构的学习,利用心脏的形态和结构两幅图片详细介绍了心脏的各个结构名称。利用4个观察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心脏各个结构的功能。最后用分解图片的方式诠释的心脏的工作过程,介绍了心率的概念和正常变动范围。
这部分内容突出了直观性和感性材料,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通过学习,学生要掌握关于心脏的基本概念,进一步强化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时必须不断地或取物质和能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对血管、心脏的形态和功能也有一定的认识和生活体验,只是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还不能分清什么是动脉、什么是静脉,也不了解心脏的内部结构。另外,对血管、心脏与血管的关系以及心脏运动的规律等内容的学习,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及逻辑思维能力,因而七年级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将比较困难。鉴于此,教学中教师要很好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先通过投影片观察人的心脏结构,直观了解心脏的结构特征,将心动周期的动画、图片、文字描述三种媒介结合起来学习心脏跳动的规律,能降低学习的难度。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说出心脏的结构。 ▲2、描述心脏的功能。
*3、看图说出心脏的工作过程。 [学习内容]
投影展示心脏的位置,了解心脏的位置和大小。
观察心脏的结构图,自学完成下面内容。然后教师进行点拨,检查巩固。 一、心脏的结构:观察52页图3.3—10,填写心脏的结构。
小组讨论解决以下思考题,讨论结束进行展示,教师点拨。 思考:1、如何区分心脏的左和右?
2、如何区分心脏的心房和心室?
3、比较左右心室和心房的壁的厚薄?
4、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 ,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叫 ,这些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保证了血液从 流向 ,从 流向 。防止血液 。 5、心脏的各腔所连通的血管: 左心房 ( ); 右心房 ( ) 左心室 ( ); 右心室 ( )
教师出示心脏收缩和舒张的三幅示意图,启发学生语言描述整个心动周期的心动过程。 二、心脏的功能:
1、仔细观察52页图3.3—11,结合课本第二自然段,试总结心脏的工作过程。
2、总结心脏的功能。
3、什么是心律?影响心律的因素有哪些?正常人的心律是多少?
效果分析:
从课堂当堂检查的情况看,学生对于心脏的结构掌握比较好,11个结构名称记的很扎实。心脏的功能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模式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了学生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练习了用结构去推理功能的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得到了锻炼,生物学素养进一步形成。但是当堂想内化成学生的能力还比较肤浅,需要以后通过练习进一步强化。第三个目标是心脏的工作过程一部分学生领会的非常快,通过反复启发讲解,大部分学生能顺利说出来,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是明白不了收缩和瓣膜开闭之间的关系的。总之,这节课基本能完成目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观评记录:
教研组各位老师观课后对本节课做出了如下评价:
1、 教学层次清楚,环节明显,教师语言亲切,启发性强。
2、 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体现的十分清楚,教师比较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恰当的使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动画,图片等的运用提高了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 4、 本节课重点难点设置清晰,课堂时间分配合理,对于重点练习充分,难点突破有效。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重点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自学,点拨和练习,落实效果很好。难点才用了师生对话的方式耐心启发,效果也很明显,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不足之处是这节课的语言还不够精练,欠缺推敲,有些教师语言重复,浪费时间的情况比较突出。时间掌控也不太周密,最后的达标测评没有在课堂上完成,放在了课后作为作业完成,下节课反馈,是个遗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