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的h指数(Hindex)是一个混合量化指标,它的作用是评估研究人员的学术产出数量与学术产出水平。现在我国h指数有愈加流行的趋势,大家认为相较于影响因子,h指数能从总体上更客观地评价研究者的水平。影响因子更多地是对期刊的评价,而h指数则兼顾了研究者的被引次数和学术论文数量。从科学发展的总体形势看,若仅以论文数量而论,我国已成功迈入世界先进行列。自2008年开始,我国每年发表的SCI论文数持续突破10万篇,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这使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科研实力已经进入世界前列,正在成为未来的世界科技中心。然而,进一步分析论文的构成和来源,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从论文的“总被引次数”和“篇均被引次数”两个方面来分析:2001年至2011年间,我国共发国际论文83万多篇,被引510余万次,排世界第7;2011年我国SCI论文篇均被引6.21次,和同年世界平均水平10.71次相比,不到六成,但比上一年有两个百分点的进步。2001年至2011年,我国高被引论文数排世界第6位,排在中国之前的国家有美、英、德、法和加拿大,日本紧随中国之后。一个缺陷是,基于不同的检索数据库如WebofScience、Scopus、GoogleScholar,算出来的某个研究者的h指数常常不一样,这跟数据库的收录范围有关。这时候,我们选择用哪个?估计很多人愿意用比较高的那个。这三个里头,更多时候或许GoogleScholar给出的h指数最高,我发现它有时会将非论文的材料算作引用(如果这个材料提到了你的文章)。实情是,这些检索数据库并不能体现你文章的所有引用,比如WoS,更侧重于SCI收录期刊的引用,直到最近才稳定的将一些中文期刊的引用算进去。另外,不同学科领域被这些检索数据库收录的程度不同,比如分类学期刊被收录为SCI的比例小,而分子生物学和医学则高很多。因此,不同领域科学家的h指数其实并没有太多可比性。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A和B是紧密的合作者,两者共同发表论文,共同署名了20篇引用次数超过20的文章。这时候两者的h指数都是20,表面上看好像科研水平相当。但是,在这20篇文章中,A是15篇文章的第一作者,而B只是5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很明显,A作者应该有更大的贡献。所以,h指数倾向于对大的研究团队有利,多个合作者会共享比较高的h指数(大合作的实验学科就比常单兵或小集团作战的理论学科h指数高),这种情况下混淆了不同作者的实际贡献。但我觉得一个更加值得关注的缺陷是:h指数没有区分作者的实际贡献。要真正衡量研究者的实际贡献,应该对h指数做适当的改进。比如,只统计某位研究者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时的h指数。对于上面的例子,A的h指数就应该是15;而B是5。这个简单的改进也是很粗糙的,因为有时候难以界定研究者在非第一作者文章中的实际贡献。为了让评价更细致客观,可以考虑在计算h指数时对不同顺序的作者有个权重3110643181扣扣学术论文发表-比如,第一作者权重为1,第二作者权重为0.7,第三作者为0.4。如果第一作者同时是通讯作者,那么权重为1;如果通讯作者非第一作者,其权重计为0.8。还是上面的例子,假定A是15篇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另5篇的第二作者;B是5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另15篇的第二作者。这时候计算两者的h指数:(15*1+5*0.7)A为=18.5;B为(5*1+15*0.7)=15.5。我们可以发现,用现有的计算h指数的方法,A和B用h指数所代表的科研贡献都被高估了,并且现有的方法掩盖了A和B实际贡献的大小。由此可见,论文总数位居世界第二并不意味着我们实际的科研水平也达到了世界第二,在我们前面,美、英、德、法等老牌科学强国仍然是我们要奋力追赶的目标,甚至日本也仍然是我们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衡量一个国家科研水平的高低,仅看论文数量是不够的。这就如同上个世纪50年代大炼钢铁不能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道理。要在科学研究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科学人才的持续积累与科研评价的导向就显得尤为重要。关于科学人才,我们最近统计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近10年来,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的年龄正在不断趋向年轻化,已由过去的平均60岁以上,不断降低到去年的52岁左右;反过来,诺贝尔奖获奖者的平均获奖年龄却在不断走高,从过去的平均50来岁不断提高到60来岁甚至接近70岁左右。近10年来诺贝尔奖获得者平均年龄逐渐增长的趋势,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科学由小科学发展到大科学,科学研究由简单走向复杂,杰出科学成果从完成到获得最高认可的时间都在延长的基本趋势。一方面,职业科学家要更多的时间训练才能渐入佳境,另一方面社会对科学成果的评价也越来越严格。因此,科学家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只有终身持续不断地研究,才有可能登上科学的顶峰。近10年来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平均年龄的不断年轻化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征兆,也是近10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成果的重要体现之一。如果七八十岁才当选中国院士,那冲击世界科学高峰的希望就几乎不存在了。我们现在科学发展的状况是,对论文发表数量的关注太多,对引用率的关注不够,大量年轻杰出科学家盛年转岗离开了科研第一线。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科学实力,调整完善现行的科学评价观念,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不知道科学计量学领域是否已经有人用这个思路修正h指数,我在Scientometrics期刊用“author+order”做关键词进行检索,没有发现相关的论文发表。如果还没有关于作者顺序对h指数影响的研究发表,我建议相关领域的同志们考虑下这个问题并且设计一定的算法。当然要考虑到其他一些问题,比如作者排名的权重问题(即如何更客观地衡量在文章中的实际贡献)。同时,也不得不考虑到修正算法的简洁性,太复杂不利于推广使用,h指数和影响因子之所以能流行,就是因为其简单性。当然,对于发表论文时作者不按实际贡献排名(比如可能按名字字母顺序)的领域,就要想其他能反应实际贡献的修正算法。但是,现实的情况却令人颇感不安。据相关研究,从统计上看,中国科学家恰好在创造力的高峰年龄段用于科研的时间反而大幅下降。如果个别科学家由于工作需要,当选院士后必须要去当校长还情有可原,但如果绝大多数年轻科学家都在当选院士后不久就转岗从政,那对国家的科学发展而言,结果将会是灾难性的。保证大多数年轻的杰出科学家专注于科学研究,不断形成冲击世界科学高峰的国家科学能力,就成为当今科技体制改革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对此,我们还可以从科学家学术荣誉追求的角度进行更深入的论证。就中国目前的状况而言,科学家追求的学术荣誉除了举国上下对SCI指标的关注之外,大多涉及科学奖励的层面,而科学发现、发明的优先权命名几乎被忘却。毋庸讳言,以发表论文数量来论英雄的做法并非一无是处。一开始先从重视数量上起步较为容易获得一致的评价标准,20多年前,如果有人能用英文写篇文章,就会让人刮目相看,现在20来岁的学生,可能几个晚上就能写篇SCI论文,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科学发展的第一步目标已经实现。接下来的问题是,对这些年轻的杰出科学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导向,以保障他们继续攀登科学高峰而不是到此止步。根据研究,一个国家,在行将上升为科学中心的赶超年代,杰出科学家的平均年龄一般都不超过50岁。世界范围看,杰出科学家作出创造性成果的高峰年龄段也集中在40岁到50岁之间。因此,从科技政策的角度看,继续保持对年轻杰出科学家的支持和及时认可,在坚持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杰出科学家获得国家认可的年龄;继续鼓励支持年轻院士潜心研究,冲击世界先进水平,在制度上为其研究创造条件,并对其非科学活动适度予以制约,从国家科技发展的需要看,不仅具有操作上的可能性,而且在战略上也非常必要。总结H指数(Hindex),在科学论文数量不断取得突破的基础上,从调整科研评价机制入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术业有专攻、学仕皆精进、科学高追求”的策略,不断提升我们的科研水平和质量,摈弃单纯以论文数量论英雄的简单评价模式,把握历史机遇,倡导社会观念变革,尽可能支持并保障大多数杰出的年轻科学家在科学道路上持续奋进,是中国科学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在未来成为下一个世界科学中心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