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科版科学五下教学反思

2023-11-02 来源:客趣旅游网
教科版科学五下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沉和浮 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反思一:

简介: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学生既熟悉而又抽象的概念,当我们把物体放入水中时有的物体沉,有的物体浮,这是学生所熟悉的,但物体沉浮与什么有关,这个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却是全新的。在探索这个新的知识点时,学生的可操作性比较强。因此,选择这一活动和同学们一起进行探索和研究。下面结合这次科学探究活动情况,重点谈一下在这次教学活动中的得与失以及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科学探索带来的快乐。 一、教学之所得 在本次活动中,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现象把小玻璃球和小树叶放在水中观察到的现象出发,把学生“拉”进熟知的生活情景中,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以此来大大增加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然后让学生队本组准备的材料进行实地地操作、试验、发现新的现象,探究新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去积极体验和探索,体现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习惯、科学认识和科学素养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教学中的重难点,注重引领学生经历一个“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的不断冲突、不断修整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施展。

另外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中,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和探究方法的培养,在活动开始带领学生回顾了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顺利展开后续的探究活动,渗透了科学方法的教育,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也避免学生在以后的活动中有异议。另外,猜想是科学探究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活动中,考虑到学生由于年龄、经验和认识水平特点,学生常常用独到得不同于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思考,不可能说出绝对正确的结论,因此,在活动中非常注重组织学生进行猜想活动,在猜想过程中允许学生出错,耐心倾听学生的每句话,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接纳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面向每一个学生,力求真正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另外即便学生猜想错误,对他们也是一种帮助,学生错过之后,会激发他们在以后的活动中思索的更全面、更仔细。除此之外,我们还组织学生把如实地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形成个人猜想记录,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设计汇报交流这一环节,通过汇报交流,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也让学生学会互相学习、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同时培养学生倾听他们意见及建议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明白倾听别人的发言是对别人的尊重,通过认真倾听可以“取人之长”攫取别人发言精华,同时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质疑,更加清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在不断地激励与提醒中不断进步。

科学的活动就像是做游戏一样,要有规则,要进行活动就要明确做什么,怎么去做。在小组合作验证桌上的物体放入水底,哪些物体是沉的,哪些物体是浮的实验前,学生首先明确实验要干什么——验证刚才的猜测是否正确,思考物体的沉浮和什么有关,和它的轻重大小有关吗?然后明确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学生的活动会更有序、有效。同时,实验记录是学生各自在探究活动中思维过程的印迹。

鼓励学生做好真实的记录,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行为习惯。此外针对“物体在水中沉浮与大小、轻重之间的关系“这一环节,我进行了冷处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大小、轻重之间的关系既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又使本次活动的难点,由于其中存在的微妙的关系三年级学生认识起来比较困难,而教材中为我们提供的研究方法又比较难,因此在活动中我大胆地进行了突破,打破了课本的束缚,而在取材上下了功夫,在准备的八种材料中,准备了三种大小完全一样、而轻重有很大差别的木块、塑料快、铁块,同时又准备了轻重完全相同、大小差别较大的金属环和泡沫板,使学生活动起来比较轻松。受到了比较可喜的活动效果。教学设计实施应更多地从学生的实际来出发,大胆的打破教材的束缚,进行创造性地使用,最大限度地适当的降低活动的难度,让学生最大限度的体验科学探索成功的乐趣,对他们今后进行科学活动是一种激励、一份力量。 最后本着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带着新问题出课堂的理念,在活动最后给学生留下“悬念”,向学生提出了怎样使浮在水面上的小药瓶沉入水底这一实践应用性的问题,把课堂上引发的科学问题延伸到课外活动中,也为下次活动的顺利进行铺平了道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又让他们体会到科学的无穷奥妙。 二、教学之不足

在本次科学探索活动中,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给本次活动带来了不少的遗憾。比如教师的语言不够简洁、精彩;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多样,缺乏针对性;还有个别之处活动进行得不够充分,有些急于求成等等,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需要不断进行改进。

另外通过此次活动,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生动、精彩的科学探索活动,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应变能力,否则我们所组织的活动就难免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遗憾,所以在平时我们要多下功夫,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不断的磨练自己,才能不断成长进步。

总之,课堂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地方,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不同的班级,会有各种不同的情况,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处理形式。但是,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即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我们要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在科学探究中,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假设等多么简单可笑,我们作为教师都不应该轻易否定,不能对对学生进行压服,而是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和证据亲自来验证,从而促使学生在理解或领悟的基础上主动转变观念。如此,学生才有可能养成尊重事实、敢于批判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反思二:

依次出示了小石块、小泡沫塑料板、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胡萝卜、橡皮,让学生预测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因为学生对小石块、小泡沫塑料板、带盖的空瓶有相关的生活经验,所以很容易地做出了预测,但对回形针、蜡烛、胡萝卜、橡皮四种物体,学生比较有争议,实验之前每说一种物体的名称让学生判断它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持不同意见的同学便很自觉地分为两派:“沉”、“浮” 、“沉”、“浮”之声不绝于耳,各不相让,此起彼伏,还颇有节奏,气氛非常热烈。为此,特别规定:“最多只能说三遍阐明自己的观点,因为‘事实胜于雄辩’“,然后依次将这几种物体放入水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当同学们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手中的回形针,期待回形针能如他们所愿

“沉”或“浮”,以证明自己的判断有多准确时,把回形针轻轻放入水面,回形针稳稳地浮在水面上,“耶”!认为回形针能浮的同学早就按捺不住兴奋和激动了,这回可是“眼见为实”了!关于回形针的实验,课前做了几遍包括上节课做的都是沉的,但是没想到这次做的竟然成了浮的!没办法,科学就要讲究实事求是嘛,这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的缘故,想到这儿,笑了笑,拿出回形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了回形针确实浮在了水面上,现在再做一次,同学们注意看。”这次,没有平着放,而是稍微有点倾斜,轻轻地把回形针放入水中,回形针沉了下去。“耶”,原来就认为回形针“沉”的同学这次总算扬眉吐气了,也兴奋不已。“同学们,为什么会有这两种现象呢?”虽然课前未预设这个环节,可是感觉也不能对此置之不理。有同学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有同学谈到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于是顺势补充解释:我们洗衣服有时水冲到干衣服上,但衣服并没有马上湿,也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有时杯子里的水满了,甚至呈弧形凸起于杯口,但水仍然没溢出来,都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在讲解的基础上,又请了几位同学分别到前面,自己将回形针放入水中,结果都是沉的,证实了刚才浮在水面上的现象确实属于偶然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回形针在水中确实是沉的。

虽然是一个小插曲,但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以后再做这个实验时,应该斜着放,而不是平着放,要避免这种偶然的现象干扰影响我们的教学,尽管通过分析研究,同学们也相应地扩展了一些知识。

课后再次进行了反思,由于学生对砖块、木块的沉浮经验十分丰富,让学生观察它们在水中沉浮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明确判断物体沉浮的标准,同时也规定了操作的方法应该是:把物体轻轻从水面放人水里,而不是把物体扔进水中,也不是放在水面上。虽然给学生是这样说的,但并没有深入地理解后面这句话,所以才出现了上面所说的本不应发生的现象。看来,课前的备课还是应该再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教参,充分地预设各种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才能更好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另外,课前买来10个胡萝卜2个白萝卜进行了在水中沉浮的实验,发现只有3个胡萝卜是浮的(而且大部分浸入水中),其余7个胡萝卜和2个白萝卜在水中都是沉的,而课本上的原话是:“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这就意味着我们只能找在水中能浮的萝卜作为实验材料(课上我是用那3个在水中能浮的胡萝卜做的实验)。作为激发学生认知矛盾的材料,我感觉教材中应选用学生不容易判断,但实验起来现象比较明显的,比如苹果等,否则不容易达到理想的效果。

反思三: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由教师演示实验导入新课,使学生有明确判断物体的沉浮方法和学习观察方法,并能从中发现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课后认识到,学生发现的问题没有引起重视,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疏忽的一个地方。 二、引导探究,自主学习

学生往往会根据“大的物体浮,小的物体沉;轻的物体浮,重的物体沉”等原有认识来判断物体的沉浮。接下来教师要引领学生进一步探究物体沉浮的与大小、轻重的关系,改变学生原有的模糊认识。下面是两组不同的材料,提供给学生探究后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第一种,教师给学生提供泡沫塑料、红萝卜、回形针、牙签、小木块、石头等八种东西,学生观察、实验后,按大小排列,发现“大的

物体不一定浮,小的物体不一定沉”;按轻重排列,发现“轻的物体不一定浮,重的物体不一定沉。”原来沉浮与物体的大小、物体的轻重无关!?实验结果与学生的原有认识发生了矛盾,学生开始不解。真的无关吗?这是怎么一回事?学生开始思考。经过思考后发现“轻重”、“大小”是两个变量,没有控制其中的一个变量,根本无法研究“大小”或“轻重”与沉浮的关系,从而引伸出控制一个变量的后继探究活动。第二种,教师给学生提供泡沫塑料、大木块、茄子、回形针、铁钉、玻璃珠、小石子、材料,学生观察、实验后,按大小排列,发现“大的物体浮,小的物体沉”;按轻重排列,发现“重的物体浮,轻的物体沉。”实验结果让一部分学生的原有认识得到了肯定,让原来质疑的学生开始不自信。材料在实际探究活动中给了学生误导。

反思四:

为了克服“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随着教师转”的弊端,改变课堂“满堂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的情况,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尽可能把最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针对科学课的特殊性,即“科学探究能力形成信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这一特点,在把课堂时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的同时,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的能力。古人不也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陶行知说曾经说过一句话:“兴趣与学习成果往往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是呀,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毫无兴趣,即便他人在教室里,心或许在操场上驰骋呢?又何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为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课堂上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如,上课开始创设了让学生猜测四种物品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情景,让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去观察,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各显神通。这时候,不是老师让他们猜,而成了他们自己要猜,争先恐后地要猜,为这节课的继续探索创造了较好的效果。 二、 生亲历探究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而不是简单地把探究结果告诉学生,以便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课堂上,学生亲自动手做了四个小实验。学生们对物体沉浮的认识经历了“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这样一个一波三折过程,而对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疑问,发现的问题,教师始终没有给他们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而是让学生通过推测,验证,层层推进,由果推因,自己去找答案。如在做第二个实验后,发现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对沉浮好像没有影响时,我并没有告诉他们结论的正确与否,而是给他们准备了四个大小相同,但轻重不一样的立方体,让他们自己通过探究去找答案。

当然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需要学校、家庭、甚至是社会的共同努力。愿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并能识别什么是科学的,什么不是科学。

1.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他们的轻重、体积大

小有关系吗?”这段话不光总结了前面一课的主要内容,也提示了这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教材中的第一部分看起来似乎比较凌乱,实际上其中的一些问题的设计是要解开一个重要的实验思想:控制变量。为什么按轻重顺序排列的七种物体,却不能看出他们在水中沉浮的规律?表面上的按质量排序和其他一些隐含的变量,需要学生认真思考才能分辨清楚。所以这一环节一定要引导学生细细思考。学生的理解有很多,回答也多种多样。有的说“因为他们是不同的物体”,有的说“他们的形状不同”,有的说“他们虽然重量排序了,可是大小没排序”,还有的说“这些东西的质地不同”,也有的干脆说“不知道”…… 在这个问题的思考上,很少有孩子和以前接触较多的对比实验联系起来。虽然对对比实验的操作已经比较熟练,可是当他们面对这个有两个变量同时影响结果的实验时,他们还是显得无所适从。因此,这部分的重点是要让学生想到“可能是物体的轻重和体积大小都在影响物体的沉浮。”

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接下来的两组实验就顺理成章了。一组是“体积相同,质量不同”,一组是“重量相同,体积不同”。在老的实验盒中找了一组体积形状一样的铁块、铝块、塑料块和木块。同样能说明问题,效果也不错。从这个实验中学生很容易知道了“体积相同的物体,重的物体容易沉;体积相同的物体,轻的物体容易浮。”

1.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安排了两个实验操作活动: 活动一:让学生明白把同一块橡皮泥作成各种不同的实心形状之后,它的重量没有变,体积没有变,那么它在水中的沉浮也不会发生改变。这个实验活动涉及到测量橡皮泥的体积,为后面测量排开的水量做好了铺垫。 活动二:学生通过测量五种不同形状橡皮泥的排开的水量,并从测量的数据中发现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浮的排开的水量大,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大。从而得出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大。

可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小组得出的数据是沉的排开的水量比浮的排开的水量大,这是什么原因呢?让测得这样数据的小组重新测量。发现:第一,这些小组的橡皮泥放进水中有一部分就化了,当他们再用这块橡皮泥做实验时,橡皮泥的重量已经发生变化了;第二,每次把橡皮泥取出,有一部分水会被带出来,这就影响下次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第三,用来测量的刻度杯上的刻度不是很精确,学生读出的数据存在很大的误差。以上因素都会得出不科学的数据。

1.5、浮力

《浮力》的学习是以密度、力、二力平衡等知识为基础的,有较强的综合性。从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浮力的体验,如木块能漂浮在水面是由于受到水的浮力,氢气球在空中能上升是受到空气的浮力,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是不同的等,这些体验都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抽象与概括,只凭学生粗浅的观察分析,形成了一些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观念,这些错误观念的形成又会成为学生学习浮力知识的思维障碍。 在浮力知识的应用解题中,由于有多种解题方法,而学生由于对各种方法的应用条件的不明确,所以会乱用公式;而有的学生则感到解题无从入手。所以在教学中更应让学生明确解题的方法(可让学生分为:称重法、阿基米德原理法、平衡条件法等),而对每一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或应用该方法所需要的已知条件进行

归纳),例阿基米德原理法应用条件:(1)已知排开的液体的重力;(2)已知排开的液体的质量;(3)已知排开液体的体积;(4)已知物体的体积,同时物体处于浸没时(即:V物=V排),(5)已知物体的质量及密度,同时物体处于浸没时等。

在学生明确各种方法的特点时,再精选题型让学生去分析题中的已知条件,从而去选用合适的方法。当然只要条件允许,有时一题有多种解法。通过方法的讲解与题型的练习,学生对解题的分析与思考能力就会大为加强。当然解题的方法各人各有特色,对此要加以鼓励及引导。通过这样的教学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前一课,孩子们明白了浮力测量的方法,了解到了物体(上浮)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排开水量有关。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拍开水的体积越小所受的浮力越小。然而,孩子们一定有个疑问:那么那些本来就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虽然这个问题会困扰孩子们,可是他们未必很主动地发现这个问题。所以在上课时直接提出了这个问题。问完这个问题后,观察他们的反应。本来想他们中一定会产生很大的分歧,应该有一半人会认为不受水的浮力的。然而出乎预料的是,绝大多数孩子认为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的。于是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这个追问还是有必要的。孩子们的判断,有的来自本身的思考,有的则是来自别人的判断。如果能说出判断依据,那就是自己的思考了。即使自己是蒙的,或者是从了“众”,听一下别人的思考过程也是好的。

有的孩子说在水里拿重的东西比较好拿,有的说不管是什么物体,都是受水的浮力的,有的说是从书上看到过的,……

从孩子们的发言看,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片面的,表面的,不确定的。所以这节课最大的目的就是用实验来证实他们的猜想。 实验本身比较简单,而操作的难度也不大。所以难度体现在了对实验的设计上了。由孩子仿照上一课的实验过程来设计本课的实验方法和过程。而孩子们的表现和证实了他们是有能力做这样的事情的。

另外,又一次重申,要在科学课上学会安静。安静地思考,安静地倾听,安静地讨论。孩子们也很配合,互相监督着、提醒着,课堂的秩序保持得不错。表扬了他们,也希望在以后的课上能继续良好的表现!

1.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学这一课,以下几点感受颇深:

一、精心作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这一课的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用在我们科学课的课前准备,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先罗列一下要准备的材料吧:

演示用材料:两个大水槽,分别用标签纸编码:1号和2号,里面分别盛一水槽请水,一水槽盐水(盐水的浓度刚好能使马铃薯浮在水面),天平一架,滤纸两张,两个有刻度的小烧杯,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糖水,一杯食用油,一个铁块,滴管,量筒两个。

学生小组实验用材料:材料盘,酒精灯,火柴,一个比较小的马铃薯,两个铁勺,分别贴好标签:1号和2号,一个信封(里面装有5袋食用盐,分别装在自封袋

里,质量基本相同),一个一次性杯子(里面盛一写水,用来放燃烧过的火柴梗)。 罗列完毕,实际操作中,应该准备得更充分些,甚至再多准备一些学生可能会说到,并在他们设计的实验中将要用到的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自主性,而老师只是配合学生,成为他们的启发者,活动的组织者,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的得力助手。

二、充分的课堂预设,是上好这一课的前提。

精心的课前准备,来自“缜密”的课堂预设。预设什么?

1、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学生,才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说:教学这一课时,由于学生在前几课时的学习中,认识了解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与“大小”、“轻重”有关,于是,在引入《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出示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让学生猜测“大的沉,还是小的沉?”,再通过实践发现“与大小没有关系”,学生再进一步猜测“可能与‘液体’有关,这样的引入,平实而切合学生,使科学探究层层推进。 2、巧设铺垫,过渡无痕。

每次老师让学生猜测“同样多的清水和盐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很多学生都说不到“可能与轻重有关系”,到了这个环节,一般老师为了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就自己说:“会不会他们的轻重不同?”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学生怎么想,就开始比较两杯液体的重量了。

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追求无痕过渡,在一开始,出示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让学生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说出了大小、轻重、形状等不同点后,及时板书,并表扬学生:“你说的很对,我们在观察两个相似的物体时,就可以比比他们的大小、轻重等不同的地方。”同时板书:大小、轻重。如此一来,再让学生通过比较“两杯同样体积的清水和盐水的不同点”,探究马铃薯为什么在清水中沉,在浓盐水这浮,学生自然会想到可能由于它们的重量不同,通过称一称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简单的铺垫,使学生亲身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验证——获得结论——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过程。无痕的过渡,也让学生快乐地经历了整个探究过程,教师真正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1.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本课是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首先学生观察老师两个大小不同的马铃薯放在两个水量相同的杯子里,产生的现象.你看到什么现象,你有什么想法?(猜测一下,马铃薯上浮的几种原因?)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节课,总共设计了五个活动:观察两个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推测什么原因使马铃薯上浮.实验验证两个水槽里的水不同,自由选择调制一杯盐水或糖水,比较盐水和糖水的轻重等活动,要求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为了使学生想出的办法能充分得以实施,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材料,玻璃水槽盛有清水和盐水;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蜡烛、汤勺火柴、;塑料杯搅拌食盐、白糖马铃薯;电子秤、酒精灯、勺子大小相同的塑料杯三只、熟鸡蛋一只、250毫升烧杯一只及死海资料投影片.由于活动材料准备得十分充足.。学生们想出的办法绝大数能够得以实施,从而为学生们的探究提供了方便。材料的多样性符合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本节课的教学根据学生发展的脉络和学生的参于情况对教学过程做了一些调整。

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有时上浮,有时下沉,这可能与杯子的大小有关;,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可能与马铃薯的大小有关。然而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根本不在往这方面支推测,而是直接切中了问题的实质,认为可能是小杯子里装的是盐水,理由是他不小心手上碰到了水,自己尝过,感到是咸的。因此在教学中,不管学什么内容,我们都要珍视学生在其中产生的问题;或者是假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之成为教学的起点。在猜测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都是盐水,验证的方法都说是用嘴尝尝,对于不知名的液体能随便尝吗?没有想到在酒精灯上加热蒸发的办法。教师的点拨也不可少。及时解决学生困惑。是不是盐水才能使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学生们都说,不是。哪还有哪些液体也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味精水、白糖水、鸡精水。于是大家调制味精水白糖水进行验证,结果与猜想一致,大家的情绪很高,课堂气氛活跃。 总之科学课要放手让学生探究,相信学生有能力进行探究。

第二单元 热 2.1、热起来了

今天有学生让看他的活动记录,记得有一个学生是这样的记录结果:温度计贴脱下的衣服外层开始温度为20℃,经过两分钟后是23℃;插进袖管的衣服夹层里开始是23℃,经过两分钟后是27℃,如果学生都得到这样的结果,这个实验的设计就是失败的。问题在哪里呢?第一个活动要求学生在活动前几分钟才脱下衣服,衣服里残余的热量影响了实验的准确度和实验要求达到的初衷。原来设想里放在一边的衣服不升温太理想化了,怎么能让学生感受到穿着和脱了的衣服之间的升温情况的不同呢?所以下午的教学我修改了活动记录单,内容为: 活动1、贴衣服外层 时间(分钟) 开始温度 1 2 3 温度(℃) 活动2、贴衣服夹层 时间(分钟) 开始温度 1 2 3 温度(℃) 这样调整后学生会发现活动1升温情况不明显甚至几次记录结果都不变化,活动2升温明显甚至经过一分钟就升高了5、6度。课后自己也做了一次验证实验,结果是活动1、贴衣服外层温度依次为:19.2℃\\20℃\\20℃\\20℃。活动2、贴衣服夹层温度变化依次为:19℃\\27.5℃\\30℃\\30.5℃,如果学生能得到这样的实验记录结果,对衣服不能升热应该是理解了。

2.2、给冷水加热

给冷水加热,学生能够回答出许多简单易行的方法。比如说火烧、电加热、放在开水中、放在太阳下,总而言之,都需要热源。将冷水放在热水中的确能将水加热,及时进行了总结,避免让学生的关注点仅停留在温度的改变上,还会出现哪些结果呢?学生们进行简短讨论后,预测现象。多数学生认为会沉下去,理由是冷水比热水重。加如冷水,果然如他们所料,沉了下去,下面一片欢呼。此时,只有少部分学生保持冷静并继续思考,冷水受热后有可能还会升上来,一位学生如此回答。你们同意吗?大伙将信将疑,眼睛盯着塑料袋。慢慢地塑料袋果然改变姿态,战立起来,先悬浮起来,最后部分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下来。为什么冷水

会漂浮起来呢?学生的思维很奇怪,很少有学生会从重量上来考虑这个问题,以至于天平都用不上。学生们回答的更多地是从塑料袋里面含有空气,这部分空气加热后变成气泡跑出来了,所以就浮了起来。还有一些同学认为有水漏出来了。其实这点和材料有关系,教材上给我们展示的材料是一种并不能做到密封的塑料袋,很容易漏水,这一点对教师实验操作还是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在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的变化中,首先需要引导学生从体积和重量变化上来研究这个问题,假如学生并没有提到重量变化,需要引导到这个点上。因为实验前必定涉及到称重,天平的使用方法介绍是不可避免的。这点在学习《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中就应该介绍到。 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旋动平衡螺母(天平两端的螺母)调节零点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

2、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根据称量物的性状应放在玻璃器皿或洁净的纸上,事先应在同一天平上称得玻璃器皿或纸片的质量,然后称量待称物质。 3、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托盘天平只能称准到0.1克。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至指针再次对准中央刻度线。

4、过冷过热的物体不可放在天平上称量。应先在干燥器内放置至室温后再称。 5、取用砝码必须用镊子,取下的砝码应放在砝码盒中,称量完毕,应把游码移回零点。

教师在介绍方法时,最好让学生与老师一起动手操作,称量物体,其中特别要强调砝码的取用方法,许多学生会很自然的用手直接去拿砝码。

两次称量后学生们会发现,重量是没有变化的,我们得出的结果都是27.1克,而体积地变化由于不是很明显,需要引导学生制定观察的方法,标上刻度线,便于观察和读数。加热后,学生能够比较明显地看出气球皮的变化和水体积的变化情况,可以让学生触摸气球皮,能够感觉到应绑绑的,从而更加体会到膨胀的含义。

2.3、液体的热胀冷缩

一.怎样的课堂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情景的创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如能开个好头,创造出一个环境来感染学生的兴趣,就可以大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科学课中可以创设一种悬疑的情景,让学生惊叹“为什么会这样?”,或者挑起学生的认知矛盾冲突。从而让学生产生探究的热情。 2、教师的激励性语言。 3、设置扣人心弦的疑问。

如果教师平铺直叙一讲到底,学生就会厌烦。如能设法设置一些好的疑问,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

二.什么是要让学生说出来的,什么是老师直接告诉的,要分清楚。

当大部分学生有能力探究出来或者他们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时,就可以让学生说出来。如《液体的热胀冷缩》让学生想办法怎样让水在透明管子里的变化看得更清楚,并提供了红墨水给学生,那学生看到了现成的材料当然就会想到把红墨水滴到水中,这样就能看得更清。这是他们能力可达,完全可以让学生说出来。

但如果学生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他们的能力是不足以把问题探究出来的,那就

需要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如做液体热胀冷缩实验用的管子上面有两个黑色的小圈,究竟有什么作用呢?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个实验材料,也没有做过相类似要做标记的实验,所以如果要让他们回答出这个问题,是很难的。这时就需要老师直接告诉学生怎样使用这个小圈,就不需要再花时间让他们讨论。 三.老师不应该只为了追求知识目标。

老师过于注重结论,就会表现在当学生回答到点子上时,老师就马上肯定。 或当学生在汇报时还没等学生说完就帮他们做思维归纳。这样只会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权。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收集到的事实或观察到的现象,是非常零乱的,在归纳、分析、整理时,老师要注意相信学生,不怕出乱子。如在学生观察到液柱上升,他们都想把自己的发现和同学分享,这时应该让学生充分交流他们所观察到的,不要因为一两个学生说到液柱上升了就不让其他学生说了。毕竟学生虽然看到相同的现象但他们的表达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只要最后老师提出“刚才的几个小组他们观察到的共同现象是什么?” 就会引导学生从整体的、系统的角度来认识问题。

四.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辨证关系,教师要善于发现闪光点,让学生的想法在课堂上得以生动活泼、缤纷多彩的展现出来。让我们的课堂分外精彩。;在我们科学课堂很多东西是教师预设所无法预料的,正是这些突发的生成使课堂增色很多。教学的进程中,学生应该是积极的行动者,有效的课堂必然有着思维活跃的学生群体,因此,随着新知识的出现和对新知识的理解,接踵而来的是相应的思考,思考便会产生争辩。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生成点是一闪而过的,一个时间差,就可能错失一次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良机。如在让汇报水受热时观察到什么现象,有学生说到“红墨水越升越高,但水没有增加”,这时应该好好把握住这点,引导学生:水没有增加,但水却上升了,那是水的什么发生变化呢?这样就能更好的突破难点。

当然,任何问题总要涉及一个度,无论情况如何,老师心中都要有一把尺,权衡其间的利弊,在预设与生成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

五.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做得不够,只是师生交流,缺少生生的交流。 我们习惯于将“少数个体成功”等同于“群体的成功”。依靠几个学生的出色发挥虽然能够让课堂精彩,但教学不应该只有核心学生的道理十分浅显,依靠少数学生出彩带来的课堂所谓成功并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这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

在科学课中,特别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即使有个别学生学对了,老师仍然要“磨”他们说出理由;即使大部分都同意了,老师还是要问“有没有不同意见”,鼓励他们创新。如在《液体的热胀冷缩》一课中问学生水受热时,体积有什么变化?让几个学生回答后,再让其他学生评价一下你认为哪个同学回答得最好、最能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然后再说那我们就按照这个同学所说的来描述……或者当一个学生回答得很好时,停下来问问学生你们还有意见吗?若学生都没人举手,则说:“看来大家的意见都一样。”然后再出结论。这样就不仅仅只有师生的交流还有生生的交流,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让给了学生。

2.4、空气的热胀冷缩

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梳理和反思,发现有两个环节考虑不周。

1、三个提示的出现时机。

学生交流实验设计时,设计了三个提示。学生在交流设计时,也很好地解决了提示的问题。但是回答的质量不够高,深度也不够。反之,如果把这一环节调整到设计实验之前,让学生在设计实验时讨论一下,形成统一的意见,那么学生的回答会更到位。

2、建模解释环节。

在建立模型解释空气热胀冷缩原因这一环节,借助于视频帮助学生建立模型,让学生在看完视频后讨论看到的现象:即运动越快,微粒之间的距离越大,体积就越大;运动越慢,微粒之间的距离越小,体积就越小。再把看到的现象迁移,用来解释空气热胀冷缩的原因。然而这部分内容太抽象,学生仍然处于半懂不懂的状态。如果把教材上提供的文字解释资料复印给学生,把资料和录象结合起来,那样学生的理解会更清晰。

2.5、金属热胀冷缩吗 温度每变化1℃,1米长的钢轨大约伸缩0.000018米,假如一年中气温变化60℃那么1千千米长的铁路就要伸缩708米,如果不留缝隙冬天受冷收缩,就会被冻裂成几段,夏天钢轨受热膨胀,就会变得七扭八歪,有的朝上拱起。因为有热胀冷缩,所以钢轨之间必须有缝隙。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热胀冷缩的现象,你看到过吗?(听同学介绍) 现在找到了几个生活中和热胀冷缩有关的现象,我们来看: ① 伸缩的桥梁;

② 架高压线要保持电线一定程度的下垂;

③ 剥鸡蛋(把煮热的鸡蛋放在冷水中泡一泡, 由于蛋壳和鸡蛋白的收缩程度不一样, 就可以使两者脱离, 剥的时候也就很容易了); ④ 瓶子盖拧不下来,用热水把瓶盖烫一烫就能拧下来; ⑤ 火车上的可装卸的轮箍、水泥板路面等等

5、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热胀冷缩的现象?金属热胀冷缩吗?铜、铝...... 大多数金属热胀冷缩 (锑 、铋 ---- 热缩冷胀)

2.6、热是怎样传递的

整堂课以学生自己探索为主,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观察、思考等方式,对热的传导、热的对流的感知,又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热的辐射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掌握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一开始问学生:“你们吃饭用的不锈钢勺的勺部浸在热水中,过一会儿,用手摸一摸勺柄,感觉怎样?”学生分组做实验。他们在实验中发现勺柄也热,有的组觉得勺柄慢慢得热起来。有的学生用手摸了摸不锈钢勺的每一部位,发现勺口最热,勺柄的上端不是很热,知道了热是从勺口慢慢传到勺柄的。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弄明白了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热是从温度高的一端传到温度低的一端,这种传热方式就是热的传导。

接着,学生经过一番的讨论,准备在烧杯里的水面上放一些木屑,加热烧杯,发现水被加热后,木屑运动起来了,有的木屑下降,有的木屑上升,形成了一个环流。知道了水加热了会上升,冷的水下降来补充,不久整杯水都热了,热在液体中传递的方向是从下往上循环流动的。当学生做好了这个实验后,我问:“古代,

我国有一位军事家,他发明了一种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指挥工具,你知道是什么吗?”“孔明灯”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学生也慢慢明白了热在液体、气体中的传递方式就是热的对流。

最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冬天,晒太阳能使我们的身体暖和起来,我们在火炉旁也能使我们的身体暖和起来的原因。有的小组通过课前上网查资料了解:物体因自身的温度而以电磁波形式向外发射能量的过程,是热传递的方式之一。物体所辐射的电磁波波长随温度而变。温度较低时,主要是不可见的红外辐射;在500℃以上,则逐渐发射较强的可见光,直至紫外辐射。此外,物体温度越高辐射越强。这样,学生对冬天,晒太阳、在火炉旁取暖……方式来获得热也了解了,这就是热的辐射。

2.7、传热比赛

在活动时,涌现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1、在开展第一个比赛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并操作,可一个同学却提出:在比较塑料棒、木棒、铝棒、铜棒谁热时,我们用手一起触摸感觉,这样对比准确吗?2、在开展第二个比赛时,有一组同学设计一种方法:分别在铜条、铝条、钢条的同一个位置上用凡士林粘上一根火柴棍,再用酒精灯分别在同样的距离上加热,然后记时,最后看谁用时最短谁就传热快。

本课的教学目标设为:1、对不同材料传热快慢的问题进行预测,能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2、能举例说明哪些是热的良导体或不良导体。3、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和整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一、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

学生实验是小学科学课的重要形式,它不仅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了条件,而且实验本身就能很好的展示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这节课我提供给学生各种实验材料:不同材料的小棒、杯子,凡士林,绿豆,热水,酒精灯等。让学生自由选择实验材料自行设计实验,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哪种材料传热得快,哪种材料传热得慢。从实验仪器的选用到实验操作,无不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科学学习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以探究为核心,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基本理念,对科学探究提出了具体的内容标准。教学中,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进行猜想,鼓励学生设计多种实验方案,大胆进行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汇报、展示时,请其他小组的同学评价“他们是否做得科学,有哪些不足之处,还可以怎样进行改进?”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从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关注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价,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本课采用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分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汇报、交流实验方案,分组进行实验,汇报、展示。在这些活动中,每个同学学会了怎样分工合作,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倾听别人的意见,善待批评以及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接纳、赞赏、分享、互助……

四、注意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评价就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因此,在教学中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当学生汇报实验方案时,及时表扬设计方案最有创意的孩子,对比实验设计得很科学的孩子。当学生上台汇报、展示时,通过其他的同学的评价,同学们更明白对比实验的要求,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最后让每个孩子进行自我评价,在学习中获得自信、满足、快乐。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都是让学生自悟自得。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自行获得知识,锻炼了能力,让他们的创新思维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2.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保温杯的活动过程。在教学材料的准备上,出示三种不同的材料的杯子,通过比较哪个杯子的保温性能好来引出“导热性能好,吸热快,散热快;导热性能差,吸热慢,散热慢。”同时,阅读资料库P48,让学生对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不同有初步了解。 在实验技能方面的要求: 1)对于加入水量的控制 2)温度计的使用

3)材料策略(实验器材摆放好,实验桌面的整洁)

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 3.1、时间在流逝

本课的重点部分教学,让学生看着计时器,默数一分钟。在有了进一步的感性体验后,抛出了一个问题:“现在我们不看时间,估计一分钟有多长,你有多少种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后,反馈)

生1:一分钟能跳100下绳子。

生2:一分钟可以做30多个仰卧起坐。 生3:一分钟心跳70下左右。 生4:一分钟可以打个电话。 生5:一分钟能整理一个书包。 经过交流,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大多数学生都能用身体感官或借助外在的事物估计一分钟,但由于学生的本身的科学素养有限,此时,更需要教师随机对他们的回答进行引导、规范。

因为这堂科学课少了实验操作,教学时,我设计了不少的问题,试图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时间。但发现,这一问一答的形式,会让学生疲于应付,也少了思考的时间,还不如综合起问题,让问题更有深度。既能引起学生适度思考,又能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的问题或许才是科学的提问吧!

3.2、太阳钟

本课在前课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古人很早以前,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

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在当时计时的工具叫做日晷。

本课教学一个重点是让学生利用第一课的知识制作简易的太阳钟。课本上介绍了两种太阳钟的制作方法。如有时间,教师应该让学生尝试这两种方法,然后比较这两种方法哪一种计时准确。这样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工具具有感官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3.3、用水测量时间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记录10毫升、50毫升和100毫升水慢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流水为什么能够用作计时工具,流水与时间的关系等。

课前,自己先做了实验,用一个一次性塑料杯子,在杯底打一个小洞,倒入100毫升的水,用一个量筒接住,当量筒里的水达到10毫升时,我记录一下时间,当量筒里的水达到50毫升时,又记录一下时间,最后当量筒里的水达到100毫升时,可是杯子里的水漏不下来了,没办法,等不到100毫升,只能在接近100毫升时,记录时间。这样测出来的时间误差比较大,估计当学生做这个实验时也要碰到这个问题。

果然,不出所料,课堂上每个组在做这个实验时都碰到了同样的问题,杯子中最后几滴水漏不下来,因此,在得到流完100毫升水所需的时间,组与组之间误差相当大,有的组用了150秒左右,有的组用了200多秒。问学生:“为什么测10毫升、50毫升水的用时组与组之间的误差不大而测100毫升水的用时组与组之间的误差大?”有学生说:“刚开始实验时杯子中的水有一定的高度有一定的压力,滴水的速度比较快而且均匀,到了实验结束时,杯子中水的高度低压力小,滴水的速度比较慢。”表扬了这位学生分析的原因。让学生们想一想,有没有保持杯子中水的高度不变的办法?能不能发现更好的办法解决误差问题?学生们又开始实验了,在实验中学生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有的组里采用分工合作的办法,具体做法:一位学生负责在杯子中加水,让杯子中的水始终处在同一高度,一位学生负责观察量筒里的水达到10毫升、50毫升、100毫升时给另一位负责记时的学生提醒及时记录。有的组让100毫升的水滴到滴不下为止,把杯子中剩下的水测量一下,大约有6毫升的水滴不下来,接着在杯子中加入106毫升的水重新再做一次实验,这样当杯子中的水滴不下来时,滴完的水正好是100毫升。

学生们在实验中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能改进实验,这是这堂课中学生们最大的收获,也是老师期待的结果。

3.4、我的水钟 1、关于导入

为了能让学生在课堂四十分钟,这样一个相对比较短的时间里,制作出一个能计时的水钟,教学中采用实物水钟演示的方式导入,目的是让学生能在观察中思考,水钟是怎么计时的?水钟的刻度是怎么标注的?水钟是怎样制作的?

学生思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设计的过程,因为学生由此定会想到,接下去应该如何制作水钟?在制作水钟时要考虑哪些因素?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对着制作水钟材料凭空设计的缺点。也许有人说,那这样做不就是依葫芦画瓢吗?这会降低学生思维的参与度呀!其实不但不会,而且思维的训练更实。那种让学生对着材

料苦思冥想,初看像是在“创新”,其实是“假创新”,试想学生能在四十分钟,甚至还不到的时间里创新出一个水钟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是虚假的。 2、关于刻度

教学用书中建议学生先标出一分钟的刻度,再标注出五分钟的刻度,然后推算1~10分钟的时间刻度。不可否认,此种方法确实可行,初看既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又能相对的节约实验的时间,好像还很不错。但科学教师是否意识到,在标五分钟的计时刻度其间,学生在做什么?等,等水位,为什么其间不让学生一分钟一分钟地标注呢?不标注也是五分钟,标注也是五分钟呀!另外,让学生用一分钟的刻度,五分钟的刻度去推算1~10分钟的计时刻度,这只会让原本存在误着的自制水钟,误差变得的更大,甚至出现学生怀疑制作出来的是不是水钟?它能不能计时?另外,教材之所以要安排制作水钟的活动,是因为想让学生体验水钟的发明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既然如此,古人开始制作水钟,定是一格一格标注,而非教学用书上的建议标注法。 于以上认识,标注刻度应该一分钟一分钟标注,不必再用推算法。 3、关于素养

无论是在标注水钟的刻度,还是在检测水钟准确性,都会给水钟加水,并让水沿小孔流溢,有没有意识到,这实是一个体现科学素养的环节,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良机。这从何说来?首先表现在对水的态度,如果整个制作活动结束后,实验桌上还是干燥如初,有一点可以肯定,学生的操作过程绝对认真、谨慎,做到了分工合作,谐调有效。那是否还可以作这样的推测,学生对水可是“滴滴计较”,一股珍惜之情。科学教师只要看到实验桌上流水成河之景像,那定会肯定此推测了。

另外,给水钟标注刻度的过程,事实上是一个需要分工合作,协调有序环节。没有分工不行,没有合作更不行。小组成员之间有了这样的意识,他们的素养也在此时此刻得到了提升。

3.5、机械摆钟

《 新课标》指出: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本课教学尽力让学生通过创设情境、感知建模,联系实际,指导探究,开放活动,自主实践的探究过程来逐步丰富对摆钟的认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精神,体现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目的。

科学教育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记录、搜集、分析信息、数据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一直要求学生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搜集到的证据,让他们懂得在科学研究中要让事实来说话,用证据来验证。如果所有的实验都是为了得到一个标准的答案的话,实验就失去了意义。结果固然重要,而得出结果的过程更是重要的。数据在科学实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应该有的科学态度。

课堂上缺少生气,这个与学生无关,主要是老师没有很好得调动好学生的兴奋性,自己也紧张,学生跟着一起紧张。科学课应该比较轻松自在,比较有活力,这样学生才能学得开心,在开心中学知识。课堂上不够放手,讲得太多,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来说,他们有这个能力。老师应该关注全班,更注意细节。

3.6、摆的研究

一、取舍合理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中学生将就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讨论与思考,并且去验证学生自己的一些猜测。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排除一些原有的不合理的前概念,修正自己的想法。在这一节课上,学生将测量不同重量摆锤的摆在15秒钟内摆动的次数,和不同长度摆绳在15秒钟内摆动的次数。学生在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会发现:影响摆的快慢主要是摆绳的长短。但是,在课文的最后又提出了新的研究问题,即:摆长也是影响摆的快慢的一个因素。所以说,本课的教学是让学生从问题中来,又带着问题离开。 二、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

《摆的研究》这一课,主要进行的是两个实验,一个是摆锤的轻重对摆快慢的影响;另一个是摆绳的长短对摆快慢的影响。两个实验,要完成“扶、引、放”三个过程,很难。所以改变了原先的教学方法,采用学生自主的,有选择的探究方式,老师只是整个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这样的教学即可以避免由于研究内容过多而造成探究时间不够,又可以让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探究。 三、提供有结构的材料

材料的运用,主要就是对教具的运用。在课堂上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能够使教学更加深入,目的性更加明确。在今天课堂上的第一个教学环节中,也就是让学生测出15秒内各个摆摆动的次数时,给学生提供了各个不同长短的摆,让每组学生的摆在15秒内次数各不相同。这样的安排,可以让学生提出探究性的问题“为什么摆的次数会不一样?”、“ 摆的快慢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从而更为顺利地引入到了课文探究的主题。 第二个有结构的材料是,在学生进行探究摆的快慢的实验中,大多数数组我提供的是螺帽,但有一组我提供的是钩码。学生在探究摆锤轻重对摆快慢的影响实验中,让钩码一个一个的挂起来,从而得出了与研究不同的结论。为什么呢?引起学生的共鸣,为下一课的教学内容“摆锤长短的研究”做了铺垫。

3.7、做一个钟摆

反思一:小环节处理的想法

生:我认为磁铁放的位置不同,所以摆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如果把磁铁放在上面一点可能也会不一样的。

师:你的想法跟先前任可为的想法一样。

生:老师,那是我们的猜测,需要实验证明,做过才知道。

师:刚才我们已经做过磁铁加在不同的高度位置摆的快慢是不一样的。 生:老师,如果把磁铁加在最上面我们没有做过啊?不知道加在最上面会不会不一样。

以上这段对话其实把预先设计的第三个环节,也就是学生做的第二个活动提前了。原本设计是在第二个环节中,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得出摆长的概念和摆长的性质。我的考虑是学生既然没有得出摆长概念,并还想通过实验的方式来进行证明,我又何尝不让他们去试一试呢。学生提出了尝试,并进行了尝试,他们积极想求证的欲望达成之后,认真、仔细地分析摆的快慢不一样的真正原因所在。这一刻,我相信自己是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尊重学生的想法,并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余地,而我也没有打断他们的想法,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考,一步一步引入到所需要得出的概念。

反思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其一:实验中设计摆的单位时间是30秒,通过教学后感觉时间太长,导致最后的环节(数据分析)和最后的思考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如果充分利用最后一张表格的数据来分析30秒摆30下的摆和30秒摆15下的摆如何调整,相信学生的思维会有一个大提高。

其二:实验中磁铁的份量太轻,导致摆锤重心位置没有完全在磁铁所加位置,所以,摆长相差不明显,摆的次数相差不明显。如果实验中单位时间选15秒,学生操作后不同摆长的摆的次数相差也很微弱,根据本单元前两课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操作摆的过程中每次相差1下是允许的。那如果在这一课中,摆的次数相差不多的话,学生会认为是误差的原因造成的,那这节课的目标就根本无法完成。所以,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再次改进实验材料也是很关键。

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我发现要上好这节课,教师在课前的材料准备起决定性作用。制作齿轮和操纵器的材料,各部件位置及灵活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简易摆钟的正常运转。

在不断改进材料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学生在这节课中将得到怎样的发展。我把材料都给了学生,他们只是当了回拼装工,来完成我早已设计好的简易摆钟。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中加入了一些有价值的思考点,比如:齿轮的齿数取多少个合适呢?挂垂体的绳子缠绕方向等其它细节处理的问题,都让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不至于盲目模仿跟从。并以计时器的发展史来作为课始的复习回顾和课尾提升,通过课件解说,认识人类研究和发展计时器的伟大历程,感受人类在计时技术上坚持不懈地追求进步。这样,就将科学性和人文性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同时收获双重发展。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4.1、昼夜交替现象

在教学本单元前用问卷测试了学生对地球形状和运动等相关信息的科学前概念,发现整个班几乎没有人能比较清晰的解释地球形状及其运动,对昼夜交替的现象和四季形成的原因更是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观点,即使有学生知道,经详细询问,理解的比较肤浅。从而我们可以得知,关于天体运动是这批学生的科学知识的空白区,只有认真设计教学过程,细心准备教学材料,才有可能让更多学生通过经历探究活动掌握准确的科学概念。

第一节课的内容,看似不难,然而如果学生不看书或预先不预习,教师提出昼夜交替是如何产生的呢?大多数学生会卡住,有少部分学生之前看过书可以作出一些推测,个别学生能够在书本上推测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说太阳和地球一起运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等。细想其实也很正常,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缺乏直观经验,没有知识储备直接让他们毫无根据的推测,难度很大,而且可能存在胡乱的假说,因此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状况,选择让学生翻书本,看看书本上的推测可行吗?让他们间接有一个印象: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可能有这些原因。 要验证这些猜测,一旦教师提出建立模型,学生根据书本提示很容易想到需要光源(比如手电筒、蜡烛),然而聪明的学生认为蜡烛要比手电筒更好,虽然光暗一点,但是蜡烛光线是向四周散发的,与太阳更相似。课前为学生准备了蜡烛和火柴,学生都很高兴,用材料做好地球仪,本想让他们贴上地形外观的,课堂时间太少,只能先让学生做好标记。实验过程中,也是容易出现问题的,比如学生

容易将蜡烛熄灭,还有调皮的会用火烧纸,不好好观察实验产生的现象。这一点觉得还是自己在实验前介绍方法时不够仔细和全面,产生这种情况可能是一方面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本就不清楚,学习兴趣不浓厚,还有一部分就是没有听懂实验方法,就想别的心思来满足自己了。另外做实验时,最好将窗帘拉上,学生更容易观察。

做完这部分实验,学生会有许多发现,他们并不会全部认同书本上的猜想。其一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这个猜想学生认为是不正确的。让学生演示了他们的实验方法后,就有学生马上出来反对。原因是前一组学生认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地球只有一面始终被照到,而其它面一直都不会被照到。事实上学生对于地球公转的旋转角度变化和方向理解还不够清晰。其二由于让学生将地球从地球仪装置上拿下来的,其实就相当是一个球体,并没有让地球倾斜一定角度放置,与光源是保持平行的,并尽量保持同一水平面。因此,有学生就提出来地球自转时,(地球的最北部和最南部)即南极和北极有些地区并没有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因此这个猜测也是不能完全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肯定了学生的发现,并没有马上给他做详细解释,这课内容还没有涉及地球饶地轴是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的。学生能够发现这点其实他的观察还是比较仔细的,并没有人云亦云。 课上完后,要求学生收集相关的天文资料,自己先通过查询资料尝试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究竟是如何产生的,科学家又是通过怎么样的证据说明的?

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本课内容是让学生回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材主要呈现了托勒密和哥白尼的学说和观点。“地心说”和“日心说”是人类探索天体运动的两个重要学说,特别是“地心说”由于有着宗教势力的支撑,一直被人视为真理,可以说在哥白尼提出这样的“日心说”观点以前,“地心说”的观点早已深入人心。即使有人有疑义,也没有充分的、直接的证据,更多人只是畏惧宗教势力,不敢表达正确的言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他们的主要观点和证据,以及建立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科学研究的态度,更要学习哥白尼研究天体运行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气概。 从学生层面来说,托勒密和哥白尼观点其实是不容易马上能理解的,即使有些学生在字面上能看懂。因此,让学生寻找科学家的证据,建立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并且教师要帮助学生解释这些证据的意思。在理解证据的基础上,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到达一定高度,才能反过来思考科学家这些证据是否就能够说明他的观点,同时我还引导学生建立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明)证据的观念和科学家利用思辨性语言来合理推测结论的研究方法。 说到底证明一个学术观点,科学研究中可以利用观察到的直接现象,要么是实验中获得的有效数据。一般情况下,只有无法直接观察到现象或缺少有效数据的情况下,才可能应用思辨的方式进行说明,文科特别是哲学研究常常如此。而在托勒密和哥白尼的证据中除了利用直接事实来说明外,都用到了思辨的方法。 虽然以为现在给学生将到思辨,他们不一定能掌握或应用,至少在他们心中对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应该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学生通过解释证据、建立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比较两位科学家之间的不同和相同,比较这些观点和前面的假使模型的联系,他们对于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的理解将更加深刻,并能够根据已有观点选择前面正确的猜测。同时对于哥白尼的研究态度和坚持精神产生一些触动,为今后走向科学研究道理奠定心理上和精神上的点点基础。

4.3、证明地球在自转 这节课的内容意义重大。一方面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地球自转这种现象已经了解了(包括对哥白尼学说和其他天体运动知识的了解),但是这种了解其实是肤浅的,也是跳跃式的。学生们并没有经过自己的探究,只是一个直观的结果。倘若教师此时便以为学生对于地球自转已经了解的很清楚了,那就大错特错了。教材编排到这里,地球自转还没有直接证据出现,因此我们并不能枉下结论,而是按照人类探索天体运行的规律历史出发,一步步让孩子经历这个探究历史,层层揭开地球自转之迷。另一方面,这部分内容是人类历史上首次通过实验演示给出了地球自转的直接证据,是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重要转折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实际教学中,要想达到教学目的却非易事。在这个单元教学以前,学生已经经历了摆的研究,在他们的实验中,摆在摆动过程中,十有八九方向是会发生变化的,课堂上甚至出现过垂直摆动到最后变成平行铁架摆动。具体原因有许多,主要还是材料问题以及学生在操作上不够仔细,另外受空气阻力影响也是很大的。既然如此,教材上说实验已经证明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在我们的学生先前概念中是不存在的,而且估计和我们情况类似的可能还不少,所以这部分材料的问题如何解决可能需要有一个具体说明,并能在工具箱中配置。演示摆这个实验,虽然会比学生好一点,但也是不能非常直观的显示出摆的这样一个特点,摆在摆动过程中方向仍然会有一些偏转,因此这个看似简单的结论实际通过实验得出,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点上,自己做的也是挺失败的,学生几乎都是有先入为主的感觉,个人觉得这个结论在研究摆的过程中就可以稍微加以总结,让学生有一个前提认识。旋转下面圆盘,观察摆角度的变化,我做了近20实验,都毫无例外发生了一些编转,最后也只能在基本不变的字眼上下工夫,近乎强迫学生接受这个概念。教参上提到:确保实验效果良好,摆锤应稍重一些,摆线应稍长一些,要特别注意提醒学生要平稳而缓慢地转动底盘。可以举例说明什么样的摆锤、摆线多长才比较合适,并且最好在中小学能够比较方便找到这样的材料。

既然我们的材料效果不明显,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的摆不能非常明显的证明书本上的结论,学生们非常的聪明,他们也会从材料和操作上(他们自己已经体验过)考虑我们的装置需要改进。介绍傅科摆时,读到摆锤重量、摆线长度,学生们才真正意识到,要让实验成功,我们还需要不断改进实验装备和材料。傅科摆的原理在学生理解摆摆动时方向具有不变的特征基础上,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比较全面的向学生介绍了傅科当时研究的经历,利用沙子演示摆偏转的轨迹,得到摆摆动时方向发生了明显偏转的结论。另外,还简单用受力分析示意图介绍了傅科装置的特点和其摆动时受到的几个力,只要学生在五上小车运动单元基础打的好,对于受力分析也是能够理解的。 最后,通过让学生了解更多可以证明地球自转的证据:比如说在宇宙或者卫星上观察地球的图片等,此时让学生回顾我们的猜想和假设,学生们可以轻松的去掉不正确的假设,而只保留两个假设。此时,仍旧没有与学生昼夜交替现象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让学生心中仍旧充满着疑问有利用他们致始致终保持这种状态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此时要求学生搜集信息,掌握更多关于地球自转的信息,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准备。 4.4、谁先迎来黎明

让学生循序渐进的解决课题中提出的问题。教学前,简单问了部分学生:当我们

这里是白天的时候,其他地方也是白天吗?多数学生会脱口而出,不一定。有个别学生思考了一番才摇摇头,还有几个不敢回答,可以说部分学生对这个概念是模糊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做一点思考,聪明的学生有说地球自转过程中每个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也有说看家里老爸看世界杯或欧锦赛都是半夜看的,那边人不可能是半夜踢球的。也有学生有亲戚在国外,知道的更清楚。总的来说,我们学校的学生课外知识还是相当丰富的,情况还比较好。如果是山区或者乡下的孩子,对这个概念的认识偏差会更加明显。同时在反思,这部分知识应该在确定自转时其实就可以在讲解中说明了。 说循序渐进解决问题在这课中很重要,是因为本课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分步骤进行,让学生一步步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概念,是新课程科学教学理念体现的典型一课。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确定不同地区的位置关系,二、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学生学具袋中自制材料制作完成后,就能够确定位置关系了。(此时,学生已经有了地图上表示的位置关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也许是在语文课上早已提过)确定地球自转的方向,大部分学生的思维都会比较一致,认为只有两种:顺时针和逆时针。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有上下转动,如果不是地球仪摆在那边,学生提出这样的见解也不一定算错啊,人类在认识地球发展史上,难道没有科学家提出这样的见解吗?其实这个问题仔细思考下还真不好解释呢。全班学生都对这个“荒诞”的想法嗤之以鼻,就这样我们否决了这个似乎是“不科学”的猜测。

学生对巴黎和北京地理位置的认识很简单,只要学生把学具袋的地球仪完成后,就可以马上指出两者的地理位置。此时,让学生猜测在两种不同的旋转方式下,哪个地区会先迎来黎明,会比较容易。按照书本上介绍的模拟方法,学生能够比较形象的了解到模拟事实的结果。不过,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好班级的次序,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

确认地球自转的方向这个教学环节,教材上让我们通过引导学生明白相对运动这个概念,通过观察地球以外天体的运动方向来反推地球的自转方向,这种方法还是比较有效的。其实有些学生在学习该课前,其实已经隐约感到太阳东升西落能够帮助我们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在这个环节中,应当正确理解相对运动的概念,既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通过该模型来解释地球的自转方向,是基于地球是运动的,太阳是相对于地球静止的这个基础。不然如果没有对这个概念科学理解,如果学生问如果太阳本身就是东升西落顺时针旋转,那么就不能推测出地球自转的方向,这也是我曾经遇到了这些问题得到的教训。 最后认识时区和时差这个部分,由于没有了《为什么世界各地同一时刻的时间不一样》中对地球仪的认识这个环节,学生理解世界时区图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教学中,让学生先自己看这副图,让他们尽可能提各种问题,最后学生能够提出许多问题:如为什么世界时区图上的颜色是不一样的?上面的竖线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竖线不是平分的等等。这个环节我认为让学生自己去提问远比教师直接介绍来的强。在解释说明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来解决这些问题,当然是常识性的问题需要教师直接告诉为好。比如说第2个问题需要直截了当告诉,而第三个问题,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解决。教材上,专门有一段文字负责说明这副图,自然学生通过阅读文字能够大致明白一些,至于教师需不需要让学生计算不同地区时差的问题,也是可以因班级而已的。

最后,总结地球形状特点和自转特点,加深学生对地球自转特点的理解。

4.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提出这样的命题后,马上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老师,北极星是动的。询问学生是从哪里知道的,有学生是从百科全书上看来的,还有几个是从书本最后的资料库里面看来的。顺势问下去,那为什么北极星是动的,而我们教材上还说“不动”的秘密呢?(当时想法是告诉学生认识到动与不动都是相对运动的结果,并且还和观察工具的进步、观察时间等因素相关)。

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开始了课堂的学习,书本上展示的图片,学生观察比较后,能回答出来的东西很多,在这里学生容易存在的疑问是:1、北极星在两幅图片中位置有一些变化;2、为什么南极在也能拍到北极星?(这是在学完后学生形成的疑问)。学生虽然有可能看见过北极星,但真正仔细观察过北极星的学生,对北极星运行规律的学生知之甚少,这是学习此课的麻烦之处,其实包括自己在此方面的知识也很缺乏。北极星为什么不动,它周围的星体(如北斗七星)围绕着北极星又是如何运动的?书本上的模拟实验很直观,利用简单的工具,学生们很快会发现星体围绕北极星运动的规律(有些星体会出现东升西落的现象,还有些始终出现在北极星周围,另外还有一些一直处在地平线下方看不见)。而此时北极星始终保持不动,此时学生似乎对这个“不动”多了一份理解。第2个活动,把北极星贴在墙壁上,让学生眼光盯着北极星,旋转椅子,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当北极星处在视线旋转的中心,她可以保持不动。第三个活动,利用陀螺做实验,观察物体旋转时的轴心变化,在教学时,效果不明显,学生听不明白,最后只能直白的告诉学生了。这个活动的设计有些太简化了,由陀螺运动的状况就能让学生联想到地球转动吗,并且能够引导出地球轴心可以相对不动,轴心也是可以倾斜着的。

最后介绍了北极星和周围北斗七星的运行规律,让学生阅读了课后资料,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更多地了解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的信息。

4.6、地球在公转吗

人类认识地球在公转经历了长期而有艰难的过程,虽然我们的学生多数通过阅读书籍已经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但是到底人们是怎么发现地球在公转?有哪些证据能够说明地球在公转?学生知道的只是一个纯粹的结论,而不知道该结论从何而来,这也正是本课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既要让学生经历人类发现地球公转的过程,寻求地球公转的证据,又要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公转的历史,让他们知道任何科学发现都需要漫长的过程,科学结论的得出切实可靠的有效证据,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结论的得出可能有多种形式和证据。

在这节课前,问认为地球在公转吗?几乎90%的学生都认为地球在公转,他们的知识多数来源于科普书籍或家庭教育,但这种先前知识中几乎不存在提供科学证据证明地球公转,更多地在描述地球公转的特征(从一些科普书上看到一般包括包括轨道、方向、周期等等)知识信息,既然学生多数已经知道该问题的结论了。因此重点也就放在寻找科学证据上证明上,体验科学家探索的历程。 在处理模拟实验这个环节时,首先让学生讨论了第一副图中在不同位置观察星星会有哪些不同?在充分讨论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看书尝试说说这个模拟实验该如何操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老师在这里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如用什么代替星星比较合适?模拟地球公转时怎么站位?为什么要被对着太阳?观察几次比较合适等等,更要提示学生及时做好记录。这个环节里面,我觉得实验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操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两颗星星的位置间距多少比较合理?离地

球公转轨道的距离多少?这直接影响到学生观察到的星星之间形成的偏差,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距离太远的话,学生观察到的数据都是自己估计出来的,误差比较大。当然实验后,学生都能观察到星星之间的视差,并且随着星星距离我们位置的不同,视差也发生变化。 只是还有些疑问:恒星周年视差的现象是所有星星都会产生的吗?我们对多数恒星自身的运行情况并不知情,有学生问如果有些恒星的运行情况和地球公转轨道和速度差不多,还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吗?当然这种建立模型构建事实的推理方法,在科学研究方法上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能够从这个实验中学到这种如何运用这种方法,就是在运用这个方法解释天体运行现象时,不知道对学生本身知识认知情况是否有一个先行了解。这样一个看似很简单的模拟实验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在公转这样一个事实吗?并且恒星的周年视差对多数老师来说也应该是一个新概念,书本确解释的如此简单。既然按照我们的实验方法,能够轻易地看到恒星的周年视差,那么科学家(如哥白尼)在提出日心说这个观点时,怎么就不能证明地球在公转呢?

教材在建立模型时已经将有一个模型――科学现象的联系过程,为什么这样的模型能够解释科学事实或现象,而先前的许多科学家却没有认识?如果科学结论真的这么容易产生的话,我们为何教的如此费力?可以说这个将模型与科学现象建立联系的过程这种先前知识在广大学生脑海里是不存在的,而这个模拟实验恰恰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将两者建立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其实已经跨越了重大的一步。现代科学研究过程中,发现未知自然现象,到知道这是怎样一个事实,再到如何解释这个现象(有哪些事实),当我们无法用事实来解释时,只能通过模拟实验,而在这课模拟实验的方法和设计我觉得是很有难度的。就像目前科学家多数认为:宇宙是由宇宙大爆炸产生的。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表示最近就表示用模拟一次“宇宙大爆炸”,来探索宇宙的奥秘。这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投资额达60亿美元。这次模拟“宇宙大爆炸”,将对此前提出的科学理论和假说进行验证,并最终解答一些与宇宙相关的根本问题,如:宇宙的形成及其构成;此外,科学家还希望在对撞过程中能够产生其它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比如“黑洞”。现在的问题时我们该如何将我们设计的模型和地球公转建立联系,并且适应学生的先前知识。

书本在介绍恒星的周年视差时,提出:为什么人们长期不能发现恒星的周年视差?这样一个问题放在这个阶段我觉得有些本末倒置,前面我们模拟实验中让学生已经发现了恒星的周年视差,在这里怎么又可以说,科学家怎么没发现呢?这在逻辑上没有明显问题吗?这段补充资料的介绍很好,只是对于角秒这个单位认识还不到位,这是一个距离单位还是一个角度单位,最好能给出一定的解释。 最后这个解释昼夜交替的过程是顺利的,在介绍完科学家发现恒星周年视差的过程后,学生对于人类认识地球公转的过程有了更多更丰富的了解,只是不知道这样一个模拟实验在学生掌握寻找地球公转的证据中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

4.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这是一节非常有难度的课。难度主要表现在:1、材料准备难度大,成本高。2、学生前概念知识根深蒂固,纠正起来困难。学生对四季的成因有着错误的认识,普遍的观点认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离太阳近时是夏季,离太阳远时是冬季。在几个班教学中,反映的情况也基本如此,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成因的解释几乎是空白。

第一部分介绍古人研究四季的方法时,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太阳钟时的发现,一天当中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进而让学生探讨古人的观测的科学性,让学生明白古人方法中其实已经蕴涵着许多智慧结晶,他们已经有效控制了实验中的变量,非常注意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简单分析:从古人的研究中至少可以得出:研究时间要统一,物体长度和位置要统一,观察时间要长,至少一年。从图示中,学生可以明显看到不同季节太阳照射到物体上的角度和影子长度发生了变化。

模拟实验的部分,虽说难度不大,但苦于缺乏必要的演示材料,效果不明显。利用一个充电手电筒和两个地球仪,将地球仪放置在教室对应的两个位置,并在地球仪上用橡皮泥固定了一根铁棒。实验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上实验说明,让他们小组讨论:模拟实验需要观察的对象?实验时地球仪的位置应该怎么放?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实验的要求和需要关注的对象。按照书本上介绍的方法,用强光照射着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光线照射在地球仪上的变化和铁棒影子的变化,并要求学生做好记录。最后学生仅仅能观察到影子长度和地球仪上光线照射到的范围在有规律的变化,至于影子的长度具体变化我只能让每个点上的学生用一根细线量出来告诉大家,完成记录表。 模拟实验的结果,学生发现随着地球公转到不同的角度,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位置和照射到的范围在不断发生变化,光线从北半球慢慢移至赤道附近而后又慢慢接近南半球,而此时北半球似乎有一些地方不能被照到。当然这个模拟实验的效果其实和材料、仪器关系很大。接着给学生演示了同行们做的精美课件,更精细地观察随着地球公转,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的变化。此时学生似乎有点觉察到四季形成的原因了,只是此时还不会完整的表达出来。一些学生认为有些地方处在黑暗处(即太阳没有被照到的地球是冬天,被照亮部分是夏天,显然这个推论是错误的),还有一些学生观察到太阳照射到的影子位置在发生变化,即引导学生回忆一天当中影子的变化和温度之间建立关系。当太阳直射下来(即正午时,温度最高,当然现实生活中由于云层反射等原因,最高温度需要推迟一些。)而到了傍晚太阳光线斜射过来,温度就逐渐降低。引导学生将直射点位置的变化与温度建立联系,从而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学生初步理解后,再来思考更本质的因素,为什么在地球上会出现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有哪些原因是太阳直射点产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学生们此时基本能说出公转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地轴始终保持固定的倾斜角度还需要老师稍加引导,学生才能明白,最后让学生对结论进行总结,并且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作业本第2大题。

4.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这是整个单元最后一课,也是本单元的复习总结课,应该说这节课的任务非常重,可以安排两个课时。 课前,我在班级内放映了科考队去南极考察的画面,告诉他们我们国家的科考队到南极考察都会选择在我们这里快冬天的时候出发。我呈现了中国南极考察共24次具体时间列表如下:

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 1984-11-20 ~ 1985-04-10 中国第2次南极科学考察 1985-11-20 ~ 1986-03-29 中国第3次南极科学考察 1986-10-31 ~ 1987-05-17 中国第4次南极科学考察 1987-11-01 ~ 1988-03-19 中国第5次南极科学考察 1988-11-01 ~ 1989-04-10 中国第6次南极科学考察 1989-10-30 ~ 1990-04-27

中国第7次南极科学考察 1990-11-16 ~ 1991-04-06 中国第8次南极科学考察 1991-11-09 ~ 1992-04-06 中国第9次南极科学考察 1992-11-20 ~ 1993-04-06 中国第10次南极科学考察 1993-11-25 ~ 1994-03-06 中国第11次南极科学考察 1994-10-28 ~ 1995-03-06 中国第12次南极科学考察 1995-11-20 ~ 1996-04-01 中国第13次南极科学考察 1996-11-18 ~ 1997-04-20 中国第14次南极科学考察 1997-11-15 ~ 1998-04-04 中国第15次南极科学考察 1998-11-01 ~ 1999-04-01 中国第16次南极科学考察 1999-11-01 ~ 2000-04-07 中国第17次南极科学考察 2000-12-01 ~ 2001-04-01 中国第18次南极科学考察 2001-11-15 ~ 2002-04-02 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 2002-11-01 ~ 2003-04-18 中国第20次南极科学考察 2003-12-04 ~ 2004-04-10 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 2004-11-20 ~ 2005-03-20 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 2005-11-20 ~ 2006-03-20 中国第23次南极科学考察 2006-10-20 ~ 2007-03-20 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 2007-11-20 ~ 2008-03-20 学生们看过后,大部分感到奇怪,有些课外知识丰富的同学和看过书本并且理解书本内容的同学可能知道,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极圈附近处在较长的白昼中。让学生带着这样一个疑惑展开教学,阅读教材第一部分的内容,明白什么叫极夜和极昼。

为什么在两极会出现极昼极夜这种特殊的自然现象呢?我首先让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展开小组讨论,并从地球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四季形成的原因等方面给予学生一定提示。学生们沿着教材上和我的引导,能够迅速地回答出与地球自转关系很大,因为地球自转才引起昼夜交替,还有的学生说在《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中,我们已经看到太阳直射点的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当直射点出现在北半球时,我们看到南极附近没有光线,他们好象始终处在黑夜中。为了进一步弄清楚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通过做模拟实验来弄清楚事实真相。 教材上介绍的第一个模拟实验做的很顺利,在上节课内容中已经点拨过观察的方法,先前的疑惑被实验做证实。此时学生很容易形成惯性思维:极昼极夜现象就是按照模拟实验上操作这样形成的,对于原因的解释却似乎仍旧说不出道道。分析这种原因我觉得学生前面已经掌握了地轴倾斜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方法,已经很自然地掌握了模拟的方法,而用这些知识再去解释极夜和极昼还需要有一个提升的过程。因此,在模拟实验前,要让学生充分地讨论模拟的方法,模拟实验结束后还要让大家共同讨论,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在这里我使用反问的方法:如果地轴不倾斜会怎么样?地球公转和极夜和极昼的形成有关系吗?有怎样的关系,让学生来解释,看看学生到底理解了没有。为了更好地运用模拟实验来证明事实,还有更好的模拟方法吗?(引导学生从教材上获得信息或者通过讨论来完善模拟方案),我尝试让学生想出更多模拟的方法做更完善的解释,此时部分学生其实已经理解了极夜和极昼现象形成的原因。

书本的模拟方法很好,利用纸板作为分割线,卡住地球仪,观察地球自转期间南极和北极照射到光线的情况,可以看到更明显的效果。然后,我给学生演示了教学课件,让学生做更多地了解。最终总结前面的模拟实验,总结极夜和极昼现象

形成的原因。为了验证学生学习的效果,我让学生解释去南极考察选择夏季的原因,学生回答非常踊跃,认为白天观察可以更方便,难度更小,探察到物质更多。同时,部分学生还提出了如何解决南极白天炎热的问题?大半年白天科学家睡觉怎么办?都是白昼,温度是不是很高,南极的积雪会一下子融化吗?从而让科学方法直根于学生内心,引领学生关注更多地自然现象,科学的解决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