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说课稿

2020-03-19 来源:客趣旅游网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说课稿

官店镇中学 王文晴

一、说教材

(一) 本课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是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生物第102页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第1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第1课时的内容。作为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的第一阶段,也是学生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的起点,该内容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占有及其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根据“知识类型和地位、学生水平和发展的需要、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知识目标要求层次,本课的目标有:

(1)描述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知道种子在其生活史中的作用。

(2)描述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特点,明确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含义

(3)描述种子萌发的变化过程,说明各部分结构的发育趋势,理解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

2、能力目标:从知识点挖掘出能力目标。本课的能力目标有:

(1)运用解剖观察的方法,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种子的形态结构并记录

(2)运用比较的方法归纳总结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3、情感目标:

(1)认同种子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观点

(2)能从种子萌发中获取积极向上的力量,热爱生活,懂得呵护和关爱生命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解剖和观察种子的结构,识别种子各部分的功能。

(2)描述种子的萌发过程,说出种子各部分在萌发时的形态变化。

2、教学难点:

(1)观察种子的结构,比较菜豆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

(2)胚的结构。

(3) 描述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各部分在萌发时的形态变化。

二、说教学策略

教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

学法:小组实验,分组探究

三、说学生

学生在已有的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关于种子萌发的感性知识。在他们学习了细胞的知识后,再来研究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既有了经验积累也有了知识储备,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好胜心和自我表现欲都很旺盛,语言表达和交流合作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为教师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提供了基础。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由6个环节构成,即激趣引题、目标引导、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师生总结、反馈收获

第1环节: 激趣引题

教师由一首唐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引入作者另一句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引导学生思考该诗句表现的是什么生命现象,引出对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概念的学习,同时出示第六章标题_____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随后通过图解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需要经历几个重要的阶段,指出本章将要学习的内容,引出第一节标题“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然后引导学生观看不同形态的种子,设问:一粒小小的种子为什么能长成一颗高大的植株呢?这样引导学生推测可能与种子的内部结构有关,从而揭示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这种导入设计自然流畅,由熟知唐诗转入相关唐诗意境分析,揭示本章标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随后通过展示、分析、观察、思考等活动,达到激趣引题的目的。

第2环节: 目标引导

在学生自主探究前要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识别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2)描述种子萌发并形成幼苗的过程。简明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高度注意,树立参与意识和达标意识。

学习目标只展示了能力目标,展示太多会让学生产生畏惧感,所以其余的两个目标蕴含在本节课的具体环节和相关活动中。

第3个环节: 自主探究

学生对照课本并分组完成活动一一解剖并观察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并将看到的现象记录在学案上,教师巡回指导,并让学生汇报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第4个环节: 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外形图和解剖图,指着相应部位,学生逐一识别并说出

名称。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比较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并说说它们的结构有什么功能,并随机抽组员起来汇报。随后教师播放“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动画视频。学生分组讨论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并汇报讨论结果。

第5个环节:师生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随后教师作情感教育:种下一粒小小的种子都会爆发出它强大的生命力成长为一棵高大的植株,我们也要珍惜我们的仅有的生命,并播下我们梦想的种子,让它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第6个环节:反馈收获

在学生已获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完成检测,并说说自己的收获,对于收获出现的误差要及时矫正。

五、说板书设计

第一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一一种子的结构

一、 生活史

二、 种子的结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