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留侯论

2020-05-27 来源:客趣旅游网


跟着苏轼学写作

学习苏轼的《留侯论》,我们除了学习文章的观点词语之外,有没有注意到这篇文章的写作方面的可贵之处呢?老师给我们讲这一课的时候,就针对同学们在议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了《留侯论》结构和语言特色,同学们收获颇多。

一上课,老师就让我们找出《留侯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因为文章中“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句子太漂亮了,许多同学上去就觉得这两句就是中心论点。老师一笑,又让同学们指出第一自然段的论证方法。一方面是说,“此不足为勇也”, 一方面是说“天下有大勇者”当然是正反对比了。同学们明白了,第一段是正反对比,那么一个用来对比的对比肢,怎么可能是中心论点呢。呵呵,错了。教师又启发大家,第一段一共四个句号,四个句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也就是第一段的结构方法是什么,很快就有人看出来了,总分总呵。先总说,再正反对比,再总说。中心论点当然是第一句了“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过人之节”才是中心论点呵。苏轼写《留侯论》与他老爸写《六国论》用的都是开门见山法,古人写文章挺老实的呵。开门见山,上去就是中心论点,这样的文章,中心论点明确。在高考的时候,改卷教师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如果文章的观点不明显,改卷老师要费半天的劲去找文章的中心论点,老师心中当然不乐,你让改卷老师心中不快,老师能给你的作文判高分吗?有的同学喜欢一开头来一段排比,无论那排比句与中心有没有关系,先声夺人,现在这种手法用的人多了,已经懵不着人了。当然材料作文,开头是需要把材料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的,但无论如何,中心论点,第一段是必须出现的。像《留侯论》,开头点明中心,接着对中心加以解释,接着做一个小结。我们一般用总分总的手法,两次总说,总是用差不多的意思,你看人家苏轼,第一句与第四句,一个是观点,一个却是揭示原因的。文章就显得有深度。

接下来,老师就让我们反复读第二自然段,读过之后问我们,第二讲了一件什么事?

孺子可教呵,这谁不知道呵。老师又问我们,文章是在讲故事吗?同学们说是呵,老师又问“能找出讲故事常用的叙述语言吗?”就是呵,故事讲了,可是没有太多的叙述语言呵。用议论语言讲故事,或者说要用说明语言说明一件事,议论文中的故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