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eKeZongHe
教师·TEACHER
2019年10月
Oct.2019
以兴趣为突破,走进心灵
——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杨柳云
(广东省化州市南盛街道山尾小学,广东 茂名 525100)
摘 要: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成长的黄金时期,需要得到音乐的滋养,更是培养音乐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然而,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形式单一,方法与手段呆板,课堂无异于一潭死水,兴趣培养更是无从提起,师生之间仿佛隔着一道厚厚的壁垒。为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注重以兴趣为突破口,合理地优化音乐课堂氛围,持续保持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并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地融入教学内容,在把握学生兴趣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以有效的评价全面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学习兴趣;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16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8-0102-02
一、引言
古今中外,无数学者从不同侧面入手,对兴趣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直到今天,这方面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如果学生能将音乐学习兴趣长久地保持下去,将会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学习中,也会为之付出艰辛与汗水。在素质教育一路高歌猛进的时代,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情感、提升艺术修养等方面,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本文将重点探究如何增强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二、学习兴趣的基本内涵
在新课标中,对音乐学习兴趣做出了这样的解释:是学习音乐的动力源,是学生感受音乐、用音乐装扮人生的重要前提。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小学音乐教学兴趣培养的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有了多年的历史,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早已引起了教育部的关注,通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较为全面、细致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也成为研究焦点。
一方面,当学生的音乐兴趣日渐浓厚,其艺术素养也会得到提升。音乐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其能在不同的国家与地区长盛不衰,足以体现出音乐的影响力有多大。如果能提高小学音乐教育的实效性,能使更多的学生从音乐课堂中感受到快乐,并会将这种积极的情绪带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逐
渐提升美学素养。小学音乐教学强调了形式的丰富与灵活,以兴趣培养为主,使学生逐渐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卸下学习负担,释放自己的情感,体会到生活的幸福与美好。另一方面,培养音乐兴趣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也能起到美学启蒙的作用,当学生们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长期受到音乐的浸润与熏陶,能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增强,能以积极姿态面对学习、面对生活。
四、学习兴趣视域下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为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注重以兴趣为突破口,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具体如下: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构建起高效的音乐课堂当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对现代教育理念表示认同,就会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是由两大板块内容构成的,即“教”与“学”,要想将二者都调整到最佳状态,就需要得到一个条件的保证,即愉悦、温馨、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在这种充满情感的环境中,教师的脸上始终都会带着微笑,会以自己的积极情绪影响与感染每一个学生,会在各种教学方式中灵活进行切换,“教”就成为一种艺术。与此同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得到调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构建起高效课堂。
要想达到这种目标,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方面,要将“民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如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诉求的渠道,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了解他们对音乐学习的需求等,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动态调整,最大化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要以真诚之心面对学生,所有平等对话、有效沟通都是建立在真
作者简介:杨柳云(1985—),女,广东化州人,广东省化州市南盛街道山尾小学教师,小学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音乐。
102
学科综合诚的基础之上的,自从踏进教室的那一刻起,教师就要牢记这一点。
例如,欣赏《梁祝》时,这是一首流传千古的赞美爱情的作品,不能总是以为学生年龄小而刻意回避这一话题,应该坦诚地向他们介绍这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细细品味,特别是结尾部分,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悟,有的学生认为结尾部分体现出对悲剧的不甘,也有的学生认为这是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只要说得有道理,都应该得到肯定。
(二)采用多种有效途径,持续保持学生学习兴趣音乐教师要以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学习兴趣转化成一种稳固的情绪。这就向音乐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以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措施,使学生爱上音乐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在学生眼里,老师是自己的偶像,如果老师能像明星一样站在讲台上为自己进行示范、表演,他们也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来、跳起来。
例如,教学《侗家儿童多快乐》时,教师先为学生们带来一段精彩的侗家舞,就会成功地把他们的目光聚拢到自己身上,让他们以最快速度进入学习状态。也有些教师会以对比体验的方法导入一节课的学习,又如,教学《童心是小鸟》时,先让大家欣赏《小白船》,对比这两首歌曲的异同,不难看出,前者欢快、后者抒情,学生就会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再如,欣赏《第四十交响曲》时,可以先为大家播放S.H.E的《不想长大》,给学生以耳目一新之感,这是因为《不想长大》这首流行歌曲中副歌的旋律正是源自《第四十交响曲》,通过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就能充分感受到莫扎特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进而会对其产生深深的敬佩之情,也会带着这种情绪欣赏音乐作品。
(三)创新音乐课教学的导入形式,增强音乐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就应该提高导入的趣味性、新颖性,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后面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教学《理发师》时,教师可以戴上一顶理发师的帽子,手中拿着吹风机、大号剪子、一捆筷子、一卷尼龙纸,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在学生们面前,教师这样的打扮引发了他们的好奇感,他们窃窃私语:“看,老师今天是一个厨师!”“不对,老师手里拿的吹风机,是理发师!”“是理发师,因为老师拿的剪子!”“老师太神气了!”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开始了一节课的学习活动。这节课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们学会唱这首歌,也希望他们能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并将这种精神品质应用于生活当中。所以,教师给每个学生都发了两根筷子、一张尼龙纸,让他们想办法用这些材料发出“沙沙”“咔嚓”的声音,与这首歌的节奏保持一致,进一步感受到歌曲中理发师技巧的纯熟、工作的热情。这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师选择了合适的道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伴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学生的主体地位倍受重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享受到自由、平等,这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如今的音乐教学不再是教师的“一
2019年10月
言堂”,要多听取学生的意见,不能一味生硬地向他们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尝试、去探索、去创新。因此,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当大胆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使学生动手、动脑,使他们的能力得到锻炼;增强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能拥有优秀品质。
例如,教学《动物说话》时,教师先给学生们播放歌曲《三只小猪》,让他们一边听一边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在此基础上,向他们提出问题:“孩子们,喜欢小动物吗?你最喜欢哪一种小动物?能不能用这种动物的语言向大家问声好?”听到这样的问题,学生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兴奋,他们一个挨一个站起来,模仿着猫、狗、牛、羊、老虎、恐龙等动物的叫声,亲切地向大家表示问候,一节愉快的音乐课就这样拉开了序幕。在这样的课堂中,恐怕没有哪一个学生不喜欢音乐。
(五)注重采用鼓励性的课堂评价,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是最重要的人,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同。在实施课堂评价方面,音乐教师具备独特的优势,一是因为音乐教学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二是音乐教师的声音都比较甜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留意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哪怕他们只是身子坐得笔直,或是能主动把桌子上的器材摆放整齐,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都能体现出一个学生良好的修养,都应该得到表扬。
同时,也不能只是采用言语评价,也可以适时向学生竖起大拇指,或是走到他身边亲切地拍拍他的肩膀,还可以向他们投去赞赏的眼神,这些行为都向学生发出了一个信号,即“你真棒!”也可以向取得进步的学生发一枚小奖章,只要学生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他们就会自觉将这种良好的习惯保持下去,并会从音乐课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由此可见,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言,但每一个音乐教师都要做有心人,以多种方式让学生们爱上音乐课。
五、结语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一节生动有趣的音乐课,不仅能让他们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还能让他们受到美的熏陶。所以,应该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整个音乐教学当中,使更多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让他们的情操得到陶冶。参考文献:
[1]邰 方.学科育德实践探索:以小学音乐教学为例[J].
上海教育科研,2017(5):94-96.
[2]孙 霁.音乐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缕析
[J].音乐创作,2017(5):151-152.
[3]黄延琴.实施愉快教学,提高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质量
[J].中国教育学刊,1997(5):54-55.
[4]肖清兰.运用多种方法 培养学习兴趣——小学音乐教学
改革的实践与体会[J].小学教学研究,1994(3):39-40.
1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