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引入教学” 高效课堂模式

2020-04-23 来源:客趣旅游网
浅析“引入教学” 的高效课堂模式

摘要:课堂引入教学要坚持简洁性、趣味性、形象性、导向性的原则。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其积极学习和运用知识,在求知欲被激发出来后,立即投入新课的学习中去,并在深究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他们的求知欲。 关键词:引入教学 高效课堂 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效课堂的提法越来越被人们所研究。黄石职业技术学院也于09年提出“5+25+10”的高效课堂模式,即5分钟作为引入,它包括展示目标,预习,问题导入,揭示课题等内容;25分钟作为老师主导,师生互动,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等;而最后十分钟作为总结、反馈、反思、作业等。毫无疑问,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需要教师精心备课,精心组织,对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策划。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有很多教师都忽略第一个环节的重要性。这显然是错误的。 一、课堂引入的重要性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我们看电影、读小说的时候,好的开头能一下子抓住观众、读者,让你非看完不可。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过好课堂引入关,它需要教师采用各种方法,如对学生提出引入思考的问题、讲述有兴趣的故事,演示形象的直观材料、指出将学新知识的重要价值,使学生注意力从课间转移到课堂学习中来。因此,“5+25+10”中的“5”,显然是高效课堂重要的一环。

二、课堂引入环节

“5”显然不是绝对的,他是一个灵活的、可调控的时间。它应该包括以下环节:

1.展示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它主宰着整个教学活动。我们在平时的备课时,就是要围绕这些目标制定重、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方法,为了让学生课前明确我们的任务,可将本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说清楚或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

2.复习旧知。传统的数学引入教学基本上是“复习旧知,引入新知”一统天下,实施新课程后,这种状态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在笔者所听的新课程数学课中,几乎所有的课都是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而不是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似乎新课程有规定:“数学课不能以复习旧知的方式引入新知。”这导致了如下问题:一是学生难以体会知识的连续性与连贯性,从而影响了学生对新旧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与把握;二是大多数教师虽然积极的创设各种情境,而没有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三是忽视了“新知识的学习需要提高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和可辨别性”。因此,“复习旧知”在新课程理念中仍有必要。

3.检查预习。显然,课前预习是学好数学的重要环节,但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却认为预习不可取,他们认为“老师讲的与书上差不多,听课成了浪费时间”,许多学生喜欢预习,但不喜欢老是出问答式的预习题,如何使课前预习达到预期效果,关键在于老

师有没有深入挖掘书本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有没有把学生接受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 三、课堂引入的误区

课堂引入的方法很多,它包括复习引入、作业引入、目的引入、悬念引入、“游戏”引入、趣题引入、史话引入、讨论引入等,归根结底,就是教者是开门见山、还是“问题情境”,这显然与“引入”所涉及的各个环节有关,在实施中,要注意以下几个误区: 1.一味强调引入,课堂本未倒置。这是课堂改革中课堂引入的另一个极端,教师一味强调课堂引入,课堂中花大量时间来引入,致使淡化了探究新知识的课堂主体,学生不能很快从“引入”进入本课重心。作为课堂引入,虽然很让学生感兴趣,可是会占用很多课堂时间。致使课堂时间不够而不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2.过分强调实际问题背景,冲淡教学本质。在情境创设方面,以往教师比较喜欢追求情境创设的新、奇、特、趣。利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带入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之中,在这样的一个情境之中,学生的兴趣是激发出来了,但往往学生的思考也往往离开了数学知识本身,这时,需要老师及早发现,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知识本身上来。如某老师在讲“折线统计图”时,以奥运创设情境:课件展示一张奥运图片,说“有关奥运会的信息我打了一个表格”。紧接着问“从这个表格中你获得那些信息?”“你能不能用我们学过方法更清晰的表示出奖牌数量?”简单的情境创设,很快的把学生带入解决问题的情境之中,没有大肆的中国获得奖牌数量的渲染,却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解决问题后的喜悦!

总之,课堂引入要坚持简洁性、趣味性、形象性、导向性的原则。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去积极学习和运用知识,不能费时过多,在求知欲被激发出来后,应该立即投入新课的学习中去,并在深究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他们的知欲。 参考文献:

[1] 林若如. 分层教学不同目标的定位——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分析[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02)

[2] 陈忠云, 严冬梅. 浅谈课堂教学的分层教学[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 2008,(02)

[3] 来坤. 分层教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j]. 中学数学, 2009,(12)

[4] 古金琼. 如何使数学课堂教学具有高效性[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08) 作者简介:

周静(1969—),女,湖北黄石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数学教学与教育管理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