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制造业有了显著的发展,无论制造业总量还是制造业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机械制造业从产品研发、技术装备和加工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却不多。例如:海尔、海信、TCL等企业的品牌虽然已经“国产化”,但去商场买空调时,导购会告诉你压缩机来自日本,去买冰箱时,导购还是会告诉你压缩机也是来自日本。通过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的分析和研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的机械制造比欧美发达国家落后了将近30年。面对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机械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合资带来的忧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引进技术和技术装备使机械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担忧。2006年4月,执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之牛耳的徐工集团与美国凯雷投资公司的并购计划基本敲定。美国凯雷亚洲投资公司以3.75亿美元收购了徐工集团下属企业——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85%的股份。虽然6月份由于三一重工的介入使得控股过程出现波折,但这宣告我国很多经济学家所担心的“卡特彼勒通吃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计划暂告一段落。
2005年3月,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以低得“令人意外”的价格收购了山东重工的40%的股份,此后工程机械业中传出,强硬的卡特比勒已制定了庞大的收购计划,目的是“蚕食中国工程机械”。工程机械业中稳居“老大”多年的徐工集团当然是它的既定目标之一。
2007年卡特彼勒公司在徐州成立卡特彼勒路面机械徐州工厂,主导产品:压路机、冷铣刨机、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路面冷再生设备/稳定土拌和机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型跨国公司纷纷进军杀入国内机械工业市场,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工电器、文化办公设备、仪器仪表、通用机械和工程机械等领域,这几个行业约占机械工业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的80%。
外国投资者的经营策略是:“基本前提是对华投资活动中必须保持其控制权”,当前跨国企业特别热衷于并购我国高成长性行业中的优势企业。目前已经能看到的悬油嘴油泵行业、轴承行业等。
2 存在着许多技术黑洞
中国的机械制造业除了面临“外敌”之外,自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曾几何时,企业的进口机械成了宣传的噱头。广东一家食品企业这样炫耀自己:“公司引进多台日本、台湾自动化生产设备,工艺精湛,优异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国人也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这一现实:只有外国进口的生产线和生产设备是可靠的,是产品的保证。
“振兴民族”产业的口号兴起之后,国内逐渐打造出一些著名品牌,例如家电里有海尔、海信、TCL等。品牌虽然已经“国产化”,但说到产品的核心部件,却大都来自国外。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机械行业存在一个巨大的技术“黑洞”,最突出的表现是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近几年来,中国每年用于固定资产的上万亿元设备投资中,60%以上是引进的。作为窗口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有57%的技术源自国外。
在冶金机械中,最近几年我国板、带材生产线上了三、四十条,型材线就更多了,总投入大得惊人,但是这些设备和系统几乎全部来自德国、日本及意大利。例如河北一家大型钢铁(邯郸)厂,冷轧设备来自德国西马克公司,镀锌设备来自意大利达涅利公司。
据机械工业联合会的统计,目前工业发达国家新产品贡献率为52%,我国仅为5.9%。在“核心技术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克隆产品较多。这样的结果除了自主创新能力削弱之外,还容易遭到侵权指控。即使出现了自行研制的技术,也很容易被指责为“剽窃”。中国不久前自行研制的“CMl海豚”磁悬浮列车还没有试运行,就被德国一些媒体和企业指责为“抄袭了德国磁悬浮技术”。
整个工业制造设备的骨干都是外国产品,这暴露了我国工业化的虚弱性。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脊椎和脊柱,中国今后如果不把腰杆锻炼硬了,挺直了,那么整个经济和国防都是虚弱的。
3 机械制造业落后近30年
有人在网上发起“中国的机械制造业落后欧美发达国家多少年”的讨论,很多人认为“至少30年的差距”。这种差距尤其表现在发动机上。发动机作为机械的“心脏”,怎么评价它在机械中的重要性都不过分,尤其是对于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的汽车制造业而言。 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发展了多年,直到现在使用上自己设计的“心脏”的却很少,这让很多汽车业内人士都为之伤神。不过现在已经有几家汽车制造企业开始关注设计自己的发动机。奇瑞是其中之一,它研发成功的ACTECO发动机让中国的汽车也开始赚技术钱了。奇瑞研制的ACTECO发动机获得“2005中国创造奖”。
为何市场没有换来必要的技术?专家认为,并不是拿来了车型就等于转让了技术,一些关键的地方还需要学习,还需要有人点拨。但是相当多企业只关注合资,引进等等形式上的东西。仿制而不消化吸收是机械工业步入歧途。除了消化不到位之外,技术壁垒也是中国引进技术的巨大障碍。目前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保持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差距的一种武器。“欧美发达国家在小心翼翼地保持着与中国技术水平几十年的差距。” 4 国家扶持的支点偏离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技术黑洞的形成与国家的重视程度、投入密切相关。国家在过失的二十多年来忽视了发展机械行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都出现了偏差。
产权激励制度是创新和研发产品的重要保障。国有企业对创新人才的产权激励基本上没有实行。一方面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另一方面,创新者的贡献没有得到产权确认。企业研发的技术和产品,要么被国家无偿拿走,要么被其他的企业无偿抄袭。
1 现代制造技术的特点 1.1 设计与工艺一体化
人类处于小生产、手工生产时,设计和工艺是密切结合的,有时甚至是同时的。并且统一在同一个人身上。大规模、大批量生产出现后,由于生产需要,设计与工艺分开了,甚至出现了工艺从属于设计的现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品种单件小批生产在整个生产中占多数,产品规格式样不断更新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导致设计与工艺的一体化。并可能会出现工艺过程主宰产品的现象。为了保证将设计变成现实,工程一次成功,并行工程技术应运而生,而面向制造的设计成为并行工程的一个新方法、新途径。 1.2 先进性
机械制造技术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优质、高教、低耗、洁净、灵活(柔性)五个方面。 优质:利用现代制造技术,使加工制造出的零部件或整机质量高,性能好;零部件尺寸精确,表面光洁,内部组织致密,无缺陷及杂质,使用性能好,整机的结构合理、色彩美观宜人,可靠性高。高效:使用现代制造技术,不仅表现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而且还表现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提高了产品的开发效率和质量,缩短了生产准备时间。低耗:采用现代制造技术,可以降低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及能源消耗。洁净:生产过程不污染环境,使有害废弃物零排放或少排放。灵括:能快速对市场变化及产品设计的更改做出反应,适应多品种柔性生产。 1.3 面向工业应用
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特别注意产生最好的实际效果,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目的是要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4 面向全球竞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的全球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经济、科技手段争夺市场,倾销产品,输出资本。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 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2.1 国外制造工业现状
在制造业自动化发展方面,发达国家机械制造技术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实现了机械制造系统自动化。产品设计普遍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产品工程(CAE)和计算机仿真等手段,企业管理采用了科学的规范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在加工技术方面也已实现了底层的自动化,包括广泛地采用加工中心(或数控技术),自动引导小车(AGV)等。在这个基础上再提高制造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对于改善企业的TQCS已无明显的作用。因此,近余年来,发达国家主要从具有全新制造理念的制造系统自动化方面寻找出路,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制造系统。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敏捷制造、并行工程等。 2.2 我国制造工业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制造业有了显著的发展,无论制造业总量还是制造业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机械制造业从产品研发、技术装备和加工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却不多。这些年来,我国大力推广应用CIMS技术,20世纪90年代初期已建成研究环境,包括有CIMS实验工程中心和7个开放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CIMS的若干研究项目。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比如管理方面上我国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局部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多数小型企业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设计方面上我国采用CAD/CAM技术的比例较低,自动化技术方面上我国尚处在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仅在少数企业使用。 3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自动化
自动化是一个动态概念,目前它的研究究主要表现在制造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和系统技术、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制造单元技术、制造过程的计划和调度,柔性制造技术和适应现化生产模式的制造环境等方面。 3.2 网络化
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产品设计、物料选择、零件制造、市场开拓与产品销售都可以异地或跨越国界进行。此外,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技术信息的交流、加强产品开发的合作和经营管理的学习,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 3.3 虚拟化
制造过程中的虚拟技术是指面向产品生产过程的模拟和检验。检验产品的可加工性、加工方法和工艺的合理性,以优化产品的制造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周期和最低成本为目标,进行生产过程计划、组织管理、车间调度、供应链及物流设计的建模和仿真。虚拟化的核心是计算机仿真,通过仿真软件来模拟真实系统,以保证产品设计和产品工艺的合理性,保证产品制造的成功和生产周期,发现设计、生产中不可避免的缺陷和错误。 4 小结
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有任何看法或投稿请联系 MSN:hjf_2009@hotmail
1 我国机械制造业应用先进制造技术时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机械制造业信息技术的采用问题
机械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的采用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信息系统的集成度不够,由于基础设施规范不一致,基本标准和应用接口不统一,各个平台之间不能互连互通,造成“信息孤岛”效应,导致资源浪费、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已成为阻碍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瓶颈。其次是行业标准和规范缺乏。现在还没有一套符合机械制造行业各专业的信息技术规范和产品标准。再次是企业信息化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最后是企业参与电子商务的积极性有待提高。调查显示大型企业未来1年参与电子商务的可能性仅为15.8% ,小型企业中不考虑参与电子商务的比例达到了39.4%。大部分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产品宣传、知名度提高等较低的层面上,缺乏对电子商务的深刻认识,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绩效。
1.2 我国机械制造业组织结构的问题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由于形势的需要,机械工业企业厂点规划分散,各个地区都力求有比较完善的机械工业体系,各个部门有自己的机械制造行业,以便“自己自足”,这就为今天机械工业企业“星星满天,不见月亮”的状况种下了苦果;改革开放以来,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更加重了机械工业企业布局散乱、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程度。“大而全、小而全”是对当前中国机械企业组织结构的高度概括。这种组织结构,使企业内部不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企业不堪重负,何来精力搞振兴?何来财力搞发展?这种组织结构,从国民经济大环境来看,不仅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更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实施绩效产生重大影响。
1.3 我国机械制造业人力资源的短缺
20世纪80年代,机械制造行业几乎成为“夕阳产业”的代名词,造成大量在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行业从事技术工作的人才外流,或“下海”或改行,即使在仍然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的人员中,也因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而知识老化。目前已经出现技工、高级技工和高级技师人才奇缺的局面。与此同时,普通高等院校也纷纷缩减工程方面的专业,开办热门专业,以保证生源数量,保障学校的整体收益。或者出现工程教育盲目向科学教育靠拢的现象,这
就必然造成制造业的技术人才层次和结构上的缺陷,已经严重制约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这一现状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2 我国机械制造业成功实施先进制造技术的对策 2.1 大力推进机械制造业企业信息化 (1)加强企业基础设施建设
企业信息基础设施是根据企业当前业务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流通的要求,构筑由信息设备、通信网络、数据库、支持软件和应用软件等组成的环境。在规划各种新技术的实施顺序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效益优先、管理先行、打好信息基础、最后实现整体集成。当然,对于个别与信息系统和其他先进制造技术相关性不大的技术,也可安排个别实施。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的构筑必须从企业内外部环境出发,在信息战略的指导下有序进行,它是企业信息化的硬环境,对于信息战略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2)数据集成
着眼于数据共享和数据仓库的建设及维护。我们需要对数据仓库进行统一的数据规划— — 即建立一系列的主题数据库,在不同的生产经营层次上保证信息源的就地采集、存储和使用,进而进行网络传输,使不同层次的同构数据库同步(或允许延时)更新,以支持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管理工作。数据集成在完全摆脱了企业职能边界和地域边界的制约后,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业务重组,独立地确定企业业务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3)加大信息化设备投入和软件开发力度
信息化设备投入和软件开发力度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信息化设备的投入,包括计算机,传输设备,网络设备,检索设备等。企业信息化建设另一重点,就是应用软件开发,而且要注重软硬件的配套与兼容。 (4)加强企业信息源建设
在信息源建设方面,一是要抓标准和制度建设,不光要采用国际、国家,行业标准,还要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标准,并相应地制定和完善各种制度。二是作好信息源的采集、处理、传输工作,明确手工采集和自动采集信息的工作标准,确保数据仓库的运行。 2.2 建立适宜的组织结构
(1)变金字塔型机械式的组织结构为扁平式的组织结构
传统的组织层次繁多,导致了决策速度大大降低。因而,最大限度地缩减中间管理层级及人数,使组织扁平化,才能对市场条件、技术变化以及用户需求做出迅速、柔性的反应。对于中层管理人员,减少了对日常事务的管理,更多地负责企业业务的发展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2)组织网络化(虚拟企业)
单个企业往往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经济实力独自介入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网络结构将成为未来企业的组织形式。按网络形式组织的工作流程,构成一个以具有固定连接的业务关系网络为基础的联合体。这种联合,既存在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也存在于多个合作企业之间或者是单个企业组织内部,如空间上为分散的团队等形式。完善的网络组织可以看作是虚拟企业,其功能和效果远远超过原来单个企业的机动性和竞争性。在此,连接网络所使用的高效的信息管理技术和通信技术起着关键的支持作用。 2.3 重视人才培养
21世纪市场竞争的焦点是高素质人才的较量,没有高素质人才的企业,就不能生存。先进制造技术的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离不开员工的大力支持。因此,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是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机械工业要发展,要提高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水平,就必须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努力培养、引进具有信息技术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加强全员职工培训,推广、普及计算机和网络教育,全面提高职工综合素质,为制造技术信息化创建好人才基础。因此,营造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氛围,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是企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二 机械制造业发展前景
机械制造业作为一个传统的领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积累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经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越加强烈。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先进制造技术这个概念的提出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这个名词没有确定的定义,但目前公认的认识是: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它具有以下6个特点:
1.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使技术的发展更加符合人类社会的需要。 2.从强调专业化分工向模糊分工,一专多能转变,使劳动者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3.从金字塔的多层管理结构向扁平的网络化结构转变,减少层次和中间环节。 4.从传统的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工作方式转变,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质量。 5.从按照功能划分部门的固定组织形式向动态的自主管理的小组工作方式转变。
6.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1)机械制造自动化。(2)精密工程。(3)传统加工方法的改进与非传统加工方法的发展。 下面对自动化技术给予论述和展望。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始终是机械制造中最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也是制造企业提高生产率和赢得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自20世纪20年代出现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刚性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综合自动化常常与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等概念相联系,它是制造技术、控制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旨在全面提高制造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对市场的响应速度。 (一)集成化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是2l世纪制造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CIMS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分系统组成,通常划分为以下5个分系统: 1.工程技术信息分系统
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工装设计(CATD)数控程序编制(NCP)等。 2.管理信息分系统(MIS)
包括经营管理(BM),生产管理(PM),物料管理(MM),人事管理(LM),财务管理(FM)等。 3.制造自动化分系统(MAS)
包括各种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如计算机数控(CNC),加工中心(MC),柔性制造单元(FMs),工业机器人(Robot),自动装配(AA)等。 4.质量信息分系统
包括计算机辅助检测(CAI),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CAQC),三维坐标测量机构(CMM)等。
5.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分系统(Network&DB)
它是一个支持系统,将上述几个分系统联系起来,以实现各分系统的集成化。 (二)智能化
智能化制造系统可理解为由智能机械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智能系统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决策等。
在智能系统中,“智能”主要体现在系统具有极好的“软”特性(适应性和友好性)。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模块化方法,使之具有较大的柔性;对于人,智能制造强调安全性和友好性;对于环境,要求做到无污染,且能源和资源充分回收,对于社会,提倡合理协作与竞争。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在中国的进展:清华大学CIMS研究中心获美国SME大学领先奖;北京第一机床厂的CIMS系统获美国SME企业领先奖 应用有明显进展的企业:
西安飞机制造公司、成都飞机制造公司、杭州汽轮机厂、沈阳鼓分机厂、山西经纬纺织机械厂、广东华宝空调器厂等。西安航空动力在CAD/CAPP/CAM的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2000年9月被国家列为CIMS应用示范企业。 (三)敏捷化
敏捷制造是以竞争力和信誉度为基础,选择合作者组成虚拟公司,分工合作,为同一目标共同努力来增强整体竞争能力,对用户需求作出快速反应,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为了达到快速应变能力,虚拟企业的建立是关键技术,其核心是虚拟制造技术,敏捷制造是以虚拟制造技术为基础的。敏捷制造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从信息集成发展到企业集成的必由之路,它的发展水平代表了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水平,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方向。 实现敏捷制造的技术基础包括:
1.大范围的通讯基础结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工厂信息网络和准时信息系统(Just-In—Time-lnformation)。 2.柔性化、模块化的产品没计方法。 3.高柔性、模块化、可伸缩的制造系统。 4.为订单而设计、制造的生产方式。 5.基于任务的组织与管理。 6.基于信任的雇佣关系。 (四)虚拟化
“虚拟制造”的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虚拟制造是以系统建模和计算机仿真技术为基础,集现代制造工艺、计算机图形学、信息技术、并行工程、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一体,是一项由多学科知识形成的综合系统技术。
虚拟制造利用信息技术,仿真计算机技术对现实制造活动中的人、物、信息及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的仿真,以发现制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产品实际生产前就采取预防的措施,从而达到产品一次性制造成功,来达到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增强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五)清洁化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的两个基本目标是: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要求渗透到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出成品的全过程,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替代有毒的原材料和短缺资源,二次能源和再生资源的利用,改进工艺及设备,并将一切排放物的数量与毒性削减在离开生产过程之前。
对于产品而言:清洁生产覆盖构成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即从原材料的提取到产品的最终处理,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运输、流通、销售及报废等,合理利用资源,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计算机技术是企业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有关的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有机集成和优化运行,在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现信息化、智能化、集成优化,以达到产品上市快、服务好、质量优、成本低的目的,进而提高企业的柔性,健壮性和敏捷性,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 机械制造业发展前景
机械制造业作为一个传统的领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积累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经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越加强烈。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先进制造技术这个概念的提出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这个名词没有确定的定义,但目前公认的认识是: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它具有以下6个特点:
1.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使技术的发展更加符合人类社会的需要。
2.从强调专业化分工向模糊分工,一专多能转变,使劳动者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3.从金字塔的多层管理结构向扁平的网络化结构转变,减少层次和中间环节。
4.从传统的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工作方式转变,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质量。 5.从按照功能划分部门的固定组织形式向动态的自主管理的小组工作方式转变。
6.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1)机械制造自动化。(2)精密工程。(3)传统加工方法的改进与非传统加工方法的发展。
下面对自动化技术给予论述和展望。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始终是机械制造中最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也是制造企业提高生产率和赢得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自20世纪20年代出现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刚性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综合自动化常常与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等概念相联系,它是制造技术、控制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旨在全面提高制造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对市场的响应速度。
(一)集成化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是2l世纪制造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CIMS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分系统组成,通常划分为以下5个分系统:
1.工程技术信息分系统
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工装设计(CATD)数控程序编制(NCP)等。 2.管理信息分系统(MIS)
包括经营管理(BM),生产管理(PM),物料管理(MM),人事管理(LM),财务管理(FM)等。
3.制造自动化分系统(MAS)
包括各种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如计算机数控(CNC),加工中心(MC),柔性制造单元(FMs),工业机器人(Robot),自动装配(AA)等。
4.质量信息分系统
包括计算机辅助检测(CAI),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CAQC),三维坐标测量机构(CMM)等。
5.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分系统(Network&DB)
它是一个支持系统,将上述几个分系统联系起来,以实现各分系统的集成化。
(二)智能化
智能化制造系统可理解为由智能机械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智能系统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决策等。
在智能系统中,“智能”主要体现在系统具有极好的“软”特性(适应性和友好性)。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模块化方法,使之具有较大的柔性;对于人,智能制造强调安全性和友好性;对于环境,要求做到无污染,且能源和资源充分回收,对于社会,提倡合理协作与竞争。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在中国的进展:清华大学CIMS研究中心获美国SME大学领先奖;北京第一机床厂的CIMS系统获美国SME企业领先奖
应用有明显进展的企业:
西安飞机制造公司、成都飞机制造公司、杭州汽轮机厂、沈阳鼓分机厂、山西经纬纺织机械厂、广东华宝空调器厂等。西安航空动力在CAD/CAPP/CAM的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2000年9月被国家列为CIMS应用示范企业。
(三)敏捷化
敏捷制造是以竞争力和信誉度为基础,选择合作者组成虚拟公司,分工合作,为同一目标共同努力来增强整体竞争能力,对用户需求作出快速反应,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为了达到快速应变能力,虚拟企业的建立是关键技术,其核心是虚拟制造技术,敏捷制造是以虚拟制造技术为基础的。敏捷制造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从信息集成发展到企业集成的必由之路,它的发展水平代表了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水平,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方向。
实现敏捷制造的技术基础包括:
1.大范围的通讯基础结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工厂信息网络和准时信息系统(Just-In—Time-lnformation)。
2.柔性化、模块化的产品没计方法。
3.高柔性、模块化、可伸缩的制造系统。
4.为订单而设计、制造的生产方式。 5.基于任务的组织与管理。
6.基于信任的雇佣关系。
(四)虚拟化
“虚拟制造”的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虚拟制造是以系统建模和计算机仿真技术为基础,集现代制造工艺、计算机图形学、信息技术、并行工程、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一体,是一项由多学科知识形成的综合系统技术。
虚拟制造利用信息技术,仿真计算机技术对现实制造活动中的人、物、信息及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的仿真,以发现制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产品实际生产前就采取预防的措施,从而达到产品一次性制造成功,来达到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增强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五)清洁化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的两个基本目标是: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要求渗透到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出成品的全过程,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替代有毒的原材料和短缺资源,二次能源和再生资源的利用,改进工艺及设备,并将一切排放物的数量与毒性削减在离开生产过程之前。
对于产品而言:清洁生产覆盖构成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即从原材料的提取到产品的最终处理,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运输、流通、销售及报废等,合理利用资源,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计算机技术是企业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有关的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有机集成和优化运行,在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现信息化、智能化、集成优化,以达到产品上市快、服务好、质量优、成本低的目的,进而提高企业的柔性,健壮性和敏捷性,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机械信息化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但是应用水平依然不高,单机应用和小系统应用仍普遍存在,虽然少数大型机械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已经可以跟国际企业媲美,但是整体来看,机械行业仍缺少信息系统和业务的紧密整合。
信息化状态
与我国其他工业部门相比,机械制造业是最早应用信息化技术的部门之一。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自主开发成功国内第一个CAD系统——组合机床多轴箱CAD,80年代初,
我国开展了MRPII、CAD技术的应用。“七五”期间,机械部组织完成了重点产品CAD研究、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开发研究等6项以采用信息技术为主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投入应用后,带来直接经济效益30亿元。机械行业信息化也由此拉开序幕。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部分机械企业已经初步实现了信息化,但数量只占机械制造业总量的很小比例。在1.5万家大中型企业中,仅有15%的企业基本实现了信息化,而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的更不到5%。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就更为明显。以最能体现制造业装备水平的数控机床为例,我国数控机床拥有量仅占机床总量的5%,远低于发达国家50%的水平,甚至低于世界7%的平均水平;而且,昂贵的进口数控机床利用率相当低,据统计,有效利用率只达到25%。
目前,我国机械行业信息化的现状是:大部分企业实施了CAD应用,但尚处于“甩图板”阶段,使用基于三维产品模型的CAD/CAM技术的企业不多,且刚起步,实现了CAD/CAPP/CAM一体化应用的企业就更少。与CAD的成功应用相比,计算机辅助管理更是相对落后,虽在财务、人事等单项管理中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成功实现MRPⅡ/ERP的企业为数很少,离企业实现内外信息集成还有相当距离。
同时,尽管不少企业通过实施信息化取得了可观的效益,但总体上,与所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相比,整体收效仍不够大。有的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缺乏整体需求分析和可行性研究,信息技术的应用没有与业务流程优化结合,也没有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相适应,从而导致企业信息化综合效果不佳。
此外,有些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思想准备不足,信息化工程计划性不强,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不连续,往往出现有头无尾的现象。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机械信息化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但是信息化应用水平依然不高,单机应用和小系统应用普遍存在,虽然少数大型机械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已经可以同国际企业媲美,但是整体来看,机械行业仍缺少信息系统和业务的紧密整合。
信息化特点
机械制造业由于物料品种规格多,生产不连续,生产制造过程复杂,所以其管理比其他制造业更复杂,机械制造业信息化,也比流程型制造企业要复杂许多。比如,一台机械产品由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个零件组成,这些零件有专门企业生产供整机厂选用的标准件、外购件,也有整机厂自己制造的自制件。自制件每个零件的形状、大小、材料、技术要求、加工方法等等要素都不一样。这些要素信息由产品设计信息和工艺信息确定。而设计信息和工艺信息是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的源信息,源信息是指导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依据。企业要搞好信息化,首先要管理好这些源信息。
此外,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生产组织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具有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专业化分工没有国外那样细,中国企业内部管理相对国外企业也要复杂得多。
那么,机械制造业有哪些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行业信息化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呢?从生产特点入手,我们可以看出机械制造业具有以离散为主、流程为辅、装配为重点的主要特点。
首先,生产计划的制订与生产的管理任务繁重。机械制造企业主要从事单件、小批量生产,产品的工艺过程经常变更,由于主要是按订单组织生产,很难预测订单在什么时候到达,因此,采购和生产车间的计划就需要有很好的生产计划系统。
其次,机械制造企业工艺流程简单明了,工艺路线灵活,制造资源协调困难。机械行业产品结构清晰明确,机械制造企业的产品结构可以用数的概念进行描述,最终产品一定是由固定个数的零件或部件组成,这些关系非常明确和固定。面向订单的机械制造业的特点是多品种和小批量。因此,机械制造业生产设备的布置一般不是按产品而是按照工艺进行布置的,每个产品的工艺过程都可能不一样,而且,可以进行同一种加工工艺的机床有多台。因此,需要对所加工的物料进行调度,并且中间品需要进行搬运。
再次,国内机械企业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机械制造企业主要是离散加工,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人的技术水平,自动化仅处在单元级,因此,需要更深入、更广泛地应用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等先进制造设备。
信息化问题
毋庸置疑,目前我国机械制造行业信息化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
生产计划控制模式落后:尚未实施ERP的机械制造企业几乎100%采用台套计划方式,即以产品最长生产周期作为产品各种物料的采购提前期和生产提前期,过分夸大的提前期是造成库存和在制品储备高,流动资金占用大的根本原因。同时,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脱节,零件成套水平差,不能准时交货,或者用高储备来保交货期,距离物料需求计划MRP、准时生产JIT、同步生产等现代管理方法相差甚远。
企业应变能力差:今天的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种多样,按订单装配、按订单制造、按订单设计、大规模定制,各种生产类型种类繁多,生产、采购异常复杂。企业只有从客户-销售-设计-生产-采购-财务-成本,建立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才能动态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和客户定制化要求。而目前中国的机械制造企业还极少具备完善而反应敏锐的供应链管理。
成本计算不准确,成本控制差:许多机械企业仍在采用人工方式核算成本,而人工成本核算一般只能计算产品成本,无法计算零部件成本。成本费用分摊很粗,大量成本数据采集是人工归集的,数据准确性很差。同时,多数机械企业一般不进行标准成本的计算,也很少进行成本分析,因此成本控制较差。
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准确、不共享:缺乏完善的基础数据,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准确、不共享、大大影响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组织机构不合理:科层式的组织机构而不是面向业务流程的扁平化组织,造成业务流程不合理,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式化。
管理工具落后:许多现代化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例如敏捷制造、虚拟制造、准时生产、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商业智能、电子商务以及ERP等不能很快应用到生产当中去。
三、加入WTO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WTO带来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一是使我国真正融入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制造业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扩大出口。二是有利于推动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利于制造业提高投资效率和经济效益。三是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四是有利于解决贸易争端。面临的挑战:一是内资企业立足未稳。现在,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越来越倾向于以独资公司的形式运作,它们本来在资金和技术上占有优势,现在又充分利用了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因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内资的制造企业如果不能奋起直追,很可能形成一边倒的局面。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如果由外资控制的制造企业形成主宰局面,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能接受的,即使在高端产品的生产领域形成控制局面,也将对我国的经济安全形成威胁。二是缺乏核心技术代价高昂。我国高技术企业多年来重模仿轻研发,普遍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将履行承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这就意味着我国的高技术企业将为外国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付出大笔的使用费。三是非关税壁垒的削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四是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四、发展前景----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可行性探讨
(一)世界制造中心的基本特点世界制造中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首先,世界制造中心都是由早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经济国家充当,它的形成和发展与科技进步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制造业中心国既是制造业的生产和出口大国(生产和出口总量一般占世界的10%以上),同时也是制造业的科技强国,一般都是当时的世界科技中心,具有最高水准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拥有众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其次,在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中,制造业中心国占据明显优势地位,以附加值较高的高技术和中高技术产品生产为主,其生产技术、工艺、品种、质量、性能乃至生产与管理的效率等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第三,制造中心国拥有许多世界级的知名企业和国际著名品牌,在生产和消费领域起着领导世界潮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化工体系的细化,作为世界制造中心的发达国家正在向产品研发中心、设计中心、知识产权控制中心、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生产中心、品牌推广中心等方向转化,同时将大量非关键产品的生产基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虽然接受转移的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也在迅速增长,但这种缺乏内涵的繁荣与世界制造中心是有本质区别的。从以上的特点分析中我们不断得出一个结论:尽管目前国内外有不少人认为我国已成为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或世界工厂,而我国也确实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这一目标,但目前我们还不够格。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尚未最终完成,总体的经济实力还不足以支持制造业成为世界的中心;我国制造业生产和出口总量虽已位居世界第4和第7位,可以算得上一个制造业生产和出口大国,但所占比重与前3国还有较大距离,制造业增加值仅相当于美国的24.8%、日本的39.7%、德国的73.8%,
出口仅相当于美国的30.5%、日本的45.3%、德国的34.4%。在生产技术上,我国制造业与美、日、德等发达工业国相比有很大差距,在国际分工体系中还摇荡在中低端,许多高技术产品的生产从研究开发到材料配件都严重依赖外国,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传统产业中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产品国内生产也无法满足需求,例如,我国是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同时也是最大的钢材进口国。我国纺织品产量世界第一,但优质高档面料仍要靠大量进口;我国缺乏有国际竞争实力的优秀企业和知名品牌,制造业产品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比重高达55%;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制造业产品主要的竞争优势就是价格低廉而不是以质优见长,这也是近年来我国产品屡受反倾销调查等非关税措施袭击的重要原因。从总体上看,我国是制造业的生产大国但还不是技术强国,离世界制造中心还有较大距离。
(二)我国制造业发展值得关注的重点行业根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制造业结构变化的特点,结合我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今后的发展需要,我们对我国制造业的行业重点进行了筛选排序(见附表5),具体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行业的成长性和比重;二是行业产品出口情况;三是科技含量;四是对就业的贡献。在此基础上用2001年的数据选取了各行业产值比重(生产份额)、各行业1990-2001年产值比重增长幅度(成长性)、各行业在制造业出口额中的比重(出口份额)、各行业出口交货值占产值比重(外向程度)、研究开发经费占产值比重(科技含量)、各行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解决就业问题的作用)6组数据分别进行排序,每一序列的前20个行业分别依次赋予20-1的分值,20位以后的行业赋值为0,然后按同权原则将各行业的6项赋值相加以后,再按赋值总额进行排序。从附表5中可以看出,28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分值高的前10位以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以电子、电气、交通运输设备为代表的有较高技术含量的行业位居榜首,这些行业多为装备制造行业,符合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应重点关注并扶持发展的主导产业,关注的重点在于技术水平的提升特别是核心技术的突破。以服装、皮革、纺织为代表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能够充分利用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在吸收就业、扩大出口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也位居前列,是今后应当积极关注并鼓励发展的行业,这些行业今后应加强产品质量控制,树立我们自己的品牌。比较而言,以冶金、石化为代表的资金密集型行业主要排在中游的位置,这些行业目前主要为国内生产提供服务,外向程度较低,有发展潜力但还需要扶持,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需要有选择地逐步推进,首要的目标是实现进口替代,满足国内市场需要。排列在20位以后的行业以传统的生活用品为主,产业关联度和外向程度都比较低,今后发展应主要交由市场进行调节。 (三)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前景展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工业发展已基本终结了产品短缺的时代,工业化进程开始进
一、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及其基本特点
建国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为建国初到1978年的改革开放,这是我国制造业形成比较独立完整体系的时期;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是我国制造业中以轻纺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的迅猛发展期,带有比较明显的粗放性和文革后恢复性发展的色彩,这一
阶段制造业的发展使我国基本上告别了工业产品短缺的时代;第三阶段自九十年代初开始,我国制造业在开放和竞争的环境中进入了结构调整和产业提升的新时期,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明显上升,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中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制造业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还比较明显。今后,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经过努力,我国有望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中心。 (一)制造业生产及出口均保持了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
1978--2003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由1195亿元增长至约43848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增长11.92%,比全部工业年均增幅高0.45个百分点。其中,1978--1990年年均增长11.01%,高于全部工业1.27个百分点;1990--2003年年均增长12.78%,比全部工业低0.31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迅速增长的同时,产品出口也保持了快速增长。1980--2003年,工业制成品出口由90.05亿美元增加到4035.6亿美元,年均增长17.98%。其中,1980--1990年年均增长17.77%,1990--2001年年均增长18.14%。 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达37.4%,比1978年增加了4.43个百分点;制造业产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49.7%增加到2003年的92.1%,为国家换取了大量的外汇;我国财政收入的近一半来自于制造业;制造业吸收了大量城市就业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2003年制造业从业人员高达8307万,吸收了约1/5的城镇就业人口和1/4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了我国沉重的就业压力。
(二)结构调整取得成效,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明显提高,部分传统产业比重持续下降
与1990年相比,2003年的制造业行业结构(规模以上口径)发生了很大变化。以产值比重衡量,1990年位居制造业前5位的行业为纺织、化工、黑色冶金、食品、非金属矿物,到2003年,前5位已变为通信电子、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黑色冶金、化工、电器机械。在基本对应的28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13个行业的比重有所上升,15个行业比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上升行业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高技术产业,包括通信电子、电气机械、仪器仪表、医药。其中,通信电子行业升幅最大,已由1990年占制造业的3.51%上升至2003年的12.44%,位次由第十位跃居第一;一类是经济发展中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直接相关的行业,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石油加工、文教体育用品制造、服装、皮革等。比重下降的行业多属于技术含量中等、传统色彩较多的投资类产业,如冶金、通用机械、专用设备、化工、纺织等,其中,纺织行业降幅最大,比重由13.76%下降到6.07%,位次由第一降至第六。纺织业的衰退昭示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转换的加速,同时也把如何以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这一严肃的课题摆在了国人面前。
二、 (三)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比重进一步增加,珠江和长江三角洲的工业大省已
成为国内制造业强劲增长的火车头
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差异,东中西部制造业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东部地区的领先地位得到加强(见表1)。1990--2003年,我国东部地区制造业比重(规模以上口径产值)由63.27%增加到76.26%;而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分别由24.2%和12.53%下降到16.08%和7.66%。分省市看,2003年,制造业位居前5位的地区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与1990年相比,6个
比重增加的地区全部集中在东部(天津、西藏基本持平),以增幅百分点高低排列,分别为广东7.28、浙江3.86、山东2.89、江苏1.93、福建1.52、海南0.04。以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工业大省(市)为龙头的珠江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圈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增长的重要发展极。比较而言,环渤海经济圈的地位总体上略有下降。山东虽有较大增长,但增幅为辽宁、北京的降幅所抵消,因而从总体上看,环渤海经济圈在我国北方制造业中的领先地位尚在形成之中。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幅度衰退,辽吉黑三省制造业比重合计比1990年下降了4.88个百分点。
(四)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规模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第三次工业普查数据表明,199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销售收入中,大中型企业比重为52.1%。到2003年,大中型企业比重提高到67.5%。分行业看,制造业小类行业中,前4家企业集中度提高的占67.5%,前8家集中度提高的行业占71.4%。石油制品、日用电器、化学原药、日用电子、纸浆、造纸、钢材、棉纺等适合规模经营的行业,集中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 (五)国有和集体企业比重下降,“三资”和私营企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制造业的
生力军
由于国有和集体企业大量改制,到2003年,按规模以上可比口径计算,制造业中的纯国有和集体企业的市场份额(销售收入比重)已由1995年的41.66%和30.67%下降至15.54%和6.48%,利润比重由18.52%和28.73%下降至11.16%和6.22%。而同期“三资”和私营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由1995年的18.53%和2.71%增加到33.96%和15.55%,利润由19.72%和3.34%增加到39.59%和13.41%。2003年,“三资”和私营企业出口交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67.19%、10.81%,均已超过国有和集体企业;吸收就业人员1243.5万和992.1万人,分别占25.46%和20.31%,为出口创汇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 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及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略) 三、 我国离世界制造业中心有多远
(一)世界制造中心的形成、演变及其基本特点
近年来,国外一些媒体一直在鼓吹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或“世界工厂”,虽然其本意并不都是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欢呼,有不少其实是给“中国威胁论”做铺垫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就是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已经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历史上,第一次产业革命前的手工业时代,从汉唐到明初,中国的科学技术曾远居世界的前列,当时的中国,以陶瓷、丝绸等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产量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并通过海上和陆上的“丝绸之路”部分运销海外。明清两代,由于中国的闭关锁国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中国的科技水平逐步落后,但直至康乾盛世,中国手工业产品的生产仍居世界前列。
从总体上看,由于交通的闭塞和运输工具的落后,手工业时代的产品生产主要是自给自足和部分用于国内交换,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数量很少,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制造中心是产业革命后才形成的。
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即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实现了巨大飞跃,到19世纪中叶,英国已成为当时世界上的第一工业大国,铁、棉纺织和机器制造业在世界上都占绝对优势,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中心,其工业产值占世界的比重曾一度高达39%,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21%,铁和煤的产量占世界的50%以上。
(二)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前景展望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我国的工业发展已基本终结了产品短缺的时代,工业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在八十年代轻纺工业大发展的基础上,九十年代的工业发展并没有简单重复发达国家重化工业的固有模式,而出现了重化工业与以通信电子、电气机械为代表的高加工度产业同时发展的局面,而且后者的发展势头超过了前者,呈现出我国多层次生产力条件下典型的追赶型经济特征。根据经济发展理论和发达工业国家的历史经验,经济起飞后的成熟阶段,工业仍可望保持30年左右的高增长,也就是说,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我国制造业和国民经济仍将保持20年左右的快速增长,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是很有希望的。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发展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是市场优势。我国是一个有着近13亿人口的大国,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为我国制造业的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空间支持。二是劳动力优势。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就业压力很大,因而劳动力价格十分低廉,这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制造业主要的竞争优势所在。从人口调查数据看,我国高中和大学入学率近年来提升很快,随着劳动者文化素质的迅速提高,我国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局面有望得到根本改观。这必将使我国制造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大大加强。三是生产能力优势。我国已经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除了部分高技术设备和元器件外,绝大多数产品及其原材料、零配件等的生产国内都能解决。四是经济后发优势。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把握住发展机遇,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下,不需要按部就班地重复别国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可以采取超前配置产业的方式,少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缩短甚至跨越部分产业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制造业的高技术前沿领域,形成后发优势。在这方面,许多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如日本、韩国已有过成功的先例。
除了以上几方面的优势外,更重要的是,我国各级政府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遗余力地推进改革和对外开放,把促进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发展当作重要的工作来抓,这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独特优势所在。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以服装、皮革为代表的轻纺工业和以日用电器(家电)制造为主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相对小一些,这些行业中有不少企业多年来为国外品牌企业做了大量的代工,其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预计这些行业到2010年左右即可取得突破,首先确立世界行业制造中心的地位。其他如通信电子、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将陆续跟进,逐步在世界制造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从整体上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制造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为3.55%,尚不及我国的三分之一。二十一世纪初,世界制造业的增长格局预计不会发生大的改变,如果以世界制造业年均增长4.5%,我国年均增长8.6%的保守数字进行测算,到2010年,我国制造业将以占世界10%以上的生产总量稳居前三甲,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在此之前就能进入世界前三强。从近年来的发展势头判断,我国制造业生产和出口三年内就会双双进入世界前3名。但从科技水平看,我国制造业要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预计到2020年左右,随着一大批高技术项目的突破,我国的科技实力也有望走在世界前列,到那时,我国将真正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一极,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四、 合理引导,推动制造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加大研究开发力度,突破科技瓶颈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英明论断对我国制造业今后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间,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虽然有较大提高,但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成就并不理想。我国制造业产品附加值较低,增加值率仅为26.8%,约相当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60%。附加值低的主要原因就是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关键技术和主要零部件受制于人。总体上看,我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还没有脱离“引进—落后—再引进”的低效循环,交的“学费”实在是太多了点,技术水平不高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如果我们满足于“打工仔”的角色,甘于做一个二、三流的制造业生产国,也许维持现状就可以了,但要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科技方面必须有所突破。没有一个国家在科技方面受制于人而仅仅靠劳动力便宜就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很庞大,并不缺乏科技精英,国外最尖端的科研机构里,华人的身影也很活跃。科技难以突破,关键是管理体制不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要求,资金投入不足。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应该扭转由行政拨款的科研事业单位主导产业科技开发的局面,靠政府拨款必然造成科研单位动力和压力不足,投入也很有限。政府拨款应主要用于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应该走产学研相结合、以企业为主的道路,谁投资,谁收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科技进步的动力和压力问题。其次,要加大研究开发资金的投入力度。从研究发展资金占产值的比重看,我国制造企业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五到十分之一,不少有实力的企业在广告投入上舍得化血本,动辄几千万甚至几亿,但在科研开发上却十分吝啬,这种做法对企业的长远是十分不利的。从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出发,必须大幅度地提高研究开发资金的投入力度,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尤其如此。第三,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严厉打击侵权仿冒行为。这对调动保护企业科研开发的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如果让不劳而获形成风气,企业乃至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动力就会逐步丧失。
(二)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从我国制造业的状况看,改造传统产业首先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装备制造业,特别是电气机械、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制造三大行业。由于装备制造业的产品主要是各行业的生产(技术)设备,因此装备制造业的水平上去了,其产品技术性能的提高必然会影响和带动其他产业的技术进步。
(三)加强职工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
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差距极为悬殊,虽然这种劣势被差距更大的劳动力价格优势所抵消,但从经济发展规律看,单纯的劳动力价格优势是靠不住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制造业劳动者的平均工资也将不断提高,如果一二十年以后劳动者的工资还象现在这样低,那就说明社会没有进步,制造业发展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因此,要保持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出路只有一条,这就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除了靠科技和管理等方面的努力外,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国的职业技术标准虽在不断建立和完善之中,但真正推广应用还有不少工作要做。我国各类技校和职业高中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城镇的初中生,大量城镇普通高中毕业和来自农村的制造业工人都没有受过很正规的技术培训,一般是简单培训一下就上岗,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自然会受影响。近年来,许多地方常有招高级技工难的报道,说明这方面的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今后,有关方面应在扩大培训面、
严格上岗标准、加强考核评比等方面多下工夫,着力提高制造业职工的综合素质,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打好基础。
(六)关注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很少,且资源的发布很不均衡。我国制造业的附加值较低,这就意味着创造同样的财富,我国要比发达国家消耗更多的资源,如果不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后劲将无法保证。以科学的发展观来衡量,值得关注的重点一是要节约使用能源,及早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二是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三是减少并消除环境污染。这些方面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制造业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成效。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创新战略
A现状: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中国装备制造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尤其是最近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制造大国。步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初见成效,呈现出持续、快速、全面增长的势头。
首先,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占主体地位的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目前,在我国装备制造业中,国有、民营、三资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其中,民营和三资企业在行业中的经营比重不断加大,给装备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活力。
其次,产业战略布局有很大改善。经过“十五”的努力,装备制造业中重大技术装备的生产布局得到改善:三大动力、一重、二重、上重、保变、西变、特变电工等企业,为适应当今世界水平的超大超重型装备加工、总装和试验、发运的要求,已经或正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建成新基地。他们初步形成了既能适应国内重点工程运输要求,又便于“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北、中、南相对均衡的战略布局。
第三,产业集聚能力迅速提高。在各级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推动下,以高度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为特点的产业集聚正在迅速发展,已经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
第四,行业管理与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行业科技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十五”是装备制造业夯实基础、上台阶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行业基础性工作得到加强;技术进步成果丰硕;掌握了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的关键制造技术。“十五”期间,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项目和电动汽车等专项攻关中取得重要创新成果。
第五,加大了“走出去”的步伐。加入WTO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在“引进来”的同时,开始探索国际化发展的新路,探索解决企业技术来源、国际市场资源整合等战略性问题,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机床和汽车两大行业。
值得注意的一个动向是,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开始把研发中心设在海外,借助国际资源,加快提高
自主创新的能力。这反映出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意识在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在提高。
B问题: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安全风险增加 尽管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最主要的表现:创新能力弱导致的进口依赖和出口结构问题,产业安全风险增加。这些问题的根本就在于自主创新能力弱,而自主创新能力弱严重制约着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近年来,出口的迅速增长是建立在大量进口技术装备和元器件上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分之二依赖进口。光纤制造装备、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石油化工装备的进口依赖程度最高,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市场也有一半以上被进口产品占领。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品出口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0%。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装备制造业产品的出口也将逐渐步入世界前列。然而,我国装备工业产品出口的质量不高,尤其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产品的出口比例还很低。目前,我国装备工业自主品牌出口所占的比例还不到10%,绝大部分出口是使用外方品牌的加工贸易或以贴牌生产为主的订单贸易。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出口效益不高、结构欠优,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在国际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强的企业和企业集团。
同时,虽然我国装备制造业近年来“走出去”取得明显进展,但是产业安全的风险也在日益增加,少数行业由于过度开放已开始危及产业安全。近几年,外资收购我国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的势头明显。仪器仪表行业是装备制造业利用外资和合资项目最多的行业之一,加入WTO次年“三资”企业的产值已占全行业60.6%,出口交货值占90.14%,而且外方多半要求绝对控股或独资,并逐步并购中资优秀企业。工程机械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同样进入新一轮高潮,除一批合资企业外,还有沃尔沃(挖掘机)、利勃海尔(挖掘机)、BHS(混凝土搅拌设备)、日本丰田(叉车)等一批外资企业在我国建立独资厂生产工程机械,同时还有不少原合资厂的外方股东在增资扩股和买断独资。
C发展战略:四大战略提高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 振兴装备制造业在“十五”期间已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而“十一五”期间,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等发展战略和政策资源的引导下,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契机。
战略之一:选择“何者可为”发挥政府作用和市场优势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积极接纳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尽管“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在今天这样开放的时代已难以奏效,但是在不违反WTO规则的情况下,政府应继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因为只有政府作用发挥得好,选择好“何者可为”,产业转移才对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加入WTO之后,产业转移与外商直接投资结合日益紧密,以往的通过许可证贸易、合作生产等方式取得核心技术在今天已很难行得通,产业转移的独资化倾向明显。这种产业转移的目的是想使中国企业保持在产业链的低端市场,以外资的优势阻止中国企业进入高端市场。然而,祸兮福所依,在我国政府的正确引导下,产业转移的结果恰恰令中国企业踏入全球产业链的门槛,激活了中国底蕴深厚的存量技术资源和技术能力,带动了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了GDP增长与就业的增加。
对于我国目前还没有掌握的装备制造技术,我们应以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重点。比如,大型水
轮式发电机,我国通过三峡工程左岸14台机组的对外合作,不但形成批量生产能力,而且自主改进了转轮模型的设计。同时,应鼓励国际同行与我国企业合作攻关,在合作中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推进集成创新。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将面临许多新课题的挑战。这些挑战即使从世界范围来看也是前所未有的,比如设计制造100万伏交流和80万伏直流的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必将为扩大中外合作提供强有力的市场驱动。
战略之二:加强政府采购扶持力度建立政策与资金等支持体系
针对自主创新的扶持工作,国家应扩大政府采购规模。比照美国等工业化国家的做法,政府应优先采购本国的装备和产品,以对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给予大力支持。我国政府应以安排依托工程的方式,鼓励用户优先使用国产装备,特别是首台、首套国产技术装备。对率先采用国产装备的重点项目,项目业主贷款时由国家财政给予贴息。对于确实需要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与装备,在项目启动时就要制定出关键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方案,并从工程的总费用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引进后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工作。另外,可由政府、制造企业共同设立装备制造风险基金,为初次承担自主化的企业进行保险和担保。
当前,企业竞争的焦点已经由生产经营前移到研究开发,国家应在现行的各类科技计划以及国家投资的重大工程项目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门用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装备的自主创新工作。建议国家财政设立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用于重大技术和重大装备,以及共性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重点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技术联盟。国家应指定有关政府部门负责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的综合协调工作,在调查研究、制订政策、信息发布、特殊领域和项目的组织实施等方面对装备制造业给予特别关注。
战略之三:规范投资体系优化外贸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为促进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应积极改善投资环境,调动企业投资积极性,并以良好的投资环境保持对外资的吸引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针对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品外贸存在的问题,应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努力:积极扩大对外工程承包,提高成套工程的对外协作和竞标能力,以项目换资源,带动装备产品出口;以产业结构升级为基础,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在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提升的基础上,积极扩大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努力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加工深度、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在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的同时,应推动企业自主开发目前还不能满足国内需求的技术和装备,减少对装备及制造技术的进口依赖。对于进口税收政策调整问题,国家应该缩小装备制造业产品的减免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范围,为我国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外贸依存度不断增大,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应加快建立装备制造业的贸易摩擦监控和产业安全预警系统。对于当前跨国公司收购我国装备制造业“排头兵”企业的倾向,要注意引导企业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不忘增强自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一方面,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另一方面,要坚持以我为主,建立规范外资并购行为的法律体系。
战略之四:从五方面入手建设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体系
对于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应该从以下五方面着手:一要加强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的建设。通
过政策引导,鼓励大型企业建立自己的技术中心,形成比较健全的开发体系。可以在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内部,建设国家级的技术创新基础设施,以此促进企业在行业中技术创新的带动作用。
二要通过政策引导、基金扶持、技术转移、人事制度改革等措施,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办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技术开发机构,广泛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三要完善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国家应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平台的建设力度,完善科技基础数据中心、科技文献资源库、网络科研环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科技基础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科研水平的提升。
四要培养创新团队,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观念。依托国家重点人才培养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机械制造业如何发展,本人做以下几大现状分析: 一、“节省”意识助长了低效率 机械制造业设备是万能的,精雕细着搞出一辆坦克来也没什么惊奇,有了这种优越的条件就极尽之发挥,在加上中国人的“节省、勤劳”意识,生产辅助用具、夹具、刀具等等辅助性的生产无所不干,最后企业成了一个大杂铺。这在中国机械制造业是一个通病,表面看起来企业运转顺利,实质算一算辅助性工作人员所占的比例和产出价值就会惊人。如果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业就是在浪费资源 。如何简化企业,剥离出非主导性的业务是未来机械制造业需重视的一个方向。 二、“机械盲”关闭了企业的大门
企业大门不打开就难以有大的发展。企业如何对外宣传?看过很多机械企业的产品宣传资料、企业网站,感觉就是个机械盲,不懂得用户到底需要什么信息?信息模糊。在这方面机械配件生产企业表现得更为突出。很多企业也很想将自己的一些零散性的任务转发出去,但不知找谁,逗逗转转还是自己干。一些零散性的生产任务在一个企业是零散,将很多企业的累积起来就成了专业。
“啊里把把”的机械配件交易版块就是一个最大的“机械盲”,如果其结构稍做一下改正就能解决好机械行业许多的问题。 三、“保守思想”守住的是无效率
“大而全”是保守的模范,同时也是一种最虚假规模的表现,其实质就是没有效率 ,样样上,样样不专业。
“将图纸当机密 ”其实质是最没技术水平缺乏自信的表现,现代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创新与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将一些机械配件的图纸转化为一种公共资源进而促进更多的产品成为半标准化的产品将能大步的提高整个行业的制造水平。 四、机械半成品的市场化等于零
任何产品靠自制自用没有形成市场化机制,其制造成本与质量大家是可想而知了,但是组成机械产品的配件也称之为半成品就完全没有市场化,其实半成品的市场量比成品市场量要大
得多。现在的半成品都是以定制的形式完成交易过程,如何使其逐步的转向买卖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解放思想,站高点,看得远点,行业会发展的更好,企业也会走得更远,真正成为一个 有竞争力的“世界工厂”。
4.技术水平 近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制造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当代制造业的革命提供了众多的手段,正在使制造业的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发生重大转变,高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先进制造技术也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
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综合技术水平近几年有了大幅度提高,企业通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技术改造、“工艺突破口”和全面质量管理等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制造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一批先进的制造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和普及,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在关键工序增加了先进、精密、高效的关键设备。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阶段性的差距。集中反映为制造技术的落后;工业发达国家已普遍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覆盖率超过60%,而中国CAD的覆盖率仅为5%左在。发达国家早在六十年代就已普遍采用优质高效低耗工艺及装备,而中国大部分企业仍然采用落后的工艺装备进行生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先进工艺普及程度不足10%。工业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实现了柔性自动化,并正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而中国尚处在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的阶段。 目前制造技术来源大部分依赖国外技术,而自主开发的科技成果形成产业的较少。中国制造技术落后除了历史的原因以外,其他主要原因是: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发展后劲不足;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仍停留在掌握已有技术、实现国产化的低层次上,没有上升到形成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度;技术开发经费不足;缺乏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健全的机制,作为其中最关键环节的企业没有真正成为开发的主体。还应看到,社会在注重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通讯生产为代表的高技术发展的同时,对制造技术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和整个科技开发体系中的地位认识不足。
振兴机械制造业,必须建立起完整的、高效的工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体系,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工业科技研究开发体系以企业为主,具体地说就是要以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机构为主体。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机构是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与企业的经济利益休戚相关,兴衰与共,它是企业科技行为的主要载体,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技术支撑。以企业为主体的工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体系,同时包容着一批政府部门的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一部分研究开发力量,它们以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济利益为导向,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 5.生产环境
企业装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机械制造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低于六个百分点。现有的生产设备中,数控、精密、高效设备不足5%,自动化制造程度低,少无氧化加热、少无切削工艺比重低。工人技能水平低。当前工人的技术教育以及技能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被忽略了,由于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对熟练技能工人的待遇不合理,工人缺乏钻研技术的热情。
在许多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中发现,众多的有广阔市场前途的新技术、新发明,由于缺乏相应水平的机械加工、模具生产、熟练技术工人等,它们在转化为商品的过程中总是遇到
很大的阻力,常常形不成产业化。
企业生产环境的状况决定了其生产水平,因此,制造业只有努力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产水平,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企业职工教育要与劳动人事制度同步配套,建立企业内部强制性的岗位培训制度,提高职工的素质,同时加强激励机制的力度,对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给予必要的重视和物质奖励。 6.产品
从整体看,产品质量不稳定,可靠性低,品种少,成套性差,水平低。国家急需的重大成套装备和关键产品供不应求的矛盾长期存在,进口机械设备已成为国家外汇平衡的沉重负担。1994年机械产品进口额高达438.7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口的38%。
就机床行业来看,从产品质量、性能、品种、成套性等各方面考察与国外技术水平的差距是很大的。如产品性能低,中国金属切削机床的工作精度普遍比国外同类产品低1~2级,刀具速度只有国外的1/2~1/3。国外产品已广泛采用数控和数显装置,如日本机床的数控化率已达25.7%以上,美国的高效化率机床已达到20%,而中国数控化率占1.2%,自动化机床占4%。
制造质量差、寿命短,性能不可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国外金属切削机床的精度保持性在10年以上,而中国只有3~5年,机床用的电器开关寿命国外达300万次至500万次,而中国只有30万次到60万次;在产品合格率方面,中国机床普遍都较低,其中数控系统及电器元件故障率更高,根据国家预测,数控系统的故障高于其他部分的故障。 品种少,成套性差,特别是大型精密数控自动化的专用产品奇缺。如前苏联生产的通用金属切削机床有2200~2500种,另外专用机床和组合机床有5500~6000种,而中国通用机床只有1800种,专用金属切削机床710种,数控的比例更少。锻压机床品种只有250种,中国的刀具有323种,但硬质合金刀具和使用数控机床,高效可转位刀具品种极少,不能适应数控机床的发展,国外机床附件产品的产值占机床总产值50%,而中国附件产品产值只占8%。
结合机械制造业实际和面临的紧迫形势,在一个时期,集中力量解决一些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问题,采取“特定范围,有限目标,择优扶持,集中突破”的战略,选定当前严重制约机械制造业自身发展的重要基础机械和基础件,以及影响国民经济全局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汽车作为产品发展的重点领域,以尽快提高机械制造业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规模经济,推进结构优化,以适应国内外两个全市场的要求。 7.中国制造业市场的分析
目前,有些机械产品销路不畅,库存积压,但这并不是机械产品没有市场,而是产品水平低,缺乏竞争力。从机床市场看,国内机床的销售市场是很大的,但由于国产机床质量差,水平低,在国家对外放开国内机床市场后,国产机床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大幅度下降,而同期国外机床的进口额却有了很大的增长。进口的机床,既有高档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以其高质量、高水平在进口,同时也有一般中档机床以其价廉在进口。 从国内外市场的供求预测来看,今后机械产品有很大的市场,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控机床市场需求趋旺,普通机床走势平稳。到本世纪末,中国数控机床国内需求量至少2.5万台。普通机床国内年需求量大体稳定在目前的15万台左右。(2)基础件国内市场需求目前呈增长势头,且出口前景广阔,国际基础件贸易不断增长。(3)仪器仪表市场需求受投资规模影响较大,但未来产需形势总的看好。“九五”经济发展预测,仪器仪表市场将进一步扩大。(4)交通运输设备的需求大增。为突破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改善水、路、空交通状况,需要机械制造业为之服务。尤其汽车市场,现实的和潜在的市场很大。(5)大力发展通讯产业,机械制造业在为通讯产业服务方面大有可为。(6)食品包装机械作为机械制造业的新兴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7)
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机需求将稳定增长。(8)能源工业持续不断的发展,对设备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发电设备市场需求旺盛,以水电设备需求为最。(9)为解决原材料供应不足,今后原材料的开采、冶炼、轧制、合成等均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将为重型矿山机械提供市场。(10)石化通用机械设备产品市场需求总的不旺,但某些产品仍可望有一定的增长。大部分设备依赖进口,但通用设备中面向铁道、电力、建材、冶金三大化工等发展较快的基础产业的产品会有一定的增长,尤其是通用产品中的大型专用和近几年引进技术和新研制的一些产品,将有大幅度增长。另外,发展中国家对化肥设备有一定的需求。(11)工程机械产品市场需求扩大,今后一段时间内,工程机械产品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大型、名牌工程土石方机械市场看好。(12)环保工作也会为机械产品提供市场。今后一定要坚持经济建设与环保治理同时考虑的方针,解决粉尘、有害气体、垃圾、污水处理等问题,需要机械设备。 从世界各国工业化历程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1000美元左右的发展段是一国经济发展起飞的时期。中国目前以至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就将处于这一重要的发展阶段。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提高中国机械制造业的总体水平,对迅速完成中国工业化任务,并进一步实现中国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