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论 1.1 项目背景
青岛市是山东省的经济龙头,随着青岛市及周边地区工业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也随之增加。危险废物若处理、贮存或处置不当,将不同程度地造成大气、水体及土壤污染,危及生态环境及民众生活,从而制约经济的可持发展。
青岛市环境保护局和政府有关部门早已认识到目前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状况的危急性,为进一步加强对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以及国家环保总局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场拟建规划,结合青岛市的具体情况,青岛市环境保护局成立了“青岛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并决定建设一座具有一定投资规模、处理技术先进的现代化综合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场,以显著改变目前处置技术落后、存在二次污染的局面,实现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的。
青岛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由青岛市环境保护局筹建,根据青岛市环境保护局的意见,项目建设单位成立项目公司——青岛新天地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建设工作。
青岛新天地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有限公司是专业性环保股份公司,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主要从事工业固体废物的运输、贮存、处理处置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公司汇集了包括环境工程、给排水、化工、土建、电器自控、化学分析、计算机等各专业人才,现拥有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工业固体废物甲级运营资质,工业废水甲级运营资质及山东省环保总局颁发的危险废物处置资格证书,并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该公司已经能够提供以下技术和服务:危险废物的收集及暂存、医疗废物的焚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收集与填埋。
公司从2003年开始进行青岛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的前期工作。于
2004年2月在原青岛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立项(青计投资[2004]60号),青岛市环保局与青岛市发改委分别批复该项目(青环发[2004]57号与青发改投资[2004]19号),公司开始项目用地及水、电、专用路等配套设施工作,按照批复完成了危险废物贮存库建设工作,并开始青岛市医疗废物焚烧设施的建设工作。
《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下发后,公司的服务范围扩大为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和日照市。根据规划提出的“医疗废物与危险废物统筹建设,鼓励建设同时处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处置中心”的规划原则,该公司开始对原青岛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与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进行统筹规划,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项目重新进行环境评价,并根据水文地质情况,确定了安全填埋场的新场址,国家环保总局于2006年3月批复该项目(环审[2006]104号)。
由于青岛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一期工程建成运行后,在运行过程中,可产生毒物、粉尘、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保护广大职工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防治职业病,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青岛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委托淄博圆通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对本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淄博圆通环境检测有限公司接受委托后,组织评价人员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调查、工程分析、资料收集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现场检测等工作,确定了项目的评价范围、内容、方法等,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开展了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并编制完成了《青岛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一期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1.2 评价依据
1.2.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2001〕第60号主席令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1994]第28号主席令
(3)《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国务院[1994]第146号令 (4)《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2002]第352号令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国务院[2003]第376号令
(6)《山东省职业病防治条例》1999年10月25日山东省九届人大11次会议通过,2004年7月30日修订
(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2002]第344号令
(8)《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2009]第27号令
(9)《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2006]第49号令 (10)《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卫生部[2002]第23号令
(11)《高毒物品目录》 卫法监发[2003]第142号文
(1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卫法监发[2002]第63号文
(13)《职业病目录》 卫法监发[2002]第108号文
(14)《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2009]第23号令
1.2.2 规范、标准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02
(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 (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 物理因素》GBZ 2.2-2007 (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法监发[2002]第63号文 (5)《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12801—2008
(6)《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194-2007
(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 197-2007
(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58—2003
(9)《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85 GBZ188-2007
(1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50033—2001 (1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1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14)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T11651-2008
(15)《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 [2000]第189号文 (16)《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卫生部—1999 (1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93
(18)《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2007
(10)《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19)《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GBZ/T204—2007 (20)《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指南》 GBZ/T205—2007 (21)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Z/T18664—2002 1.2.3 基础依据及其他依据
(1)《青岛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05年11月)。
(2)《青岛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一期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青岛赛飞特安全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3)委托单位提供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及其他资料。 (4)与委托单位签订的《技术服务合同书》。 (5)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 (6)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1.3 评价目的
(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2)明确本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
(3)针对本建设项目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
(4)为卫生行政部门对本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
(5)为建设单位职业病防治日常管理提供依据。 1.4 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包括:东、西两个危险废物暂时储存仓库、焚烧车间、物化车间、固化车间及安全填埋场(具体见附件:企业提供的评价范围说明)等,以接受委托开展评价工作时所处理的危险化学品种类为
主,评价期以外新增加的危险化学品不包括在内。主要针对评价范围内的项目试运行期间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评价。
本次评价范围不包括医疗废物处理部分、一般废物处理部分、电子产品处理部分、综合利用部分、污水处理部分、实验室部分、各种危险废物运输部分。 1.5 评价内容
主要包括本项目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的合理性,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辅助用室,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等。 1.6 评价方法
根据本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和定量分级结果,对本项目试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病危害进行评价。 1.6.1 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法
对本项目的以下方面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工程概况、试运行情况、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及产品、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时空分布、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等。 1.6.2 职业卫生检测检验法
依据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对本项目作业场所的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等进行检测和测量,根据检测(测量)结果,对本项目所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及效果进行评价,并对试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进行分析评价。
1.6.3 职业健康监护法
通过对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本项目所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及效果进行评价。 1.7 评价程序
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完成阶段,详见图1-1。 1.7.1 准备阶段: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收集相关资料,对工程进行初步的调查和分析,确定评价方案;
1.7.2实施阶段: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病防护措施检测;
1.7.3 完成阶段:对前两阶段所得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根据国家法规和标准提出评价结论和建议,编制评价报告书。 1.8 质量控制
按照淄博圆通环境检测有限公司的质量体系规定执行。报告的审核程序:
(1)质量监督员进行版面、内容、引用法律法规准确性等方面的审核,报告修改后复核;
(2)质量负责人就项目的工程分析、危害辩识、检测点的布置、数据、防护措施评价及评价结论等方面内容进行审核,报告修改后复核; (3)技术负责人就整个项目的工作流程、报告的规范性、评价结论的准确性等进行进一步的审核,报告修改后复核并签发报告。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质量控制程序见图1-2 准备阶段1收集有关资料(法规、标准、技术资料) 2初步现场调查和工程分析 3筛选重点评价因子 拟订控制效果评价方案 质控审查* 确定控制效果评价方案 接受建设单位委托 - -
图1-1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程序 项目受 合同评审 签订技术服务委托合同 下达评价任务单 报告编号质控 编制评价方案 方案评审 项目 实施 现场调研 现场调查与检测 实施评价 质控 评价报告书(初稿) 科室内部质控 科室内部审核 委托方审议 公司质控审核 质量负责人审核签发 档案审查 交付委托方 原始记录、报告书归档 评价报告书(送审稿) 外聘专家审议 专家评审会评审 评价报告书(正式稿) 报告书发放审查 图1-2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质量控制图
2 建设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 2.1 项目名称、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青岛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一期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姜山镇宋家泽口西北约2.25km处(国道203东侧650米)
本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没有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2.2 项目建设情况
本项目由青岛市发改委批准立项,青岛市环境保护局筹建,并为此成立了青岛市新天地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建设工作。2007年6月开始建设,2008年3月完工,2008年8月开始试生产。
2.3 项目地点及当地气象资料 2.3.1 公司地理位置(见图2-1)
于旺庄村 农 田 1200m 农 田 烟青一级路 莱西市 生活垃圾填埋场 处置中心 650m 空地 安全填埋场 空地 20m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 农 田 1000m 农 田 2680m 双桥村 宋家泽口村 图2-1 项目地理周边图
本项目位于青岛莱西市姜山镇宋家泽口西北约2.25km处,距烟青
一级公路东0.65km,距旺庄村东南1.2km,双桥村北1.0km,距莱西市区17.5km,青岛市区75km。
项目地理坐标为东经120º33´20\"-120º33´40\",北纬364º43´30\"-364º43´50\"。 2.3.2 地质地貌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本工程场区的地貌形态为风化剥蚀平原,微地貌形态有田间沟渠及小石坑。场区现状为农田,总的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西北角最高点为44.78m(黄海高程),东南端最低点为38.05m。地形坡度东西向为7-13‰,南北向为3-7‰。
场区内地质构造不发育,未发现断裂及褶皱构造,只发育有层理和少量裂隙,层理面近乎水平,裂隙面倾角60-80°,本场区属构造简单区。
本场区的地层结构为第四系松散土层与中生界白垩系莱阳群沉积岩,第四系松散土层属第四系全新统山前组,成因为残坡积,土层厚度为0.8-3.5m,平均厚度为1.21m,主要岩性为粘质粉土、砂质粉土,中下部含有粉质粘土,内含砂砾成分及锰核,该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
场区基底均为中生界白垩系莱阳群曲格庄组的沉积岩,岩性为灰紫色、红紫色的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砾砂岩透镜体。
本场区内的风化岩可划分为3层:即强风化层、中风化层和微风化层;风化岩的表层0.2-0.3m为全风化层,粒状结构,层状结构。平均埋深1.21m,层后为0.40-1.60m,其承载力特征值fak=700kPa。变形模量Mo=30MPa;中风化层也为粒状结构,层状结构,具水平层理。该层平均厚度0.97m,平均埋深2.14m,其fak=1800kPa;微风化层岩石呈坚硬状态,结构致密,平均埋深2.98m,fak=3500kPa。 2.3.3 水文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共发育有一条河流—嵯阳河和多条水系,分属
二个地表水流域区,即五龙河流域和大沽河流域。本场区处于五龙河中下游地段嵯阳河支流的上游,区内大气降水后形成的地表径流向田间沟渠汇集,经泽口村北汇入南岩水库。嵯阳河为五龙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莱西市姜山镇的垛埠至邓家庄一带以及莱阳市团旺镇的凤凰山南山麓,流域面积约150km2,其中在莱西市境内的流域面积为40.8km2。嵯阳河属季节性河流,表流持续时间短,一般在每年7-10月的雨季有间断性表流,其它时段则基本处于断流或干涸状态。
南岩水库属小(一)型水库,出口在莱阳境内,1958年6月建成,流域面积35km2,其库容为181万m3,兴利库容为61万m3,坝高8.5m,其功能为农灌,灌溉面积0.18万亩。南岩水库泄洪时,其出水经自然沟渠入五龙河,最终入海。
场区内无地表水系,只有3条东西向和1条南北向人工沟渠,其主要作用就是导流排洪。地表水的流向与地形走势及沟渠走向一致,即由北向南汇入沟渠,然后由西向东流入一条近南北的冲沟中,经泽口村北汇入南岩水库。 2.3.4 气象条件
从地理位置分析,青岛主城区、团岛以及薛家岛均处在温带海洋性季风区域,属湿热多风气候,雨热同期。
自1898年以来青岛100年气象资料查考,市区年平均气温12.2℃。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5.1℃;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水量为775.6毫米,降水的年变率为62%。年平均降雪日数只有10天。年平均风速为5.3米/秒,以南东风为主导风向。青岛海雾多且频,年平均浓雾51.3天、轻雾108.2天。
莱西市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形成冬季漫长干冷,春季少雨、大风、多干旱,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雨水多,秋季多晴、干旱的气候特征。根据莱阳市气象站的统计资料(1971-2000年),年平均气温为11.6℃,平均霜期184.6d;年均降雨量为655.7mm。主导风向为
SSE,秋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春季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8m/s。
(1)风向分析
评价区年主导风向为S风和SSE风,风频分别为15.5%和10.4%,次主导风向为N风和NNW风,风频分别为8.4%和7.3%;冬季主导风向为N风和NNW风,风频分别为13.8%和12.7%;春季、夏季和秋季主导风向均为S风,风频分别为18.8%、24.0%和13.0%。
评价区静风频率较高,年平均静风频率为9.6%,各季节静风频率范围在7.3-11.4%之间,春、夏季略高于年均值。
(2)风速分析:
评价区全年及各月平均风速见表2-1。由表可见,评价区平均风速月际间变化不大,全年平均风速为3.6m/s。
表2-1 评价区全年及各月平均风速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 风速 3.6 4.0 4.2 4.2 4.0 3.4 3.1 3.4 3.1 3.4 3.3 3.4 3.6
评价区累年及各季节风向玫瑰图见图2-2。
图2-2 评价区累年及各季节风向玫瑰图
2.4 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劳动定员131人,行政人员、收运工人、物化车间工人、稳定化/固化车间工人、填埋场工人为日班制,每天工作8小时。焚烧车间生产工人、值班调度人员采用3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具体定员见表2-2。
表2-2 劳 动 定 员 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名 称 管理人员 危废库操作工 司机岗位 车间办公室 操作班长 主控制室 锅炉 尾气 行车 拖拉机 上料 废液焚烧 危废接受 维修班长 维修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车间主任 技术员 车间主控 作业班长 装载机司机 翻斗车司机 推土机司机 操作工人 合计 职工人数(人) 18 6 7 3 3 9 6 6 4 4 6 3 2 1 3 9 9 9 9 2 2 1 1 2 2 2 2 131 备 注 2.5建设规模
根据青岛市危险废物的产生状况及其分布特点,结合青岛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和目标等,“青岛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收集的危险废物的范围为青岛及周边地区,废物处理处置规模
为4.0万t/a,其中焚烧1.0万t/a,物化处理1.0万t/a ,安全填埋2.0万t/a 。
2.6 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
建设内容包括:危险废物暂存库、焚烧车间、物化预处理车间、稳定化/固化预处理车间、安全填埋场等生产设施等。
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见表2-3。
表2-3 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一览表
厂区 车间 危险废物暂存仓库 主要设备 规格型号 2.5T Ø3.1×10.0m、1.5°、 0.3-1.0r/min Ø4.2×13.0m、钢结构, 热管式换热器Ø1.5×5.5m 30kw,流量15973-21963 m3/h,全压3346-3140Pa,1450 r/min 22kw,流量6032-7185 m3/h,全压7610-7400Pa,2900r/min 1.2×1.2×1.4m,搅拌机1.1kw及附件 1.2Mpa,0.2m3/h,604r/min,0.25KW 1.6Mpa,204℃,6.1t/h 8t/h,双罐,高强度玻璃钢 1.6Mpa,200 m2 Ø3.0×12.8m,及附件,防腐,保温,出灰阀 0.6Mpa,3.5m3/h,3KW Ø3.0×16.7m,喷头及附件,防腐,保温,出灰阀 Ø2.5×6.0m,钢结构、除尘器、震动器给料机及附件 Ø1.2×2.5m,钢架及附件,震动器,给料机 钢结构、(PTFE针刺毡+PTFE腹膜)滤袋,保温控制及附件,出灰、卸灰阀 Ø3.6×13m,玻璃钢、喷头及附件 Ø1.5×1.5m,内衬玻璃钢 翅片换热管换热器Ø2.5×13m 160kw,流量33540-41925 m3/h,全压6400Pa,2900r/min 出灰量3m3/h,内衬铸石板,3.0 kw 叉车 回转窑 二燃室 二次风空气换热器 一次鼓风机9-26NO11.2D 二次鼓风机9-26NO5.6A 尿素箱 雾化泵XG502 蒸汽锅炉 全自动软水器 蒸汽冷凝器 西区 焚烧车间 急冷塔 急冷雾化泵 脱酸反应器 石灰粉储罐 活性炭粉储罐 LGM/KE- 1150.0袋式除尘器 洗涤除雾塔 碱液箱 烟气加热器 引风机 出渣机
螺杆式空气压缩机LU75E-7 空气干燥机DS2-006GF 反应槽 搅拌机 中和母液泵 配剂槽 组合洗涤塔 离心风机 浓缩槽 物化车间 母液槽 清液槽 洗涤循环泵 浓缩母液泵 清液泵 反渗透装置 板框压滤机 尾气烟囱 储料斗 计量斗 皮带运输机 提升机 搅拌主机 水泥仓 飞灰仓 稳定固化车间 东区 螺旋输送机 水泥计量斗 水箱 水计量斗 药剂搅拌罐 药剂称量斗 MC-Ⅱ型脉冲布袋除尘器 离心风机 微机控制系统 叉车 安全填埋场 装载机 推土机 潜污泵 翻斗车 13.0 m3/min,0.7 Mpa,55dB, 75kw 处理量13.0 m3/min,冷媒:R22,功率1.09kw 7500×2500×2000 ∮1250、11KW 流量:15m3、扬程:20m ∮1500×1800 ∮1000×5000×2 流量:3000 m3、全压:3500Pa V=30 m3 V=20 m3 V=20 m3 流量:30 m3、扬程:30m 流量:10 m3、扬程:30m 流量:10 m3、扬程:30m 处理量:5 m3/h 有效过滤面积:20 m2 ∮400×20000 上口2600×2000,H=1300 上口1500×1200 H=650 B800,长度7300 2.4 m3 JS1500G(F),出料容量1500L 8NC100,直径2800 8NC100, 直径2800 ES219 075.31 上口700×1150,H=1650,最大称量值500kg 上口600×1200,H=700,最大称量值300kg Φ1400×1600 Φ400×320,最大称量值25kg MC72-Ⅱ,过滤面积72 m2,处理风量8000 m3/h Y6-41,Q=3013 m3/h,H=6951pa 2.5T 3T 110kw 50QW28-18-1.5 3T 2.7 可以处置的危险废物种类、数量
处置中心有能力对表2-4中的危险废物进行处理。
表2-4 危险废物种类、数量统计一览表 焚烧废物统计表 序位 1 2 3 4 5 6 7 8 9 小计 序位 1 2 3 小计 序位 1 小计 序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小计 总计 名称 表面处理废物 焚烧残渣、飞灰 含铬废物 含铜废物 含锌废物 含砷废物 含汞废物 含铅废物 石棉废物 含镍废物 名称 废矿物油 名称 废乳化液 废酸 废碱 名 称 废矿物油 精(蒸)馏残渣 染料、涂料废物 有机树脂类 表面处理废物 含酸污泥 塑料残渣 致冷剂 其它类 数量(t/a) 2563 458 1230 500 241 1048.6 810 89 1904 9084 物化处理废物统计表 数量(t/a) 1129 2800 6582 10511 可综合利用废物统计表 数量(t/a) 4500 4500 安全填埋危险废物统计表 数量(t/a) 1552.5 10001.0 599.5 1672.8 1345.2 103.2 53.2 246.4 320.9 106.3 16001.0 40096 形态 固态、液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类别 17 18 21 22 23 24 29 31 36 46 形态 液态 类别 08 形态 液态 液态 液态、固态 类别 9 34 35 形 态 液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固态、液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类 别 08 11 12 13 17 34 16、33、25、03、21、06、04、24、23、36
处置废物时需要的原料、辅料及来源见表2-5。
表2-5 处置废物时需要的原料、辅料表
序号 名称 1、原辅材料 1.1 尿素 1.2 活性炭 1.3 PAC 1.4 FeSO4 1.5 盐酸 30% t t t t t t t t t t t 0.001 0.0015 0.00015 3.9710-5 0.01 9.3810-5 2.1610-5 0.002 0.03 0.045 0.272 10 15 5.94 22.0 100.0 52.0 1.20 40 300 900 5440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废水处理 废水处理 物/化车间 污水处理 废水处理 物/化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安全填埋场 安全填埋场 青岛周边地区 青岛周边地区 青岛周边地区 青岛周边地区 青岛周边地区 青岛周边地区 青岛周边地区 青岛周边地区 青岛周边地区 青岛周边地区 青岛周边地区 规格 单位 消耗量 吨处理量 年 车间 供应 1.6 NaClO 30% 1.7 PAM 1.8 消石灰 80% 1.9 碳酸钠 98.5% 1.10 稳定剂 1.11 固化剂 2、动力消耗 2.1 2.2 水 电 t kwh t 0.72 118.18 0.15 28743 4727200 1500 全厂 全厂 综合利用 市政 市政 医疗废物焚烧余热锅炉 2.3 蒸汽 3、燃料 3.1 轻柴油 t 0.038 380 焚烧车间 青岛周边地区
2.8 生产工艺
本项目采用焚烧处理、物/化处理、稳定化/固化、安全填埋处理的工艺技术方案。工艺流程见图2-3。
水泥 达标排放 直接填埋物 重金属污泥等 乳化液酸碱废液 有机废物 危险废物 接收、鉴别、分类 稳定产物 废渣 稳定化/固化 物化处理 残渣飞灰 焚烧 废渣 其它废水 烟气处理 废水 暂存 达标排放 污水处理场
渗滤液 安全填埋场 图2-3 工艺流程
2.8.1 焚烧系统工艺流程
2.8.1.1 焚烧系统组成(见表2-6)
表2-6 焚烧系统组成一览表
1.1 抓斗进料:固态、半固态物料(混合)贮仓→抓斗起重机→料斗→板式给料机→气密翻转门→进料溜槽→水冷通道→回转窑焚烧炉; 1.2 桶装废物进料:贮藏库→叉车→垂直提升机→气密翻转门→进料溜槽→水1 进料系统 冷通道→回转窑焚烧炉; 1.3 液体进料:液体储罐→液体进料泵→液体过滤及计量→液体燃烧器或喷枪(含压缩空气雾化装置)→回转窑(或二燃室); 1.4 气体进料:气体储罐→气体燃烧器或喷枪→回转窑。 1.5 浆状废物进料:贮罐→柱塞泵→喷枪(含蒸汽雾化装置)→回转窑 2 灰、渣输 送系统 2.1 焚烧渣输送系统:回转窑 →水封刮板出渣机→铲车→渣场→资源综合利用 2.2 飞灰→螺旋输送机(气力输送系统)→贮罐→运输车→固化车间→固化→填埋。 3.1 回转窑:气流模式为顺流式,即窑体内物料运动的方向同烟气流向相同,固体、半固体、和助燃空气均从筒体的头部进入,燃烧生成的烟气及残渣由尾部经冷却后排出;回转窑为齿轮转动,变频调速;窑头和窑尾采用风冷复3 回转窑焚烧炉系统 合端面密封装置; 3.2 二燃室: 配备2个多燃料燃烧器,保证二燃室温度大于1100℃,烟气停留时间大于2秒; 3.3 紧急烟囱:炉内爆燃或停电过长时自动打开,紧急状态时可以手动打开,平常气密装置自动密封。 4.1 锅炉结构:单锅筒自然循环水管锅炉,全部采用模式水冷壁辐射换热; 4 余热锅炉 4.2 炉膛:为烟气沉降室及辐射换热室。进口烟气温度约1140℃; 4.3 蒸汽性质:饱和、蒸汽压力:1.6MPa、蒸汽温度:204.3℃、给水温度104℃,排污率2% 5 急冷塔 5.1 急冷塔:0.8s左右从550℃降至200℃。 6.1 炉内喷钙系统,通过在线监测SO2、Hcl浓度调节石灰供给量。 6 7 8 脱酸装置 除尘系统 引风排 烟系统 6.2 通过在线监测SO2、Hcl浓度调节石灰浆泵开启度,烟气出口温度:160℃; 6.2 活性碳通过压缩空气喷入脱酸塔内循环吸附。 7.1 布袋除尘器:过滤烟气里的飞灰,烟气温度:155℃。 8.1 由耐腐蚀的引风机、烟道和烟囱组成的引风排烟系统,将 150℃左右达标的烟气排入大气;烟囱上安装在线烟气监测设备。 8.2 袋式除尘器有旁路烟道,超过250℃和低于130℃时旁路烟道自动打开。 2.8.1.2 焚烧系统工艺流程
采用国内外最成熟的回转炉焚烧技术,选用的危险废物焚烧系统采用奥地利SEILER尾部富氧燃烧的工艺技术,焚烧工艺流程见图2-4。
工艺流程:危险废物焚烧处置系统采用灰渣式回转窑焚烧工艺,燃烧产生的烟气进行余热利用、急冷处理,再通过有效的脱酸、除尘工艺使烟气达标排放。
入窑废物由辅助燃料系统和供风系统将其点燃并使其热解燃烧,在负压状态下,废物在窑内热解燃烧的温度为850℃-1000℃,同时废物沿回转窑的倾斜角度和旋转方向向后缓慢移动,根据废物种类不同通过调整窑速,使物料在回转窑内停留0.5-2.5小时左右的时间,废物中能够分解的部分充分分解,不能分解能够燃烧的部分充分燃尽,燃烧残渣自窑尾进入水封刮板出渣机,经水冷却后出渣,飞灰和炉渣转移至安全填埋场稳定化/固化车间,经检测分析达到直接入场填埋标准的,转移至安全填埋场填埋;需稳定化/固化处理的,经稳定化/固化处理后入场填埋。烟气从窑尾进入二燃室,通过补入二次风达到充分燃烧,由辅助燃料燃烧器控制温度在1100℃以上,使烟气中微量有机物及二恶英充分分解,分解效率达到99.99%,确保进入焚烧系统的危险废物充分燃烧完全,烟气在二燃室内停留的时间达到4.6S。
在二燃室到余热锅炉的烟道中喷入3-5%的尿素溶液对烟气中的NOX进行非催化还原反应,在1000℃的温度下,尿素将NOX还原成N2,NOX去除率>30%。多余的尿素转化为氨,在活性炭吸附器中继续还原NOX,去除NOX,同时剩余的氨被活性炭吸收,与烟气中的酸性物质进行中和反应,起到去除烟气中酸性物质的作用。
充分燃烧的高温烟气由烟道进入余热锅炉进行热量回收,产生的蒸汽供内部生产生活使用。烟气经过余热锅炉后温度由1000℃以上降至550℃-600℃进入急冷塔,在1秒钟内温度降到200℃以下,减少二恶英再合成的机会。急冷塔出口设文丘里管,喷入石灰粉,石灰粉与烟气混合后,进入脱酸反应器降速,增加反应时间,同时喷水增加
湿度,提高对烟气中酸性气体的吸收效率。脱酸反应器至袋式除尘器的烟气管道中安装活性炭喷射装置,活性炭与烟气在管道中混合,利用活性炭的极大比表面积和极强的吸附能力吸附烟气中的二恶英和重金属气溶胶微粒,使其聚集成粒径较大的颗粒,从而在经过布袋除尘器时被滤袋滤除达到净化目的,布袋除尘器的过滤介质为戈尔膜,采用膜介质过滤气相中的固相物,可以实现稳定的高效率和低阻力。经除尘后的烟气进入洗涤塔,对其中残存的酸性气体用稀碱液进一步中和去除,同时利用塔内填料提供的气液两相极大的传质面积去除烟气中残留的粉尘,洗涤塔顶部设汽水分离装置,减少烟气带水带沫。出洗涤塔的烟气经过换热器升温至130℃后经过引风机由50米高烟囱排放。余热锅炉、急冷塔和布袋除尘器等系统飞灰经稳定化后在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固化填埋。
皮带输送机 缓冲料仓I 配料坑 散装危险废物 缓冲料仓II 行车抓斗 料坑 破碎机 需破碎危险废物 链板输送机 垂直料仓箱装危险废物 提升机 直接填埋或稳定固化填埋 炉渣 液压推料机 一次风机 回转窑 液体、浆状废物 二次风机 空气加热器 二燃室 燃烧器 尿素溶液配制系统 其他用户 蒸汽 余热锅炉 软水处理系统 急冷塔 碱液配置系统 石灰粉 脱酸反应器 活性炭 空压机 飞灰 稳定化固化填埋 布袋除尘器 洗涤除雾塔 烟气加热器 引风机 尾气烟囱
图2-4 焚烧工艺流程
2.8.2物化处理车间
本车间处理的废物主要是来自各工业企业的废乳化液、废酸、废碱。
2.8.2.1 废乳化液处理工艺
废乳化液中主要的污染物为油类物质、有机物,另外还有少量的重金属离子,处理方法采用药剂破乳絮凝浮选法:在废乳化液中加入药剂,使废液中原为强亲水性分散相物质转变为疏水性物质,然后用气浮法使疏水性物质浮于水面,通过机械刮渣机加以去除。由于处理量相对较少,因此采用间歇处置的方式进行处置。其基本工艺如图2-5所示。
废乳化液收集后卸入贮罐,经泵提升送入破乳絮凝槽,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破乳絮凝剂-聚合氯化铝,破乳絮凝后的废乳化液进入气浮装置(采用加压溶气气浮工艺),气浮产生的浮渣排入浮渣槽,经板框压滤机压滤后送到焚烧车间处理,气浮出水排入污水处理场与其它废水混合后处理。由于处理量相对较少,因此采用间歇处置的方式进行处置。
PAC
废乳化液 破乳絮凝槽 气浮池 出水进污水处理场
浮渣槽 压滤 焚烧
图2-5 废乳化液处理工艺图
2.8.2.2酸碱废液及表面处理等废物的处理
酸碱废液中的主要污染物为H+、OH-及少量的重金属离子,其中以Cr6+毒性最大。表面处理废物中主要含有Cu、Ni、Cr、Zn、Pb等
重金属污染物以及CN-等。由于处理量相对较少,因此采用间歇方式进行处置。
酸碱废液、表面处理等废物分别卸入各自的贮槽或调节池。首先将表面处理等废物泵入反应槽,在搅拌条件下,加入药剂,通过pH在线控制仪调节并控制pH,根据ORP值控制氧化还原反应的终点。反应后的废液和酸碱废液一起进入中和沉降槽,通过pH控制仪确定酸碱液的投加量,中和沉降槽的沉渣经板框压滤机压滤成泥饼后送入焚烧车间处理或进入稳定化/固化车间处理,中和沉降槽上清液和压滤机滤液排入稳定化/固化车间利用。
NaClO,Ca(OH)2
HCl
表面处理废物 废碱液 达标排放 废酸液 废酸液 氧化反应 中和反应焚烧 废碱液 压滤 固化 还原反应 中和反应 FeSO4,HCl Ca(OH)2
图2-6酸碱废液及表面处理等废物处理工艺流程图
2.8.3 稳定化/固化处理
本工艺采用添加化学添加剂的水泥固化法。其中添加化学稳定剂是对为危险废物进行稳定化处理,而水泥固化则是利用水泥固化处理设备,以适量比例的水泥和危险废物混合并适当造粒成型,使重金属达到化学稳定状态。取样检测分析待稳定化/固化—安全填埋的危险废物,根据分析结果,制定试验方案,取样在实验室进行小样配比试验,检测分析试验样品,根据结果确定稳定剂、固化剂、辅助材料、水等
的配比,制定处置技术方案。按照处置技术方案要求,将危险废物稳定剂、固化剂、辅助材料、水等加料至相应料仓、料斗、水箱等,将处置方案中的配比以及搅拌时间等参数输入至系统控制计算机的相应菜单中,自动控制的电子计量系统将分别计量各种物料并输送至混合搅拌机内,完成搅拌混合作业后卸料。每种危险废物在第一次进行稳定化/固化处理时,卸料装袋在车间养护区养护72小时后,取样进行目标污染因子的浸出试验检测,如达不到入场填埋标准,则调整配方重新进行处理;达到入场填埋标准的,转移至填埋场填埋,此后再进行该废物的稳定化/固化处理时直接卸料至运输车辆中,由运输车辆运输至安全填埋场分区填埋,并养护72小时,取样检测分析其中目标污染因子的浸出试验检测,在未取得检测结果前,该 作业区不得进行后续填埋覆盖,达到入场填埋标准的可进行后续填埋覆盖;达不到入场填埋标准的,由铲车将其收集清理运回稳定化/固化车间,调整配方,重新进行稳定化/固化处理。工艺流程图见2-7。
水 固化剂 飞灰 稳定剂1# 稳定剂2# 稳定剂3# 计量 计量 计量 计量 计量 计量 冲洗废水 计量 辅助材料 危险废物 计量 混合搅拌 养护 厂区废水 不合格 检测 安全填埋 合格 且以后来料稳定第一次检验合格
图2-7 稳定化/固化工艺流程图
2.8.4 填埋处置
根据处置的危险废物种类和填埋场地的地形条件,采用柔性隔离式填埋方式,使废物与生态圈隔离,以消除污染,保护环境。填埋工艺流程见图2-8。 危险 废物 稳定化/固化 终场生 态恢复 填埋气体导排 渗滤液 冲洗水 卸料 铺平 压实 初期雨水 排水明沟(截洪沟) 盲沟、碎石导流层收集 排水沟收集 污水处理站 沉淀池 污水处理厂 图2-8 安全填埋场填埋工艺流程图
2.9公用工程 2.9.1给排水
(1)、给水系统
该项目日用水量为497.5m3/d,其中生活用水13.5m3/d,生产用水484 m3/d。
填埋区水源为市政自来水,市政管网供水压力为0.25Mpa;焚烧区生活用水水源为市政自来水,生产用水水源为大口井水,大口井深13米,井径5米,内设两台潜水泵。
填埋区、焚烧区分别从市政接入两根DN100的市政给水管,进入场区后分别设置水表井,焚烧区管道在场区内形成环状,环网管径为DN100。
(2)、排水
场区排水采用雨、污水分流制排水系统。
场区内外排的污水主要是各生产和辅助生产车间产生的废水、生活污水。
生产废水经收集后排入废水处理车间进行处理,生活污水采经过化粪池处理后直接进入生产废水处理系统的SBR池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污水均达标排入场外总排水沟。 2.9.2供电及照明
(1)供电系统
该项目采用双回路供电,10kV电源由附近相邻的两个变电站10kV架空线路“T”接引入 10kV变配电室。10kV主接线采用分段单母线,两路进线设机械闭锁。
该项目废物库库区的火灾报警电源、消火栓泵、喷淋泵及应急照明等为二级负荷,其余用电负荷均为三级负荷。该项目用电负荷的电压等级均为380/220V。
该项目电力负荷总安装功率为2306kW,总计算有功功率为1253kW。二级电力负荷总安装功率为185kW,计算有功功率为111kW。
(2)电气照明
综合利用车间、焚烧车间等场所采用长寿命灯具,并考虑灯具密闭、便于去污;污水处理间、水泵房等潮湿环境采用防水防尘型灯具;危险废物库及备品库房等采用板块式工厂气体放电灯;办公区采用格栅灯及筒灯。
各主要疏散通道及出入口处设置疏散照明及疏散方向指示照明,在火灾时为工作人员提供满足操作要求的照度。
在主要通道、出入口处设置疏散照明;在消防控制室、变配电室、消防水泵房设备用照明。
(3)防雷接地及安全用电
该项目均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设防。工作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和重复接地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该项目采用TN-C—S接地保护系统,电源进线做重复接地,建筑物内部PE线和N线严格分开。各子项电源入户处在电源开关前设置浪涌保护器。
淋浴室(含带淋浴卫生间)等潮湿场所作局部等电位联结。 插座回路设保护人身安全的漏电保护断路器。 2.9.3 供热与通风
(1)、该项目办公楼、职工宿舍、综合楼等设集中空调系统,采用风机盘管系统。各车间控制室设分体空调。
(2)、供热
1)蒸汽汽源为来自厂区蒸汽管网的0.7MPa饱和蒸汽。蒸汽汽源为焚烧炉副产蒸汽。
2)室外蒸汽管网采用地沟敷设。主干线采用通行地沟,其余采用半通行或不通行地沟。
(3)、通风
1)地下室设备用房采用机械通风,换气次数按6次/小时考虑。
2)浴室、卫生间设机械排风系统,换气次数按8次/小时考虑。 3)配电室设机械送排风系统,换气次数按8次/小时考虑。 4)综合利用车间、机修车间、暂存仓库设机械通风系统,换气次数按6次/小时考虑。
5)通风系统排风管进出机房处、穿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设防火阀,防火阀70℃自动关闭。
6)保温材料、消声材料选用不燃型;风管采用铁皮制作。 2.9.4仪表控制 2.9.4.1 控制方案
根据危险废物处置的工艺流程,将全场分成六个功能区即:焚烧车间、可燃危废接收工段、(重金属、废酸碱、剧毒类危废预处理车间)、固化车间、危险废物储存库、污水处理。每个车间均设立独立的控制室,采用高性能的现场总线加PLC的控制系统。
操作人员在各车间控制室内,可以通过控制系统的彩色CRT及其鼠标和键盘或PLC控制柜地触摸屏和按钮进行操作,实现对工艺设备的集中监测和控制,以及对工艺设备在启动、停止和正常运行等全过程管理。
2.9.4.2 全场数据采集网络系统
全场数据采集系统采用以太网通讯方式将全场各工段控制系统的工艺参数、运行状态、采集到全场总控制室进行集中管理。控制中心由两台交换机、一台工程师站和三台操作员站组成。三台中央操作工作站双机热备,正常情况下,两台用于工艺监控,另一台作为视频监控器用,三台操作员站随时可以相互代替故障设备。 2.9.4.3 视频监控系统
根据危险废弃物焚烧处理生产需要设置了数字电视监视系统,对有毒有害及危险场所进行远程监视,如(可燃危废接收工段)、(重金属、废酸碱、剧毒类预处理车间)、危险废物储存库、进料料斗、焚烧
炉等场所。 2.9.5消防
2.9.5.1 焚烧区和填埋区分别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设SA100/65型室外消火栓,最大保护半径不大于150m,间距不大于120m。
安全填埋区消防给水由市自来水管网供给,水量、水质、水压均满足要求(市政管网压力为0.25MPa),消防给水与生产用水管网合一,场区内给水管网布置为环状,干管直径DN100。
焚烧区消防给水由消防水池及水泵房供给,消防水池容积为600m3,水泵房内设有2台消火栓泵(1用1备)和3台喷淋水泵(2用1备)。
各生产车间及生活附属设施内均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喷淋系统喷头采用早期抑制快速响应喷头。
2.9.5.2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区室外消火栓用水量25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0L/S,灭火沿续时间按3h计,室内自动喷淋用水量87L/S,灭火沿续时间按1h计。一次消防总用水量为100m3,贮存在100m3水池内。场区内设一座消防泵房,当有火灾时,启动消防泵,使场区内的各消防栓满足消防水量和水压的要求。
2.9.5.3 除变配电室设置推车式灭火器外,其余各建筑物内均配置手提式ABC干粉灭火器。 2.10 项目试运行情况
本项目自2008年8月投入试生产,开始接收各地危险废物,处理危险废物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至调查时已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处理危险废物的种类和数量见表2-4)。公司成立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机构,建立了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并能有效落实。
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依照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要求实现了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目前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基本正常。
项目在试运行期间没有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和出现慢性职业病人。
3 选址、总体布局、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 3.1 选址评价
青岛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选址在了莱西市姜山镇,中心位置远离村庄,非自然疫源地,处于莱西市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被保护村庄的上风侧;周围为农田和公司其它项目,无居住区、学校、医院和风景名胜区;没有坐落在水源地附近。
选址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 3.2 总体布局调查与评价 3.2.1总体布局调查
评价范围内的项目总平面布置将厂区由西向东划分为2个独立的板块:危险废物焚烧/物化区和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区,二者中间隔宽两百多米农田。二个区以一条与烟青一级路垂直相交的主马路连接。 3.2.1.1 危险废物焚烧/物化区
危险废物焚烧/物化区西侧为厂前区,在厂前区布置有综合办公楼、食堂和职工宿舍。厂前区向东依次是南北走向并列布置的危险废物暂存库、焚烧车间和物化车间。
该区在南侧偏东和偏西设两个出入口。南侧偏西出口为人流出入口,南侧偏东出口为车流出入口。
厂区内设环形道路,道路路面宽度分别为8m、6m、4m,道路转弯半径不小于9m。见图3-1。 3.2.1.2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区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区位于焚烧/物化区东侧200米,此区域内布置有危险废物暂存库、固化车间、安全填埋场、车间办公室和污水池。
危险废物暂存库和固化车间位于西侧,安全填埋场位于东北角,污水池和车间办公室位于北侧。
该区域在南侧偏东和正南设两个出入口。南侧偏西出口为人流出入口,正南侧出口为车流出入口。
厂区内设尽头式道路,道路路面宽度分别为10m、5m,道路转弯半径不小于9m。留有硬化场地供运输车辆回车之用。见图3-2。
8m 废液贮槽 25m 职工宿舍 综合利 用车间 综合利 用车间 焚 烧 车 间 医疗废物焚烧车间 10m 绿地 15m 25m 18m 食堂浴室车库 危险废物仓库 机修车间 备品仓库 物 化 车 间 综合办公楼 初雨收集池 闲置地 6m 6m 车 库 15m 8m 花坛 变配 电室 人流 物流 图3-1 焚烧区总平面布置示
变电室 污水收集池 原材料仓库 12m 12m 机修间 物化车间 危险废物仓库 12m 固化/稳定化车间 安全填埋区 (东侧大面积区域) 污水处理间 车库 14m 10m 办公楼 消防水池 初雨收集池 8m 人流 物流 图3-2 安全填埋区总平面布
3.2.2总体布局评价
(1)平面布局评价
本项目功能分区明确。生产区内设置生产车间和辅助用房,无非生产用房;厂前区设置了综合办公楼、食堂和职工公寓,并将厂前区与生产区隔离(距离100米);将危险废物仓库、焚烧车间、物化车间单独布置。生产区布置在了莱西市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办公区处于莱西市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安全填埋场距离生产区较远,互不影响。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的要求。
但由于项目没有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厂房在设计上存在先天不足,即危险化学品暂存库、焚烧车间和物化车间纵轴与当地主导风向平行,不利于自然通风。
(2)竖向布局评价
危废品暂存库、焚烧车间、物化车间、固化车间、安全填埋场均为一层,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上下层之间的相互影响,竖向布局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要求。 3.3 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 3.3.1 设备调查
与本次评价有关的主要生产设备见表3-1至表3-4。
表3-1 焚烧车间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一 1 设 备 名 称 贮存、上料系统 液压固废专用抓斗 (另含相关附件) 技术规格 斗容:0.5m3; N=8.5kw 主要材质 16Mn 数量 1套 1台 备 注 液压元件为进口产品 2 3 4 起重量:5t;跨度:13.5m;提双梁抓斗桥式电动起升高度:20m;大车N=2×装配件 重机(另含操作系统) 7.5kw,小车N=3.7kw,起升N=2×5.5kw 起重机电子称量秤 秤量范围:0~1000kg;精度: 2kg 提升高度H=7.5m;总功率罐装废物提升机 N=7.5 kw 装配件 提升量:300kg/次;速度:10次/h;(桶装危废、医疗废物) 浆状废物贮存及输送系统 液废及辅助燃料贮存系统 移动贮罐 移动高压容器 液废输送系统 (含泵、过滤器、管路) 焚烧系统 回转窑焚烧炉 8 m3贮仓、螺旋给料机、柱塞泵 7个45m3贮罐,含相关保温、接受、搅拌、排气、伴热等附件 2m3 200升 总输送量:0~800kg/h;功率N=2×5×1.1kw 处理量:30t/d;工作温度 ~1100℃; 回转窑转动电机N=15kw ;变频调速控制 装配件 装配件 304 20g Q235A 、20、316 1台 1台 1套 5 6 7 8 9 二 1 1套 7套 2台 5台 5套 1套 1套 1套 1套 含伴热系统 收集制冷剂用 进料系统 料斗口:2.0×2.6m;输送N=1) (进料输送机、料斗、双密封门、水冷进料2.2kw; 通道) 液压站(含油箱、液2) 压泵、管路等) 回转窑本体 (含窑头、本体、窑3) 尾、密封机构、传动系统、支撑系统、平台) 额定压力:7.0Mpa,功率N=2×5.5 kw 尺寸:φ2.5(内径)×10m;倾斜度:3%;转速:0.1~1.0rpm: 装配件 液压元件为进口产品 装配件 20g、锰钢、多种耐热1套 不锈钢 Q235B、多种耐热不锈钢 1套 二燃室 φ4.2(内径)×16m(13m筒4) (另含楼梯、平台等) 体,3m支架);
序号 5) 设 备 名 称 紧急烟囱 (含气动密封门) 6) 耐火保温材料 主要材质 数量 Q235B、多φ0.6(内径)×10m; 种耐热不1套 锈钢 铬钢玉砖、致密粘土回转窑本体: 230mm+砖、高铝70mm;二燃室:耐火230mm;砖、 高铝1套 保温320mm;紧急烟囱:耐火:轻质砖、硅120mm;保温180mm; 钙板、硅酸铝纤维毡等 多种耐热不锈钢 不锈钢 不锈钢 Q235A Q235A Q235A 20g 装配件 304 装配件 硅酸铝纤维毡等 304、低碳钢、硅酸纤维毡、耐酸浇注料 钴合金 装配件 3套 技术规格 备 注 气动元件为进口产品 2 组合式燃烧器 0~300 kg/h一套、0~(回转窑窑头1个、二300kg/h二套 燃室2个) 浆状废物喷枪 制冷剂喷枪 (含相应管路、附件) 一次风机 二次风机 冷却风机 0~300kg/h 0~25 kg/h Q=4500~6800m3/h,P=2950~3150Pa,N=11kw Q=3500~5500m3/h,P=2950~3150Pa,N=7.5kw Q=5000~6400m3/h,P=1600~1900Pa,N=5.5w 阀门、喷头等主要部件为进口 燃烧器用风机 窑尾冷却风机 进口产品 3 4 6 7 8 三 1 1套 1套 1台 1台 1台 1套 1套 1套 1台 1台 1套 1套 1套 3个 1套 余热利用烟气处理系 统 蒸汽锅炉 (另含楼梯、平台等) D=5.0t/h,P=1.6Mpa,饱和蒸汽、给水温度:104℃ N=1.5kw N=1.5kw N=0.75kw 1) 锅炉本体 2) 吹灰装置 4) 水冷螺旋输灰器 5) 锁气器 6) 耐火保温材料 2 急冷塔 (另含楼梯、平台等) 尺寸:Ф1.4×8m 400~1500kg/h 1000~3000kg/h 1) 急冷塔 2) 喷嘴 3) 供水系统
序号 3 设 备 名 称 喷雾干燥脱酸系统 (含活性炭喷入系统) 技术规格 主要材质 装配件 装配件 数量 1套 1套 1套 备 注 1) 脱酸塔(含喷淋等附件) 石灰浆制备及输送系统 2) (含石灰仓、计量系统、V=15m3 喷入系统) 活性炭加料系统 3) (含活性炭仓、计量V=3m3 系统、喷入系统) 4 炉内喷钙系统 袋式除尘器 (另含控制系统、空气贮罐、灰斗加热系统、空气炮清灰系统、螺旋清灰机、旁通阀等) 引风机 Q=25000~32000m3/h,H=8200Pa,N=130kw 烟囱 电气控制系统 DCS及PLC控制系统 V=10m3 装配件 装配件 耐酸玻纤+PTFE覆膜 ,1套 1套 滤料、脉冲电磁阀为进口产品 DCS组态软件、变PL频C器为为进口产品 为进口品牌 5 过滤面积:660m2 1套 6 7 四 1 2 3 4 5 6 五 1 2 3 4 5 6 Q=28000~30000m3/hH=6500Pa 尺寸:Ф950, H=35m 304或316 耐候钢、Q235A衬防腐 1台 1台 1套 1套 1套 1套 1套 1套 1套 1台 2台 5台 1套 2台 1台 变频器、热工仪表等 MCC控制系统 工业电视监控系统 电气、仪表电缆、桥架 烟气在线监测仪器 灰渣输送系统 水封刮板出渣机 焚烧炉储渣罐 螺旋清灰机 气力输送机 贮灰罐 飞灰调湿器 烟尘、SO2、NOx、Hcl、O2、 CO、CO2等 B1=0.8m,B2=1.0m,L=12.0m,N=7.5kw V=3m3 N=1.5kw 输送量:1000kg/h V=3m3 装配件 Q235A 装配件 装配件 Q235A 装配件
序号 设 备 名 称 六 循环水冷却系统 1 2 3 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八 1 2 3 4 九 1 2 3 4 十 十一 技术规格 主要材质 数量 1套 1台 2台 1套 1套 1套 1台 2台 1台 1台 1套 2台 1台 2台 2台 1台 1套 1套 2台 1套 2台 1套 3台 2台 2台 1套 1套 1套 1套 1套 备 注 闭式冷却器 (含贮罐、冷冷却水量=20m3/h,N=1.1kw 却器以及相关附件 循环水泵 管路 余热锅炉辅助系统 全自动软水器 软水箱 除氧水泵 热力式喷雾除氧器 除氧水箱 除氧自控系统 锅炉电动给水泵 锅炉汽动水泵 排污膨胀器 取样冷却器 分汽缸 蒸汽冷凝器系统 蒸汽冷凝器 冷凝风机 管路附件 冷凝水水泵 压缩空气系统 空压机 冷冻干燥机 贮罐 附件 平台支架等其它 烟风管路、压缩空气管路、汽水管路等 Q=20m3/hH=30m,N=7.5kw Q=8m3/h V=8m3 Q=8.0m3/hH=32m,N=3.0kw D=8t/h V=4m3 Q=8.0m3/hH=220m,N=18.5kw Q=9.0m3/h,H=250m 尺寸:Ф670,V=1.0m3 尺寸:Ф254 DN350×2200 风量7M3/min 排气压力0.7MPa 处理风量2 Nm3/min压力0.7-1MPa 5m3 ,,,304 20 装配件 玻璃钢 304 Q235A加保温 Q235A加保温 装配件 装配件 Q235A Q235A 20 十二 保温工程、防腐工程 十三 其他(污水泵等
表3-2 物/化车间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设 备 名 称 废乳化液贮罐 破乳絮凝槽 气浮装置 浮渣槽 PAC溶解槽 废酸贮罐 废碱贮罐 氧化反应槽 还原反应槽 中和沉降槽 硫酸亚铁溶解槽 酸、碱配制槽 板框压滤机 提升泵 提升泵 计量泵 泥浆泵 卸料泵 PH在线控制仪 氧化还原电位控制仪 电动葫芦 盐酸贮罐 规格、型号 Φ4.0×3.0m Φ0.95×1.2m 5m3/h Φ1.2×1.2m Φ0.9×1.0m Φ4.0×3.0m Φ4.0×3.0m Φ2.5×2.5m Φ2.5×2.5m 2.0×5.0×3.5m Φ0.95×1.2m Φ0.9×1.0m XAZ10/650-U IH65-50-160 CP(T)50.75-50 B746型 G50-1 IH50-32-125 DP5000-6B-0 ORP 3t 2m3 单位 个 个 套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个 数量 2 1 1 1 1 4 4 1 1 1 1 2 1 6 2 6 2 2 3 2 1 1
表3-3 稳定化/固化系统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设备名称 搅拌机 铲车 破碎机 配料机 水泥筒仓 粉煤灰筒仓 水泥计量斗 电子计量料斗 皮带输送机 稳定剂配制槽 规格型号 JS3000 800B,40m3/h V=100t V=50t V=400kg LS-Y200 JBY1.8×1.5m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座 座 台 台 台 个 数量 2 1 2 1 2 2 1 2 3 备 注 附空气压缩机 二种规格 4斗,微机控制 表3-4 安全填埋场填埋机具与设备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名 称 挖掘机 叉车 装载机 推土机 潜污泵 规 格 斗容积>0.8m3 2T 斗容量>1m3 110kw KWPK40-250 单 位 台 台 台 辆 台 数量 1 2 1 1 3 3.3.2 设备布局
西侧、东侧2个危险废物暂存库内没有设备,全部是从各地运输来的各种危险废物,有桶装液体废物,也有固体废物,整齐摆放。 焚烧系统、余热锅炉、脱酸装置、除灰系统布置在焚烧车间,从南侧到北侧依次排列,装置分上下二层。
物化车间各种储罐布置在物化车间厂房外东侧,厂房内为各种反应槽。
固化车间厂房内布置有水泥搅拌机,各种填埋机械在填埋废物时在填埋场使用。 3.3.3 设备布局评价
各种设备分开布置在厂房内,避免了相互干扰。例如,毒物集中布置在危废暂存库和物化车间内;产热设备集中布置在焚烧车间内,职工在主控室内控制,减少了直接作业时间;产尘设备集中布置在焚烧车间北侧和固化车间内;将各种储罐布置在物化车间厂房外,有利于自然通风;噪声设备布置在地面,且设置了减震基础等,最大限度避免了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设备布局符合《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的要求。
4 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 4.1 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按来源主要分为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环境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劳动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根据生产工艺,为便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调查分析,将本项目划分为危险废物暂存库、焚烧车间、物化车间、固化车间和安全填埋场五个评价单元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分析。 4.1.1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4.1.1.1危险废物暂存库单元
分为西侧和东侧2个暂存库,库内存放各种危险废物,以液体状态存在的居多,大多具有挥发性。挥发到车间内的有毒气体的毒性大小不一,有的为剧毒、高毒,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刺激性,有的为一般毒物。
根据调查时库内存放的危险废物,分析本单元存在以下职业病危害因素:
(1)表面处理废物,其以固态、液体的形式存在,其中含有不同含量的氰化物,一旦氰化物泄漏,遇到附近的酸类物质,会产生剧毒气体氰化氢,造成现场人员中毒事故。
(2)废弃的有机溶剂及油漆,含有芳烃类物质,储存时,如果包装不严,会发出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气体。 (3)酸碱类废物,对人体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4)危险废物仓库中还储存含重金属类固体废物,这些废物具有较大毒性,如含汞、砷、铅、镉、铬、砷等重金属,有可能造成重金属中毒事故。
(5)含有腐败变质的有机废物,容易形成硫化氢等有毒气体。
(6)有的危险废物为生物体,含有各种细菌、病毒等,有可能引起传染病或感染。
(7)调查时库内还存放有丙酮、酚嗪粉、氟铅酸钾、氧化铝等危险废物。
结合库内存放的危险废物判定,本单元存在的毒物种类不固定,毒性大小不一,必须以废物库内实际存放的危险废物种类进行确定。根据调查时存在的危险废物,分析可能存在:苯、甲苯、二甲苯、硫化氢、氰化氢、磷化氢、砷化氢、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酚类物质、三氧化二砷、汞、铅、镉、铬、氧化铝粉等化学危害因素。 4.1.1.2 废物焚烧单元
本单元是将各种能够通过焚烧处理的废物进行焚烧处理的过程,产生的有害因素较多,可能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二恶英、硫化氢、氰化氢、砷化氢、氟化氢、氯化氢、氢氧化钠、尿素、氨、碳酸钠、四氢化吡咯、哌啶、苯并(K)荧蒽、苯、甲苯、二甲苯、铅、汞、镉、铬、砷等等,废物在焚烧前还存在细菌、病毒等生物危害因素。
另外会产生活性炭粉尘、烟尘、石灰粉尘和飞灰粉尘。 各种风机、泵及其它机械设备和气体在设备内流动会产生噪声。 废物焚烧炉、二燃室、余热锅炉等设备附近会产生局部高温,形成高温作业环境,并有烫伤的可能。 4.1.1.3 物化车间单元
本单元主要是对废乳化液、废酸碱进行物理、化学预处理。可能存在主要有害因素包括:氰化氢、硫化氢、砷化氢、盐酸、硫酸、氢氧化钠、铅、汞、镉、砷、五氯化锑、三氯化铁、硫酸亚铁、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毒物质。
各种泵会产生噪声。
通入蒸汽进行反应,会产生高温。
4.1.1.4 固化单元
本单元是将各种危险固体废物中加入固化剂在搅拌机内进行固化,为安全填埋做准备。
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末状危险废物(以粉末状态存在的有毒粉尘)、飞灰粉尘、水泥粉尘、氢氧化钠、噪声等。 4.1.1.5 安全填埋场单元
固化后的危险废物,在安全填埋场填埋。
本单元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填埋袋装固体废物形成的微量粉尘、各种填埋机械、车辆产生的噪声等。 4.1.2 生产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本项目周围无化工企业,不会受到其它企业的环境影响,主要的影响主要是工人夏季露天作业时受到太阳辐射产生的高温影响,冬季露天作业时受到环境低温气候等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 4.1.3 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主要是员工一个班作业时间较长,超过国家规定的每周40小时工作时间,员工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对身体不利。
生产环境、劳动过程中与检维修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不作为重点评价因子。
综上所述,本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
(1)化学物质:苯、甲苯、二甲苯、硫化氢、氰化氢、磷化氢、砷化氢、盐酸、硫酸、氢氧化钠、三氧化二砷、丙酮、酚类、汞、铅、砷、镉、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二恶英、氯化氢、尿素、氨、碳酸钠、四氢化吡咯、哌啶、苯并(K)荧蒽、磷酸、五氯化锑、三氯化铁、硫酸亚铁、活性炭粉尘、石灰粉尘、飞灰粉尘、水泥粉尘等。
(2)物理因素:噪声、高温。 (3)生物因素:细菌、病毒。
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范,根据本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存在的浓度(强度)大小、岗位工人接触机会、危害程度(能否发生职业病中毒事故和发生职业病)以及该项目的实际生产情况,确定苯、甲苯、二甲苯、硫化氢、氰化氢、磷化氢、砷化氢、盐酸、硫酸、氢氧化钠、三氧化二砷、丙酮、酚类、汞、铅、砷、镉、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二恶英、氯化氢、尿素、氨、碳酸钠、四氢化吡咯、哌啶、苯并(K)荧蒽、五氯化锑、三氯化铁、硫酸亚铁、石灰粉尘、飞灰粉尘、水泥粉尘、噪声、高温、细菌、病毒为重点评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生产过程中员工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见表4-1。
表4-1 各评价单元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接触情况
接触车间名称 岗位名称 人数 苯、甲苯、二甲苯、硫化氢、氰化氢、磷化氢、危废库操作储运车间 工 6 三氧化二砷、酚类物质、汞、铅、砷、镉、铬、氧化铝粉 苯、甲苯、二甲苯、硫化氢、氰化氢、磷化氢、储运车间 司机岗位 7 砷化氢、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酚类物质、汞、铅、砷、镉、铬、氧化铝粉 苯、甲苯、二甲苯、硫化氢、氰化氢、磷化氢、储运车间 车间办公室 3 砷化氢、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酚类物质、汞、铅、砷、镉、铬、氧化铝粉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二恶英、硫化氢、氰化氢、砷化氢、氟化氢、氯化氢、氢氧化钠、氨、尿素、碳酸钠、磷酸盐、四氢焚烧车间 操作班长 3 化吡咯、哌啶、苯并(K)荧蒽、苯、甲苯、二甲苯、铅、汞、镉、铬、砷等等,废物在焚烧前还存在细菌、病毒、粉尘、噪声、高温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二恶英、硫化氢、氰化氢、砷化氢、氟化氢、氯化氢、氢氧化钠、尿素、氨、碳酸钠、磷酸盐、四氢焚烧车间 主控制室 9 化吡咯、哌啶、苯并(K)荧蒽、苯、甲苯、二甲苯、铅、汞、镉、铬、砷等等,废物在焚烧前还存在细菌、病毒、粉尘、噪声、高温 焚烧车间 锅炉 6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二恶英、操作 8h/d 巡检 8h/d 操作 8h/d 巡检 3h/d 铲车、叉车 6h/d 砷化氢、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手工操作 7h/d 职业病危害因素 方式 时间 作业 接触
硫化氢、氰化氢、砷化氢、氟化氢、氯化氢、氢氧化钠、尿素、氨、碳酸钠、磷酸盐、四氢化吡咯、哌啶、苯并(K)荧蒽、苯、甲苯、二甲苯、铅、汞、镉、铬、砷、粉尘、噪声、高温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二恶英、硫化氢、氰化氢、砷化氢、氟化氢、氯化氢、氢氧化钠、尿素、氨、碳酸钠、磷酸盐、四氢焚烧车间 尾气 6 化吡咯、哌啶、苯并(K)荧蒽、苯、甲苯、二甲苯、铅、汞、镉、铬、砷等等,废物在焚烧前还存在细菌、病毒、粉尘、噪声、高温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二恶英、硫化氢、氰化氢、砷化氢、氟化氢、氯化氢、氢氧化钠、尿素、氨、碳酸钠、磷酸盐、四氢焚烧车间 行车 4 化吡咯、哌啶、苯并(K)荧蒽、苯、甲苯、二甲苯、铅、汞、镉、铬、砷等等,废物在焚烧前还存在细菌、病毒、粉尘、噪声、高温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二恶英、硫化氢、氰化氢、砷化氢、氟化氢、氯化氢、氢氧化钠、氨、碳酸钠、磷酸盐、四氢化吡咯、焚烧车间 拖拉机 4 哌啶、苯并(K)荧蒽、苯、甲苯、二甲苯、铅、汞、镉、铬、砷等等,废物在焚烧前还存在细菌、病毒、粉尘、噪声、高温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二恶英、焚烧车间 上料 6 硫化氢、氰化氢、砷化氢、氟化氢、氯化氢、氢氧化钠、氨、碳酸钠、四氢化吡咯、哌啶、操作 8h/d 操作 8h/d 操作 8h/d 操作 8h/d
苯并(K)荧蒽、苯、甲苯、二甲苯、铅、汞、镉、铬、砷等等,废物在焚烧前还存在细菌、病毒、粉尘、噪声、高温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二恶英、硫化氢、氰化氢、砷化氢、氟化氢、氯化氢、氢氧化钠、氨、碳酸钠、四氢化吡咯、哌啶、焚烧车间 废液焚烧 3 苯并(K)荧蒽、苯、甲苯、二甲苯、铅、汞、镉、铬、砷等等,废物在焚烧前还存在细菌、病毒、粉尘、噪声、高温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二恶英、硫化氢、氰化氢、砷化氢、氟化氢、氯化氢、氢氧化钠、氨、碳酸钠、四氢化吡咯、哌啶、焚烧车间 危废接受 2 苯并(K)荧蒽、苯、甲苯、二甲苯、铅、汞、镉、铬、砷等等,废物在焚烧前还存在细菌、病毒、粉尘、噪声、高温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二恶英、硫化氢、氰化氢、砷化氢、氟化氢、氯化氢、氢氧化钠、尿素、氨、碳酸钠、四氢化吡咯、焚烧车间 维修班长 1 哌啶、苯并(K)荧蒽、苯、甲苯、二甲苯、铅、汞、镉、铬、砷等等,废物在焚烧前还存在细菌、病毒、粉尘、噪声、高温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二恶英、硫化氢、氰化氢、砷化氢、氟化氢、氯化氢、焚烧车间 维修工 3 氢氧化钠、尿素、氨、碳酸钠、四氢化吡咯、哌啶、苯并(K)荧蒽、苯、甲苯、二甲苯、铅、汞、镉、铬、砷等等,废物在焚烧前还存操作 8h/d 操作 8h/d 操作 8h/d 操作 8h/d
在细菌、病毒、粉尘、噪声、高温 氰化氢、硫化氢、砷化氢、盐酸、硫酸、氢氧物化车间 操作工 9 化钠、铅、汞、镉、砷、五氯化锑、三氯化铁、硫酸亚铁、苯、甲苯、二甲苯、噪声、高温 氰化氢、硫化氢、砷化氢、盐酸、硫酸、氢氧物化车间 操作工 9 化钠、铅、汞、镉、砷、五氯化锑、三氯化铁、硫酸亚铁、苯、甲苯、二甲苯、噪声、高温 氰化氢、硫化氢、砷化氢、盐酸、硫酸、氢氧物化车间 操作工 9 化钠、铅、汞、镉、砷、五氯化锑、三氯化铁、硫酸亚铁、苯、甲苯、二甲苯、噪声、高温 氰化氢、硫化氢、砷化氢、盐酸、硫酸、氢氧物化车间 操作工 9 化钠、铅、汞、镉、砷、五氯化锑、三氯化铁、硫酸亚铁、苯、甲苯、二甲苯、噪声、高温 填埋车间 填埋车间 填埋车间 填埋车间 填埋车间 车间主任 技术员 车间主控 作业班长 装载机司机 2 2 1 1 2 有毒固体废物(含重金属)粉尘、噪声 有毒固体废物(含重金属)粉尘、噪声 有毒固体废物(含重金属)粉尘、噪声 有毒固体废物(含重金属)粉尘、噪声 有毒固体废物(含重金属)粉尘、噪声 操作 操作 操作 操作 操作 不定 不定 不定 不定 不定 操作 8h/d 操作 8h/d 操作 8h/d 操作 8h/d 填埋车间 翻斗车司机 2 有毒固体废物(含重金属)粉尘、噪声 操作 不定 填埋车间 填埋车间 推土机司机 操作工人 合计 2 2 113 有毒固体废物(含重金属)粉尘、噪声 有毒固体废物(含重金属)粉尘、噪声 操作 操作 不定 不定
4.2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按《职业病目录》,结合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见表4-2。详见附件1。
表4-2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职业病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职业病危害因素 苯 甲苯 二甲苯 硫化氢 氰化氢 磷化氢 砷化氢 盐酸 硫酸 氢氧化钠 尿素 氨 碳酸钠 含酚物质 铅 汞 镉 二恶英 四氢化吡咯 哌啶 接触途径 呼吸道、皮肤 呼吸道、皮肤 呼吸道、皮肤 呼吸道、皮肤 呼吸道、皮肤 呼吸道、皮肤 呼吸道、皮肤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呼吸道、皮肤 呼吸道、皮肤 呼吸道、皮肤 呼吸道、皮肤 呼吸道、皮肤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呼吸道 呼吸道 呼吸道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苯中毒、白血病 甲苯中毒 二甲苯中毒 硫化氢中毒 氰化氢中毒 磷化氢中毒 砷化氢中毒 化学性皮肤、眼灼伤 化学性皮肤、眼灼伤 化学性皮肤、眼灼伤 尿素中毒 氨中毒、灼伤 化学性皮肤、眼灼伤 酚中毒 铅及其化合物中毒 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二恶英中毒 四氢化吡咯中毒 哌啶中毒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苯并(K)荧蒽 五氯化锑 三氯化铁 硫酸亚铁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氮氧化合物 活性炭 电焊烟尘 水泥粉尘 石棉尘 其它粉尘 高温 噪声 细菌 病毒 三氧化二砷 呼吸道 呼吸道 呼吸道 呼吸道 呼吸道 呼吸道 呼吸道 呼吸道 呼吸道 呼吸道 呼吸道 呼吸道 / /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苯并(K)荧蒽中毒 五氯化锑中毒 三氯化铁中毒 硫酸亚铁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二氧化硫中毒 氮氧化合物中毒 尘肺病 电焊工尘肺 水泥尘肺 石棉肺、肺癌、间皮瘤 尘肺病 中暑 职业性噪声聋 皮肤、血液、呼吸系统感染 皮肤、血液、呼吸系统感染 三氧化二砷中毒 4.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4.3.1 检测项目
根据评价时企业处理的危险废物种类和数量及职业病危害识别与分析结果,确定本项目的检测(测量)项目有:氢氧化钠、铅、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硫酸、硫化氢、盐酸、磷化氢、氰化氢、苯、甲苯、二甲苯、总粉尘浓度、噪声等。
三氧化二砷、砷化氢、尿素、氨等,由于职工接触量和接触机会较小,而没有检测。其它有害因素,由于国家没有制定容许浓度而没有检测。
具体说明如下:(1)三氧化二砷,调查时在危险化学品东仓库内储存量非常小,且密封包装,经过短暂的储存即通过固化填埋处理了,砷化氢产生的机会更小,故没有对三氧化二砷和砷化氢进行检测。(2)焚烧车间工艺中在二燃室到余热锅炉的烟道中喷入少量尿素溶液。多余的尿素转化为氨,还原NOX,去除NOX,剩余的氨被活性炭吸收,与烟气中的酸性物质进行中和反应,起到去除烟气中酸性物质的作用。以上反应均在密闭负压状态下进行,不会出现泄漏,因此没有对尿素和氨进行检测。
由于本次评价时不在高温作业季节,故未对高温进行测量。 4.3.2 采样点及采样个体的选择与采样方法
按照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采样规范》的规定,在满负荷的正常生产状态和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同时开启的条件下,于2010年4月14日至16日对工人作业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采样、检测(测量)。 4.3.2.1 化学有害因素
(1)短时间接触浓度的检测采样要求:选择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人作业岗位,最高的工作时段,采样点布置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并远离工艺设备的排气口,采样仪器尽可能靠近作业工人的呼吸带,每次采样15min,连续采样3个工作日。
(2)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检测采样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接触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劳动者作为重点采样对象。用短时间采样方法进行采样,在不影响工人作业的情况下,采样仪器尽可能靠近作业工人的呼吸带,在空气中有毒物质不同浓度的时段分别进行采样,并记录每个时段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每次采样时间为15min,连续采样3天。
4.3.2.2噪声点设置及测量方法
按照《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
(GBZ/T189.8-2007)进行。
(1)工作场所声场分布均匀[测量范围内A声级差别<3dB(A)],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
(2)工作场所声场分布不均匀时,将其划分若干声级区,同一声级区内声级差<3dB(A)。每个区域内,选择2个测点, 取平均值。
(3)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范围内,对工作地点分别进行测量,计算等效声级。
(4)测量时,将传声器放置在操作人员耳部高度,距耳部10cm左右,并将传声器指向声源的方向。 4.3.3检测(测量)依据与标准
1.《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 159-2004 2.《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钠及其化合物》 GBZ/T 160.18-2004 3.《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镉及其化合物》 GBZ/T 160.5 -2004 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铅及其化合物》 GBZ/T 160.10-2004
5.《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碳化合物》 GBZ/T 160.28-2004 6.《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氮化合物》 GBZ/T 160.29-2004 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磷化合物》 GBZ/T 160.30-2004 8.《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硫化物》 GBZ/T 160.33-2004 9.《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氯化物》 GBZ/T 160.37-2004 10.《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烃类化合物》 GBZ/T 160.42-2004
11.《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 1 部分:总粉尘浓度》 GBZ/T192.1-2007
12.《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 GBZ/T 189.8-2007 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 1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
1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
4.3.4 采样及检测(测量)仪器
现场采样及检测(测量)仪器均经过计量检定,主要采样及检测(测量)仪器见表4-3。
表4-3 主要采样及检测(测量)仪器 仪器 粉尘采样器 双气路大气采样器 防爆型大气采样器 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照度计 型号 CCZ-20A QCS-3000 FCC-1500D GXH-3011A TES1332A 仪器 防爆型个体粉尘采样器 噪声分析仪 电子天平 可见分光光度计 气相色谱仪 型号 AKFC-92G AWA6270+ AB265-S 722N GC2014 4.3.5 毒物检测结果与分析
毒物检测结果见表4-4至表4-7。
表4-4 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最高容许浓度检测结果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检测地点 危险废物暂存库南侧 危险废物暂存库北侧 物化车间内东侧 物化车间内西侧 物化车间内污水处理 焚烧车间余热锅炉软化水 焚烧车间 废物间 西危废暂存库内南部 毒物名称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 盐酸 检测结果CSTEL (mg/m3) 0.110 0.066 0.091 0.090 3.252 0.152 0.154 <0.49 0.071 0.067 0.100 0.078 3.520 0.349 0.027 0.71 0.350 0.068 0.153 0.109 3.560 0.239 0.165 <0.53 MAC (mg/m3) 2 2 2 2 2 2 2 7.5 结果 判定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西危废暂存库内中部 西危废暂存库内北部 物化车间内东侧 物化车间内西侧 物化车间内污水处理 危险废物暂存库南侧 危险废物暂存库北侧 焚烧车间余热锅炉软化水 焚烧车间 废物间 西危废暂存库内南部 西危废暂存库内中部 西危废暂存库内北部 物化车间内东侧 物化车间内西侧 物化车间内污水处理 危险废物暂存库南侧 危险废物暂存库北侧 生活污水池 焚烧车间窑头料坑 西危废暂存库内南部 西危废暂存库内中部 西危废暂存库内北部 焚烧车间窑头料坑 物化车间内西侧 物化车间内东侧 物化车间内污水处理 盐酸 盐酸 盐酸 盐酸 盐酸 盐酸 盐酸 盐酸 盐酸 硫化氢 硫化氢 硫化氢 硫化氢 硫化氢 硫化氢 硫化氢 硫化氢 硫化氢 硫化氢 氰化氢 氰化氢 氰化氢 氰化氢 氰化氢 氰化氢 氰化氢 <0.49 1.28 0.49 <0.49 <0.49 3.44 <0.49 0.56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49 <0.1 <0.1 <0.1 <0.1 <0.1 <0.1 <0.1 1.00 <0.53 <0.53 <0.53 <0.53 2.55 <0.53 0.56 <0.53 <0.53 <0.53 <0.53 <0.53 <0.53 <0.53 <0.53 <0.53 <0.53 <0.53 / / / / / / / <0.53 <0.53 0.56 0.80 0.56 4.26 <0.53 <0.53 <0.53 <0.53 <0.53 <0.53 <0.53 <0.53 <0.53 <0.53 <0.53 <0.53 <0.53 / / / / / / / 7.5 7.5 7.5 7.5 7.5 7.5 7.5 7.5 7.5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 1 1 1 1 1 1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35 安全填埋场废物暂存库内东侧 氰化氢 氰化氢 磷化氢 磷化氢 磷化氢 <0.1 <0.1 <0.06 0.06 <0.06 / / <0.07 0.10 0.07 / / <0.07 <0.07 <0.07 1 1 0.3 0.3 0.3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36 安全填埋场废物暂存库内西侧 37 38 39 西危废暂存库内南部 西危废暂存库内中部 西危废暂存库内北部 表4-5 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检测结果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检测地点 焚烧车间 布袋除尘器 焚烧车间 急冷塔 焚烧车间 除酸塔 焚烧车间 焚烧炉 焚烧车间 二燃室 物化车间内东侧 物化车间内西侧 物化车间内污水处理 焚烧车间 布袋除尘器 焚烧车间 除酸塔 焚烧车间 急冷塔 焚烧车间 二燃室 焚烧车间 焚烧炉 焚烧车间 布袋除尘器 焚烧车间 除酸塔 毒物名称 检测结果CSTEL (mg/m3) PC-STEL(mg/m3) 30 30 30 30 30 0.02 0.02 0.02 10 10 10 10 10 10 10 结果 判定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 镉 镉 镉 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 0.1 0.4 0.2 0.5 0.5 <0.002 <0.002 <0.002 0.109 0.070 0.028 0.032 0.057 <0.56 <0.56 0.2 0.5 0.2 0.6 0.6 <0.002 <0.002 <0.002 0.082 0.068 0.049 <0.009 0.058 <0.60 <0.60 0.2 0.4 0.2 0.5 0.4 <0.002 <0.002 <0.002 0.056 0.077 0.038 0.045 0.043 <0.60 <0.60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焚烧车间 急冷塔 焚烧车间 二燃室 焚烧车间 焚烧炉 西危废暂存库内南部 西危废暂存库内中部 西危废暂存库内北部 物化车间内东侧 物化车间内西侧 物化车间内污水处理 危险废物暂存库南侧 危险废物暂存库北侧 西危废暂存库内南部 西危废暂存库内中部 西危废暂存库内北部 物化车间内西侧 物化车间内东侧 物化车间内污水处理 危险废物暂存库南侧 危险废物暂存库北侧 焚烧车间 窑头料坑 焚烧车间 废物间 西危废暂存库内南部 西危废暂存库内中部 西危废暂存库内北部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 硫酸 硫酸 硫酸 硫酸 硫酸 硫酸 硫酸 硫酸 苯 苯 苯 苯 苯 苯 苯 苯 苯 苯 甲苯 甲苯 甲苯 <0.56 <0.56 <0.56 0.35 0.35 0.52 0.44 0.40 0.56 0.35 0.40 <0.031 <0.031 <0.031 <0.031 <0.031 <0.031 <0.031 <0.031 <0.031 <0.031 <0.062 <0.062 <0.062 <0.60 <0.60 <0.60 0.47 0.52 0.52 0.83 0.43 0.43 0.52 0.56 <0.033 <0.033 <0.033 <0.033 <0.033 <0.033 <0.033 <0.033 <0.033 <0.033 <0.067 <0.067 <0.067 <0.60 <0.60 <0.60 0.43 0.34 0.65 0.56 0.43 0.52 0.47 0.43 <0.033 <0.033 <0.033 <0.033 <0.033 <0.033 <0.033 <0.033 <0.033 <0.033 <0.067 <0.067 <0.067 10 10 10 2 2 2 2 2 2 2 2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0 100 100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物化车间内西侧 物化车间内东侧 物化车间内污水处理 危险废物暂存库南侧 危险废物暂存库北侧 焚烧车间 窑头料坑 焚烧车间 废物间 西危废暂存库内南部 西危废暂存库内中部 西危废暂存库内北部 物化车间内西侧 物化车间内东侧 物化车间内污水处理 危险废物暂存库南侧 危险废物暂存库北侧 焚烧车间 窑头料坑 焚烧车间 废物间 甲苯 甲苯 甲苯 甲苯 甲苯 甲苯 甲苯 二甲苯 二甲苯 二甲苯 二甲苯 二甲苯 二甲苯 二甲苯 二甲苯 二甲苯 二甲苯 <0.062 <0.062 <0.062 <0.062 <0.062 <0.062 <0.06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12 <0.067 <0.067 <0.067 <0.067 <0.067 <0.067 <0.067 <0.13 <0.13 <0.13 <0.13 <0.13 <0.13 <0.13 <0.13 <0.13 <0.13 <0.067 <0.067 <0.067 <0.067 <0.067 <0.067 <0.067 <0.13 <0.13 <0.13 <0.13 <0.13 <0.13 <0.13 <0.13 <0.13 <0.13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表4-6 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最大超限倍数检测结果
序号 1 2 3 检测地点 焚烧车间 布袋除尘器 焚烧车间 除酸塔 焚烧车间 急冷塔 毒物名称 检测结果CSTEL (mg/m3) 超限倍数值 0.005 0.001 0.008 最大超限倍数 2.0 2.0 2.0 结果 判定 合格 合格 合格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 0.034 / 0.024 0.039 / 0.116 0.070 0.015 0.044
4 5 焚烧车间 二燃室 焚烧车间 焚烧炉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 0.018 / 0.026 / 0.003 0.016 0.002 0.001 2.0 2.0 合格 合格
表4-7 岗位工人时间加权平均允许浓度检测结果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1 12 13 检测地点 物化操作工 物化操作工 焚烧车间 焚烧炉操作工 物化操作工 西危废暂存库操作工1 西危废暂存库操作工2 安全填埋场废物暂存库保管员 物化操作工 西危废暂存库操作工1 焚烧车间废物间操作工 安全填埋场固化操作工 物化操作工 毒物名称 镉 铅 铅 硫酸 硫酸 硫酸 硫酸 苯 苯 苯 苯 苯 甲苯 甲苯 甲苯 甲苯 甲苯 二甲苯 二甲苯 二甲苯 二甲苯 二甲苯 检测结果CTWA (mg/m3) <0.001 <0.002 0.003 0.14 <0.08 <0.08 0.27 <0.008 <0.008 <0.008 <0.008 <0.008 <0.015 <0.015 <0.015 <0.015 <0.015 <0.031 <0.031 <0.031 <0.031 <0.031 <0.001 <0.001 <0.003 <0.003 <0.003 0.24 <0.08 <0.08 0.24 <0.008 0.258 0.18 0.13 0.21 0.35 2.0 PC-TWA (mg/m3) 0.01 0.03 0.03 1 1 1 1 6 6 6 6 6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结果判定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0.008 <0.008 <0.008 <0.008 <0.008 <0.008 <0.008 <0.008 <0.017 <0.017 <0.017 <0.017 <0.017 <0.017 <0.017 <0.017 <0.017 <0.017 <0.033 <0.033 <0.033 <0.033 <0.033 <0.033 <0.033 <0.033 <0.033 <0.033 10 西危废暂存库操作工2 14 西危废暂存库操作工1 15 西危废暂存库操作工2 16 17 18 焚烧车间废物间操作工 安全填埋场固化操作工 物化操作工 19 西危废暂存库操作工1 20 西危废暂存库操作工2 21 22 焚烧车间废物间操作工 安全填埋场固化操作工 毒物检测结果分析:共计检测14种毒物,366个检测数据,除物化车间污水处理岗位氢氧化钠检测超标外,其余检测地点和岗位检测全部合格。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检测结果合格率较高,但仍然应引起
高度重视。因为处理危险废物的种类和数量经常发生变化,评价时车间内空气中毒物检测不超标,并不等于永远不超标。企业应建立日常检测制度,对每批废物可能造成的车间空气毒物浓度的变化进行跟踪检测,以防止急性和慢性中毒事故的发生。
物化车间污水处理岗位氢氧化钠超标的原因是处理污水时没有实现密闭处理,大量氢氧化钠受热挥发到空气中造成的。 4.3.6 粉尘检测结果与分析
粉尘检测结果见表4-8和表4-9。
表4-8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最大超限倍数检测结果
序 号 1 2 3 4 5 6 检测地点 安全填埋场固化车间搅拌机下料口 安全填埋场填埋点 焚烧车间 布袋除尘器 焚烧车间 除酸塔 焚烧车间 飞灰出口 焚烧车间 窑头料坑 粉尘名称 其他粉尘 其他粉尘 其他粉尘 其他粉尘 其他粉尘 其他粉尘 检测结果CSTEL(mg/m3) 2.10 0.96 51.33 0.86 21.23 3.15 1.00 1.07 1.17 8.73 1.70 1.47 1.40 2.17 超限倍数值 0.3 0.2 6.4 0.2 5.8 1.1 最大超限倍数 2 2 2 2 2 2 结果 判定 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39.60 25.40 46.10 11.63 表4-9 岗位工人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检测结果
序号 1 检测工种 焚烧车间 除酸塔操作工 粉尘名称 其他粉尘 其他粉尘 其他粉尘 其他粉尘 其他粉尘 检测结果CTWA(mg/m3) 42.66 1.85 5.44 1.89 1.35 40.33 5.50 1.25 1.50 2.38 98.54 1.08 42.38 1.96 2.04 PC-TWA 结果判定 (mg/m3) 8 8 8 8 8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合格 2 焚烧车间 布袋除尘器操作工 3 4 5 焚烧车间 飞灰出口操作工 焚烧车间 窑头料坑操作工 安全填埋场固化车间操作工 粉尘检测结果分析:检测6个岗位、5个工种的粉尘浓度,结果焚烧车间布袋除尘器和飞灰出口处粉尘超标;除酸塔操作工和飞灰操作工接触粉尘超标。分析原因是布袋除尘器维护不及时,密闭不严,造成粉尘泄漏;飞灰出口在出灰装车时,没有实现密闭装车,造成粉尘超标。
名词解释:表4-4至表4-9中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是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是指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分钟)接触的浓度;最高容许浓度(MAC)是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超限倍数是指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分钟)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4.3.7 噪声测量结果与分析
各工种噪声测量结果见表4-10。
表4-10 生产装置各工种噪声测量结果
序 号 测量工种 测量地点 锅炉 焚烧室 1 焚烧车间 巡检工 急冷塔 除酸塔 余热锅炉软化水 布袋除尘器 西危废暂存库南部 2 西危废暂存库 西危废暂存库中部操作工 西危废暂存库北部 西危废暂存库休息间 3 焚烧车间窑头料坑操作工 物化车间 操作工 废液焚烧 操作工 固化车间 操作工 窑头料坑抓斗 窑头料坑操作室 车间内西侧 车间内东侧 污水处理 焚烧车间废液焚烧 填埋场双轴搅拌机 日接触 时间 (h/d) 0.5 0.5 0.5 0.5 5.5 0.5 1 1 1 5 2 6 2 2 4 8 8 测量结果 [dB(A)] 72.9 76.0 72.3 84.1 70.5 70.5 60.1 60.2 60.1 60.2 602 64.3 68.0 66.0 77.0 75.7 83.2 / / 85 85 合格 合格 74.4 85 合格 61.7 85 合格 60.2 85 合格 74.7 85 合格 LEX-8h [dB(A)] 接触 限值 [dB(A)] 结果 判定
4 5 6
噪声测量结果分析
测量6个工种噪声,结果全部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的要求。
5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调查与控制效果评价 5.1 有毒物质防护措施调查与控制效果评价 5.1.1 危废暂存库单元 5.1.1.1防毒措施调查
(1)将不同性质的危险废物分开存放,避免相互影响。 (2)所有危险废物尽量做到密闭存放,减少存放时间,加快流转和处理速度,减少挥发。
(3)厂房设置了宽大的上下两排窗户,南侧、西侧和东侧各设置了一个进出口,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降低库房内毒物浓度。
(4)在库房北侧安装了一台大功率通风排毒系统进行机械通风,北侧墙体上方有3个吸风罩,有毒气体经过活性炭过滤净化后通过15米排气筒排出室外。
(5)定期用水冲洗地面,保持库房内卫生,减少地面污染。 (6)库房内,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只有在装卸废物时有人存在,减少了工作人员停留时间。
本项目设置的具体防毒设施见表5-1。 5.1.1.2 防毒措施控制效果评价
上述防毒措施对于降低库房内有毒气体的浓度发挥了作用,但现场调查时,能够闻到明显的刺激性臭味。原因分析如下:(1)库房内存放的危险废物数量和种类较多,多种有毒废物挥发出的毒性气体在库房内混合,形成难闻气味;(2)通风机设置不合理,吸风口只有3
个,且全部集中在库房北侧,覆盖不了整个库房。另外,通风量偏小,调查发现,风机流量:min=6677 m3/h,max=13353 m3/h ,每天开启12次,每次0.5小时,每天通风量为40062 m3至80118 m3,而西危废库容积为115240 m3,东危废库容积为132422m3,显然通风量偏小。 5.1.2 焚烧车间单元 5.1.2.1 防毒措施调查
(1)建立操作室和主控室,设备采用DCS控制系统,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减少职工接触毒物时间。
(2)设备采用密闭生产,减少了毒物的跑冒滴漏。
(3)采用先进工艺技术,降低了一氧化碳、二恶英等毒物浓度。 (4)设置了宽大窗户进行自然通风和轴流风扇进行机械通风。 (5)用石灰粉吸收二氧化硫,减少二氧化硫的产生。
(6)利用尿素将氮氧化合物还原为氮气进行排放,将多余尿素产生的氨用活性碳进行吸附,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尽最大限度减少了氮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硫的产生。
(7)符合排放标准的烟气通过高50米的烟囱排向大气。 5.1.2.1 防毒措施控制效果评价
焚烧车间采取的防毒措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毒物检测全部合格。但仍存在缺陷,主要是有毒废物在从运输车内向窑坑内倾倒时,有可能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和细菌、病毒,对职工造成伤害。 5.1.3 物化车间单元 5.1.3.1 防毒措施调查
(1)对反应槽等设备进行密闭操作,减少挥发。 (2)将预处理的物料存放于室外,防止挥发的毒物积聚。 (3)厂房顶部安装了通风扇,开启窗户进行通风。
(4)在物化车间内安装了3台洗眼淋浴设备,在硫酸罐附近安装了1
台洗眼淋浴设备,硫酸罐设置了围堰。 5.1.3.2 防毒措施控制效果评价
(1)车间内气味较大,堆放的固体氢氧化钠太多,反应池没有密闭,大量有毒气体在高温下挥发。
(2)职工工作服由于长期没有清洗,而脏乱不堪。休息室内气味较大,杂物较多,沾有物料的胶皮手套在休息室内乱放,造成污染。 (3)职工在严重污染的休息室内做饭、睡觉,不符合卫生要求。 5.2 粉尘防护措施调查与控制效果评价
存在粉尘的岗位主要是:固体废料在从运输车内向窑头料坑内倾倒时,产生粉尘;废料燃烧后产生的飞灰和灰渣,在出灰口和出渣口产生粉尘;飞灰固化前以及其它粉料固化前,都会产生粉尘;水泥搅拌前,产生水泥粉尘;固体废物、石棉等在填埋时,产生粉尘;危废暂存库内的粉尘状物料;电焊工的电焊烟尘;添加石灰脱二氧化硫时的石灰石粉尘等。
企业采取的防尘设施见表5-1。
经现场粉尘检测,焚烧车间布袋除尘器和飞灰出口处粉尘超标;除酸塔操作工和飞灰操作工接触粉尘超标。分析原因是布袋除尘器密闭不严,出现泄漏,飞灰出口没有实现密闭造成的,企业应采取措施进行治理,使粉尘检测结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
公司设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见表5-1。
表5-1 职业病防护设施调查表
车间名称 岗位名称 职业病防护设施 名称 排毒风机1台 轴流风机 电动单梁起重机 空调 规格与型号 4-70-6A,风机流量:min=6677 m3/h,max=13353 m3/h LDZ KF-23GW/27 安装地点 西危废库东北部 东危废库顶部 西危废库 车间办公室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危废库 危废库 危废库 车间办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物化车间 物化车间 填埋车间 填埋车间 填埋车间 填埋车间 填埋车间 厂房 厂房 主控室 尾气处理 厂房 车间主任 技术员 车间主控 作业班长 装载机司机 排风扇 布袋除尘器 空调 尾气风机 无动力通风器 海信空调 海尔空调 脉冲袋式除尘器 离心风机 排风扇 海尔 9-19-8D XD-500 KFR-72W/27D KFRd-23GW/Z1 MC72-Ⅱ Y6-41 车间顶部 厂房 车间办公室 车间东 车间厂房顶部 车间办公司 车间主控室 车间北侧 车间北侧 车间顶部 5.3噪声防护措施调查与控制效果评价 5.3.1噪声防护措施调查
本项目主要采取了以下防噪声措施。
(1)在产生噪声设备的选型上,选用性能好,低噪声的设备。 (2)在锅炉引风机、水泥搅拌机上安装了消声器,将物料泵布置在地面,降低噪声危害。
(3)建立隔音室(主控室、操作室、休息室),职工大部分时间在隔音室内操作,减少了噪声接触时间。 5.3.2噪声控制措施效果评价
上述噪声控制措施对控制本项目的噪声危害起到了较好作用,经现场测量,大多数岗位和工种接触的噪声强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
5.4高温控制措施调查与控制效果评价 5.4.1高温控制措施调查
本项目主要采取了以下防高温措施:
(1)对产生高温的设备和蒸汽管线进行保温,减少散热,降低现场温度。
(2)充分利用厂房窗户进行自然通风,开启轴流风扇,进行机械通风;
(3)主控室、操作室和员工休息室设置了空调、风扇,用以调节室内温度,防止高温危害。
(4)夏季高温季节减少作业时间,为员工发放冰糕、绿豆汤等防暑降温食品和藿香正气水等。 5.4.2高温控制措施效果评价
上述防高温控制措施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的要求。但二燃室需要进行保温处理,以免发生烫伤事故。
6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与评价
6.1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种类、数量及参数调查
公司制订了统一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详见表6-1-表6-2。
表6-1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表
车间名称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物化车间 物化车间 物化车间 物化车间 物化车间 岗位名称 危废库操作工 危废库操作工 危废库操作工 危废库操作工 危废库操作工 危废库操作工 危废库操作工 危废库操作工 危废库操作工 各岗位 各岗位 各岗位 各岗位 各岗位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个人防护用品 名称 3M防毒口罩 安全帽 防护鞋 防护眼镜 防酸碱手套 半挂胶手套 防化围裙 耐酸雨鞋 防护服 防护眼镜 防毒口罩 防尘口罩 防护手套 防护帽 3M口罩 安全帽 工作鞋 耐酸雨鞋 护目镜 参数 6006 6001型 存放地点 更衣室 更衣室 更衣室 更衣室 更衣室 更衣室 更衣室 更衣室 更衣室 发放到个人 发放到个人 发放到个人 发放到个人 发放到个人 休息室 休息室 休息室 休息室 休息室 使用情况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物化车间 物化车间 物化车间 填埋车间 填埋车间 填埋车间 填埋车间 填埋车间 填埋车间 填埋车间 填埋车间 填埋车间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车间主任 技术员 车间主控 作业班长 装载机司机 翻斗车司机 推土机司机 操作工人 操作工人 防尘口罩 乳胶手套 防滑手套 安全帽 耐酸雨鞋 防护眼镜 耐酸雨衣 防毒口罩 防尘口罩 耐酸乳胶手套 止滑手套 隔离服 ABS 飞鹭牌 3M 6006 3M N95 双利 金来 休息室 休息室 休息室 个人保管 个人保管 个人保管 车间仓库 个人保管 个人保管 个人保管 个人保管 车间仓库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 表6-2 公司特殊防护服调查表
序号 1 名称 一次性隔离服 型号 KD15 制作材料 外层为高质多微孔膜,内层为纺粘聚丙烯无纺布 作用 提供液体及粉尘防护。 主要对低危害化学液体的轻度飞溅,喷淋,及有害干燥粉尘起保护作用。 具有很强的化学防护性能及机械性能。主要用于酸碱性化学液体处理,化学液体贮藏容器的清洗,化学品泄露的清洗。 能有效防护接触热和对流热,并能保护人体免受高温液态金属飞溅的威胁。主要用于焚烧车间检修系统。 2 防化服 高强度复合聚SPACEL3000 乙烯,厚度:100微米 3 镀铝隔热服 镀铝芳香尼龙 6.2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调查
为防止毒物、粉尘、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造成的损害,企业制定了《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制度规定:
(1)公司综合办公室是防护用品的主管部门,负责劳保用品采购计划的编制、保管、发放和使用监督。
(2) 公司采购部门报公司分管安全生产经理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组织采购。
(3) 各危废、医废处置部门须持生产安全部门开具的材料领用单领用劳保用品,并填写《防护用品领用纪录表》,要求每人一卡,员工内部调动时,卡片随之流转。
(4)特殊作业劳保用品(如安全带、防毒面具、绝缘用具等)应按照岗位配备,专人管理,不作为员工个人劳保用品。
(5)已享受特殊工作服等用品人员(如炊事员、保安人员)其劳保用品只执行月度用品标准。
(6)禁止员工使用他人的防护用品。
(7)公司以外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由车间办公室防护用品管理人员发放收交、清洗、消毒保管。
(8)劳保防护用品的报废由车间办公室提出意见,报分管经理批准执行。
(9)劳保用品是员工劳动工作的安全防护用品,必须正确使用,违犯者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6.3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评价
公司制定了《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并能按照制度规定,对职工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基本能够做到处理危险废物时提高防护等级,穿戴好严密的防化服、隔离服后进入危废品仓库进行操作。但也有个别员工穿戴一般防护用品进入仓库操作的现象,有发生中毒、皮肤眼睛灼伤的可能,需要企业进一步加强考核,确保按规定佩戴。
7 建筑卫生学及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 7.1 建筑卫生学调查与评价 7.1.1建筑结构
本项目建筑结构见表7-1。
表7-1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建筑物名称 危废焚烧车间 危废暂存间 清洗消毒间 危险废物仓库 机修车间 备品仓库 车库 变配电室 综合楼 职工宿舍 食堂、浴室、车库 废液贮槽 初雨收集池 物化处理车间 固化稳定化车间 层数 建筑面1-1 1 1 1 1 1 1 4 5 2 1 1 1 1 1053 1600 625 3000 1200 2100 900 252 760 4000 910 1080 400 1600 2200 长×宽×高 结构 火灾危80×50×80×20×8 25×25×8 100×30×40×30×8 70×30×8 45×20×5 21×12×4 40×19 40×20 35×13×8 30×36 20×20×40×40×8 40×55×8 框架 钢架 钢架 钢架 钢架 钢架 钢架 砖混 框架 框架 框架 砖混 钢混 钢架 钢架 丙类 丙类 丙类 丙类 丙类 丙类 丙类 乙类 / / / / 丙类 丙类 耐火一级 一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所属区域 焚烧区 焚烧区 焚烧区 焚烧区 焚烧区 焚烧区 焚烧区 焚烧区 焚烧区 焚烧区 焚烧区 焚烧区 焚烧区 安全填埋区 安全填埋区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原材料仓库 危险废物仓库 变配电室 机修 停车库 办公楼 渗滤液调节池 污水收集池 初雨收集池 1 1 1 1 1 2 1 1 1 1600 4840 210 200 1500 480 500 800 800 40×40×8 55×88×8 21×10×4 20×10×8 50×30×5 30×16 25×20×4 40×20×4 40×20×4 钢架 钢架 砖混 钢架 钢架 框架 钢混 钢构 钢构 丙类 丙类 乙类 戊类 / / / / /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安全填埋区 安全填埋区 安全填埋区 安全填埋区 安全填埋区 安全填埋区 安全填埋区 安全填埋区 安全填埋区 项目主要建筑物均设有窗户和轴流风扇,有利于通风排毒。地面和墙壁为耐腐蚀水泥抹平面,易于用水冲刷。
评价本项目建筑结构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的要求。
但由于危废暂存库、焚烧车间和物化车间纵轴没有与主导风向垂直,而是平行布置,不利于自然通风,不符合要求。 7.1.2 采光、照明
本项目采取自然与人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以自然采光为主,辅之于照明灯具,锅炉房、仓库、办公室、化验室、职工宿舍及其它辅助用室墙壁设有窗户进行自然采光,各建筑均设有防爆灯具补充照明。
2010年3月24日至26日对本项目工作场所照明情况进行了测量(TES1332A型照度计),结果见表7-1。
表7-1 工人作业场所照度测量结果(LX)
序号 1 2 3 4 测量地点 焚烧车间 窑头料坑 焚烧车间 焚烧炉 焚烧车间 二燃室 焚烧车间 余热锅炉软化水 测量结果(lx) 30 65 75 230 接触限值(lx) 100 100 100 100 结果判定 不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合格
6 7 8 9 10 11 12 13 焚烧车间 急冷塔 焚烧车间 除酸塔 焚烧车间 布袋除尘器 焚烧车间 飞灰出口 焚烧车间 废物间 物化车间 车间内西侧 物化车间 车间内东侧 物化车间 污水处理 70 70 65 70 122 160 155 17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不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测量13个点,有7个岗位不合格,超标率为54%。本项目建筑照明不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及《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的要求。不合格的原因是灯具数量不足或功率太小,需要企业整改。 7.1.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本项目生产、生活采暖均来自余热锅炉自产蒸汽;办公室、化验室设有空调,用于夏季降温及其它季节的温度调节;厂房、仓库等外墙均设有适量通风窗,以满足室内通风要求。
评价本项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符合《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的要求。 7.2 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 7.2.1 辅助用室调查
本项目设有4层综合办公楼,能够满足公司领导、各部门办公需要;设有5层职工公寓,75个房间,2-3人1间,能够满足需要;设有食堂、餐厅,食堂已取得卫生许可证,设有2个售饭窗口,112个座位,8个洗碗处,餐厅内配备了空调。食堂现有厨师4名,服务员2名,全部有健康证,配备了冷藏设备和14个餐桌,能够满足职工就餐需要;办公楼、职工公寓、焚烧车间1-2层、物化车间休息室旁设有职工浴室,在东危废暂存库卫生间内和固化车间卫生间内有淋浴头,
多处设有卫生间,完全能够满足职工需要。
公司在运行部设置了急救室,配备了部分急救药品和器材,急救室药品配备情况见表7-2。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表7-2 急救室配备的急救器材
名称 珍珠明目滴眼液 碘酒 绷带 棉签 纱布 藿香正气水 碘伏 棉签 非接触式红外线额温量测器 自吸式长管呼吸器 喷雾器 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 耐高温隔热服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数量 2盒 6瓶 1卷 1包 1卷 29盒 1瓶 3包 1台 3套 1台 90具 2套 2套 7.2.2 辅助用室评价
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中车间卫生特征分级标准的规定,本项目卫生特征为Ⅰ级。办公室、宿舍、食堂、浴室、卫生间等辅助用室的设置基本符合要求。从表7-2,可以看出,尽管公司设立了急救室,但没有针对存在的危险废物可能引起的急性中毒配备急救药物,没有聘用职业卫生专业人员或医务人员,厂区远离医院(距离最近的姜山医院也有6-7公里),职工出现急性中毒时无法及时得到救治。
8 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调查与评价 8.1 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
公司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本公司的安全和职业卫生工作,公司法人代表任组长,运行部、综合部等部门在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安全和职业卫生日常管理。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应成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8.2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
公司制定了《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防护制度》、《职业健康检查制
度》、《劳动保护用品和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突发性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各部门、各部门负责人的职业卫生管理职责、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劳动用工及职业健康检查、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诊断、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综合评价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各种规章制度需要结合企业实际进一步细化补充职业卫生内容,加大执行力度,更好保护职工健康。
8.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
公司制定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制度规定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对项目中存在的毒物、粉尘、噪声进行检测(测量),基本符合职业病防治法要求。
8.4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和职业病危害告知情况
公司按照要求设置了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公布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急救措施。在与职工订立劳动合同时将各岗位存在的有害因素写进了合同,制订了《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基本符合职业病防治法要求。
公司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情况见表8-1。
表8-1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一览表 序号 1 2 4 5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6 27 28 29 车间名称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岗位名称 西危废库 西危废库 西危废库 西危废库 西危废库 西危废库 西危废库 西危废库 西危废库 西危废库 西危废库 西危废库 西危废库 西危废库 西危废库 西危废库 西危废库 西危废库 西危废库 西危废库 西危废库 西危废库 东危废库 东危废库 东危废库 标识内容 危险—非授权人员不得入内 红色警示线 未经许可 禁止入内 危险废物 当心中毒 当心腐蚀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禁止入内 戴防护手套 注意通风 必须戴防毒面具 噪声有害 紧急洗眼装置 穿防护服 戴防护眼镜 戴防护手套 戴防毒面具 穿防护鞋 注意防尘 带防尘口罩 当心有毒气体 安全出口 危险—非授权人员不得入内 红色警示线 未经许可 禁止入内 安装地点 危废库库区外 危废库库门外 危废库库门 危废库库门 危废库库门 危废库库门 危废库办公间 危废库办公间 危废库办公间 危废库办公间 危废库办公间 排气风机 危废库库门内侧 危废库作业间 危废库作业间 危废库作业间 危废库作业间 危废库作业间 危废库作业间 危废库作业间 危废库作业间 危废库内 危废库库区外 危废库库门外 危废库库门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储运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东危废库 东危废库 东危废库 东危废库 东危废库 东危废库 东危废库 东危废库 东危废库 东危废库 东危废库 东危废库 东危废库 东危废库 锅炉尾气 锅炉尾气 废液焚烧 废液焚烧 废液焚烧 废液焚烧 废液焚烧 尾气岗位 锅炉岗位 拖拉机岗位 拖拉机岗位 拖拉机岗位 锅炉岗位 锅炉岗位 锅炉岗位 锅炉岗位 主控室 拖拉机 拖拉机岗位 拖拉机岗位 拖拉机岗位 拖拉机岗位 主控室岗位 上料岗位 上料岗位 上料岗位 上料岗位 上料岗位 上料岗位 上料岗位 上料岗位 上料岗位 危险废物 注意通风 必须戴防毒面具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紧急洗眼装置 穿防护服 戴防护眼镜 戴防护手套 戴防毒面具 穿防护鞋 注意防尘 带防尘口罩 当心有毒气体 安全出口 噪声排放源 噪声有害 戴防毒面具 戴防护手套 注意通风 当心腐蚀 必须戴防毒面具 未经许可禁止入内 未经许可禁止入内 未经许可禁止入内 戴防尘口罩 注意防尘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粉尘 一氧化碳 注意高温 戴防护手套 注意高温 戴防尘口罩 注意高温 红色警示线 禁止入内 未经许可禁止入内 未经许可禁止入内 必须戴防毒面具 当心感染 穿防护鞋 穿防护服 戴防护手套 非饮用水 红色警示线 危废库库门 危废库库门 危废库库门 危废库库门内侧 危废库库门内侧 危废库作业间 危废库作业间 危废库作业间 危废库作业间 危废库作业间 危废库作业间 危废库作业间 危废库作业间 危废库内 空压机房 空压机房 废液间 废液间 废液间 废液间 废液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飞灰车旁 车间西墙 余热锅炉 余热锅炉 余热锅炉 余热锅炉 二燃室 车间西墙 车间南墙 车间西墙 车间 固废间前 发电机间 医疗废物暂存库 医疗废物暂存库 医疗废物暂存库 医疗废物暂存库 医疗废物暂存库 医疗废物暂存库 医疗废物暂存库 医疗废物暂存库 窑头料坑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焚烧车间 物化车间 物化车间 物化车间 物化车间 物化车间 物化车间 物化车间 物化车间 物化车间 物化车间 物化车间 物化车间 物化车间 物化车间 物化车间 物化车间 物化车间 物化车间 固化车间 固化车间 固化车间 固化车间 固化车间 固化车间 固化车间 危废接收 危废接收 危废接收 危废接收 危废接收 危废接收 危废接收 危废接收 废液焚烧 废液焚烧 废液焚烧 废液焚烧 废液焚烧 上料岗位 上料岗位 上料岗位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当心中毒 注意安全 禁止入内 必须戴防护面具 危险废物 未经许可禁止入内 危险废物 危险-非授权人员禁止入内 禁止入内 注意通风 当心腐蚀 当心有毒气体 必须戴防毒面具 当心中毒 必须戴防毒面具 警示线 未经许可禁止入内 注意防护 穿防护鞋 必须带防护面具 戴防护镜 当心酸 氢氧化钠 当心腐蚀 穿防护鞋 注意通风 当心有毒气体 当心腐蚀 紧急洗眼装置 紧急洗眼装置 未经许可禁止入内 必须戴防护面具 未经许可禁止入内 注意安全 未经许可 禁止入内 危险废物 危险-非授权人员禁止入内 闲人莫入 注意安全 注意防尘 严禁违规操作 窑头料坑 窑头料坑 窑头料坑 窑头料坑 窑头料坑 窑头料坑 危险废物暂存库 窑头料坑西 固废间固废间 固废间 固废间 固废间 固废间 上料间 上料间 医疗废物暂存库 西大门 西大门 西大门 西大门 西大门 西大门 西大门 西大门内两侧 西大门内两侧 西大门内两侧 1#池 2#池 卫生间门口 休息室 东大门 东大门 南门 南门 固化车间东西南北四门各一 固化车间东西南北四门各一 固化车间外东南侧 固化车间西配电室 固化车间内1号下料斗 固化车间2号下料斗 固化车间搅拌机室外壁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固化车间 固化车间 固化车间 固化车间 固化车间 固化车间 固化车间 固化车间 固化车间 固化车间 固化车间 设备部 设备部 维修工 电焊工 禁止入内 注意防尘 危险-非授权人员禁止入内 铬及其化合物 当心中毒 粉尘 注意防尘 戴防护目镜 戴防毒面具 戴防护手套 穿防护鞋 穿防护服 戴防护手套 佩戴防毒口罩 当心弧光 固化车间搅拌机室外壁 主控室北侧外壁 填埋场大门内西侧 主控室北侧外壁 主控室北侧外壁 主控室北侧外壁 主控室北侧外壁 主控室北侧外壁 主控室北侧外壁 主控室北侧外壁 污泥区墙壁 设备部维修班 设备部维修班 8.5职业卫生培训情况
公司制定了《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对安全和职业卫生培训工作进行了规定,并能够按照该制度开展职业卫生的培训教育工作。 8.6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施及演练情况 8.6.1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施及演练情况调查
公司制定了《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环境事故应急预案》,设立了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明确了应急救援机构的主要职责。并针对各种毒物制定了专门的预案,基本符合要求。
公司在物化车间休息室内、物化车间厂房内设置了3台洗眼淋浴器,在物化车间北侧硫酸罐附近设置了1台洗眼淋浴器,并设置了围堰,基本能够满足应急需要。存在毒物的岗位分别配备了空气呼吸器和急救药品,基本能够满足应急需要。
8.6.2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施及演练情况评价
公司制定的总体预案、专项预案,设置的应急救援设备基本能够满足应急需要。
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演练次数不够,公司应每季度针对一种毒物进行一次防中毒事故演练;(2)演练的针对性不强,要根据存在的毒物的危害性、中毒可能性大小、如何有效防护、如何开展自救互
救等内容开展演练,针对演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整改,持续改进,提高职工应急水平。(3)医疗救治得不到保障,公司没有设置卫生所,没有配备掌握化学事故急救知识的专职医生和针对处理的危险化学品种类而配备的防毒药品。(4)职工自救互救知识掌握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应定期培训职工防毒知识,提高防护意识,学会自救互救和心肺复苏知识。
8.7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与职业卫生档案管理
公司制定了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建立了职工健康监护档案、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档案、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档案,符合职业病防治法要求。
8.8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
公司制定了《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基本符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要求。 8.9 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
公司能够提供经费为职工购买个人防护用品、急救药品,为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基本符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要求。
9 职业健康监护分析与评价 9.1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
公司制定了《员工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制度中对定期委托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对接毒接害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做出了规定。制度第4.6条规定: 公司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免疫接种,对在污染区作业的人员每半年组织一次查体,公司其他人员每年组织一次查体。
9.2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公司于2009年12月21-23日对本项目89名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组织了职业健康检查,查体机构为莱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有省卫生厅颁发的职业健康检查资质)。检查项目包括:心电图、肝功、血常规、尿常规、B超、胸透、肺活量及电测听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全部正常,未检出有职业损伤者。 9.3 职业健康监护评价
(1)公司制定了《员工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符合要求。 (2)本项目按照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职工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但查体率只有68%,没有达到100%。
(3)公司在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前应与查体机构签订查体协议,针
对接触不同的有害因素,安排不同的查体项目,具体查体项目和查体周期参见附件2。
(4)职业健康检查应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医学随访和应急检查等。查体结束后,应对存在职业损伤的职工安排复查和治疗,存在职业禁忌证得职工要调离有害作业岗位,并妥善安置。 10 结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的要求,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的基础上,对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等有关标准和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以下评价结论。
(1)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苯、甲苯、二甲苯、硫化氢、氰化氢、磷化氢、砷化氢、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三氧化二砷、丙酮、酚类、汞、铅、砷、镉、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二恶英、焦炉逸散物、氯化氢、磷酸盐、四氢化吡咯、哌啶、苯并(K)荧蒽、磷酸、五氯化锑、三氯化铁、硫酸亚铁、石灰粉尘、飞灰粉尘、水泥粉尘、噪声、高温、细菌、病毒等。
由于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苯、硫化氢、氰化氢、一氧化碳、焦炉逸散物等高毒物质,因此,本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
本项目应以毒物作为重点防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止职工在处理危废时出现急性中毒和长期接触某种毒物出现慢性中毒症状为职业
病危害防护的关键控制点。
(2)本项目选址、总平面布局、设备布置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的要求,但危废暂存库、焚烧车间、物化车间纵轴为南北走向,存在设计上的缺陷。
(3)为控制职业病危害,主要采取了综合防毒、防尘、防噪声、防高温措施,降低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对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但危废暂存库通风设施通风量不够,需要改进。
(4)公司建立了基本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完善了应急救援预案,为职工发放了基本的个人防护用品,设置了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并能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基本符合要求。
(5)本项目的建筑结构、采暖、工作场所办公室、生活用室的设置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的要求。
综上所述,本评价通过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析,认为项目采取了部分综合控制毒物、粉尘、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设计上、管理上的一些不足,企业如根据本报告提出的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建议,进一步完善落实各项职业病防治措施,工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合格率可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11 建议
11.1 职业卫生管理
(1)建议企业安排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职业卫生工作,并聘请职业卫生专家定期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2)结合本单位实际,进一步完善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包括高毒物品管理制度、防止急性中毒制度、高温作业管理制度等。
(3)按照《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2007
和《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GBZ/T204—2007,在危废暂存库门口、焚烧车间门口、物化车间门口、固化车间门口、安全填埋场附近等明显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信息公告栏。
(4)进一步加强职工防毒、防尘、防噪声、防高温知识教育,掌握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废物的种类、毒性以及应急救援知识,学会自救互救,防止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
(5)定期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公布。
(6)按需向职工发放防毒面具、防尘口罩、防噪声耳塞、防酸碱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并加强管理和考核,提高使用率,确保使用效
果。
(7)加强皮肤防护,发放合格的手套、套鞋、袖套和围裙。 (8)注意个人卫生,上班前禁止饮酒,下班后用肥皂进行充分的温水淋浴。
(9)设备检修过程中应加强安全和职业卫生管理,防止急性中毒事故和酸碱灼伤事故的发生。
(10)对所有毒性不明物质进行分析化验,判断其毒性大小后,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人防护措施,严防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
(11)根据具体处理化学品种类,及时做好相应防护措施。接触毒性较大的危险物质和毒性不明的危险物质时,要制定作业方案和事故预案,提高个人防护等级,穿好防化服后,谨慎处理。
(12)防止两种化学物质因为化学反应而产生毒性更强的有毒气体,也要防止火灾、爆炸而出现急性中毒事故。
(13)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逐步解决危废品仓库通风量不足问题。
11.2工程技术措施 11.2.1 防毒技术措施
(1)对危废暂存库通风设施进行改造,增加吸风口数量,加大通风力度,降低毒物浓度。
(2)采用密闭容器进行包装,减少物料蒸发。
(3)加强设备维护管理,减少腐蚀,对设备定期检维修,确保生产设备的密闭性能,减少物料的“跑、冒、滴、漏”。
(4)加强检维修时职业病危害的预防工作,需要进入储罐、设备及管道等密闭设备进行作业时,应严格按照《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的规定进行,防止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
11.2.2 防粉尘技术措施
对通风除尘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确保除尘效果。 11.2.3 防噪声技术措施
进一步加强对引风机、物料泵等机械动力设备的维修管理,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减少运行阻力,降低噪声。 11.2.4 防高温技术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焚烧炉、锅炉等产热设施保温隔热材料的维护管理,确保隔热效果。
(2)对二燃室进行保温,减少热量散发。
(3)在炎热季节为工人提供含盐、含糖(含盐0.1%~0.2%)清凉饮料,饮料水温不宜高于15℃,保证工人水盐代谢平衡,同时按照《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GB935-89)的要求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11.3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
(1)与姜山医院、莱西市医院等周边医院建立联系,签订服务合同,医院长期安排医务人员在公司坐诊,并要求医务人员具备化学中毒救护相应知识和能力。
(2)在危废暂存库、焚烧车间主控室、物化车间休息室配置空气呼吸器,用于事故状态下的急救。
(3)在危废暂存库、焚烧车间主控室、物化车间休息室配备急救药品箱和有毒气体报警仪。
(4)进一步完善各项职业病危害事故预案,并定期组织职工演练。 增加演练次数,公司应每季度针对一种毒物进行一次防中毒事故演练;加强演练的针对性,根据存在的毒物的危害性、中毒可能性大小、如何有效防护、如何开展自救互救等内容开展演练,针对演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整改,持续改进,提高职工应急水平。
(5)加强职工自救互救能力培训,定期开展职工自救互救知识培训班,提高职工防护意识,学会自救互救和心肺复苏知识。
11.4 职业健康监护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据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和《职业健康检查技术规范》的要求,定期委托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查体率必须达到100%,并为每名职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查体结束后,要对查体结果进行分析,该复查的、治疗的要全部复查、治疗,对于查出的有职业禁忌证和职业损害的职工要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本项目涉及的主要职业健康检查的项目、周期、目标疾病等见附件2。 11.5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认真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每年至少二次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建立检测档案,并按规定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上报和向劳动者公布检测和评价结果。 11.6 建筑卫生学与辅助用室
生产装置增加照明灯具或加大照明灯具的功率,达到《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的要求。
浴室应满足职工一年四季洗澡使用,保证职工下班前能洗一个温水澡,穿便装下班。
应增设存衣间,配置闭锁式衣柜,工作服、便服分开存放,以免相互污染;配备洗衣设备,方便职工清洗工作服。
生产辅助用室的冬季室温不得低于表11-1的规定。
表11-1 冬季辅助用室的温度 辅助用室名称 厕所、盥洗室 气温℃ 12
办公室、休息室 技术资料室 存衣室 淋浴室 更衣室 18~20 20~22 18 25~27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