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2-01-01 来源:客趣旅游网


如何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合中心幼儿园

张丽秋

如何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合中心幼儿园 张丽秋 《新课程改革实施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以“幼儿体验、探究在先,教师推动、提升在后”的实施策略,在幼儿园掀起了新的课程改革热潮,老师们把这种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活动当中,那么随之而来的“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摆在了我们每位教师的面前,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我有一些己见。

一、对幼儿园高效课堂的理解。

提到高效课堂,作为教师,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幼儿园里的高效课堂却是与众不同的。我们应该明确幼儿园的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是怎样的,然后才能进行我们高效的教育活动。

高效的教育活动,主要是指幼儿通过教师的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即,幼儿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育活动有没有效益的重要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幼儿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幼儿学得好不好。如果幼儿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幼儿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低效或无效教学。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的高效性表现为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是否得到了发展,并且在发展中是否是快乐的。

二、怎样构建幼儿园高效课堂。 (一)课程内容的选择:

生活化、游戏化教学内容的选择,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幼儿园一日活动都是教育,是一个教育整体,包括专门的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专门的学习活动指集体教学活动,只占极少的时间,所承载的内容亦有限,因此,要让集体教学活动在单位时间内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完成教育目标,精选教学内容这一目标载体非常关键。在选择活动内容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幼儿。我们只有经常蹲下身聆听幼儿的想法,才能了解幼儿在想什么、喜欢什么。才能了解他们经常谈论的问题、感兴趣的内容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原有经验。同时,我们要了解教材,剖析教材,找准主题活动中幼儿发展的支点,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思考怎样把这些点转换成可行的、合适的活动。

衡量所选择的幼儿园课程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适合本地本园的幼儿及教师,而不是看它是否标新立异,量是否够多,是否满足家长要求。一般来讲,教师在选择集体教学活动内容时可采取以下策略,提升活动的有效性。

1、回归幼儿实际生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育活动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使活动内容既贴近幼儿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要“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可见,课程内容不能脱离幼儿成长的生活世界。幼儿园课程只有面向幼儿,扎根于幼儿的现实生活,选择有教育价值的生活内容为课程内容,幼儿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才能真正有效。

2、课程内容要与幼儿兴趣相符合。

以兴趣作为选择和取舍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依据,是满足幼儿爱学、乐学这两个条件的最佳维度。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很早就提出教育要引起和培养学习者的兴趣,并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为依据安排课程。

3、追求真、善、美。

求真、向善、爱美是人类的天性。正是因为幼儿有这种生活简单、想象丰富的特点,所以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认真考虑如何把看似矛盾的因素融合在一起,使课程内容既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又充满童趣,让幼儿获得美的享受,为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

(二)、目标设置要有效,具体可操作性。

教学活动目标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师根据教学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在充分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状况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某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做设定的拟达成的结果,或拟引起的幼儿行为变化。所以说,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有助于教师把握幼儿发展和教学活动的方向,明确幼儿经验的提升点,还可以帮助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幼儿,了解目标对幼儿的适宜度。因此,目标的制定必须是合理的,如果目标本身不合理,与儿童的发展是冲突的,那么这个活动再“精彩”也仍然不合理。因此,在设置目标时要做到:

1、目标必须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切忌定位过高或过低。 2、目标必须具体、明确,可操作、可评价,切忌太空太大。 3、目标要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目标表述要完整。

4、要有整合的思想,关注教育的多重价值,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能力等。

(三)、课前准备要充分,深刻挖掘教材内容。

1、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赋予教育活动丰富的内涵。教师平时要博览群书,并做好大量的备课工作。确定好教学内容后,教师还要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使教学活动更加丰满。

2、教师要有解析教材的能力,能够深刻挖掘教材内容,挖掘教材蕴含的教育价值,对幼儿进行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教育。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组织。

活动设计的合理性是达成目标的有效保障,是高效课堂的关键。从纵向看,它反映了活动流程,要求环环相扣,在吸引幼儿的前提下实现活动目标。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关注:

1、活动设计具有可操作性。

孩子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借助于多种感官的感知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摸觉等,是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互动实现的。可见动作是幼儿思维与智慧的起点,受到动作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的影响,幼儿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多数停留在直接的、具体的、描述性的感知经验层面,而非间接的、抽象的、解释性的知识。因此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时重在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引导幼儿与材料充分互动,促使幼儿主动的去学习,获得有效的发展。教师在选用操作材料时应该注意,首先要确定所选材料对自己的教学是否具有最大的价值,其次所选材料必须与幼儿的年龄段相适应,最后要尽可能得就地取材、一物多用。

2、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师幼互动质量,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 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高效课堂的保障。 (1)进行有效的提问。

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日本著名教育家滕喜博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提问提得好即教得好”。教师应当关注并精心设计提问,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教学质量。提问要具有目的性、整体性、多样性并要尊重幼儿的差异,对不同的幼儿要考虑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类型或层次的问题。

(2)有效的引导。

《纲要》提出“要注意教师直接指导活动和间接指导相结合,凡是幼儿能够自己探索内容,要采用间接指导的方法” 指出“凡是幼儿能做的,应给幼儿机会做,凡是幼儿能想的,就给幼儿机会想”。应还强调幼儿园的教育是“教师有目的和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和主动活动的学习过程”。

首先,教师心中要有教学目标,教学思路要清,对教学内容钻研要透,这样可以避免引导的随意性。不少教师由于对教材的钻研不透彻,只注意到教材表层所叙述的事件、描述的词句,很少考虑

教材深层蕴含的内涵,所以,把握不住揭示内容的主线,启发引导就很难到位。

其次,引导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兴趣与关注点上,引导幼儿回忆、提取与本次活动相关的经验,将学习活动一步步深入。

最后,既要尊重幼儿的表现,又不能把幼儿的表现都视为金子,要有选择地加以引导和提升。

(3)引导幼儿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发挥同伴资源的作用。 这就体现纲要中要求的教师应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要求。

在师幼互动中,师幼双方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发挥程度有很大差别,教师一般居于更为主动的地位,而幼儿则相对被动。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提高师幼互动质量,为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创造条件。

(4)注重活动组织形式的灵活转换。

幼儿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别活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等多种形式,各种组织形式之间可以灵活转换。

个别幼儿独自的学习活动经常是很有价值的活动,在活动中,注意考察是否幼儿独自、专注地与材料互动,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进行有效地学习,教师不要任意打断。

小组活动中,幼儿不仅与材料互动,而且幼儿之间有很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小组的形成一般应在幼儿共同的兴趣或能力基础上自然形成。

(五)、活动环节安排要有效,重难点突出。

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设计的,切忌走形式。要简明扼要,详略得当,突出重难点。例如,有的教师在活动导入时,为了增加趣味性,调动幼儿的兴趣,饶了一大圈才回到正题,其实用一两句简洁的话语就可以直接导入活动。也有的教师为了达到动静交替的效果,提高活动的气氛,让幼儿在操作后,跳一些、唱一些与教学活动无关联的歌曲舞蹈,反而打乱了活动的整体性,不能让幼儿完整的体味活动的意义。还有些教师在活动的结尾环节,往往喜欢向幼儿抛出一个“诱饵”——等会儿老师带你们干什么等,其实活动结束后并没有或不可能兑现。老师的初衷或许是想让幼儿仍然保持兴趣使活动持续延伸,实际上,这样的结束毫无意义,还可能会令孩子产生老师失望的印象。成功的教学结束语,不仅可以系统概括本活动的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拓宽、延伸教学的内容,激发幼儿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方法应该科学化、灵活化。

正如杜威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

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能强求统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能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即体现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但应当明确,检验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与不好的标准是幼儿的学习主体性体现得如何。

我们所面对的是想象力、行动力都极强的孩子们,我们必须时刻做好准备来迎接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以及各种突发事件。要科学地选取和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教学的方法很多,比如情景创设、游戏表演、仔细观察、亲手操作、示范讲解等,要选择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法和教学手段,把提问权、选择权、参与权还给幼儿,教师能在旁进行合理的配合,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有突出的特点,让幼儿在一波接一波的热情中学习,这样孩子才能在良好的情绪中获得发展。

(七)、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设备的更新,教学手段的运用日益显示出其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力。[2]当前,在继续用好传统的教学手段的同时,要积极推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它们不仅能打破教学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能更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幼儿自主的进行学习探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教学活动中,幼儿不应该是没有感情、没有思考、没有发现的应声虫。好奇、爱问是孩子的天性,面对大千世界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中常与“为什么”相伴,这恰是产生学习兴趣的直接动力,是使幼儿主动观察、思考和认识世界的阶梯。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根据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巧妙的创设情境,给幼儿提供一种探索、思考、创造的机会,让幼儿在情境表演中探索与发现,直接有效地参与情感体验。努力设计有效的问题,正确使用这把激活幼儿思维的钥匙,一定会使得我们的教学活动变得更有效,孩子在玩的乐趣中学得更有效。与此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幼儿的一举一动,实行多鼓励多表扬,并且对幼儿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及时反思,在不断调整、提炼,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享受充实感。

构建有效课堂和幼儿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追求。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多关注幼儿的情感,多关注幼儿的生活体验,多创设符合幼儿特点的学

习情境,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努力构建激活幼儿活动积极性,拓展幼儿思维能力,创造灵气有活力的有效课堂,使幼儿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并健康地成长着。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只要我们投入其中,从自身做起,从每节课做起,从每一个环节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就会指日可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