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探究古诗词中的清秋意境

2023-02-07 来源:客趣旅游网
自古逢秋悲寂寥 ----探究古诗词中的清

秋意境

“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中国文学史上,用萧索冷落的清秋之景,描写环境,烘托气氛、构造意境,抒发各种凄怆愁苦之情的诗词(包括散曲),颇不少见。概括地说,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离亭别泪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在《别赋》中列举各种不同离别的情况,把离别看成是人生最为凄苦的时刻。他在文章的第一段说:“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边,车逶迤于山侧。”这里,江淹用风云变异之景,来烘托离别之情,已使人有悲不胜言之感。但还比不上《西厢记》中“长亭话别”的场面。张君瑞在老夫的催促下上京应试,崔莺莺于十里长亭饯行话别。且看王实甫为离亭话别安排的典型环境:“碧云天,黄花池,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黄花、西风、北雁、霜林这些深秋景物,渲染出这一对恋人撕肝裂胆、痛不欲生的离情。这还是恋人短暂的离别呢?比这更甚者,还有死别。《史记》中写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荆轲临走之前,燕太子丹于易水送行,“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冒着生命危险去刺秦王,很可能一去不复返。因此这次的离别,不是生离,而是死别,其悲痛之情,又当在恋人暂分手之上,司马迁在描写这个场面时把那种悲慨之情,首先通过音乐曲调的变化来表现。接着在众人的唱辞中,用“风萧萧兮易水寒”,来烘托这种悲慨,制造出一种浓厚的悲剧气氛。

边塞风霜

我们读古代边塞诗,发现它们同深秋景物有紧密联系,几乎没有看到边塞诗中描写春风杨柳,夏日荷花。这固然因为边塞荒寒,没有内地风光,但更重要的

原因,乃在于置身边塞,戍卒衣单,将军泪尽,征战生活的艰苦,征人的思乡闺情,都是一些饱含悲苦之情的题材,这种情感内容,正需用悲愁之秋景来衬托。范仲淹的《渔家傲》,可说是边塞词的代表作: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修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首词是先描绘塞下边声画角,和千山重叠,落晶孤城的壮阔景色,以衬托将士对酒思乡,征战无功、壮志未酬的感慨,“苍凉悲壮,慷慨生哀”。

羁旅行役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功名未遂,声名不显之时,为了扩大其影响,往往离家远游,以求出路。另一种情况是,有的官吏或则因为被贬,或则移官调任,尤其是那些下层官吏因执行某一任务,常年行役在外,不得同家人团聚,产生一批为数不少的羁旅行役之诗。

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有人在天涯。”这首小令,先用萧瑟凄凉的清秋景物垫底:枯藤老树、古道西风,无一不使人感到愁苦。然后用“夕阳西下”这个典型时刻,使苍茫暮色由远而近,笼罩在骑着瘦马、漂泊天涯的游子身上,羁旅行役之苦,溢于言表。

闺怨深情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的闺情(怨)诗,抒写妇人对征夫或游子的思念之情,也是通过清秋景物来烘托。中国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中已开其端,那就是曹丕的《燕歌行》了。诗一头就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本摇落露为霜”。接下去以“群燕辞归雁南翔”等清秋之景,来衬托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这种闺怨诗,唐宋诗词中很多。

李清照的闺情词最富于艺术感染力的, 她的后期名作《声声慢》,更是集中地运用清秋景物,抒写国破、家亡、夫死这一连串不幸遭遇,在她心头上所带来的无限悲伤与凄苦之情。这首词一开始就连用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从动作、环境、心情,多方面地写出心中的悲苦,为全词定下了基调。以下就用“过雁”、“黄花”、“梧桐雨”这些染上浓重悲愁色彩的意象,选择“黄昏”这一典型时刻,来抒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感受,借秋景来渲染悲愁,可谓淋漓尽致。

失意登楼

中国古代封建士大夫,当他们忧国忧民,或政治上失意之时,往往登高抒怀,排遣积压在胸中的郁闷愁苦,也多借清秋景物来烘托。杜甫《登高》诗云:“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水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是杜甫寓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时所作的一首七律。前两联写登高所见上下远近的景物,风急天高,猿啸悲哀;渚渚沙白,众鸟飞回;落木萧萧,长江滚滚,景色凄清辽阔。后两联由景生情,万里客中悲秋,暮年扶病登高,艰难潦倒,百无聊赖。读着这首诗,仿佛看到老诗人瘦骨嶙峋的身躯,伫立在夔府临江的山上,在萧瑟的秋风之中,吟哦他那心灵深处的悲歌。

以上所举五类,当然不是悲秋文学的全部,读者已经感受到有一股浓厚悲秋气氛扑面而来。这种悲秋文学,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诗经•蒹葭》开头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是借清秋景物起兴“引起所咏之辞”,表现这位男主人公因求偶不得而彷徨苦闷的心情。

不过正式提出悲秋,最早抒写悲秋文学的作家作品,是宋玉的《九辩》。这首诗开头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哀。”借秋天萧瑟之景,抒写“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悲苦之情,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有名的一篇悲秋文字。此后,这种文学绵绵不绝,代有其人,使几千年的中国文坛上弥漫着一种浓厚的悲秋氛围。为什么许多诗文都写到悲秋昵?我认为,大概有以下几点:

第一,重视意象经营,做到“象以尽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民族特点和优良传统。而意象就是情景交融的凝聚物。古代诗人写作抒情诗,从来很少直接宣泄,多数是通过外界景物来寄托主观思想感情,尤其是善于通过景物描写来创造典型环境,烘托气氛,构成意境,把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感情色彩的艺术世界中,

作者不言“愁”,读者却感到整首诗充满了“愁”:作者不说“悲”,读者则有凄怆难耐,悲不胜言之感。

第二,离亭别泪,边塞风霜,羁旅行役,闺怨深情,失意登楼等五类诗歌,虽说具体内容有所不同,感情基调则是一样的,都是抒写一种悲愁凄苦之情。因为无论是离亭话别,或羁旅行役……都会在人的感情屏幕上布上一层阴影。“多情自古伤离别”。欢聚之事,都是使人高兴的.而亲(友)人的离散,则使人难受,因为中国人很讲求天伦之乐。还有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他们把羁旅行役,失去同家人团聚,看成为一种凄苦之事.这种民族文化心理,就像遗传因子一样,代代相传,成为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心理积淀。

第三,萧索凄清的秋景,最适合于表达内心愁苦之情.为什么?这里涉及到古人对秋的认识。欧阳修在《秋声赋》中说:“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草指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欧阳修先从秋色、秋容、秋气、秋声四个方面,对秋进行描绘。从他的描绘中我们看到除了秋容清明,给人以“天高日晶”、明朗开阔的感受外,无论从秋色、秋气、秋声诸方面看,秋给予人的感受,都是萧条寂寥,摧败零落的。

因此.根据古典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创作原则,用萧瑟凄清的秋景,来表达内心凄怆悲愁之情,那就很自然的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