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模拟卷一)

2020-07-11 来源:客趣旅游网
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模拟卷一)

一、选择题

1.实心的铜球和铝球,它们的质量相同,如果把它们全部按入水银里,静止不动,所用的向下的作用力( )

A.铜球比铝球的大 B.铜球比铝球的小 C.两球的作用力一样大 D.难以判断

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ρA>ρB>ρC,且ρA>ρ水 B.ρA>ρB>ρC,且ρC>ρ水 C.ρA<ρB<ρC,且ρA>ρ水 D.ρA<ρB<ρC,且ρC>ρ水

3.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形成的光斑 B.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有实际光进入人眼

C.实像是光经过折射后形成的,虚像是光经过反射后形成的 D.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

4.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cm

B.8cm

C.6cm

D.4cm

5.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C.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 A.整个雪人同时逐渐熔化 B.整个雪人同时逐渐升华 C.雪人底部因熔点降低而熔化 D.雪人底部因温度升高而熔化

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 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

6.用雪堆成的大雪人,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长了雪人也会逐渐变矮,这主要是由于

7.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 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8.下列现象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A.欣赏鱼缸中的鱼 B.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胚芽 C.到影院看电影 D.看到小孔成像

9.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冰吸热升温比水吸热升温快

C.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D.水的凝固点是0℃,BC段的物质是固态

10.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C.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二、填空题

11.小忠五一随父母去西藏旅游,回到曲阜时发现他在西藏密封好的空矿泉水瓶变瘪了,则这个矿泉水瓶的质量______,瓶内气体的密度______。

12.照相机的镜头对光有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如图是小刚用镜头焦距为5cm的照相机拍摄的晶莹剔透的露珠,镜头到露珠的距离至少要大于________ cm.当照相机的镜头正对露珠从50cm处向20cm处移动过程中,则像的大小将逐渐________.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如图甲,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_______(上/下)调整。

(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______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

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左/右)移。

(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_____(左/右)移。

14.如图,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 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小明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水平地面上,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其原因是___.如果在瓶中装满水,就可以制成一个的测量_____仪器.

15.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 ________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 ________减弱噪声 。

16.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由第21题图知脚印长为________ cm,“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________ m。

三、计算题

17.小明在电视上看到2018年的第一场大雪造成有的房屋垮塌,小明想知道屋顶的雪到底有多重,他找来器材测量:①用电子秤测出空桶的质量为1.4kg;②将桶里装满水,用电子秤测出其总质量为2.4kg;③将桶里水全部倒掉,再装满雪,测出其总质量为2.0 kg.请计算:(已知水的密度 ρ水=1.0×103kg/m3)

(1)桶中水的体积是多少m (2)雪的密度是多少kg/m3

(3)若屋顶面积为100 m2,雪的厚度为0.5m,则屋顶雪的总质量多少

18.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的量杯的总质量m和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3

(1)量杯的质量是多少? (2)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四、实验题

19.小明拣来几个大小不一的相同材质的小石块来到实验室测定它的密度.

(1)这几个小石块都能放入量筒,质量也都在天平的称量范围之内.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程度,他应该选用_____(大/小)一些的石块.

(2)他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块的质量为m=_______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记录下刻度V1(如图乙所示),再将石块放入量筒中,待液面不再变化后,记录下刻度 V2(如图丙所示),则测得石块的体积是V=____mL,石块的密度______kg/m3.

(3)小明采用“先测质量后测体积”这样的顺序是因为考虑到石块的吸水性较强.若采用“先 测体积后测质量”的方案,测得的密度值比前一种方案有较大差异,原因是_______(填写序号,可多选). A.石块质量测量值偏大 B.石块质量测量值偏小 C.石块体积测量值偏大 D.石块体积测量值偏小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______cm。调节光具座上的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大致同一______上。

(2)图乙中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了______。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移至5cm刻度线处,则应该将光屏适当向______(选填“靠近凸透镜”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些,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3)将一副眼镜的一个镜片放在图乙的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变短,此时烛焰的像会出现在光屏上偏______(选填“上”或“下”)方的位置。

21.如图是小东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东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若蜡烛M向玻璃板近,应将蜡烛N向_____(选填“远离”或近“)玻璃板的方向移动,才能使N重新和M的像重合。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为了得到像与物的位置关系,接下来小东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_____。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_____C。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该物质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BC段物质处于_____态。

(4)比较图象中AB段与CD段可知:该物质在_____(选填“AB”或“CD”)段吸热能力强。 23.如图所示,将一只发声的小闹钟放在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小闹钟的声音逐渐____;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小闹钟的声音逐渐____; (3)此实验说明了____;

(4)小明发现自己家的玻璃就是将两层玻璃之间空气做了抽真空处理,请你从声学角度说说这样做的好处____。

24.如图,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距离SAB=_____cm,测得时向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cm/s。 (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4)实验操作时,斜面的坡度不能太大,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D C B B A C B C 二、填空题 11.不变 变大 12.会聚10变大

13.(1)下 (2) 放大 ;左(3)左

14.变大 山顶的气压低于山脚下的气压 温度 15.声源处 传播途中 16.10 1.757 三、计算题

17.10m 0.6×10kg/m 3×10kg 18.(1) 10 g; (2) 1.5 g/cm。 四、实验题

19.大 38.4 15 2.56×103 A

20.高度 放大 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靠近凸透镜 近视 上 21.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像和物大小相等 靠近 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3

-33

3

3

4

否垂直,测出像点与物点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

22.使物质受热均匀 2 不变 晶体 固液共存 CD

23.变小 增大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中传播。

24.0 25 小 同一位置 时间

真空隔音,声音不能在真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