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献学讲稿
P1 第一章 中医文献学概说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文明史最为久的古国之一,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医药学则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一朵奇葩。在悠久的历史中,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典文献。这些文献记录着中华民族从事社会活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知识、创造与发明,蕴藏着人类与自然界、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智慧,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巨大的精神财富。
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年移代革,沧海桑田,语言文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籍—古代文明成果的主要载体——文字的形、音、义都发生着变化,古籍中的名物典章制度也有了古今的差异,更遑论由于战火兵燹、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简断编残,使得古文献的阅读和利用更加困难。
纵观世界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人们知道,中医药学是几千年来一直保持了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在现代科学、西方医学的冲击之下,仍然保持了其生命力的学科之一。而两千多年来中医药学的理论、经验与方法,主要依赖古代医药学文献而保存。这些记录有中医药知识的载体,统称为“中医文献”。
中医文献学是关于中医中药历史文献的编纂、校勘、注释、整理与利用的一门学问,是中国医药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属于专科文献学的一种。该学科是以古典文献学理论为基本框架,以中医药文献的实际情况为具体内容构建起来的。
P2 第一章 中医文献学概说
1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孔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东汉郑玄注:“献,犹贤也。我不能以其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文,典籍也;献,贤也。”概而言之,“文”指文章典籍,“献”指能传述典章制度的贤士的言论。古代学者所谓“徵文考献”,即是说要了解历史,了解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礼),一是必须取证于典籍的记载,二是要采录宿贤耆旧的言论、评议。言论的内容,自然包括了世代相承的许多传说和文人学士的一些评议在内。
将“文献”的概念说得更为明晰,且以之名书的,是宋末元初的学者马端临。他以“文献”二字命名自己所著的一部贯通历代典章制度的书,即《文献通考》。按马氏所说,“文”泛指一切书本上的记载,而“献”则指诸贤士名流的议论以及稗官之记录。
明代的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即取义于该书包含各类图书在内之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的概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泛指古籍外,近人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碑古、绘画等,统称为\"历史文献”。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关于“文献”的定义是:“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在这一定义中,有两个关键词:“知识”是文献的核心内容,“载体”是知识赖以保存的物质外壳,即可供记录知识的某些人工固态附着物。也就是说,除书籍、期刊等出版物外,凡载有文字的甲骨、金石、简帛、拓本、图谱乃至缩微胶片、视盘、声像资料等等,皆属文献的范畴。
P3 第一章 中医文献学概说
二、中医文献学的主要任务
2
1.研究中医文献的源流及流别。
2.研究中医文献的分类、体例及命名特点。
3.研究中医文献目录的特点和发展概况,介绍如何编撰和利用中医文献目录、提要、索引。
4.研究中医文献的版本体系,介绍鉴别古医籍版本以及选择与利用版本的方法。
5.研究中医文献的校勘沿革与古医籍校勘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
P4 第一章 中医文献学概说
6.研究中医文献注释的体例与方法。
7.介绍古医籍辑佚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8.调查、搜集、研究各种出土中医文献及珍本、孤本中医文献。
9.研究中医文献发展的历史及其内在规律,为发展中医学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P5 第二章 文献的要素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知识是文献记载的内容。知识要转化为一定的符号才能被人们感知与区别,也便于通过一定的记录方式记录下来。文献的记录方式,是将由知识转化来的符号系统通过各种特定的人工记录手段与手法使其附着于一定的文献载体上。
3
文献载体指可供记录知识的某些人工固态附载物。因此,文献的构成要素应包括:知识性内容、文献符号系统、文献记录方式、文献载体。
P6 第二章 文献的要素
第一节 文献符号系统
文献中的符号系统主要是从语言不断衍化出来的。它包括语言、文字、图画、表格、公式、编码、音响、图象、声像等。文献符号的职能是使知识在文献中表述的再现。
一、视觉符号系统
人们的眼睛是感知外界的主要感觉器官。眼睛所看到的事物约占人们全部感知的60—80%.因此文献选择了视觉符号系统。
视觉符号系统包括文字、图表、绘画、数字、公式等,它们主要是传递静态的离散知识,以线性方式通过视觉感官刺激人脑,一般便于重读,易于保存。视觉符号系统通过书写、印刷、摄像、摄像录音同步等记录方式记录在甲骨、金石、简帛(书写)、纸(书写、印刷)、感光材料(摄像)、录音录像材料(摄像录音同步)等载体上。
二、听觉符号系统
人们的耳朵也是感知外界的重要器官,因此产生了听觉符号系统。文献也选择了这一符号系统。该系统包括说话、广播、朗诵、歌唱、演奏等。语言通过“说话”交际在历史上曾受到“空间”的限制,说话不能传到很远的地方去,只有当场才能听到;“说话”也受到时间的限制,只有正在说话的时候才能听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载体的材料
4
和文献记录方式不断创新与改进,语言可以通过录音方式被记录在录音磁带上而固定下来,并可再现,成为一个固态附载物,从而克服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
三、视觉听觉同步符号系统
视觉听觉同步符号系统是人们的眼睛和耳朵两种感觉器官同时感知外界的符号系统。它包括电影、电视、录音录像等。该系统通过摄像、录音、摄像录音同步等方式记录在感光材料、录音材料及录音录像材料上。这是近代随着声频、视频技术的发展及感光材料、录音材料、录音录像材料产生的基础上出现的。
P7-9 第二章 文献的要素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知识一般要通过人们用各种方式记录在各种人工载体上。文献的记录方式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密切关系.随着文献载体种类的增加和材质的改善,文献的记录方式不断地得到拓宽。从古老的书写方式到今天运用各种现代化记录方式,不断丰富创新、进步,并记录了浩繁的历史文献。
文献记录方式种类繁多,职能各异,而又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文献记录方式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
按记录方式可分为:写画(手写、绘画等),雕刻(刻画、刻石等),印刷(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石印、油印、胶印等),摄制(拍摄、缩微等),录音(感光录音、磁性录音等),录像(光电录像、电子束录像、热塑录像、磁性录像等)。
按记录方法,可分为手工记录(写画等),机械记录(打字、印刷等),光记录(摄影、光
5
电录像等),电记录(电子束录像、热塑录像等),声记录(声学全息术等),磁记录(磁性录音、磁性录像等)。
按记录过程可分为一次记录(书写,直接打字等),二次记录(印刷等),三次记录(翻拍等)。
一、书写
书写是应用广泛、持续时间长的一种记录方式。不仅印刷术发明以前,简帛文献、纸质文献是通过书写记录在载体上的,而且在发明印刷术以后,直到今天,仍然是重要的文献记录方式。刻石、印刷(雕版印刷),也要首先书写在载体上,然后刻石或雕板。
二、印刷
印刷是常见的记录方式。印刷技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手工印刷阶段、机械化印刷阶段、电子自动化印刷阶段。
手工印刷阶段包括雕版印刷与早期制作的活字印刷。由于现实生活的需要,中国古老的印章、石刻、砖刻、瓦刻和捶拓的传播工艺及造纸技术的空前发达,为印刷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雕版印刷起于唐代,风行于五代。五代时的国子监是政府设立的学校兼出版的机构。宋、金、元三朝是中国雕版印刷史上全面发展的时代。那时中央、地方、私人书坊无不从事雕版印刷工作.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出品之精都是空前的。明清时期雕版印刷技术继续发展,印刷的地方和地区增多,印刷的书籍数量大增,除内销全国外,还远销日本等外国。19世纪中叶以后,现代石印、铜版印刷以及铅字排版印刷等新技术兴起后,雕版印刷被逐步取代。
6
活字印刷是预先刻成一个个的单字,印刷时根据书稿的内容拣出所需要的单字逐一摆版印刷,印成后再把单字拆开分别放回字盘或字架,以备下次排印。早期的手工活字印刷包括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磁、铁活字等。泥活字印刷是由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毕升发明的。其方法是用胶泥刻字,一字一印,经火烧使其坚硬即成为泥活字,再摆版印刷。元朝元贞元年~大德四年(公元1295~1300),王桢创造了木活字印刷。明代创造了铜活字印刷。
我国传统的铅活字在明朝就已经出现,弘治末正德初年陆深的《金台纪闻》说:“近日毗陵人用铜、铅为活字,视板印尤妙便。”但未流传开,我国传统铅活字印刷实物也未保存下来。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近代铅活字印刷术传入我国。1858年,有外人在宁波创制一套电镀中文字模,把中文活字和英文活字都铸成同样大小,共分7种。以后,香港、上海、广州、汉口也陆续铸造汉字,教会和外人不断出版报刊和中英合璧的字典。从此逐渐广泛采用机械排版印刷术。
从20世纪50年代,逐步进入电子自动化印刷阶段。主要是运用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采用电子照排、印刷、装订。印刷方式主要包括凸版、平版、凹版、孔版等印刷方式。凸版印刷,图、文部分高于空白部分作印版印行书刊。铅印即属于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印版上图、文着墨部分与空白处不着墨部分处在一个平面上。最常见的平版印刷是胶印。凹版印刷,是指图、文低于印刷版面的印刷方式。孔版印刷,即印刷的图文部分由大小不同或相同但数量不等的孔洞或网眼组成,油墨从孔洞或网眼中印刷到承印物上。
此外,有石印术和影印术。
石印,又称“石版印刷”,为德人逊纳菲尔德公元1789年发明。利用水油相拒原理,以天然多微孔的石印石作版材,用脂肪性的转写墨直接把图、文描绘在石面上,或通过转
7
写纸转印于石面,经过处理即成印版。印刷时,先用水湿润版面,只有图文部分能附着油墨。石印法于清朝末年传人中国。公元1876年石印术首先传入上海。英国人美查(F.Major)在上海设立点石斋石印书局。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粤人徐裕子(鸿复)设同文书局。宁人又开设了拜石山房,三家成鼎足之势。此外,武昌、苏州、宁波、杭州、广东等处,也相继开设石印书局。石印简便易行、速度快、字迹清晰,故所印书籍甚多,售价低廉。在20世纪初期,石印成为重要的印刷方法,基本上取代了雕版印刷术的地位。中国古籍也赖此法广为传播。
影印,亦称“景印”。用照相方法将原件制成石版、金属版或珂锣版复制古籍、手稿和文献资料的总称。照相影印比旧时雕版印刷经济方便。可就原书版面放大、缩小而不失其真。公元1890年,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印刷所首先用珂王罗版印刷“圣母”等教会图画。珂椤版色泽浓淡适宜,无异于照相,且不变色,最适宜于印刷美术作品。但缺点是印数不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铜版与锌版影印技术。网目铜版生动明晰,又可与活版同印。一版可印至数万张。照相锌版与铜版略同,惟无网目,精细稍逊,但更为耐用。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印刷所首先采用上二种影印制版术。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中国图书公司由顾掌全制造铜版、锌版;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商务印书馆徐进才制造照相铜锌版。
P10第二章 文献的要素
第三节 中医文献的载体
当我们的祖先没有发明记载思想、语言的工具——文字之前,一切生产、生活的事实,都靠口耳相传的材料。《说文解字》:“古,故也,从十口,识前言者也。”十口相传为古,也就是说,世代相传的史实,都是从很早的祖先口里说出来的。故而,在远古时期,传说
8
成了人们接受知识的主要方法。尽管这种方式传下来的内容或零碎不全,或与原样相去甚多,但还是靠这些传说对远古的事情获得一鳞半爪的了解。
自从有了文字,人们的知识、思想、经验,才有了更为切实可靠的传播和记录的手段。记事用文字,但文字必须记录在一定的载体之上,才能保持与流传。因而,又出现了记录文字的工具与载体,进而产生了不同形式的文献。
文献载体,是指用来记录文献的物质材料。从出土文献及传世古文献记载考察,我国古代文献的载体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从写刻范铸在甲骨、金石上,用笔写在简牍、缣帛和纸上,最后发展到雕版印刷这样一个过程。
殷商时期,人们在龟甲兽骨上镌刻简要的文字、符号,来记录某些史料、事件,甲骨就是那个时期的文献载体。西周时期,青铜冶炼已达到很高的工艺水平,人们在铸造青铜器物时,将文字浇铸在器物上,于是青铜器就成为那个时代的文献载体。自春秋至两汉,人们主要用竹木简、缣帛作载体来记录各种文献,世称简策、帛书。东汉以后,随着纸的发明和推广应用,纸成了主要的文献载体,又逐渐形成卷轴。唐代以降,由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各种文献逐渐由手抄改为刻印,并由卷轴形式演进为册叶,进而装订成册,成为线装书籍。古代中医药文献的载体也是如此。
P11-16 第三章 文献类型
为了使用和研究的方便,我们常可按照文献的载体、文献的形成阶段、文献的性质、文献的用途等特点将文献分成若干类型。
一、按文献记录手段和载体分
9
1.书写印刷型:这是文献的主要类型,其载体为纸张及古代的绢帛、竹木简等。其优点是阅读方便,流通方便,但比较笨重,占得空间大,所以古人有“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的说法。
2.缩微型:包括缩微胶卷、缩微卡片,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采用摄影技术来完成的。它体积小,容量大,保管容易,但阅读必须借助显微阅读机。
3.机读型:以现代电子计算机为工具,用磁带、磁盘、磁鼓为载体,根据特定程序和编码,将文字转换为计算机能识别的语言。阅读时还原显示在终端设备上(外文或汉字终端),所以必须有终端设备将其译成语言文字或图像。目前中医应用它贮存中医药文献和专家专科诊治系统等。
4.视听型:通过电影摄影、电视录像,以及录音技术等直接记录声音与图像,给人以直观感觉的文献形式。包括唱片、录音磁带、录像磁带、电影胶片、幻灯片等直观或直感资料,但要有一定的设备技术条件。
二、按文献形成阶段分
包括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以及三次文
献或多次文献。
1.一次文献:通常指初次发表的文章,如书籍、期刊论文、调查和实验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和会议文件等。
2.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文献,如书目、题录、简介、
10
文摘等形式的检索工具,都是二次文献。
3.三次文献或多次文献:是在一次、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如综述、专题述评、数据、手册等。
三、按文献性质和出版特点分
1.图书:是传统所指的文献的主要形式,是印刷出版物的主要类型。古时也多书写型的手抄本,图书的知识比较成熟、系统。
2.期刊:是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性出版物。期刊的出版周期短(如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等),反映最新科技成果水平及时,流行量大。
3.科技报告:是指科学技术研究的实际记录,通常以正式报告、进展报告(阶段)、技术札记和备忘录等形式发表,具有最新成果的性质。
4.会议出版物:各种形式的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报告及其有关会议的文献,能反映各专题或专业的发展动态和世界水平。
5.学位论文:本科生、研究生及各级教学科研人员争取学位的各种论文。
6.专利、标准、规范等技术性文件:如诊断及疗效标准、药品标准或制剂规范、鉴定书等。
四、其他分类方法
11
1.按文献用途分:供系统阅读的图书、供查阅知识的工具书。
2.按文献传播范围分:公共文献、内部文献、秘密文献等。
3.按文献的价值作用分:历史文献和应用文献。
4.按文献形成的历史时期分:古籍文献、现代文献等。
P17-18 第四章 目录学
我国医药文献汗牛充栋,如何从这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理出一个头绪,对所需文献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或者是能够顺利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这是目录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达到的。目录学正是为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将繁多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归类,使人们可以按目索书,不致于面对繁多而庞杂的文献无所措手。因此,目录学是引导人们读书的向导。
一、目录与目录学
《论语.颜渊》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请问其目,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里的视、听、言、动,就是为“仁”的“目”。在一个大名之下,分列它的小名的便叫做目。目又指一书中的篇目或卷次,如《素问》之下,有24卷,其篇目分别是“上古天真论”、“生气通天论”等。什么是“录”?《说文》录部:“录,刻木录录也。”刻木必用刀,帮后来又加上一个金字偏旁。古代文字,是记录于竹简或木版上的,前者为“册”,后者为“方”。方或册,都要用刀,故统谓之录。这都是从《说文》刻木之义引申出来的。把目录两字联起来作为一个名词,是起于汉成帝命刘向、刘歆父子
12
校书的时候。有文献记载刘向的《别录》中有“列子目录”,刘歆的《七略》中有“《尚书》有青丝编目录”等语。自刘氏父子之后,目录的名词便大家沿用了。
目本是指一书中的篇目,而录则是合篇目和叙的总称。《汉书艺文志》刘向校书,“每一书已,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这里很明显,篇目是目,旨意是述一书大意的叙,把二者合而录之称“录”,然后奏上。因而,“录”,又称叙录、书录等。将一书的内容、作者姓名、生平事迹、学术观点、对书的评介、校勘经过、刊刻情况、版本流传等,写成简明扼要的文字,作简单的介绍,即是叙录。
刘向父子所著的《别录》与《七略》,开创了文献目录的先河。此后随着文化典籍的日益发展,治目录已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官私文献目录不断增加。而“目录学”一词,最早见于宋代苏象先《苏魏公谭训》卷四之中,到了清代,学者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才明确指出:“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这是将目录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较早论述。人们把综合群书,类居部次,考镜源流,条贯学术的一种学问,称之为目录学。目录学的宗旨是:将众多的书籍分门别类,编出简明的目录,让读者据目录以寻求书籍;向读者介绍和推荐图书,使读者通过书目,了解书属于什么流派,学术宗于那家,等。
P19-20 二、四部分类法
各种类型的书目,反映了人们研究文献的不同目的和需要。在中国文献史上,目录有官簿、史志、私录这三种主要流别。这是根据纂集工作的机构和撰者的身份划分的。官簿即官修目录,大都是朝廷组织一批学者,调查国内藏书之后,修纂出国家藏书目录。如西汉刘歆的《七略》,西晋荀勖的《晋中经簿》、东晋李充的《晋元帝四部书目》、唐代元行冲的《群书四部录》、宋代王尧臣的《崇文总目》、明代杨士奇的《文渊阁书目》、清代纪昀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都是比较有名的官修书目。史志是史学家所撰的各代正史中的
13
《艺文志》、《经籍志》以及地方志中的《艺文略》。私录即私人撰修的藏书目录。自宋代发明印刷术以来,书籍大量增加,私人藏书成风。私人藏书目录各有特点,可补官修目录的不足。如宋代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明代高儒的《百川书志》、钱曾的《读书敏求记》及清代陆心源的《皕宋楼藏书志》等,都是很有价值的私人藏书目录。
除了以上流别外,我国目录学家曾从不同角度,对古代书目进行分类,如按照目录的指趣划分,则有:(1)目录学家之目录:这类目录重在分类,即纲纪群籍,簿属甲乙,笼罩古今,便于寻查。(2)史学家之目录:这类目录重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通过大序、小序提供学术史方面的资料。(3)藏书家之目录:这类目录的特点是注重版本、考证版本、辨别真伪,校雠异同。其著录多是精良的善本、孤本。(4)读书家之目录:这类目录的特点是重视提要。通过解题的形式,向读者介绍图书的内容,指示佳本,提要钩玄,指导初学者的门径。(5)专门家之目录:如中医专门性目录《医籍考》,史学专门目录《史籍考》等。如按照书目的编制结构划分,则有:(1)书名、小序、解题俱备的书目:这是比较完备的体例,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有书名、小序而无解题的书目:如《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3)仅记书名,无小序、解题的书目:如《通志艺文略》、《书目答问》等,主要是著录图书,便于分类寻检。
从刘歆的《七略》问世以后,中国目录学建立了系统目录,创立了图书分类方法,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世目录学家,有遵《七略》而沿用六略分类法,有创七分法、九分法、十二分法者,但在目录学史上影响不大。四部分类法是中国目录学史上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书目分类方法。
四部分类法始创于晋荀勖的《晋中经簿》。汉代刘歆《七略》是中国目录学的奠基石,开创了图书分类法的先河,为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目录。从两汉到两晋,我国文化典籍的情
14
况有了很大的改变,文学 和史学书籍的数量显著增多,而兵书和阴阳数术书籍相对减少,这就使《七略》的分类体系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图书分类需要。因此,《晋中经簿》在分类体系上做了新的改革,把六略分类,改为四部分类,开创了四分法之先例。其四部是:1、甲部:纪六艺及小学等书,即六艺略的内容;2、乙部:纪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数术,即诸子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的内容;3、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收录新兴的史部书和类书;4、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即诗赋略的内容。这种图书分类体系的变革,较好地反映了《七略》成书以后近300年间由于学术发展所带来的文化典籍范围扩展的情况,开创了四部分类法的道路。
东晋之初,李充依照《晋中经簿》编成《晋元帝四部书目》,依然用四部分类法,但更换了乙部与丙部的收录内容,即甲部纪经书,乙部纪史书,丙部纪子书,丁部纪集书。这种分类方法,将新兴的历史书籍排到了子书的前面,说明了李充对史书的重视。这种四部分类的排列次序,便从此固定下来。
将四部分类法的甲乙丙丁代号废除,而实行后世通行的“经、史、子、集”这四部名称的,是《隋书.经籍志》。《隋书.经籍志》的编制者,汇集当朝现存图书,参考前代各种目录学著作,进行比较研究,对旧录之书有删除,未收之书有补充。在分类上沿用四部分类,但改用“经、史、子、集”的标题。《隋书.经籍志》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书前有总序,类后有小序,部后有大序,对古代学术的发展过程,作简明扼要的叙述,与《汉书.艺文志》先后辉映,成为被后世推崇的两部重要史志。
P21-31 见幻灯片
P32 第五章 版本学
15
自从有了文字,便有著录文字的东西。经过了刻石、镂金、甲骨、竹简、木版、帛素、纸以至雕版印刷和发展历程。在没有雕版印刷之前,文化尚不能普遍传布。而雕版印刷的发明,对文化发展的功绩是十分显著的,同时,也因之有了版本这门学问。
在印刷术发明之前,版本二字多是单独称谓的。《说文.片部》:“版,片也。牍,书版也。”《论衡.知量》:“断木为椠,析之为版。刀加削刮,乃成奏牍。”也就是说,将断木析为木片,再用刀来刮削,使之可以作书,这就叫做版。后因地域不同,就地取材,故包含了木片、竹片、玉石片等意义。如长沙多为竹简,而北方的陕西、甘肃多为木简。《黄帝内经》有“著之玉版”之说。本的原意是树木之根。《说文》:“木下曰本。”古代缣帛或简策形式的书,其长者多以轴卷贮存,其轴部外露部分称“本”,它相当于线装书的书根并以此计数。清代叶得辉《书林清话》中说:“今人称书下边曰书根,乃知本者,因根而计数之词。”另外,古时又称书为“本”。如汉代刘向校书时,“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之雠校。”这里所持的“本”,就是汉时通行的竹简和帛书。
“版本”一词,始见于《宋史》卷431:“景德二年,上幸国子监阅库书,问A经本几何?曰:国初不及四千,今十余万,版本大备。”“版”源于简牍,“本”源于简策、帛书、写本。自从雕版印刷术发明以来,人们习惯用“版本”二字,多作为印本的代称,使版本一词,成为当时区别于写本的特称。
“版本”一词,盛行于宋代,是雕版术发展的结果。一般认为,雕版印刷,始于唐,风行于五代,至宋而大盛。如宋代葛佑《齐民要术》序:“此书乃天圣中崇文院版本,非朝廷要人不得。”陆游《老学庵笔记》:“尹少稷,日能颂麻沙版本书厚一寸。”朱熹《上蔡语录跋》:“熹初到括苍,得吴仕臣写本一篇,后得吴中版本一篇。”可知此时的“版本”与写本有了明显的区别,版本专指雕版印书而言。
16
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和刻书业的发达,有官刻、私刻之分,内容上有增补、删节之分,校订有优劣之别,自然形成千差万别的版本。于是,渐渐形成目录学家、校勘家、藏书家专门研究的一项学术内容。这就是版本学的兴起。如南宋万袤《遂初堂书目》具有“一书而兼载数本”的特点,成为我国版本目录学的最早专著。同一时期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也注意了图书版本的收录。版本学的形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雕版兴盛,藏书增多,使版本成为研究古今书目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版本之学始于南宋,大盛于清代中叶。
版本学就是研究书籍的物质形态的特征和差别,并鉴别其真伪优劣的学问。也就是说,凡研究书籍的各种写本、历代刊本、传抄本、批校本、稿本乃至纸张墨色、字体、刀法、藏书印记、版式行款、装潢式样为内容,以及探讨一书的雕版源流、传抄源流的这样一门综合学问,称之为版本学。
P33-35
古籍在流传过程中,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或传抄,或刊刻,或公私收藏,从而产生了一种文献多种本子的现象,要求人们在阅读古籍过程中,必须选择版本,以保证所从事研究的课题的质量。如何识别版本?一是要了解古今版本研究的一般情况,以便有所遵循;二是要了解古今善本的概念,以便择善而从;三是要大量阅读的接触古籍,提高鉴别版本的能力。
善本的概念:由于时代不同,对于善本的概念也不相同。有关善本问题,汉代人已经有所注意。因当时尚无印本,《汉书.河间献王传》称之为“善书”。《石林燕语》谓:“唐以前,凡书籍皆写本,未有模印之法,人以藏书为贵,书不多有,而藏者精于雠对,故往往皆有善书”。古人的“善本”概念是以校雠的好坏为标准的。清人张之洞曾提出过三条标准:
17
一是“足本”,即无残无缺无删削的本子;二是“精校”,即精校精注本;三是“旧本”,即旧刻、旧抄本。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编辑条例中,列举四条作为“善本”的选择标准:“一曰旧刻,宋元遗刊,日远日鲜,幸传至今,固宜球图视之;二曰精本,朱氏一朝,自万历后,剞劂固属草草。然近溯嘉靖以前,刻书多翻宋椠,正统、成化刻印尤精,足本、孤本,所在皆是。今搜集自洪武迄嘉靖,萃其遗帙,择其最佳者,甄别而取之。万历以后,间附数部,要皆雕刻既工,世鲜传本者,始行入录;三曰旧抄,前明姑苏丛书堂吴氏、四明天一阁范氏,二家之书,半系抄本。至国朝小山堂赵氏、知不足斋鲍氏、振绮堂汪氏,多影抄宋元精本,笔墨精抄,远过明抄。寒家所藏,将及万卷,择其优异,始著于编;四曰旧校,校勘之学,至乾嘉而极精,出仁和卢抱经、吴县黄荛圃、阳湖孙星衍之手者,尤校雠精审,朱墨烂然,为艺林至宝。补脱文,正误字,有功后学不浅。”
善本的现代含义,经全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部规定:凡是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的古籍,具三者之一者,均可认为是善本。如敦煌卷子医书,本身就是文物,从医学角度看,又是重要的学术资料,为善本无疑。又如《陆九芝先生遗稿七种》系稿本,虽为晚清作品,然有资料价值,仍视为善本。那么,医书善本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1)出土(或传世的)简、帛卷子医书;
(2)根据古卷子刻印的最早影刊本。如《医心方》、《黄帝虾蟆经》。
(3)宋金元明刊本、明清内府本均为善本。如赵府居敬堂本《伤寒论》为明内府善本,山西平阳府刊《西方子明堂灸经》为明刻善本。
(4)凡宋金元及明刻的医书,即使是麻沙本、宋本残卷,均为善本。如《针灸甲乙经》明正统三卷本残本,亦为善本。
18
(5)原刻本,无论宋元明清乃至民国均为善本。如雍正八年《胎产心法》、康熙间起秀堂仿宋代《小儿药证直诀》,亦系晚期善本。
(6)只存孤本、或仅有少数部类,其刊虽晚,仍属善本。如《医学研悦》,虽为明末刊本,然全国馆藏量罕少,故为善本。
(7)精刻、精校的医书,虽为清末,仍属善本。如钱熙作*守山阁本《黄帝内经素问》。
(8)经名家圈点批校或序跋题记,增加其学术研究价值。如《针灸甲乙经》明抄本,后附朱筠题识,故为善本。又如《仁斋直指方》旧钞本,有杨守敬批校圈点,也为善本。
(9)医书稿本、手写本或精校本。如夏英《灵枢脉翼》稿本、赵孟頫手抄《华佗中藏经》等。
(10)有著名医家钤记的版本,或少见版本,可称善本。如朝鲜版《仁斋直指方》有朱筠印记。《幼幼新书》明内府抄本有弘晓亲王“明善堂”之钤记。
P36校勘学
P37、校勘的方式和内容
1、校勘的方式 由于校勘的目的不同,其方式也有一定的区别。校勘的主要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存真法:包括示古本之真和求事实之真。求古本之真就是校勘家得到某一善本或古本,便把它和较晚的刻本进行一番校勘,不仅载其文字的差异,而且记录该书的行款、版式、字画和纸质的不同,甚至旧本上的圈点、收藏图章也要记录。其目的在于提高自己藏本的价值,并使读者知道曾有过这样一个善本或古本。此类据校的书中,多系
19
宋本或元本。求事实之真则是指对作者原书的校勘,即段玉裁所谓“断其立说之是非。”不过,校勘古书的求事实之真,与订正个别误字尚属不同。对古书中的个别误字,如仆作什,瑞作端,可以迳改。而对古籍中作者所记某些事实的错误,则只宜在校勘记中注明,但不能直接在原书中改正,只能在校勘记中指出。现在我们做校勘工作,既要保存古本之真,又要保持事实之真,所以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2)校异法:指把一部著作不同的版本中的歧异之处罗列出来,而不评断其是非,让读者自己抉择.但严格说来,这还只是校勘的初级阶段,还没有达到\"正谬误\"的校勘目的。(3)订讹法:指根据不同版本或别的方法,发现书中的歧异之处,然后判定其是非,并把书中的错误改正过来。这是校勘工作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步骤。现在校勘古书,大抵是将“校异”与“订讹”二者结合起来,既改正书中的错讹又把不同版本的互异之处于校勘记中记录下来。
2、校勘的内容
校勘的关键既然是订讹,那么,校勘的内容(或称校勘的对象)就是指出和改正古书中的各种文字错误。而要了解古书中的错误,则必须熟悉古书致误的原因。一般说来,古书致误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误字 即传写或翻刻中产生的错字,称为误文或讹文。导致误字的原因很多,有因古字、隶书、草书致误者,有因假借、形近、音近、偏旁、合字、分字致误者。校勘时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2)脱文 指古书在传写、翻刻过程中,脱落了部分文字。其中,标以方框者称阙文;整篇、整章、整段脱失者称佚文;简策、古书脱落者称为脱简。亦有因将正文误作注文而脱失者。
20
(3)衍文 指古书在流传过程中比原本多出的文字。此种情况多系传写致误,如将注文误入正文等。
(4)叠出 指古籍中文字重叠出现而不符合原意者。
(5)错简 指由于篇章简策错乱,或一篇错入他篇,或一篇之内段落文字互错致使古籍失其原貌。
(6)倒置 指古书字词位置颠倒。一般多系上下两字颠倒,或错乱的位置不甚相远。
(7)异文 指在古籍流传过程中,各版本间出现了文字差异,必须辨其是非,予以勘正。若难以辨其是非,则出校并存。
(8)妄加、妄删、误改 指后人在抄刻古籍时,由于不理解原文字义,而随意增删误改的文字。
(9)误读 古书多无标点符号,往往一篇文章连贯写刻,难以阅读,后人为了便于习览,则将文章予以圈点。由于圈点之人专业知识或古文程度不同,有时在句读方面会出现错误,造成文义失真,难以理解,或理解错误。
(10)避讳 指古时遇君父之名,在言语或书写之时皆避之,谓之避讳。避讳常用之法有三:一曰改字,二曰空字,三曰缺笔。避讳字给后人学习古代中医文献带来一定困难,但若能掌握其常识和规律,反能对古籍版本的断代鉴别提供某些线索,从而对古代文献的考证工作带来帮助。
四、校勘的方法
21
古人通过不断的校勘实践,创造、积累了一套系统完善的校勘方法。叶德辉在《藏书古约》中,把前人校书方法归结为“死校”、“活校”两类。指出:“死校者,据此本以校彼本,一行几字,钩乙如其书,一点一画,照录而不改,虽有误字,必存原文。顾千里广圻、黄荛圃丕烈所刻之书是也。活校者,以群书所引,改其误字,补其阙文。又或错举他刻,择善而从,版归一式。卢抱经文绍*、孙渊如星衍所刻之书是也。”但死校与活校两种方法的运用,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有时需要结合运用。后来,陈垣先生通过详校《元典章》,总结出《校法四例》,对前人的校勘方法作了全面总结,被公认为校勘的正确方法,至今仍被广泛采用。
现将陈垣先生“四校法”简介如下:
1、对校法 《校法四例》云:“一为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遇有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刘向《别录》所谓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者,即此法也。此法最简便,最稳当,纯属机械法。其主旨在校异同,不校是非,故其短处在不负责任,虽祖本或别本有讹,亦照式录之。而其长处则在不参己见,得此校本,可知祖本或别本之本来面目。故凡校一书,必须先用对校法,然后再用其他校法。”也就是广备本,用同一部书的各种版本互相参校的方法。
对校的前提和关键,在于考察版本的源流及优劣,鉴别、确定底本与校本。一般地说,底本必须选择善本,即成书年代较早,刻写比较精美、内容完整、错讹较少的传本,如宋元刻本及历代官刊本等。当然,如果能有祖本或接近于原稿定本的初刻本更好。因为从版本的规律来看,晚出的本子经过辗转重刻,难免增添些错误。当然,有些晚出的版本,由于经过了高手的精校,错误较少,也可以此精校本作为底本。
底本选好以后,还应考虑用哪些本子作为校本。如果底本之外只有一两个不同的版本,
22
可全部作为对校本;如果不同版本较多,则需要找清各本之间的渊源关系,选择部分与底本不同渊源的本子作为主要校对本。
对校法的主旨在于校其异同,不校是非。实际上也可以把对校作为校勘的第一步,即收集校勘资料的过程,然后再用其他校法辨明是非和决定取舍。
2、本校法 《样校法四例》云:“本校法者,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择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吴缜之《新唐书纠谬》,汪辉祖之《元史本证》即此用法。此法于未得祖本或别本以前,最宜用之。予于《元典章》,曾以纲目校目录,以目录校书,以书校表,以正集校新集,得其节目讹误者若干条。至于字句之间,循览上下文义,近而数页,远而数集,属词比事,抵牾自见,不必尽据异本也。”这段论述说明,本校法就是将本书前后文字互证,比较其异同,从而断定书中的错误。其中,有用本书文句订正错讹者,有参考注文刊定正文者,有根据文义、文例订正谬误者,亦有根据文辞韵律进行考订者。
本校法也有其局限性,其一,是古籍非出一人之手时,不能用本校。如先秦古籍中,《黄帝内经》、《诗经》、《礼记》等,一书出于多人之手,行文遣词以致所涉及的名物制度,就不可能完全相同。若用本校法,强求一律,则未免削足适履,以不误而为误。其二,是资料来源不同,不能用本校。一部古籍中其资料来源往往不同。如《内经》引用先秦资料,即有《上经》、《下经》、《五色》、《脉变》等二十种之多,文字多有明显差异,甚至内容大相径庭。因此,对此类古籍进行校勘时,只可指明历史真相和学术渊源,不可据此轻改原文。
3、他校法 《校法四例》云:“他校法者,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此等校法,范围较广,用力较劳,而有时非此法不能证明其讹误。丁
23
国钧之《晋书校文》,岑(建功)刻之《旧唐书校勘记》,皆此法也。”在此,陈氏明确指出“他书”是指“前人之书”、“后人之书”和“同时之书”。
校勘古书,除了用对校本校之外,还可利用本书所引前人之书及后人所引本书之文进行校勘。以中医古籍而言,其内容多有渊源关系,《内经》、《难经》、《伤寒》、《金匮》、《甲乙经》、《病源》、《千金》、《外台》等,一脉相承。故校勘时,都可相互参考。如校《甲乙经》时,可用《素问》、《灵枢》、《太素》作为主要他校本,并可参考《千金》、《外台》有关针灸治疗部分。应当注意的是,古人引书不象今人写论文那么严格,为了行文方便,常改动原文;或是凭记忆引书,和原文出入较大;或摘取有关内容,中间不示省略。故以引书校勘本书必须慎重,不能轻易据改。
古代书籍载事载言,每每更相祖述,时代相同或相近的古书里,论述常有相同或相近的文字,因此可以相互校勘。如据《吕氏春秋》校战国诸子,据《病源》、《千金》校《外台》等。
四、理校法 《校法四例》云:“段玉裁曰: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讹不漏之难,定其是非之难。所谓理校法也。遇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之时,则必用此法。此法须通识为之,否则卤莽灭裂,以不误为误,而纠纷愈甚矣。故最高妙者此法,最危险者亦此法。昔钱竹汀(大昕)先生读《后汉书郭太传》‘太至南州过表奉高’一段,疑其词句不伦,举出四证,后得闽嘉靖本,乃知此七十四字为章怀注引谢承书之文,,诸本皆A入正文,惟闽本独不失其旧。今《廿四史考异》中所谓某当作某者,后得古本证之,往往良是,始服先生之精思为不可及。经学中之王(念孙、引之父子)、段(玉裁)亦庶几焉。若《元典章》之理校法,只敢用之于最显然易见之错误而已,非有确证,不敢借口理校而凭臆见也。”
24
由此可见,理校法就是据理推测正误。这是校勘的最高妙同时也是应当最慎重的方法。理校必须严肃谨慎,以事实为据,不能凭空臆测。因此,陈氏强调要“通识为之”,即一通文献学知识,如文字、音韵、训诂,二是通专业知识,如历史、文学、哲学、医学、天文、地理等。如中医古籍校勘,若用理校法,则需从文、医两方面进行考察,才容易发现并正确处理问题。
第七章 伤寒类文献研究
一、伤寒论的作者、主要内容及学术成就
伤寒论由东汉末年张机所撰,张机,字仲景,南郡涅阳人,约生活于公元150-219年,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术远高于师,与当时著名医学家华佗齐名。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该书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结合当时医家及作者自己的临床医疗经验,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称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典。
《伤寒论》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伤寒”部分,全书10卷,22篇,113方。卷1为“辨脉法”、“平脉法”,主要论述伤寒病的脉证和预后及内伤杂病之脉证。卷2为“伤寒例”、“辨痉湿暍病脉证病治上”3篇,主要论述了伤寒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传变与温、暑诸病的辨析等。卷3至卷6共7篇,主要阐述六经病脉证及治疗。卷7至卷10讨论了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治法,及伤寒病的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脉证治法。
25
明代医家黄仲理认为“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三篇,为叔和采庶群书,附以己意,虽间有仲景说,实397法之外者也。又痉湿暍三种一篇,出《金贵要略》,叔和虑其证与伤寒相似,故编入六经之右。又有汗吐下可不可并汗吐下后证,叔和重集于篇末……。今一以仲景书为正,其非仲景之书者,悉去之。”(见《伤寒论辑义·综概》)明代方有执、喻昌等注家均宗其说,目前通行的《伤寒论》版本大多以删掉了“辨脉、平脉、伤寒例、辨痉湿暍病脉证”等前4篇,以及“辨不可发汗脉证并治”等后7篇。
《伤寒论》据《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本理论,既按六经传变的原则,把外感疾病发展中各个阶段所出现的各种综合症状概括为6各类型,既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并以此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仲景创造性地对外感疾病的证候及演变加以总结,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并把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与整个脏腑经络紧密联系起来,作为辨证的客观依据。书中运用了汗、吐、下、清、和、温、补、消等八法治疗原则,并以制方严谨、用药精恰为准范,对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辨证论治提出了辩证纲领和具体治疗措施,使中医学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伤寒论》不仅为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原则,同时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治疗原则和治疗规律。
二、《伤寒论》的整理注释与研究
伤寒杂病论问世以后,正当三国时期,封建割据,战争频繁,加之传抄的讹误,遂致散佚不全,难窥原貌。《伤寒杂病论》的第一次整理是在该书成书后的半个世纪内,由西晋太医令王叔和进行整理修订。王氏整理的《伤寒杂病论》,其原貌难以查考,但其撰写的脉学专著《脉经》中收入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大部分内容,借此可窥见其整理《伤寒杂病论》的概貌,因而《脉经》被后世医家认为是现存《伤寒杂病论》的一种最早的古传本。
26
(一)注释类
对《伤寒论》注释始于宋代之后,这些著作大致可分为原文注释、考证注释、分类注释三类。
1.原文注释:这类注本的特点是原文条文的编排依照王叔和整理、北宋校正医书局校订本为准,对原文编次不做大的改动,只是进行注释。代表有:
(1)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10卷,成书于1144年),是第一家全文注释《伤寒论》的专著,其注释仲景原文皆以《内经》《难经》为依据,又引《伤寒论》前后条文,以及《金匮玉函经》《金匮要略》等仲景之语互相印证,旁参《千金》《本草》诸书,使伤寒理法与内难之理一脉相通,被后世誉为“以经解论”、“以论证经”的典范,本书对继承发扬仲景学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明·张遂辰《张卿子伤寒论》(7卷,成书于1644年),张氏研究《伤寒论》的态度是尊重王叔和,赞成成无己,故在成无己注文的基础上选取了朱肱、许叔微、庞安常、张洁古、李杲、朱震亨、王履、王肯堂等诸家之说,间附己意发挥,对六经辨证及脉理均有全面的阐述,成为一部维护《伤寒论》原貌的集注性著作。
(3)清·张志聪《伤寒论宗印》《伤寒论纲目》《伤寒论集注》。师事张遂辰,学术思想深受其影响,极力维护旧论,力辩错简说之非。其中《集注》的原文编次基本上遵循其师,其注释的核心理论是运气学论。
(4)清·陈念祖《伤寒论浅注》首论标本中气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对认识伤寒诸证的重要性,并附图以明之,其释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古奥之理清晰明白,对后世影
27
响较大。
(5)日本·丹波元简《伤寒论辑义》(7卷,成书于1801年),以宋本伤寒论为蓝本,集成无己以下数十家之注,并附以个人心得,逐条阐释。在方解方面,有所发挥,除选注诠释外,又参考古今方书增补了一些验方,对后世多有启发。
2.考证注释:这类著作的作者认为,王叔和编次、北宋校正医书局整理校订的《伤寒论》篇简错乱,已失仲景之旧,于是对《伤寒论》伤寒论原文逐条考证,重新编排,然后再进行注释,其目的是使“玉石有分,主客不乱”,以复仲景原意。重编原文从宋代开始,而明清盛行,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如下几家。
(1)明·方有执《伤寒论条辨》(8卷,刊于1592年)首倡错简之说,认为宋本《伤寒论》中的伤寒例、辨脉法、平脉法等12篇非张仲景原文,而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也篡改了伤寒论原貌,于是删去伤寒例,将辨脉法和平脉法移至书末,对原文逐条考订。并以其“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的三纲鼎力之说为纲重新加以编次注释。方氏研究伤寒论的方法,对后学有很大的影响,该书问世之后,一些伤寒名家随之效法。
(2)明·喻昌《尚论篇》(全名为《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8卷,成书于1648年,是在《伤寒论条辨》基础上编次补充发挥而成的,学术上宗方氏之说,赞成其对伤寒论重订。喻氏大倡纲目之说,以“冬伤于寒,春伤于温,夏秋伤于暑热”为四季主病之大纲。四季中以“冬月伤寒”为大纲,太阳病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大纲。并以397法作为订正的准则,故以法为目,每经之下设若干法,每一法下列条文加以注释。全书经喻氏编次,提纲挈领,条理清晰,对条文编排与注释较方氏更为妥切。
(3)清·张璐《伤寒缵论》《伤寒绪论》编次上基本沿袭喻昌的《尚论篇》,删去了汗、
28
吐、下,可与不可诸篇,同时增加了察色、辨舌望诊的内容,其注文光采众家之长,参以己意,多有发挥,补前人所未备。
(4)清·程应旄《伤寒论后条辨》(15卷,约成书于1670年),推崇方有执的学术思想,以方氏《伤寒论条辨》为本,但原文编次又不尽同于方氏和喻氏,基本上保持了王叔和旧编的内容,书前增加了“辨伤寒”等5篇医论。对其原文注释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发挥,但有繁杂不够精要之嫌。
(5)清·周扬俊《伤寒论三注》(16卷,成书于1677年),以方氏《伤寒论条辨》、喻氏《尚论篇》二注为基础,抒以己见,逐条注释,故名“三注”。本书在篇目编次上,将六经主证与变证、坏证、杂证分篇论注,条理清晰,在《伤寒论》注释书中较有影响。
(6)清·沈明宗《伤寒六经辨证治法》(8卷,成书于1693年),其编次与《尚论篇》大体相同。沈氏重视以经辨证,因而对其条文的编排、注释及各卷篇的大意概要,较喻昌更为允当。
(7)清·舒诏《舒氏伤寒集注》(10卷,成书于1739年),本书的篇目、条文编序悉宗喻昌《尚论篇》,对113方的发挥胜于喻氏。
(8)清·黄元御《伤寒悬解》(14卷,成书于1756年),在编次上持错简之说,全书将原文按六经分证,首列各经病提纲,后于各经病中再分论本病、经病、脏病、腑病、坏病,并根据传脏、传腑、入阳、入阴不同加以整理分析,其注文多以六经气化来阐述伤寒的病因病机,颇有新见。
3.分类注释:这一类注本的特点是避开错简之说,从辨证论治的角度来阐发《伤寒论》
29
的原旨,其研究方法多将仲景原文按照方剂、治法重新编次分类,加以注释。其中按方类证者,以柯琴、徐大椿等为代表,按法类证者以尤怡等为代表。
(1)清·柯琴《伤寒来苏集》(8卷,约成书于1674年),全书包括《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论附翼》3部分。柯氏将《伤寒论》原文根据六经的方证分立篇目,重新编次,主张“以方名证、证从经分”的原则。此法研究《伤寒论》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柯氏提出的伤寒论六经辨证方法是为百病立法,而非单指伤寒的观点,为后世伤寒论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2)清·徐大椿《伤寒类方》(4卷,成书于1759年),为继柯氏以后以方类证者,柯氏分经以方名证,徐氏则不分经而据方类证,将伤寒论所载113方分别归类为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等12主方之下。徐氏认为伤寒论是随证立方,只要掌握方的运用,就可以变化无穷,这种方法与拘泥遵经考订者不同,很受后世医家重视。
(3)清·尤怡《伤寒贯珠集》(8卷,成书于1729年)将伤寒论原文重新编次,以六经分篇,按法类证,随证出方,附以注释。该书突出治法,经法结合,重编原文,提纲挈领,对研究伤寒论及其临床应用很有价值。
(二)专题类研究
这类著作不采取逐篇逐句的注释形式,而是对《伤寒论》全书的有关内容采用分析、论辨、发挥、解疑、补订、提要、归纳整理等方式研究,主要著作有:
(1)宋·韩祗和《伤寒微旨论》主要阐发伤寒论的辨证论治思想。
30
(2)宋·庞安常《伤寒总病论》对伤寒论进行发挥和补充。
(3)宋·朱肱《南阳活人书》据经络识六经,阐述六经分证的特异性和六经分证的重要性。
(4)宋·许叔微《伤寒发微论》对伤寒的证候、病证、治法和用药等加以发挥。
(5)宋·郭雍《伤寒补亡论》补充阐发伤寒论未竟之义。
(6)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为进一步阐发仲景辨证论治之理而撰写的心得之作。
(7)元·王好古《阴证略例》专论三阴虚寒证,重在辨识阴证伤寒,书中对仲景温里扶阳诸方,如四逆汤、吴茱萸汤等阐发精辟,方论详备。
(8)明·王肯堂《伤寒证治准绳》取成无己之说,兼采朱肱、庞安常、许叔微、韩祗和等诸论,以释伤寒病证及方药,并有所发挥,为明以前研究伤寒的集大成之作。
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