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略读课文?叶圣陶先生提出 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我们却不能很好地去体现这一思想。观摩了我校付景景老师执教的《学会看病》一课,对怎样上好略读课文有了一些思考。 1、目标合理
结合年段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付老师把引导学生运用习得的方法全面认识父母之爱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字词教学、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有感情朗读、积累语言等略处理。例如检查预习,老师以 考一考 的方式检查了学生是否把和宜昌方言差别较大的词读正确,对词语的理解仅仅是对 忐忑不安、按图索骥 进行了检查。这样的字词教学既检查了学生的自学情况,也为学习课文扫除障碍,更有实效性。 2、方法开放
略读课文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把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并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独立阅读能力。付老师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了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学生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方法加以迁移运用,学生学的更自主,更开放。
如学生品读 这样的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也许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 学生抓关键词读懂了母亲的心,此时,老师引导学生从看似平实的语句中体会文字背后蕴含的意味儿。学生在老师话语的引导下联系上下文,并且对比儿子的回答体会到了看似残忍的决定包含的是母亲的良苦用心。
我印象特别深的还有学生品读文中的母亲喋喋不休地指教那段话时,学生想到了生活中自己的母亲是怎样嘱咐的情景,并且还留意了文中的省略号。学生运用联系生活实际既留心文章的标点的读书方法,体会到了母亲无尽的担心。 在本节课上,老师的点拨语、评价语无不是对学生进行方法的盘点和渗透,如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留心标点、联系生活中的经历、对比文中人物的语言、提示语中的描写神态的词等,学生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文本,达成目标,并且得到
了发展。
3、适当向课外拓展
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学生理解 按图索骥 这个词语时,付老师给学生补充了一个故事,告诉学生汉语中有很多词语来源于典故和故事。老师这样做不仅巧妙地将读典故理解词语这一方法告诉了学生,而且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典故和成语故事的兴趣。学生交流感悟时,老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去读作者的另一篇文章《剥豆》,下课时引导学生继续去感悟父母的爱,用一生的时间慢慢去感悟,将学生的思考引向课外。我想,学生积淀的不仅仅是语言,还有思想。 4、结构简约
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解放学生,充分给学自主阅读时间的时间和空间。在本节课上,呈现的是这样几个环节:(一)检查预习;(二)感悟语言。老师根据单元主题设定问题,把学生引进文本后淡出,让学生充分地读,用他们自己习得的方法自主阅读,在读中思考、批注。(三)积累语言,让学生读读文中精彩的地方;(四)拓展语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