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
《伤寒论》突出成就之⼀是确⽴了六经辨证体系。运⽤四诊⼋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论治、⽴⽅、⽤药规律等,以条⽂的形式作了较全⾯的阐述。对伤寒六经病各⽴主证治法,如“太阳伤寒”⽤⿇黄汤;“太阳中风”⽤桂枝汤;阳明经证⽤⽩虎汤;阳明腑证⽤承⽓汤;少阳病⽤⼩柴胡汤……归纳总结了不同的病程阶段和症候类型的证治经验,论析主次分明,条理清晰,能有机地将理、法、⽅、药加以融会,⽰⼈以证治要领。
《伤寒论》另⼀突出成就是对中医⽅剂学的重⼤贡献。本书记载了398条,113⽅,提出了完整的组⽅原则,介绍了伤寒⽤汗、吐、下等治法,并将⼋法具体运⽤到⽅剂之中,介绍了桂枝汤、⿇黄汤、⼤青龙汤、⼩青龙汤、⽩虎汤、⿇黄杏仁⽯膏⽢草汤、葛根黄芩黄连汤、⼤承⽓汤、⼩承⽓汤、调胃承⽓汤、⼤柴胡汤、⼩柴胡汤等代表名⽅。书中记载的的⽅剂,⼤多疗效可靠,切合临床实际,⼀千多年来经历代医家的反复应⽤,屡试有效。由于张仲景所博采或个⼈拟制的⽅剂,精于选药,讲究配伍,主治明确,效验卓著,后世誉之为“众⽅之祖”,尊之为“经⽅”。
该书总结了前⼈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成,并结合⾃⼰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前启后的作⽤,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且,《伤寒论》⼀书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被后世医家奉为经典。
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匮要略⽅论》。为了便于参考学习,现将《伤寒论》398条原⽂整理如下:【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悪寒。
(⼆) 太阳病,发热,汗出,悪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三)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悪寒,体痛,呕逆,脉阴阳倶紧者,名为伤寒。 (四) 伤寒⼀⽇,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五) 伤寒⼆三⽇,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六) 太阳病,发热⽽渇,不悪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倶浮,⾃汗出,⾝重,多眠睡,⿐息必鼾,语⾔难出。若被下者,⼩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者,微发黄⾊,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薫之。⼀逆尚引⽇,再逆促命期。 (七) 病有发热悪寒者,发于阳也;⽆热悪寒者,发于阴也。发於阳,七⽇愈,发於阴,六⽇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 太阳病,头痛⾄七⽇以上⾃愈者,以⾏其経尽故也。若欲作再経者,针⾜阳明,使経不传则愈。
(九) 太阳病,欲解时,従巳⾄未上。 (⼀〇) 风家,表解⽽不了了者,⼗⼆⽇愈。
(⼀⼀) 病⼈⾝⼤热,反欲得⾐者,热在⽪肤,寒在⾻髄也;⾝⼤寒,反不欲近⾐者,寒在⽪肤,热在⾻髄也。
(⼀⼆) 太阳中风,阳浮⽽阴弱,阳浮者,热⾃发,阴弱者,汗⾃出,啬啬悪寒,淅淅悪风,翕翕发热,⿐鸣⼲呕者,桂枝汤主之。
(⼀三)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悪风,桂枝汤主之。 (⼀四) 太阳病,项背强⼏⼏,反汗出悪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五) 太阳病,下之后,其⽓上冲者,可与桂枝汤,⽅⽤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六) 太阳病三⽇,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壊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観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七)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故也 (⼀⼋)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佳。 (⼀九)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也。
(⼆〇)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其⼈悪风,⼩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汤主之。
(⼆⼀)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満者,桂枝去芍薬汤主之。 (⼆⼆)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薬加附⼦汤主之。
(⼆三) 太阳病,得之⼋九⽇,如疟状,发热悪寒,热多寒少,其⼈不呕,清便欲⾃可,⼀⽇⼆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悪寒者,此阴阳倶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反有热⾊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汗出,⾝必痒,宜桂枝⿇黄各半汤。 (⼆四)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五) 服桂枝汤,⼤汗出,脉洪⼤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黄⼀汤。
(⼆六) 服桂枝汤,⼤汗出后,⼤烦渇不解,脉洪⼤者,⽩虎加⼈参汤主之。
(⼆七) 太阳病,发热悪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越婢⼀汤。
(⼆⼋)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汗,⼼下満微痛,⼩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术汤主之。
(⼆九) 伤寒,脉浮,⾃汗出,⼩便数,⼼烦,微悪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烦躁吐逆者,作⽢草乾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温者,更作芍薬⽢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気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気汤。若重发汗,复加焼针者,四逆汤主之。
(三〇) 问⽈:证象阳旦,按法治之⽽増剧,厥逆,咽中⼲,両胫拘急⽽谵语。师⽈:⾔夜半⼿⾜当温,両脚当伸后如师⾔。何以知此? 答⽈:⼨⼝脉浮⽽⼤,浮为风,⼤为虚,风则⽣微热,虚则両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参其间,増桂令汗出,附⼦温経,亡阳故也。厥逆,咽中⼲,烦躁,阳阴内结,谵语,烦乱,更饮⽢草乾姜汤,夜半阳気还,両⾜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薬⽢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気汤微溏;则⽌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三⼀) 太阳病,项背强⼏⼏,⽆汗,悪风,葛根汤主之。 (三⼆)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下利,葛根汤主之。
(三三)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三四)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脉促者,表未解也。喘⽽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三五) 太阳病,头痛,发热,⾝疼,腰痛,⾻节疼痛,悪风,⽆汗⽽喘者,⿇黄汤主之。 (三六)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胸満者,不可下,宜⿇黄汤。
(三七) 太阳病,⼗⽇以去,脉浮细⽽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満胁痛者,与⼩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黄汤。
(三⼋)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悪寒,⾝疼痛,不汗出⽽烦躁者,⼤青竜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悪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瞤,此为逆也。
(三九) 伤寒脉浮缓,⾝不疼,但重,乍有軽时,⽆少阴证者,⼤青竜汤发之。
(四〇) 伤寒表不解,⼼下有⽔気,⼲呕,发热⽽咳,或渇,或利,或噎,或⼩便不利,少腹満,或喘者,⼩青竜汤主之。
(四⼀) 伤寒,⼼下有⽔気,咳⽽微喘,发热不渇;服汤已,渇者,此寒去欲解也;⼩青竜汤主之。
(四⼆)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四三)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汤主之。 (四四)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四五)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四六) 太阳病,脉浮紧,⽆汗,发热,⾝疼痛,⼋九⽇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薬已微除,其⼈发烦⽬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気重故也。⿇黄汤主之。 (四七)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汗,⾃衄者愈。
(四⼋) ⼆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転属阳明,続⾃微汗出,不悪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发汗。设⾯⾊縁縁正⾚者,阳気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阳気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短気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渋故知也。
(四九)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愈。若下之,⾝重⼼悸者,不可发汗,当⾃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虚。须表⾥実,津液⾃和,便⾃汗出愈。
(五〇) 脉浮紧者,法当⾝疼痛,宜以汗解之。仮令尺中遅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栄気不⾜,⾎少故也。
(五⼀)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黄汤。 (五⼆) 脉浮⽽数者,可发汗,宜⿇黄汤。
(五三) 病常⾃汗出者,此为栄気和,栄気和者,外不谐,以卫気不共栄気谐和故尔。以栄⾏脉中,卫⾏脉外,复发其汗,栄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五四) 病⼈蔵⽆他病,时发热、⾃汗出⽽不愈者,此卫気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五五)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黄汤主之。
(五六) 伤寒不⼤便六七⽇,头痛有热者,与承気汤。其⼩便清者,知不在⾥,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五七) 伤寒发汗已解,半⽇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五⼋)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亡津液,阴阳⾃和者,必⾃愈。 (五九) ⼤下之后,复发汗,⼩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少便利,必⾃愈。 (六〇)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倶虚故也。
(六⼀) 下之后,复发汗,昼⽇烦躁不得眠,夜⽽安静,不呕、不渇、⽆表证,脉沈微,⾝⽆⼤热者,乾姜附⼦汤主之。
(六⼆) 发汗后,⾝疼痛,脉沈遅者,桂枝加芍薬⽣姜各⼀両,⼈参三両新加汤主之。 (六三) 发汗后,不可更⾏桂枝汤,汗出⽽喘,⽆⼤热者,可与⿇黄杏仁⽢草⽯膏汤。 (六四) 发汗过多,其⼈叉⼿⾃冒⼼,⼼下悸,欲得按者,桂枝⽢草汤主之。 (六五) 发汗后,其⼈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草⼤枣汤主之。
(六六) 发汗后,腹胀満者,厚朴⽣姜半夏⽢草⼈参汤主之。
(六七) 伤寒,若吐若下后,⼼下逆満,気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沈紧,发汗则动経,⾝为振振揺者,茯苓桂枝⽩术⽢草汤主之。
(六⼋) 发汗,病不解,反悪寒者,虚故也。芍薬⽢草附⼦汤主之。 (六九)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七〇) 发汗后,悪寒者,虚故也。不悪寒,但热者,実也。当和胃気,与调胃承気汤。 (七⼀) 太阳病,发汗后,⼤汗出,胃中⼲,烦躁不得眠,欲得饮⽔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気和则愈。若脉浮,⼩便不利,微热消渇者,五苓散主之。 (七⼆) 发汗已,脉浮数,烦渇者,五苓散主之。
(七三) 伤寒,汗出⽽渇者,五苓散主之;不渇者,茯苓⽢草汤主之。
(七四) 中风发热,六七⽇不解⽽烦,有表⾥证,渇欲饮⽔,⽔⼊则吐者,名⽈⽔逆,五苓散主之。
(七五) 未持脉时,病⼈⼿叉⾃冒⼼。师因教试令咳⽽不咳者,此必両⽿聋⽆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多必喘,以⽔灌之亦喘。
(七六) 发汗后,⽔薬不得⼊⼝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中懊憹,栀⼦豉汤主之。若少気者,栀⼦⽢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姜豉汤主之。
(七七) 发汗,若下之,⽽烦热,胸中窒者,栀⼦豉汤主之。
(七⼋) 伤寒五六⽇,⼤下之后,⾝热不去,⼼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豉汤主之。 (七九) 伤寒下后,⼼烦,腹満,卧起不安者,栀⼦厚朴汤主之。 (⼋〇) 伤寒,医以丸薬⼤下之,⾝热不去,微烦者,栀⼦乾姜汤主之。 (⼋⼀) 凡⽤栀⼦汤,病⼈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仍发热,⼼下悸,头眩,⾝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三) 咽喉⼲燥者,不可发汗。 (⼋四)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 (⼋五) 疮家,虽⾝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六)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陥,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七) 亡⾎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振。
(⼋⼋)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乱,⼩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九) 病⼈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蛕。
(九〇) 本发汗,⽽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九⼀) 伤寒,医下之,続得下利清⾕不⽌,⾝疼痛者,急当救⾥;后⾝疼痛,清便⾃调者,急当救表。救⾥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九⼆) 病发热,头痛,脉反沈,若不瘥,⾝体疼痛,当救其⾥,宜四逆汤。
(九三) 太阳病,先下之⽽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倶虚,其⼈因致冒。冒家汗出⾃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未和,然后复下之。
(九四)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倶停,必先振栗汗出⽽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気汤。
(九五)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栄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九六) 伤寒五六⽇,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満,嘿嘿不欲饮⾷,⼼烦喜呕,或胸中烦⽽不呕,或渇,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下悸、⼩便不利,或不渇、⾝有微热,或咳者,⼩柴胡汤主之。
(九七) ⾎弱気尽,腠理开,邪気因⼊,与正気相搏,结於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蔵府相连,其痛必下,邪⾼痛下,故使呕也,⼩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渇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九⼋) 得病六七⽇,脉遅浮弱,悪风寒,⼿⾜温,医⼆三下之,不能⾷⽽胁下満痛,⾯⽬及⾝黄,頚项强,⼩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渇饮⽔⽽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者哕。
(九九) 伤寒四五⽇,⾝热,悪风,頚项强,胁下満,⼿⾜温⽽渇者,⼩柴胡汤主之。 (⼀〇〇) 伤寒,阳脉渋,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建中汤;不瘥者,⼩柴胡汤主之。 (⼀〇⼀)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振,却复发热汗出⽽解。 (⼀〇⼆) 伤寒⼆三⽇,⼼中悸⽽烦者,⼩建中汤主之。
(⼀〇三) 太阳病,过経⼗余⽇,反⼆三下之,后四五⽇,柴胡证仍在者,先与⼩柴胡汤;呕不⽌,⼼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柴胡汤下之则愈。
(⼀〇四) 伤寒⼗三⽇不解,胸胁満⽽呕,⽇晡所发潮热,已⽽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薬下之,此⾮其治也。潮热者,実也。先宜服⼩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〇五) 伤寒⼗三⽇,过経,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便利者,⼤便当鞕,⽽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薬下之,⾮其治也。若⾃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実也,调胃承気汤主之。
(⼀〇六)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如狂,⾎⾃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気汤。
(⼀〇七) 伤寒⼋九⽇,下之,胸満烦惊,⼩便不利,谵语,⼀⾝尽重,不可転侧者,柴胡加竜⾻牡蛎汤主之。
(⼀〇⼋) 伤寒,腹満,谵语,⼨⼝脉浮⽽紧,此肝乗脾也,名⽈縦。刺期门。
(⼀〇九) 伤寒发热,濇濇悪寒,⼤渇欲饮⽔,其腹必満,⾃汗出,⼩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乗肺也,名⽈横。刺期门。
(⼀⼀〇) 太阳病⼆⽇,反躁,凡熨其背⽽⼤汗出,⼤热⼊胃,胃中⽔竭,躁烦,必发谵语,⼗余⽇,振栗,⾃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従腰以下不得汗,欲⼩便不得,反呕,欲失溲,⾜下悪风,⼤便鞕,⼩便当数,⽽反不数及不多,⼤便已,头卓然⽽痛,其⼈⾜⼼必热,⾕気下流故也。
(⼀⼀⼀) 太阳病中风,以⽕劫发汗。邪风被⽕热,⾎気流溢,失其常度。両阳相熏灼,其⾝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便难。阴阳倶虚竭,⾝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剤頚⽽还,腹満,微喘,⼝⼲咽烂,或不⼤便。久则谵语,甚者⾄哕,⼿⾜躁扰,捻⾐摸床,⼩便利者,其⼈可治。
(⼀⼀⼆) 伤寒,脉浮,医以⽕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薬加蜀漆牡蛎竜⾻救逆汤主之。
(⼀⼀三)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弱,弱者必渇,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四) 太阳病,以⽕熏之,不得汗,其⼈必躁。到経不解,必清⾎,名为⽕邪。 (⼀⼀五) 脉浮,热甚,⽽反灸之,此为実。実以虚治,因⽕⽽动,必咽燥,吐⾎。 (⼀⼀六)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実,⾎散脉中,⽕気虽微,内攻有⼒,焦⾻伤筋,⾎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灸之,邪⽆従出,因⽕⽽盛,病従腰以
下必重⽽痹,名⽕逆也。欲⾃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七) 焼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者,必发奔豚,気従少腹上冲⼼者,灸其核上各⼀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枝⼆両也。
(⼀⼀⼋) ⽕逆下之,因焼针,烦躁者,桂枝⽢草竜⾻牡蛎汤主之。 (⼀⼀九) 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〇) 太阳病,当悪寒、发热,今⾃汗出,反不悪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吐之者,腹中饥,⼝不能⾷;三四⽇吐之者,不喜糜粥,欲⾷冷⾷,朝⾷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逆。
(⼀⼆⼀) 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悪寒,今反不悪寒,不欲近⾐,此为吐之内烦也。 (⼀⼆⼆) 病⼈脉数,数为热,当消⾕引⾷,⽽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気微,膈気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三) 太阳病,过経⼗余⽇,⼼下温温欲吐⽽胸中痛,⼤便反溏,腹微満,郁郁微烦,先此时⾃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気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四) 太阳病,六七⽇表证仍在,脉微⽽沈,反不结胸,其⼈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鞕満,⼩便⾃利者,下⾎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経,瘀热在⾥故也。抵当汤主之。 (⼀⼆五) 太阳病⾝黄,脉沈结,少腹鞕,⼩便不利者,为⽆⾎也。⼩便⾃利,其⼈如狂者,⾎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六) 伤寒有热,少腹満,応⼩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也,当下之,不可余薬,宜抵当丸。
(⼀⼆七) 太阳病,⼩便利者,以饮⽔多,必⼼下悸;⼩便少者,必苦⾥急也。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 问⽈:病有结胸,有蔵结,其状何如?答⽈:按之痛,⼨脉浮,关脉沈,名⽈结胸也。
(⼀⼆九) 何谓蔵结?答⽈:如结胸状,饮⾷如故,时时下利,⼨脉浮,关脉⼩细沈紧,名⽈蔵结。⾆上⽩胎滑者,难治。
(⼀三〇) 蔵结⽆阳证,不往来寒热,其⼈反静,⾆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三⼀) 病发于阳,⽽反下之,热⼊因作结胸;病发于阴,⽽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陥胸丸。 (⼀三⼆) 结胸证,其脉浮⼤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三三)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三四) 太阳病,脉浮⽽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反悪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変遅,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気动膈,短気躁烦,⼼中懊憹,阳気内陥,⼼下因鞕,则为结胸。⼤陥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汗,剤頚⽽还,⼩便不利,⾝必发黄。
(⼀三五) 伤寒六七⽇,结胸热実,脉沈⽽紧,⼼下痛,按之⽯鞕者,⼤陥胸汤主之。 (⼀三六) 伤寒⼗余⽇,热结在⾥,复往来寒热者,与⼤柴胡汤;但结胸,⽆⼤热者,此为⽔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陥胸汤主之。
(⼀三七) 太阳病,重发汗⽽复下之,不⼤便五六⽇,⾆上燥⽽渇,⽇晡所⼩有潮热,従⼼下⾄少腹鞕満⽽痛不可近者,⼤陥胸汤主之。
(⼀三⼋) ⼩结胸病,正在⼼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陥胸汤主之。
(⼀三九) 太阳病,⼆三⽇,不能卧,但欲起,⼼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必作结胸;未⽌者,四⽇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四〇)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両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脉沈紧者,必欲呕;脉沈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
(⼀四⼀) 病在阳,応以汗解之。反以冷⽔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上粟起,意欲饮⽔,反不渇者,服⽂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実结胸,⽆热证者,与三物⼩陥胸汤,⽩散亦可服。
(⼀四⼆)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下痞鞕者,当刺⼤椎第⼀间、肺兪、肝兪,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谵语不⽌,当刺期门。
(⼀四三) 妇⼈中风,发热悪寒,経⽔适来,得之七⼋⽇,热除⽽脉遅,⾝凉,胸胁下満,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実⽽取之。
(⼀四四) 妇⼈中风,七⼋⽇続得寒热,发作有时,経⽔适断者,此为热⼊⾎室。其⾎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柴胡汤主之。
(⼀四五) 妇⼈伤寒,发热,経⽔适来,昼⽇明了,暮则谵语,如见⿁状者,此为热⼊⾎室,⽆犯胃気及上⼆焦,必⾃愈。
(⼀四六) 伤寒六七⽇,发热,微悪寒,⽀节烦疼,微呕,⼼下⽀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四七) 伤寒五六⽇,已发汗⽽复下之,胸胁満微结,⼩便不利,渇⽽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姜汤主之。
(⼀四⼋) 伤寒五六⽇,头汗出,微悪寒,⼿⾜冷,⼼下満,⼝不欲⾷,⼤便鞕,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也。脉沈,亦在⾥也。汗出,为阳微。仮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在⾥,此为半在⾥半在外也。脉虽沈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少阴也,可与⼩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解。
(⼀四九) 伤寒五六⽇,呕⽽发热者,柴胡汤证具,⽽以他薬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振,却发热汗出⽽解。若⼼下満⽽鞕痛者,此为结胸也。⼤陥胸汤主之。但満⽽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汤。
(⼀五〇) 太阳、少阳并病,⽽反下之,成结胸;⼼下鞕,下利不⽌,⽔浆不下,其⼈⼼烦。 (⼀五⼀) 脉浮⽽紧,⽽复下之,紧反⼊⾥,则作痞,按之⾃濡,但気痞⽿。
(⼀五⼆)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下痞鞕満,引胁下痛,⼲呕,短気,汗出不悪寒者,此表解⾥未和也,⼗枣汤主之。 (⼀五三)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悪寒,因复下之,⼼下痞,表⾥倶虚,阴阳気并竭,⽆阳则阴独,复加焼针,因胸烦,⾯⾊青黄,肤瞤者,难治。今⾊微黄,⼿⾜温者,易愈。 (⼀五四) ⼼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黄黄连泻⼼汤主之。 (⼀五五) ⼼下痞,⽽复悪寒汗出者,附⼦泻⼼汤主之。
(⼀五六) 本以下之,故⼼下痞,与泻⼼汤,痞不解,其⼈渇⽽⼝燥,烦,⼩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五七)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下痞鞕,乾噫⾷臭,胁下有⽔気,腹中雷鸣,下利者,⽣姜泻⼼汤主之。
(⼀五⼋)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下利⽇数⼗⾏,⾕不化,腹中雷鸣,⼼下痞鞕⽽満,⼲呕,⼼烦不得安。医见⼼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気上逆,故使鞕也。⽢草泻⼼汤主之。
(⼀五九) 伤寒,服汤薬,下利不⽌,⼼下痞鞕,服泻⼼汤已。复以他薬下之,利不⽌,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者,当利其⼩便。
(⼀六〇)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九⽇⼼下痞鞕,胁下痛,気上冲咽喉,眩冒,経脉动惕者,久⽽成痿。
(⼀六⼀)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下痞鞕,噫気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六⼆) 下后,不可更⾏桂枝汤,若汗出⽽喘,⽆⼤热者,可与⿇黄杏仁⽢草⽯膏汤。 (⼀六三) 太阳病,外证未除,⽽数下之,遂协热⽽利,利下不⽌,⼼下痞鞕,表⾥不解者,桂枝⼈参汤主之。
(⼀六四) 伤寒⼤下后,复发汗,⼼下痞,悪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黄黄连泻⼼汤。
(⼀六五)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中痞鞕,呕吐⽽下利者,⼤柴胡汤主之。
(⼀六六)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脉微浮,胸中痞鞕,気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蒂散。
(⼀六七)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阴筋者,此名蔵结,死。
(⼀六⼋)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不解,热结在⾥,表⾥倶热,时时悪风,⼤渇,⾆上⼲燥⽽烦,欲饮⽔数升者,⽩虎加⼈参汤主之。
(⼀六九) 伤寒⽆⼤热,⼝燥渇,⼼烦,背微悪寒者,⽩虎加⼈参汤主之。
(⼀七〇) 伤寒,脉浮,发热,⽆汗,其表不解,不可与⽩虎汤。渇欲饮⽔,⽆表证者,⽩虎加⼈参汤主之。
(⼀七⼀) 太阳、少阳并病,⼼下鞕,頚项强⽽眩者,当刺⼤椎、肺兪、肝兪,慎勿下之。 (⼀七⼆) 太阳与少阳合病,⾃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姜汤主之。 (⼀七三)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気,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七四) 伤寒⼋九⽇,风湿相搏,⾝体疼烦,不能⾃転侧,不呕,不渇,脉浮虚⽽渋者,桂枝附⼦汤主之。若其⼈⼤便鞕,⼩便⾃利者,去桂加⽩术汤主之。
(⼀七五) 风湿相搏,⾻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気,⼩便不利,悪风不欲去⾐,或⾝微肿者,⽢草附⼦汤主之。
(⼀七六)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有寒,⽩虎汤主之。 (⼀七七) 伤寒,脉结代,⼼动悸,炙⽢草汤主之。
(⼀七⼋) 脉按之来缓,时⼀⽌复来者,名⽈结。⼜脉来动⽽中⽌,更来⼩数,中有还者反动,名⽈结,阴也;脉来动⽽中⽌,不能⾃还,因⽽复动者,名⽈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七九) 问⽈: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実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便已,胃中燥、烦、実,⼤便难是也。
(⼀⼋〇) 阳明之为病,胃家実是也。
(⼀⼋⼀) 问⽈:何縁得阳明病?答⽈: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便,此亡津液。胃中⼲燥,因転属阳明。不更⾐,内実,⼤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 问⽈:阳明病外证云何?答⽈:⾝热,汗⾃出,不悪寒,反悪热也。
(⼀⼋三) 问⽈:病有得之⼀⽇,不发热⽽悪寒者,何也?答⽈:虽得之⼀⽇,悪寒将⾃罢,即⾃汗出⽽悪热也。
(⼀⼋四) 问⽈:悪寒何故⾃罢?答⽈:阳明居中,主⼟也。万物所帰,⽆所复伝。始虽悪寒,⼆⽇⾃⽌,此为阳明病也。
(⼀⼋五)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転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汗,呕不能⾷,⽽反汗出濈濈然者,此転属阳明也。 (⼀⼋六) 伤寒三⽇,阳明脉⼤。
(⼀⼋七) 伤寒脉浮⽽缓,⼿⾜⾃温者,是为繋在太阴。太阴者,⾝当发黄,若⼩便⾃利者,
不能发黄。⾄七⼋⽇,⼤便鞕者,为阳明病也。 (⼀⼋⼋) 伤寒転繋阳明者,其⼈濈然微汗出也。
(⼀⼋九) 阳明中风,⼝苦咽乾,腹満微喘,发热悪寒,脉浮⽽紧。若下之,则腹満、⼩便难也。
(⼀九〇) 阳明病,若能⾷,名中风;不能⾷,名中寒。
(⼀九⼀) 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便不利,⼿⾜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便初鞕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不别故也。
(⼀九⼆) 阳明病,初欲⾷,⼩便反不利,⼤便⾃调,其⼈⾻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解者,此⽔不胜⾕気,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九三) 阳明病,欲解时,従申⾄戌上。
(⼀九四) 阳明病,不能⾷,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本虚,攻其热必哕。
(⼀九五) 阳明病,脉遅,⾷难⽤饱,饱则微烦头眩,必⼩便难,此欲作⾕瘅。虽下之,腹満如故。所以然者,脉遅故也。
(⼀九六) 阳明病,法多汗,反⽆汗,其⾝如⾍⾏⽪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九七) 阳明病,反⽆汗⽽⼩便利,⼆三⽇呕⽽欬,⼿⾜厥者,必苦头痛;若不欬、不呕、⼿⾜不厥者,头不痛。
(⼀九⼋) 阳明病,但头眩,不悪寒,故能⾷⽽咳,其⼈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九九) 阳明病,⽆汗,⼩便不利,⼼中懊憹者,⾝必发黄。 (⼆〇〇) 阳明病,被⽕,额上微汗出,⽽⼩便不利者,必发黄。 (⼆〇⼀) 阳明病,脉浮⽽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〇⼆) 阳明病,⼝燥,但欲漱⽔,不欲咽者,此必衄。
(⼆〇三) 阳明病,本⾃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瘥,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便鞕故也。以亡津液,胃中⼲燥,故令⼤便鞕,当问其⼩便⽇⼏⾏,若本⼩便⽇三四⾏,今⽇再⾏,故知⼤便不久出。今为⼩便数少,以津液当还⼊胃中,故知不久必⼤便也。 (⼆〇四)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〇五) 阳明病,⼼下鞕満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者死,利⽌者愈。 (⼆〇六) 阳明病,⾯合⾊⾚,不可攻之。必发热,⾊黄者,⼩便不利也。 (⼆〇七) 阳明病,不吐,不下,⼼烦者,可与调胃承気汤。
(⼆〇⼋) 阳明病,脉遅,虽汗出不悪寒者,其⾝必重,短気,腹満⽽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也。⼿⾜濈然汗出者,此⼤便已鞕也,⼤承気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悪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気汤。若腹⼤満不通者,可与⼩承気汤,微和胃気,勿令致⼤泄下。
(⼆〇九) 阳明病,潮热,⼤便微鞕者,可与⼤承気汤,不鞕者,不可与之。若不⼤便六七⽇,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承気汤,汤⼊腹中,転⽮気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転⽮気者,此但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満不能⾷也。欲饮⽔者,与⽔则哕。其后发热者,必⼤便复鞕⽽少也,以⼩承気汤和之。不転⽮気者,慎不可攻也。
(⼆⼀〇) 夫実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満者死、下利者亦死。 (⼆⼀⼀)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和者不死。
(⼆⼀⼆)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便五六⽇,上⾄⼗余⽇,⽇晡所发潮热,不悪寒,独语如见⿁状。若剧者,发则不识⼈,循⾐摸床,惕⽽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渋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承気汤主之。若⼀服利,则⽌后服。
(⼆⼀三) 阳明病,其⼈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便必鞕,鞕则谵语,⼩承気汤主之。若⼀服谵语⽌者,更莫复服。
(⼆⼀四)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疾者,⼩承気汤主之。因与承気汤⼀升,腹中転気者,更服⼀升;若不転気者,勿更与之。明⽇⼜不⼤便,脉反微渋者,⾥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気汤也。
(⼆⼀五)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者,但鞕⽿。宜⼤承気汤下之。
(⼆⼀六) 阳明病,下⾎,谵语者,此为热⼊⾎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実⽽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七) 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経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必乱,以表虚⾥実故也。下之愈,宜⼤承気汤。
(⼆⼀⼋) 伤寒四五⽇,脉沈⽽喘満,沈为在⾥,⽽反发其汗,津液越出,⼤便为难,表虚⾥実,久则谵语。
(⼆⼀九) 三阳合病,腹満,⾝重,难以転侧,⼝不仁,⾯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汗,⼿⾜逆冷。若⾃汗出者,⽩虎汤主之。
(⼆⼆〇) ⼆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漐漐汗出,⼤便难⽽谵语者,下之则愈,宜⼤承気汤。
(⼆⼆⼀) 阳明病,脉浮⽽紧,咽燥,⼝苦,腹満⽽喘,发热汗出,不悪寒,反悪热,⾝重。若发汗则躁,⼼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気动膈,⼼中懊憹,⾆上胎者,栀⼦豉汤主之。
(⼆⼆⼆) 若渇欲饮⽔,⼝⼲⾆燥者,⽩虎加⼈参汤主之。 (⼆⼆三) 若脉浮,发热,渇欲饮⽔,⼩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四) 阳明病,汗出多⽽渇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便故也。 (⼆⼆五) 脉浮⽽遅,表热⾥寒,下利清⾕者,四逆汤主之。 (⼆⼆六) 若胃中虚冷,不能⾷者,饮⽔则哕。 (⼆⼆七) 脉浮,发热,⼝⼲,⿐燥,能⾷者则衄。
(⼆⼆⼋)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温,不结胸,⼼中懊憹,饥不能⾷,但头汗出者,栀⼦豉汤主之。
(⼆⼆九) 阳明病,发潮热,⼤便溏,⼩便⾃可,胸胁満不去者,与⼩柴胡汤。
(⼆三〇) 阳明病,胁下鞕満,不⼤便⽽呕,⾆上⽩苔者,可与⼩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気因和,⾝濈然汗出⽽解。
(⼆三⼀) 阳明中风,脉弦浮⼤⽽短気,腹都満,胁下及⼼痛,久按之気不通,⿐乾,不得汗,嗜卧,⼀⾝及⽬悉黄,⼩便难,有潮热,时时哕,⽿前后肿,刺之⼩瘥,外不解。病过⼗⽇,脉続浮者,与⼩柴胡汤。
(⼆三⼆) 脉但浮,⽆余证者,与⿇黄汤。若不尿,腹満加哕者,不治。
(⼆三三) 阳明病,⾃汗出,若发汗,⼩便⾃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鞕不可攻之,当须⾃欲⼤便,宜蜜煎导⽽通之,若⼟⽠根及⼤猪胆汁,皆可为导。
(⼆三四) 阳明病,脉遅,汗出多,微悪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三五) 阳明病,脉浮,⽆汗⽽喘者,发汗则愈,宜⿇黄汤。
(⼆三六)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汗,剤頚⽽还,⼩便不利,渇引⽔浆者,此为瘀热在⾥,⾝必发黄,茵蔯蒿汤主之。
(⼆三七) 阳明证,其⼈喜忘者,必有畜⾎,所以然者,本有久瘀⾎,故令喜忘,屎虽鞕,⼤便反易,其⾊必黒者,宜抵当汤下之。
(⼆三⼋) 阳明病,下之,⼼中懊憹⽽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満,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承気汤。
(⼆三九) 病⼈不⼤便五六⽇,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便也。 (⼆四〇) 病⼈烦热,汗出则解,⼜如疟状。⽇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実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承気汤;发汗,宜桂枝汤。
(⼆四⼀) ⼤下后,六七⽇不⼤便,烦不解,腹満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故也,宜⼤承気汤。
(⼆四⼆) 病⼈⼩便不利,⼤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承気汤。
(⼆四三) ⾷⾕欲呕,属阳明也。呉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四四) 太阳病,⼨缓,关浮,尺弱,其⼈发热汗出,复悪寒,不呕,但⼼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不悪寒⽽渇者,此転属阳明也。⼩便数者,⼤便必鞕,不更⾐⼗⽇,⽆所苦也。渇欲饮⽔,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渇者,宜五苓散。
(⼆四五) 脉阳微⽽汗出少者,为⾃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実,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亡津液,⼤便因鞕也。
(⼆四六) 脉浮⽽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気⽣热,其阳则绝。
(⼆四七) 趺阳脉浮⽽渋,浮则胃気强,渋则⼩便数,浮渋相搏,⼤便则鞕,其脾为约,⿇⼦仁丸主之。
(⼆四⼋) 太阳病三⽇,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気汤主之。 (⼆四九) 伤寒吐后,腹胀満者,与调胃承気汤。
(⼆五〇)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便数,⼤便因鞕者,与⼩承気汤,和之愈。
(⼆五⼀) 得病⼆三⽇,脉弱,⽆太阳柴胡证,烦躁,⼼下鞕,⾄四五⽇,虽能⾷,以⼩承気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安。⾄六⽇,与承気汤⼀升。若不⼤便六七⽇,⼩便少者,虽不受⾷,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鞕,攻之必溏,须⼩便利,屎定鞕,乃可攻之,宜⼤承気汤。 (⼆五⼆) 伤寒六七⽇,⽬中不了了,睛不和,⽆表⾥证,⼤便难,⾝微热者,此为実也。急下之,宜⼤承気汤。
(⼆五三)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承気汤。 (⼆五四) 发汗不解,腹満痛者,急下之,宜⼤承気汤。 (⼆五五) 腹満不减,减不⾜⾔,当下之,宜⼤承気汤。
(⼆五六)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数者,有宿⾷也,当下之,宜⼤承気汤。
(⼆五七) 病⼈⽆表⾥证,发热七⼋⽇,虽脉浮数者,可下之。仮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喜饥,⾄六七⽇,不⼤便者,有瘀⾎,宜抵当汤。 (⼆五⼋) 若脉数不解,⽽下不⽌,必协热便脓⾎也。
(⼆五九) 伤寒发汗已,⾝⽬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於寒湿中求之。
(⼆六〇) 伤寒七⼋⽇,⾝黄如橘⼦⾊,⼩便不利,腹微満者,茵蔯蒿汤主之。 (⼆六⼀) 伤寒,⾝黄,发热者,栀⼦柏⽪汤主之。
(⼆六⼆) 伤寒,瘀热在⾥,⾝必黄,⿇黄连轺⾚⼩⾖汤主之。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六三) 少阳之为病,⼝苦,咽乾,⽬眩也。
(⼆六四) 少阳中风,両⽿⽆所闻,⽬⾚,胸中満⽽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惊。 (⼆六五)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悸。
(⼆六六) 本太阳病不解,転⼊少阳者,胁下鞕満,⼲呕不能⾷,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沈紧者,与⼩柴胡汤。
(⼆六七)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壊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六⼋) 三阳合病,脉浮⼤,上关上,但欲眠睡,⽬合则汗。 (⼆六九) 伤寒六七⽇,⽆⼤热,其⼈躁烦者,此为阳去⼊阴故也。
(⼆七〇) 伤寒三⽇,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反能⾷⽽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七⼀) 伤寒三⽇,少阳脉⼩者,欲已也。 (⼆七⼆) 少阳病欲解时,従寅⾄⾠上。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七三) 太阴之为病,腹満⽽吐,⾷不下,⾃利益甚,时腹⾃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 (⼆七四)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渋⽽长者,为欲愈。 (⼆七五) 太阴病,欲解时,従亥⾄丑上。 (⼆七六)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七七) ⾃利不渇者,属太阴,以其蔵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七⼋) 伤寒,脉浮⽽缓,⼿⾜⾃温者,繋在太阴。太阴当发⾝黄,若⼩便⾃利者,不能发黄,⾄七⼋⽇,虽暴烦下利,⽇⼗余⾏,必⾃⽌,以脾家実,腐秽当去故也。
(⼆七九)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満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薬汤主之。⼤実痛者,桂枝加⼤黄汤主之。
(⼆⼋〇) 太阴为病,脉弱,其⼈続⾃便利,设当⾏⼤黄、芍薬者,宜减之,以其⼈胃気弱,易动故也。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 少阴病,欲吐不吐,⼼烦,但欲寐,五六⽇⾃利⽽渇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救。若⼩便⾊⽩者,少阴病形悉具。⼩便⽩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故令⾊⽩也。 (⼆⼋三) 病⼈脉阴阳倶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复吐利。 (⼆⼋四) 少阴病,咳⽽下利,谵语者,被⽕気劫故也。⼩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五) 少阴病,脉细沈数,病为在⾥,不可发汗。
(⼆⼋六)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渋者,复不可下之。 (⼆⼋七) 少阴病,脉紧,⾄七⼋⽇,⾃下利,脉暴微,⼿⾜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愈。
(⼆⼋⼋) 少阴病,下利。若利⾃⽌,悪寒⽽蜷卧,⼿⾜温者,可治。 (⼆⼋九) 少阴病,悪寒⽽蜷,时⾃烦,欲去⾐被者,可治。 (⼆九〇)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九⼀) 少阴病欲解时,従⼦⾄寅上。
(⼆九⼆) 少阴病,吐,利,⼿⾜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者,灸少阴七壮。
(⼆九三) 少阴病,⼋九⽇,⼀⾝⼿⾜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也。
(⼆九四) 少阴病,但厥,⽆汗,⽽强发之,必动其⾎。未知従何道出,或従⼝⿐,或従⽬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九五) 少阴病,悪寒,⾝蜷⽽利,⼿⾜逆冷者,不治。 (⼆九六) 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九七) 少阴病,下利⽌⽽头眩,时时⾃冒者,死。
(⼆九⼋) 少阴病,四逆,悪寒⽽⾝蜷,脉不⾄,不烦⽽躁者,死。 (⼆九九) 少阴病,六七⽇,息⾼者,死。
(三〇〇) 少阴病,脉微细沈,但欲卧,汗出不烦,⾃欲吐,⾄五六⽇,⾃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三〇⼀) 少阴病,初得之,反发热,脉沈者,⿇黄细⾟附⼦汤主之。
(三〇⼆) 少阴病,得之⼆三⽇,⿇黄附⼦⽢草汤微发汗,以⼆三⽇⽆证,故微发汗也。 (三〇三) 少阴病,得之⼆三⽇以上,⼼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三〇四) 少阴病,得之⼀⼆⽇,⼝中和,其背悪寒者,当灸之,附⼦汤主之。 (三〇五) 少阴病,⾝体痛,⼿⾜寒,⾻节痛,脉沈者,附⼦汤主之。 (三〇六) 少阴病,下利,便脓⾎者,桃花汤主之。
(三〇七) 少阴病,⼆三⽇⾄四五⽇,腹痛,⼩便不利,下利不⽌,便脓⾎者,桃花汤主之。 (三〇⼋) 少阴病,下利,便脓⾎者,可刺。
(三〇九) 少阴病,吐利,⼿⾜逆冷,烦躁欲死者,呉茱萸汤主之。 (三⼀〇)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満,⼼烦,猪肤汤主之。
(三⼀⼀) 少阴病,⼆三⽇,咽痛者,可与⽢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 (三⼀⼆) 少阴病,咽中伤,⽣疮,不能语⾔。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三⼀三)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三⼀四) 少阴病,下利,⽩通汤主之。
(三⼀五)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通汤。利不⽌,厥逆⽆脉,⼲呕,烦者,⽩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続者⽣。
(三⼀六) 少阴病,⼆三⽇不已,⾄四五⽇,腹痛,⼩便不利,四肢沈重疼痛,⾃下利者,此为有⽔気。其⼈或咳,或⼩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三⼀七) 少阴病,下利清⾕,⾥寒外热,⼿⾜厥逆,脉微欲绝,⾝反不悪寒,其⼈⾯⾊⾚,或腹痛,或⼲呕,或咽痛,或利⽌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三⼀⼋) 少阴病,四逆,其⼈或欬,或悸,或⼩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三⼀九) 少阴病,下利六七⽇,咳⽽呕渇,⼼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三⼆〇) 少阴病,得之⼆三⽇,⼝燥,咽乾者,急下之,宜⼤承気汤。
(三⼆⼀) 少阴病,⾃利清⽔,⾊纯青,⼼下必痛,⼝⼲燥者,可下之,宜⼤承気汤。 (三⼆⼆) 少阴病,六七⽇,腹胀,不⼤便者,急下之,宜⼤承気汤。 (三⼆三) 少阴病,脉沈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三⼆四) 少阴病,饮⾷⼊⼝则吐,⼼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初得之,⼿⾜寒,脉弦遅者,
此胸中実,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三⼆五) 少阴病,下利,脉微渋,呕⽽汗出,必数更⾐,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三⼆六) 厥阴之为病,消渇,気上撞⼼,⼼中疼热,饥⽽不欲⾷,⾷则吐蛕。下之利不⽌。 (三⼆七)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三⼆⼋) 厥阴病,欲解时,従丑⾄卯上。 (三⼆九) 厥阴病,渇欲饮⽔者,少少与之愈。 (三三〇)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三三⼀) 伤寒,先厥,后发热⽽利者,必⾃⽌;见厥复利。
(三三⼆) 伤寒,初发热六⽇,厥反九⽇⽽利。凡厥利者,当不能⾷;今反能⾷者,恐为除中。⾷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気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复去也。后三⽇脉之,其热続在者,期之旦⽇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厥反九⽇,复发热三⽇,并前六⽇,亦为九⽇,与厥相応,故期之旦⽇夜半愈。后三⽇脉之⽽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気有余,必发痈脓也。
(三三三) 伤寒脉遅,六七⽇,⽽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遅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応冷,当不能⾷,今反能⾷,此名除中,必死。
(三三四)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汗,⽽利必⾃⽌;若不⽌,必便脓⾎。便脓⾎者,其喉不痹。
(三三五) 伤寒,⼀⼆⽇⾄四五⽇,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応下之,⽽反发汗者,必⼝伤烂⾚。
(三三六) 伤寒病,厥五⽇,热亦五⽇。设六⽇当复厥,不厥者⾃愈。厥终不过五⽇,以热五⽇,故知⾃愈。
(三三七) 凡厥者,阴阳気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逆冷者是也。
(三三⼋) 伤寒,脉微⽽厥,⾄七⼋⽇肤冷,其⼈躁⽆暂安时者,此为蔵厥,⾮蛕厥也。蛕厥者,其⼈当吐蛕,今病者静⽽复时烦者,此为蔵寒,蛕上⼊其膈,故烦,须臾复⽌,得⾷⽽呕,⼜烦者,蛕闻⾷臭出,其⼈常⾃吐蛕。蛕厥者,乌梅丸主之。⼜主久利。
(三三九) 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烦躁。数⽇,⼩便利,⾊⽩者,此热除也。欲得⾷,其病为愈;若厥⽽呕,胸胁烦満者,其后必便⾎。
(三四〇) 病者⼿⾜厥冷,⾔我不结胸,⼩腹満,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三四⼀) 伤寒发热四⽇,厥反三⽇,复热四⽇,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七⽇热不除者,必便脓⾎。
(三四⼆) 伤寒厥四⽇,热反三⽇,复厥五⽇,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気退,故为进也。 (三四三) 伤寒六七⽇,脉微,⼿⾜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三四四) 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三四五) 伤寒发热,下利⾄甚,厥不⽌者,死。
(三四六) 伤寒六七⽇不利,便发热⽽利,其⼈汗出不⽌者,死。有阴⽆阳故也。 (三四七) 伤寒五六⽇,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下之死。 (三四⼋) 发热⽽厥,七⽇下利者,为难治。 (三四九) 伤寒脉促,⼿⾜厥逆,可灸之。
(三五〇) 伤寒脉滑⽽厥者,⾥有热,⽩虎汤主之。
(三五⼀) ⼿⾜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帰四逆汤主之。 (三五⼆) 若其⼈内有久寒者,宜当帰四逆加呉茱萸⽣姜汤。
(三五三) ⼤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下利厥逆⽽悪寒者,四逆汤主之。 (三五四) ⼤汗,若⼤下利⽽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三五五) 病⼈⼿⾜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下満⽽烦,饥不能⾷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蒂散。
(三五六) 伤寒,厥⽽⼼下悸,宜先治⽔,当服茯苓⽢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渍⼊胃,必作利也。
(三五七) 伤寒六七⽇,⼤下后,⼨脉沈⽽遅,⼿⾜厥逆,下部脉不⾄,喉咽不利,唾脓⾎,泄利不⽌者,为难治,⿇黄升⿇汤主之。
(三五⼋) 伤寒四五⽇,腹中痛,若転気下趣少腹者,此欲⾃利也。
(三五九) 伤寒本⾃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即吐,乾姜黄芩黄连⼈参汤主之。
(三六〇) 下利,有微热⽽渇,脉弱者,今⾃愈。
(三六⼀)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愈。设复紧,为未解。
(三六⼆) 下利,⼿⾜厥冷,⽆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三六三) 下利,⼨脉反浮数,尺中⾃渋者,必清脓⾎。 (三六四) 下利清⾕,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満。
(三六五) 下利,脉沈弦者,下重也。脉⼤者,为未⽌;脉微弱数者,为欲⾃⽌,虽发热不死。
(三六六) 下利,脉沈⽽遅,其⼈⾯少⾚,⾝有微热,下利清⾕者,必郁冒汗出⽽解,病⼈必微厥,所以然者,其⾯戴阳,下虚故也。
(三六七) 下利,脉数⽽渇者,今⾃愈。设不瘥,必清脓⾎,以有热故也。 (三六⼋) 下利后脉绝,⼿⾜厥冷,晬时脉还,⼿⾜温者⽣,脉不还者死。 (三六九) 伤寒,下利,⽇⼗余⾏,脉反実者,死。
(三七〇) 下利清⾕,⾥寒外热,汗出⽽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三七⼀) 热利下重者,⽩头翁汤主之。
(三七⼆) 下利腹胀満,⾝体疼痛者,先温其⾥,乃攻其表。温⾥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三七三) 下利,欲饮⽔者,以有热故也。⽩头翁汤主之。 (三七四)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承気汤。
(三七五) 下利后,更烦,按之⼼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豉汤。 (三七六) 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愈。
(三七七) 呕⽽脉弱,⼩便复利,⾝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三七⼋) ⼲呕,吐涎沫,头痛者,呉茱萸汤主之。 (三七九) 呕⽽发热者,⼩柴胡汤主之。
(三⼋〇) 伤寒,⼤吐、⼤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外気怫郁,复与之⽔,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三⼋⼀) 伤寒,哕⽽腹満,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三⼋⼆) 问⽈:病有霍乱者何? 答⽈:呕吐⽽利,此名霍乱。
(三⼋三) 问⽈:病发热头痛,⾝疼悪寒,吐利者,此属何病? 答⽈:此名霍乱。霍乱⾃吐下,⼜利⽌,复更发热也。
(三⼋四) 伤寒,其脉微渋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阴経上,転⼊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便,⽽反失気,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鞕,⼗三⽇愈。所以然者,経尽故也。下利后,当便鞕,鞕则能⾷者愈。今反不能⾷,到后経中,颇能⾷,复过⼀経能⾷,过之⼀⽇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三⼋五) 悪寒,脉微⽽复利,利⽌,亡⾎也。四逆加⼈参汤主之。
(三⼋六) 霍乱,头痛,发热,⾝疼痛,热多欲饮⽔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者,理中丸主之。
(三⼋七) 吐利⽌⽽⾝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和之。 (三⼋⼋) 吐利,汗出,发热,悪寒,四肢拘急,⼿⾜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三⼋九) 既吐且利,⼩便复利⽽⼤汗出,下利清⾕,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三九〇) 吐已下断,汗出⽽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三九⼀) 吐利,发汗,脉平,⼩烦者,以新虚不胜⾕気故也。 【辨阴阳易差后労复病脉证并治】
(三九⼆)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体重,少気,少腹⾥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挙,眼中⽣花,膝胫拘急者,焼裈散主之。 (三九三) ⼤病差后,労复者,枳実栀⼦豉汤主之。
(三九四) 伤寒差以后,更发热,⼩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沈実者,以下解之。 (三九五) ⼤病差后,従腰以下有⽔気者,牡蛎沢泻散主之。
(三九六) ⼤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薬温之,宜理中丸。 (三九七) 伤寒解后,虚羸少気,気逆欲吐,⽵叶⽯膏汤主之。
(三九⼋) 病⼈脉已解,⽽⽇暮微烦,以病新瘥,⼈强与⾕,脾胃気尚弱,不能消⾕,故令微烦,损⾕则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