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四
一、修改下列病句:
1、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2、根据田间试验证明,可生产无根结线虫的苗木。
3、由于曹雪芹所处的时代的阶级的局限,不可能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4、冬奥会上,经过中国小将周洋的奋力拼搏,终于获得女子 1500米短道速滑金牌。
5、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
6、通过利比亚撤侨事件,使中国政府的国际形象更加令人瞩目。
7、随着黄浦江死猪事件的曝光,引起了人们对病死动物如何善后这个重要话题的热议。
8、由于一至七号“神舟”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强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9、或许连作者都没想到,由于这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刻在石上,使得文本的命运与石头的命运牵连
1
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
10、5月4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了《红色箴言》大型诗歌朗诵会,通过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艺术,在场的大学生热血沸腾,深受震撼。
11、有的国家规定,对居住在外国的本国公民回国也须办理入境签证。
12、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3、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生安全得到了保障。
14、在丁俊晖走出其运动生涯的一段低谷后,本赛季战绩辉煌,夺得温布利大师赛冠军,并在世锦赛上闯入四强,平了亚洲选手在世锦赛上的最好成绩。
15、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16、关于《品三国》, 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17、在这部电影中,刻画了一个女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18、看到老师们认真负责地工作,忘我地劳动,使我很受教育。
2
19、看完了中央实验话剧院创作演出的《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使我增强了戏剧创新的信心。
20、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使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21、对于凡是在科学研究上做出成果的科学家、技术人员都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规律总结:
二、短文翻译。
富翁子不识字,人劝以延师训子。先学一字是一画,次二字是二画,次三字三画。其子便欣然投笔告父曰:“儿已都晓字义,何用师为?”父喜之乃谢去。一日父欲招万姓者饮,命子晨起治状,至午不见写成。父往询之,子恚曰:“姓亦多矣,如何偏姓万,自早至今才得五百画哩!”
翻译: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
3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中国人何时开始饮茶,言人人殊, 。《茶经》云:神农《食经》“茶茗久服,有力悦志”。陆羽《茶经》以为饮茶起于神农氏,然《食经》为伪书,尽人皆知, 。
俗话说,“三口为品”,这正是中国人对茶的品饮艺术极为朴素的认识。对于中国人来说品茶就是品味人生,( )。在这里,茶就像人们自身气象万千的人生经验。茶之“绿”,不仅是茶的本色,也是人类生命的本色。而茶之“苦”,不但是茶之真味,也是人生的真味。如此,茶才 ,回味不尽,中国人对品茶,强调的是切身的感悟与体验。前人于此常有 的描绘。现代文学家林语堂有茶的“三泡”之境说,认为茶在二泡时最妙。第一次冲泡时宛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而“二泡”时则如十六七岁之妙龄女郎,至“三泡”时已是少妇了。这正是对苏轼的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极为传神的演绎。此外,中国人在品饮时,注重体味茶汤中完整的世界,即融茶之色、香、味、神、境于一体,融诸多复杂的心理过程为一体,于无形之中完成从生理享受到精神享受的过程。中国人对于一杯茶来说,也许就是完整的一个艺术世界。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众说纷纭 难以置信 耐人寻味 炉火纯青
B.莫衷一是 不足为据 意味深长 出神入化
C.莫衷一是 难以置信 意味深长 炉火纯青
D.众说纷纭 不足为据 耐人寻味 出神入化
4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茶里面既有色彩斑驳的大千世界,更有生活的酸甜苦辣
B.茶里面既有色彩斑驳的大千世界,又有酸甜苦辣的生活
C.茶里面既有生活的酸甜苦辣,更有大千世界的斑驳色彩
D.茶里面既有大千世界的斑驳色彩,又有生活的酸甜苦辣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人对于一杯茶来说,也许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B.对于中国人来说,也许一杯茶就是完整的一个艺术世界。
C.一杯茶对于中国人来说,也许就是一个艺术的完整世界。
D.一杯茶对于中国人来说,也许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四、诗歌鉴赏:
5
)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
舟,正在眼前的“绿水”间行进,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写 和 , 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 、 遥相照应,使得诗歌笼罩着一层 。
2、颔联“潮平两岸阔”,因为 ,所以感觉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用“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3、颈联历来脍炙人口,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谈谈你的看法。
五、文化常识判断题:
6
1、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的“谨庠序之教”的“庠序”就是这个意思。( )
2、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 )
3、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
4、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 )
5、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
6、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 )
7、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称臣的意思。( )
8、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
9、古代的“山东”一般是崤山以东地区,和今天的山东省不是一个概念;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意思,和今天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概念。( )
7
10、古人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如甲子、乙丑等,一个循环下来共有六十种排列组合。( )
11、十二天干排第一的是甲,十地支排第一的是子。( )
12、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晦”。( )
13、古人把农历每个月的十五称为“望”,每个月的十六称为“既望”。( )
14、及笄之年:古代把十五岁的女子称为及笄,所以及笄之年是指女子十五岁。在古代,女子十五岁成年,表示可以出嫁了。( )
15、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行加冠礼并取字取号,故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