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1560957 A(43)申请公布日 2020.08.21
(21)申请号 202010372129.0(22)申请日 2020.05.06
(71)申请人 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科西
二路189号中铁隆大厦8层(72)发明人 胡运春 朱立华 贺培培 钟雪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51220
代理人 张超(51)Int.Cl.
E02D 17/02(2006.01)E02D 17/04(2006.01)E02D 5/34(2006.01)E02D 19/18(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CN 111560957 A(54)发明名称
一种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及支护不降水施工方法(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及支护不降水施工方法,包括步骤:根据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区域施作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钻孔灌注桩,围合形成盾构接收井基坑侧壁;基坑底面和基坑侧壁内外侧分别进行注浆止水,形成底部止水帷幕、内侧止水帷幕和外侧止水帷幕,并且止水帷幕一体成型,基坑侧壁内外侧的止水帷幕之间形成间隙槽;抽干基坑内的水,抽取间隙槽内的部分水,使得间隙槽内的水平面处于地下水平面和基坑底面之间的位置,然后施作冠梁和地面挡水墙;基坑开挖,从上到下分层掘进,各层设置多支撑支护。本发明方法解决了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过程中无降水条件下安全施工问题。
CN 111560957 A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一种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及支护不降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区域的边界线走向按照给定间距施作多个钻孔灌注桩,所述多个钻孔灌注桩呈环形阵列分布,围合形成盾构接收井基坑侧壁;
S2:对所述盾构接收井基坑底面进行注浆止水,形成基坑底部止水帷幕;S3:对所述盾构接收井基坑侧壁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进行注浆止水,形成基坑侧壁内侧止水帷幕和基坑侧壁外侧止水帷幕,所述基坑侧壁内侧止水帷幕、所述基坑侧壁外侧止水帷幕和所述基坑底部止水帷幕一体成型,所述基坑侧壁内侧止水帷幕和所述基坑侧壁外侧止水帷幕之间形成间隙槽;
S4:抽干所述盾构接收井基坑内的水,抽取所述间隙槽内的水,使得所述间隙槽内的水平面低于基坑外地层的水平面,同时使得所述间隙槽内的水平面高于基坑内底面;
S5:沿着所述开挖区域的边界线的走向施作首尾相接的一圈冠梁,使所述多个钻孔灌注桩与所述冠梁连为一体;
S6:在所述冠梁上方设置混凝土挡水墙;S7:挖掘所述开挖区域内的土体,从上到下分层掘进,各层竖向方向上设置多道钢支撑、一道换撑和多个临时立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及支护不降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槽内的水平面处于基坑外地层水平面和基坑内底面之间的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接收井开挖及支护不降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子步骤:在所述盾构接收井基坑内,设置一个或多个疏干井,用于抽干所述盾构接收井基坑内的水;在所述间隙槽内,设置一个或多个疏干井,用于抽干所述间隙槽内的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及支护不降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止水为地表深孔注浆,包括以下步骤:
S01:对注浆止水的施工面,施作多个注浆深孔;S02:使用多台注浆设备对多个注浆深孔,同时进行注浆止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接收井开挖及支护不降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给定间距为13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接收井开挖及支护不降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灌注桩采用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通过旋挖钻机成孔和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方法进行施工,并在钻孔前预埋护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接收井开挖及支护不降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钻孔采取跳孔法分批进行施工,在临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阈值后,间隔一孔进行钻孔施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盾构接收井开挖及支护不降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灌注桩采取隔桩施工,在灌注混凝土24小时后进行邻桩成孔施工。
9.一种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及支护不降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盾构接收井基坑底面进行注浆止水,形成基坑底部止水帷幕;S2:根据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区域的边界线走向按照给定间距施作多个钻孔灌注桩,所述多个钻孔灌注桩呈环形阵列分布,围合形成盾构接收井基坑侧壁;
S3:对所述盾构接收井基坑侧壁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进行注浆止水,形成基坑侧壁内侧止水帷幕和基坑侧壁外侧止水帷幕,所述基坑侧壁内侧止水帷幕、所述基坑侧壁外侧
2
CN 111560957 A
权 利 要 求 书
2/2页
止水帷幕和所述基坑底部止水帷幕一体成型,所述基坑侧壁内侧止水帷幕和所述基坑侧壁外侧止水帷幕之间形成间隙槽;
S4:抽干所述盾构接收井基坑内的水;抽取所述间隙槽内的水,使得所述间隙槽内的水平面始终位于基坑外地层水平面和基坑内底部水平面之间的中间位置;
S5:沿着所述开挖区域的边界线的走向施作首尾相接的一圈冠梁,使所述多个钻孔灌注桩与所述冠梁连为一体;
S6:在所述冠梁上方设置混凝土挡水墙;S7:挖掘所述开挖区域内的土体,从上到下分层掘进,各层竖向方向上设置多道钢支撑、一道换撑和多个临时立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及支护不降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止水为地表深孔注浆,包括以下步骤:
S01:对注浆止水的施工面,施作多个注浆深孔;S02:使用多台注浆设备对多个注浆深孔,同时进行注浆止水。
3
CN 111560957 A
说 明 书
一种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及支护不降水施工方法
1/6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基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及支护不降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对于目前国内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工程,随着地铁线网的加密与周边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施工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基坑内的地下水做降水处理,以保障基坑开挖的顺利进行。基坑在开挖过程中需承受巨大的水压力。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2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在基坑施工过程中,降水同步进行并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此方法费时费力,不仅需要全程监测和控制降水,还需要时刻关注降水进度基坑的影响。另一种方法是在基坑底部和侧壁施作止水帷幕,将地下水阻止在基坑外,此方法先对基坑的水进行抽干,再进行基坑施工,有效的降低地下水对坑内挖土的影响,但基坑外侧地下水对基坑侧壁的水压力不容小视,若坑内的支撑支护不到位,极易造成特别严重的事故。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内外地下水对基坑开挖施工的影响,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及支护不降水施工方法,解决了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过程中无需降水的问题。[0004]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及支护不降水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区域的边界线走向按照给定间距施作多个钻孔灌注桩,所述多个钻孔灌注桩呈环形阵列分布,围合形成盾构接收井基坑侧壁;S2:对所述盾构接收井基坑底面进行注浆止水,形成基坑底部止水帷幕;S3:对所述盾构接收井基坑侧壁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进行注浆止水,形成基坑侧壁内侧止水帷幕和基坑侧壁外侧止水帷幕,所述基坑侧壁内侧止水帷幕、所述基坑侧壁外侧止水帷幕和所述基坑底部止水帷幕一体成型,所述基坑侧壁内侧止水帷幕和所述基坑侧壁外侧止水帷幕之间形成间隙槽;S4:抽干所述盾构接收井基坑内的水,抽取所述间隙槽内的水,使得所述间隙槽内的水平面低于基坑外地层的水平面,同时使得所述间隙槽内的水平面高于基坑内底面;S5:沿着所述开挖区域的边界线的走向施作首尾相接的一圈冠梁,使所述多个钻孔灌注桩与所述冠梁连为一体;S6:在所述冠梁上方设置混凝土挡水墙;S7:挖掘所述开挖区域内的土体,从上到下分层掘进,各层竖向方向上设置多道钢支撑、一道换撑和多个临时立柱。
[0006]本发明方法通过在基坑的底部和侧壁建立一体成型的止水帷幕,将基坑内外的地下水隔离开,先抽干基坑内的滞水,再对基坑内的土方进行开挖,保障了整个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施工过程的无降水施工。为了降低基坑外地下水对基坑侧壁的压力,本发明方法在基坑侧壁设置两道止水帷幕,两道止水帷幕之间是钻孔灌注桩。基坑侧壁的两道止水帷幕
4
CN 111560957 A
说 明 书
2/6页
与基坑底部的止水帷幕一起,基坑地下水隔离为三个部分:基坑内滞水、基坑外地下水和基坑侧壁两道止水帷幕之间间隙槽内水。由于基坑内的滞水被抽干,基坑侧壁承受了基坑外地下水的全部压力,本发明重点在于对基坑侧壁两道止水帷幕之间间隙槽内水进行抽取,使间隙槽内水位低于基坑外侧地下水位,且间隙槽内水位高于基坑底部。基坑外侧地下水对基坑外侧壁的压力,经过基坑侧壁两道止水帷幕之间间隙槽内水体的缓解后,大大减小了地下水对基坑内侧壁的压力。[0007]进一步的,所述间隙槽内的水平面处于基坑外地层水平面和基坑内底面之间的中间位置。使得地下水对基坑侧壁的压力均分到基坑侧壁的内层和外层。[000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包括子步骤:在所述盾构接收井基坑内,设置一个或多个疏干井,用于抽干所述盾构接收井基坑内的水;在所述间隙槽内,设置一个或多个疏干井,用于抽干所述间隙槽内的水。通过疏干井进行排水。[0009]进一步的,所述注浆止水为地表深孔注浆,包括以下步骤:S01:对注浆止水的施工面,施作多个注浆深孔;S02:使用多台注浆设备对多个注浆深孔,同时进行注浆止水。本发明的注浆止水先打孔,再对所有孔同时注浆,确保了止水帷幕一次成型且连续成帷幕。[0010]进一步的,所述给定间距为1300mm。[0011]进一步的,所述钻孔灌注桩采用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通过旋挖钻机成孔和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方法进行施工,并在钻孔前预埋护筒。[0012]进一步的,钻孔采取跳孔法分批进行施工,在临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阈值后,间隔一孔进行钻孔施工。[0013]进一步的,所述钻孔灌注桩采取隔桩施工,在灌注混凝土24小时后进行邻桩成孔施工。[0014]另一种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及支护不降水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盾构接收井基坑底面进行注浆止水,形成基坑底部止水帷幕;S2:根据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区域的边界线走向按照给定间距施作多个钻孔灌注桩,所述多个钻孔灌注桩呈环形阵列分布,围合形成盾构接收井基坑侧壁;S3:对所述盾构接收井基坑侧壁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进行注浆止水,形成基坑侧壁内侧止水帷幕和基坑侧壁外侧止水帷幕,所述基坑侧壁内侧止水帷幕、所述基坑侧壁外侧止水帷幕和所述基坑底部止水帷幕一体成型,所述基坑侧壁内侧止水帷幕和所述基坑侧壁外侧止水帷幕之间形成间隙槽;S4:抽干所述盾构接收井基坑内的水;抽取所述间隙槽内的水,使得所述间隙槽内的水平面始终位于基坑外地层水平面和基坑内底部水平面之间的中间位置;S5:沿着所述开挖区域的边界线的走向施作首尾相接的一圈冠梁,使所述多个钻孔灌注桩与所述冠梁连为一体;S6:在所述冠梁上方设置混凝土挡水墙;S7:挖掘所述开挖区域内的土体,从上到下分层掘进,各层竖向方向上设置多道钢支撑、一道换撑和多个临时立柱。先施作基坑底部止水帷幕,然后施作基坑侧壁钻孔灌注桩,再施作基坑侧壁的止水帷幕,是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也能达到两样的效果。[0015]进一步的,所述注浆止水为地表深孔注浆,包括以下步骤:S01:对注浆止水的施工面,施作多个注浆深孔;S02:使用多台注浆设备对多个注浆深孔,同时进行注浆止水。[001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0017]1、本发明先抽干了基坑内的水,确保了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及支护不降水施工,保证了干槽作业环境;
5
CN 111560957 A[0018]
说 明 书
3/6页
2、本发明方法避免了地下水资源浪费,省略施工过程中的降水工作,节约了人力
物力;
[0019]
3、本发明双层带间隙空间的止水帷幕,大大减少了地下水对基坑侧壁的影响,进
一步保障了无降水施工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0021]图1为本发明钻孔灌注桩平面布置示意图;[0022]图2为本发明基坑止水帷幕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发明基坑止水帷幕局部放大示意图。[0024]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0025]1-钻孔灌注桩,2-基坑侧壁内侧止水帷幕,3-基坑侧壁外侧止水帷幕,4-基坑底部止水帷幕。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0027]实施例1
[0028]本实施例为19号线支线清河站南侧区间盾构接收井开挖施工方案。19号线支线在清河站南北两端区间为预留线,南侧预留区间采用盾构及暗挖法施工,区间在京新高速及小营西路交叉口东南象限设置盾构始发井,该场地现状为空地,西侧距地铁13号线最近处约53.1m,北侧距小营西路辅路下拉槽20.3m,场地内无管线。19号线支线盾构接收井位于北五环路与毛纺路交叉口西南象限,现状主要为绿地。场区内无管线。19号线支线盾构接收井设计起终点里程为:YK2+846.380~YK2+862.680,长度16.30m。盾构接收井结构形式为三层双跨框架结构,结构长度为16.30m,结构宽度为25.30m,结构总高度为21.61m。基坑采用钻孔灌注桩+止水帷幕+内支撑的围护结构形式。基坑长27.5m,深24.31m,宽18.5m,基坑竖向设置5道钢支撑+1道换撑。根据地勘报告,结构进入地下水位17.86m。经过勘察揭露地层最大深度为55.0m,根据钻探资料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按地层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将沿线勘探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第四纪冲洪积层共2大层。按地层岩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质进一步分为8个亚层,各地层的结构特征自上而下如下所述。
[0029]19号线支线清河站南侧区间盾构接收井开挖深度为24.31m,盾构接收井穿越地层由上至下依次为素填土、杂填土、卵石圆砾、粉质黏土、粉土、粉细砂,卵石圆砾、粉质黏土、粉土、粉质黏土、细中砂、粉质黏土、中粗砂、卵石。19号线支线清河站南侧区间盾构接收井进入地下水约17.86m,施工期间采用基坑周边深孔注浆止水和对基坑内滞水进行抽排进行止水,确保无水施工。
[0030]本实施例一种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及支护不降水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31]一、根据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区域的边界线走向按照给定间距(给定间距为
6
CN 111560957 A
说 明 书
4/6页
1300mm)施作多个钻孔灌注桩,多个钻孔灌注桩呈环形阵列分布,围合形成盾构接收井基坑侧壁;钻孔灌注桩采用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通过旋挖钻机成孔和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方法进行施工,并在钻孔前预埋护筒。钻孔采取跳孔法分批进行施工,在临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阈值后,间隔一孔进行钻孔施工。钻孔灌注桩采取隔桩施工,在灌注混凝土24小时后进行邻桩成孔施工。
[0032]如图1所示,钻孔灌注桩桩间距为1300mm,直径为1000mm,共计68根钻孔灌注桩,其中Z1型桩共40根,桩长为36.31m,ZI桩钢筋笼主筋为C28,定位筋为C20@2000,螺旋箍筋为A14@80。Z2型桩共14根,桩长为36.31m,Z2桩型的钻孔灌注桩钢筋在区间位置外围1.5m范围内全部钢筋采用玻璃纤维筋代替,Z2桩钢筋笼主筋为C28,定位筋为C20@2000,螺旋箍筋为A14@80,玻璃纤维筋部分主筋为D32,定位筋为D22@2000,螺旋箍筋为D16@80。Z3型桩共14根,桩长为36.31m,预留区间与盾构接收井结合部位的钻孔灌注桩钢筋在预留区间位置外围1.0m范围内全部钢筋采用玻璃纤维筋代替,玻璃纤维筋部分主筋为D32,定位筋为D22@2000,螺旋箍筋为D16@80。钻孔灌注桩采用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方法组织进行施工。基坑周边采用1000@1300钻孔灌注桩围护,打设深度为38.31m,打入基坑下方14m处厚约16m的粉质粘土层。遵守隔桩施工及相邻开工距离,首先采用钻铤加压方式成孔,钻孔灌注桩上部施工轻压慢钻,控制好垂直度;下部施工根据钻机驾驶室内垂直度表盘微调钻头位置;钻头底部采用三翼合金钻头,钻头的鱼尾宜尖不宜钝,并可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在易磨损部位加焊合金,提高钻头的使用寿命及对卵石的切削;钻机施工前对施工部位做好平整,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钻机倾斜现象,影响成孔质量。[0033]二、对盾构接收井基坑底面进行注浆止水,形成基坑底部止水帷幕;注浆止水方法采用为地表深孔注浆,包括以下步骤:S01:对注浆止水的施工面,施作多个注浆深孔;S02:使用多台注浆设备对多个注浆深孔,同时进行注浆止水。本发明的注浆止水先打孔,再对所有孔同时注浆,确保了止水帷幕一次成型且连续成帷幕。止水帷幕采用地表深孔注浆,满足突涌稳定性要求,止水效果应有检测。[0034]三、对盾构接收井基坑侧壁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进行注浆止水,形成基坑侧壁内侧止水帷幕和基坑侧壁外侧止水帷幕,基坑侧壁内侧止水帷幕、基坑侧壁外侧止水帷幕和基坑底部止水帷幕一体成型,基坑侧壁内侧止水帷幕和基坑侧壁外侧止水帷幕之间形成间隙槽;间隙槽内的水平面处于基坑外地层水平面和基坑内底面之间的中间位置。使得地下水对基坑侧壁的压力均分到基坑侧壁的内层和外层。施工过程,对基坑侧壁内侧止水帷幕和基坑侧壁外侧止水帷幕之间的间隙槽内的滞水,随时进行监测,确保间隙槽内的滞水始终低于基坑外侧的地下水水位,且同时保障间隙槽内的滞水水平面不会低于基坑底面位置。若有条件,也可以在基坑侧壁上设置多层环面止水帷幕,形成多个间隙槽。。[0035]四、抽干盾构接收井基坑内的水,抽取间隙槽内的水,使得间隙槽内的水平面低于基坑外地层的水平面,同时使得间隙槽内的水平面高于基坑内底面;在盾构接收井基坑内,设置一个或多个疏干井,用于抽干盾构接收井基坑内的水;在间隙槽内,设置一个或多个疏干井,用于抽干间隙槽内的水。通过疏干井进行排水。当设置多个间隙槽的情况下,从基坑最外侧面向基坑内侧的每个间隙槽里面的水位,逐级降低,从而将基坑外地下水对基坑侧壁的压力逐步分解,使得基坑外地下水对基坑内侧壁的影响降至最低,确保基坑内无水施工的顺利进行。
7
CN 111560957 A[0036]
说 明 书
5/6页
五、沿着开挖区域的边界线的走向施作首尾相接的一圈冠梁,使多个钻孔灌注桩
与冠梁连为一体;钻孔灌注桩施工完成后,钢筋笼露出桩顶设计标高不小于35d,钻孔灌注桩的浇筑应根据相关规范高于设计标高,清除顶部残渣、浮土和积水,并凿除超高部分混凝土后,方可进行冠梁施工。浇注冠梁前,必须对基坑外侧土体采取可靠挡护措施,保证交通安全,然后施做冠梁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基坑开挖至冠梁底标高后,用风镐凿除桩顶预留超灌部分(桩顶预留钢筋的长度为850mm,围护桩超灌混凝土的高度为500mm),桩头破到设计位置。先将露出的桩头主筋弯曲严重的钢筋调直;钢筋长度不足的,可以焊接接长,焊接接长要符合要求。单面焊(搭接长度10d)双面焊(5d)。开挖围护桩外侧土体,留出施工作业空间,然后清理桩顶残碴、浮土和积水,进行凿毛,并用钢刷将钢筋上裹的砂浆除去。破除到位的围护桩顶需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并进行混凝土灌注桩检测。检测合格后的围护桩上部可进行冠梁施工。[0037]六、在冠梁上方设置混凝土挡水墙,防止雨水灌淹入基坑内部。围护桩顶设冠梁,冠梁截面为1500×1000mm,冠梁上方设置1.2m挡土墙。同时,加强地面排水的管理,硬化场地,做好截水沟,防止地表水大量进入浸泡基坑。完善基坑挡水和场内防排水设施,防止地表水倒灌基坑,造成基坑坍塌。[0038]七、挖掘开挖区域内的土体,从上到下分层掘进,各层竖向方向上设置五道钢支撑、一道换撑和多个临时立柱。基坑开挖施工严格按照“竖向分层”的方法执行。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时严格控制每段开挖深度,钢支撑安装严格按照设计间距进行操作,开挖后及时架立钢支撑。基坑开挖前应做好准备工作:查明周边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的情况,作好拆迁或加固预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期间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安全正常地使用,保证基坑内施工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基坑周边应做好地面排水系统,并做硬化地面,硬化后的场地地基承载力须满足施工单位自身的施工荷载要求,场地整平至设计标高。基坑开挖应从上到下依次进行,在基坑竖向平面内严格遵守“分层开挖”的原则,单步开挖深度应严格按设计图中给出的标高进行,严禁超挖。锚索(支撑)架设与土方开挖密切配合,在土方挖到设计标高后及时架设锚索(支撑)并施加预应力,减少无锚索(支撑)暴露时间。基坑开挖至基坑垫层以上300mm时,应进行基坑验收,并采用人工挖除剩余土方,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及时平整基坑,疏干坑内积水,基坑承载钎探试验合格后及时施作垫层。并注意各层基坑开挖底标高随各层结构板纵坡而变化。土方开挖时,围护结构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支护结构和槽底进行防护。采用中拉槽方式进行土方开挖,应进行试验性施工,并按测试结果制定安全的施工方案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施工期间基坑周围地表沉降根据基坑安全等级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规定限值控制。为了保证基坑安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前,基坑边的地面超载等效均布荷载按20kPa控制。
[0039]当基坑开挖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钻孔灌注桩已经达到设计强度,坑内注浆止水已经达到预期效果时,基坑可正式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开挖,在开挖过程中掌握好“分层、分步、对称、平衡、限时”五个要点,遵循“竖向分层、纵向分段、随挖随撑”的施工原则,做到控制超载,做好排水;随挖随撑,严禁超挖;腰梁连续,背后填实;遇水即排,防止塌方;施工监测,三级管理。
[0040]结合本实施例的施工内容及钢管支撑的位置,将基坑土体采用PC300挖机从开挖,
8
CN 111560957 A
说 明 书
6/6页
然后采用PC150配合自卸式抓斗挖机开挖。
[0041]本实施例通过在基坑的底部和侧壁建立一体成型的止水帷幕,将基坑内外的地下水隔离开,先抽干基坑内的滞水,再对基坑内的土方进行开挖,保障了整个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施工过程的无降水施工。为了降低基坑外地下水对基坑侧壁的压力,本发明方法在基坑侧壁设置两道止水帷幕,两道止水帷幕之间是钻孔灌注桩。基坑侧壁的两道止水帷幕与基坑底部的止水帷幕一起,基坑地下水隔离为三个部分:基坑内滞水、基坑外地下水和基坑侧壁两道止水帷幕之间间隙槽内水。由于基坑内的滞水被抽干,基坑侧壁承受了基坑外地下水的全部压力,本发明重点在于对基坑侧壁两道止水帷幕之间间隙槽内水进行抽取,使间隙槽内水位低于基坑外侧地下水位,且间隙槽内水位高于基坑底部。基坑外侧地下水对基坑外侧壁的压力,经过基坑侧壁两道止水帷幕之间间隙槽内水体的缓解后,大大减小了地下水对基坑内侧壁的压力。[0042]实施例2
[0043]本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的改进。先施作基坑底部止水帷幕,然后施作基坑侧壁钻孔灌注桩,再施作基坑侧壁的止水帷幕,是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也能达到两样的效果。具体方案如下:
[0044]一种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及支护不降水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盾构接收井基坑底面进行注浆止水,形成基坑底部止水帷幕;S2:根据盾构接收井基坑开挖区域的边界线走向按照给定间距施作多个钻孔灌注桩,多个钻孔灌注桩呈环形阵列分布,围合形成盾构接收井基坑侧壁;S3:对盾构接收井基坑侧壁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进行注浆止水,形成基坑侧壁内侧止水帷幕和基坑侧壁外侧止水帷幕,基坑侧壁内侧止水帷幕、基坑侧壁外侧止水帷幕和基坑底部止水帷幕一体成型,基坑侧壁内侧止水帷幕和基坑侧壁外侧止水帷幕之间形成间隙槽;S4:抽干盾构接收井基坑内的水;抽取间隙槽内的水,使得间隙槽内的水平面始终位于基坑外地层水平面和基坑内底部水平面之间的中间位置;S5:沿着开挖区域的边界线的走向施作首尾相接的一圈冠梁,使多个钻孔灌注桩与冠梁连为一体;S6:在冠梁上方设置混凝土挡水墙;S7:挖掘开挖区域内的土体,从上到下分层掘进,各层竖向方向上设置多道钢支撑、一道换撑和多个临时立柱。[0045]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9
CN 111560957 A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10
CN 111560957 A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2
11
CN 111560957 A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3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