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 推进国有农场改革发展
余杭区人民政府
余杭是农垦小区,有国有农场11家,职工4265人,20世纪末已经到了资不抵债、矛盾迸发、生死存亡的境地。余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农场改革发展作为“五农一村”(农业、农村、农民、农民工、农场、城中村)问题之一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并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全方位推进农场的改革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到05年,全面完成了职工的身份置换,全面完成了下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了国有土地和水面确权发证,彻底转换了农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彻底解决了历史性诸多欠款,基本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到08年,更是建立了农林场一体管理机制,全面融入区域发展大环境,完成经营收入7002万元、实现利润2586万元、完成融资8.64亿元。
一、余杭农场改革发展的主要做法
余杭农场改革发展以建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为核心,通过“政府行政推动,公司资产运作”的方式,将农场的人、财、物统一归口到公司管理,由公司统一筹措改革成本、统一剥离分流安置农场职工和农场的社会职能,统一管理开发农场土地,并充分考虑职工的利益得失,大力实施反哺,积极营造和谐、可持续发展氛围。
1
1、不同层面制定政策推动改革。考虑到余杭农场的社会性、区域性和弱质性,有别于其它系统的改革问题,区委、区政府在政府层面上召开了农场改革协调会议,确定了农场改革目标实现的有关措施,并随着农场改革推进,相继出台了农场土地出让收入全额返还用于农场改革的资金政策;建立农场社区服务站专职做好扶贫帮困和职工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职工权益保障政策;建设农场安置房等农场职工住房保障政策;以及农场基础设施纳入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原则性政策。在农场系统层面,通过农业局出台了《关于国有农业企业场改制职工剥离及劳动关系转换的有关政策》、《国有农场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实施意见》、《关于解决国有农场原职工住房困难问题的实施意见》等具体实施意见,详细指导农场改革发展工作。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搭建发展平台。随着我区城市化、市场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农场各类矛盾更加凸现,原有的农场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农场可持续发展举步维艰。为此,我区抓住有利时机,充分调研、大胆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农场改革工作。确立政府推动、企业运作的思路,以及讲经济更要讲政治的要求,于2002年,注册成立余杭区农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公司受区国资办授权,在农场建制不变的基础上,统一负责对全区所有农场国有资产、土地资源进行管理经营;按照降本增效原则,对农场系统资产优化重组,组建5个经营性分公司与1个物业公司;为做好公司资
2
产物业管理和服务涉农企业和职工创业,组建了1个农信物业公司和1个农信担保公司,真正构建起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农场管理机制。2008年,我们更是将农场和林场的管理职能进行合并,在原农业资产经营公司基础上吸收合并相关企业,组建农林资产经营集团公司,并赋予了土地储备和开发等职能,承担区政府重点项目建设,将农场真正融入了余杭区域发展环境。
3、利用资源优势筹措改革资金。农场拥有3.8万亩国有土地资源,是无以伦比的最大优势。我区通过公司资产运作的方式,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国家的有关政策,采取14个农场债务一并处理的方式,在土地性质不变的前提下,2002年以2300多亩农场土地,抵偿农场、下属企业积欠的约1.2亿元银行贷款本息,2005年收回了抵偿给银行的全部土地,彻底解决了农场历史欠款问题。同时,通过转制、拍卖、出让、租赁或破产等形式对下属50余家农场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并实施土地出让,既明晰了企业产权,促进了企业发展,又为农场筹集了改革资金1.5亿元。
4、以人为本保障职工权益。余杭农场大多创办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大农场职工用青春、汗水,为余杭农业生产、粮食、良种提供、城迁子女、知青安置、工业经济发展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农场改革中,我们充分肯定农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充分尊重职工的改革意愿,充分体现职工的切身利益。本着以和谐保稳定,以稳定推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理念,明确职工置换身份
3
后,仍是农场的人。在职工就业再就业上,把全面推进职工身份置换与切实解决农场职工再就业结合起来,将安置职工再就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条件,开展再就业培训和素质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场职工租赁农场土地。在困难职工救助上,设立农场社区服务站,专职做好农场职工的社会保障和帮扶救助工作;建立了每年不少于80万元的扶贫帮困专项基金;采取结队帮扶等形式对困难家庭职工进行扶助。在住房解困上,计划通过3-5年时间,建造22万平方米农场安置房,以解决职工住房困难问题,目前已经完成4.7万平方米。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公开推选居民小组长,建立农场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关系农场职工切身利益事项。
5、制定发展规划谋划发展方向。发展是永恒主题,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我们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紧紧抓住科学规划这一龙头,在发展中做到规划先行。2005年,我们根据农场土地资源情况和区域特点,编制了《余杭区国有农场产业发展纲要》,对农场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对农场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并充分利用农场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组织优势积极招商引资,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实现了改革与发展的互促共进。2008年,我们又打破农场区域限制,按照项目建设范畴,跨越了农场与乡镇地域概念,统筹国有农场和林场全部资产,编制了《余杭区国有农林场产业发展概念性规划》,明确了国有农林场“一主两次三板块”的总体布局和农业、工业、旅游、房地产业开发新格局,全面融入余杭组团式发展布局中。
4
6、立足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发展。项目是财富之基,增量之源,发展之本。一个好的项目可以救活一个企业,一个重量级项目可以振兴一方经济。我们充分利用农场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拆迁成本低、推进速度快特点,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实施项目建设。2002年以来,农场相继引进了蓝天生态养殖、铖飞生态淡水渔养殖园区、漳湾种群种苗基地等一批农业项目;引进了浙江新源农庄实业有限公司、浙江贝莱特蓝莓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引进并开发了浙江农业博览园、杭州桃花源农业观光园、杭州径山国际乡村俱乐部、蓝莓国际庄园等一批休闲农业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不仅完善了农场基础设施建设,更增强了农场经济实力,提升了农场形象。通过项目建设,目前余杭农场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家,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场2家。
二、余杭农场改革发展的几点体会
国有农场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既得利益的再调整。在改革中,必须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既尊重历史,又面对现实,区别各种不同情况,合理制定政策,力争做到依法办事,规范操作,友情运作。
1、抓住机遇是实施农场改革发展的基本条件。改革依赖机遇,机遇促成改革。我们紧紧抓住了21世纪初,国家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机遇,为农场改革形成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同时,抓住了余杭撤市设区、融入大都市的机
5
遇,一边是余杭经济社会社会取得快速的发展,另一边是农场停滞不前与周边农村距离越来越远,而且成为了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区委区政府领导痛下决心要实施改革。三是农场内部矛盾进一步凸显,大批企业关闭停产,大量职工下岗失业,职工的工资和生活费难以保障,职工也迫切期望改革。内因和外因共同发力,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担当农场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全区上下逐步形成农场改革的共识。
2、政策支撑是推进农场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资产资源公司化运作是农场改革发展的方向,它将最大限度的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但资产资源公司化运作要克服农场社会性、区域性和弱质性等问题,这必须依靠政策支撑。我们在农场改革过程中,首先给予公司利用农场资源实现系统内改革资金平衡政策,通过土地出让,企业拍卖转制等方式,多渠道筹措改革资金。其次是统一制定改革政策,统一对农场的人、财、物实施管理,统一剥离分流安置农场职工和农场社会职能,让农场轻装上阵。最后是利用农场资源优势,给予公司土地储备和融资等职能,通过农场土地开发和利用,让农场步入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财富的发展轨道。
3、开拓创新是农场改革发展取得实效的关键。农场的改革创新是一个深入分析农场情况,深入研究农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根据农场的实际状况,首先要在观念上进行创新,不光看见农场一堆的历史问题,更从长远的角度看见农场丰富的
6
资产资源将对发展带来的益处;其次要在改革体制上进行了创新,农场运行了四五十年,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求,我们以农场的资产资源为基础,建立了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公司资产运作模式;同时,要在改革措施上创新,由于农场改革其政治性、政策性、社会性都很强,涉及面又很宽;国有农场人员结构复杂,特殊人员遗留问题较多;政府出原则,农业局在政策总体平衡的基础上,按照一场一策的方式进行操作,最大限度地用足用好政策;最后在关系职工利益的决策上进行创新,推选居民代表,成立农场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让职工自主决定困难职工帮扶、住房解困等利益问题,还决策与民,既解决民生问题,又拉近农场与职工距离。
4、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是农场改革发展的最终目的。农场改革发展,最终落脚点要体现在农场职工生活品质的提升中。从职工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正确处理好置换职工身份与解决职工就业再就业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提高职工收入水平、改善职工生活条件与加强农场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着力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加大帮扶困难职工力度,同时坚持把思想工作做实做细,切实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的根本利益,使广大农场职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并积极参与改革。
5、项目建设是推动农场发展有效手段。我们认为,改革是为了建立一种更加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的机制,离开发展和效益
7
谈改革,就失去了改革的动力和目的。不能促进发展的改革是不成功的,只有通过改革促进了发展,壮大了实力,农场才能真正有地位,也才能使农场更好地发挥作用。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农场发展,有效抓住了农场的发展“牛鼻子”。通过“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责任考评化”的理念,能有效的落实各个项目,推进各项建设。
三、余杭农场下一步发展方向
余杭国有农场已从改革开始走向发展,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现代农场、活力农场、生态农场、和谐农场”的总体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创业创新,立足农场环境优势,深化农场改革,完善机制体制,发展优势产业,拓展发展空间,努力把农林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环境优美的现代企业集团。
一是深化改革,练好内功,拓展发展新空间。以全面推进现代农场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创新和完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实施资产资源优化整合;着力做好农场土地开发利用文章,按照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原则,提升发展活力,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产业增效,职工增收,示范辐射增强,农场地位不断提高。
二是统筹兼顾,合力共进,形成经济社会新格局。根据余杭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按照《余杭区国有农林场产业发展概念性规划》,通过建设各类种养业基地、种子种苗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和休闲观光园区,进一步做精做优农场一产,做大做强
8
农场二产,做特做新农场三产;通过加大公共财政配套,引进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面貌,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缩小农场与周遍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农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保障权益,注重和谐,共建共享生活品质新农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推进农场安置房建设,全面解决农场职工住房困难;大力实施职工就业再就业工程,提高就业技能,扩大就业渠道,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快完善农场保障体系,以困难家庭帮扶、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医疗救助为重点,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实施农场厂区、生活区绿化和环境整治,改善农场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强化农场社区服务功能,完善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营造农场和谐友好的氛围。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