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民俗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及反思

2020-09-27 来源:客趣旅游网


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民俗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及反思

【摘要】民俗文化是人们生产、生活中最直接、最实用的文化,它将以怎样的态势发展变化,是许多文化界人士非常关注的话题,也是引领中国民俗文化走向何方的现实性问题,研究民俗文化发展态势,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①城乡一体化发展态势的根本动因;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态势;③几点反思。

【关键词】民俗文化 城乡一体化 发展 态势 反思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革命,中国的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自给自足经济结构模式正在被市场经济结构模式所代替,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而民俗文化是人们生产、生活中最直接、最实用的文化,它将以怎样的态势发展变化,是许多文化界人士非常关注的话题,也是引领中国民俗文化走向何方的现实性问题,研究民俗文化发展态势,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1.城乡一体化发展态势的根本动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称为生产方式。一个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因是生产方式的改变。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几千年封建历史的演变而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原因,是以农、林、牧、副、渔为主的农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实行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形势,但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模式没有改变。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的使用权完全归农村所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通过十年的努力,全国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到了本世纪初,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特别是科学技术普遍推广和广泛应用,再加上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中国农村经济集约化生产成为可能,过去一家一户手工劳动被机械化生产所代替,大量的从事农村农业劳动的农民从土地上得到了解放,从事起非农业劳动生产。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必然引起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改变。一些原有的民俗文化必然要受到冲击和碰撞;有的要消失,有的要随着时代发展要求变化而变化,同时一些新的时尚民俗文化荣耀登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2.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态势

城乡互化、人口互动、情感互融是城乡一体化民俗发展的总体态势。从主体“人”的活动形态分为生产态势、生活态势和精神文化态势三个方面。

2.1 生产态势:由一家一户的作坊式向产业式方向发展;劳动技能的传承由家庭式的“直接可得”向公众化的“间接可得”转化;民俗节日的组织实施的过程由完整趋向片断。

劳动手段由一家一户的作坊式向产业式方向发展。传统的民俗文化商品都是有家庭作坊生产的。他们规模小,产品品种单一,时常采用“订单式”的方式,根据顾客的要求来定做,工序时间长,产品成本大,虽然劳动力廉价,但每个产品所获得的利润较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传统的民俗文化的生产,必然走向产业化生产道路。从原材料的生产到商品的加工及出售,都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和商品经济流通形式进行,改变了一家一户的作坊式生产方式,将有手艺的农民直接吸收到工厂进行有规模生产,并且也可以采取招工、培训、再使用的方式组织生产。完全打破了家庭垄断、按需订单的生产模式,从而提高生产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价格,实现民俗文化商品丰富化的目的。同时通过民俗文化商品规模化生产,可以加快新商品的研发,形成文化产业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有

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也有利于培养民俗文化商品生产者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进而提高民俗文化产业队伍的素质。

劳动技能的传承由家庭式的“直接可得”向公众化的“间接可得”转化。这主要着眼于传承的参与方式,从主体地位出发,考察主体与客体间相互关系的动态过程。我们把传承者以亲生经历、体验和参与的方式,在具体真实的民俗情境中通过观察、跟随、操作而接受民俗熏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各种民间知识,把上辈群体的文化传统转化为个人的习惯,称之为“直接可得”。它是乡村民俗传承的主要手段。特别是丧葬礼仪活动的传承,都是“直接可得”法,且传男不传女,甚至有些民俗知识和技艺,传儿嫂夫也不传女,防止“真传”外漏。城乡一体化建设完成以后,这种民俗传承方式就会逐渐趋向于“间接可得”法。即指传承者不必亲生参与各类具体的民俗活动,不必处处置身于真实的民俗环境之中,而是通过事项见闻,空间模拟等方式感知民俗规律,掌握相关知识即可。例如,端午节市民不必去野外采芦苇叶、菖蒲、艾草,也不必动手包粽子,可以从市场或超市直接购得,也可以从邻居家的门头上见到菖蒲之类的装饰,即可感受到节日的气息。

民俗节日的组织实施的过程由完整趋向片断。我国传统的民族节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如,春节原本的主题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请神祭祖,合家团圆。伴随春节民俗活动也应是丰富多彩的。如节前忙年,除夕过年,节日拜年。时间的延续大约在一个月左右。具体活动:忙年一般从腊月初八过完“腊八”节,年事准备活动开始,到大年三十(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门神、窗花、年画:除夕之夜吃年夜饭、守岁、燃放炮竹、请神祭祖;大年初一开始亲友互相拜年;社火、花会、庙会活动依次展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年事活动才算结束。传统春节习俗被信仰观念笼罩着,神秘而有趣。现在的年事活动简洁明快,信仰成分逐渐减弱,娱乐成分逐渐加大,以往的信仰意识被现代意识所代替。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了除夕之夜的大餐,电话拜年成了新时尚。正如有些人所形容的:端午节变成了划船节,中秋节变成了月饼节,除夕团圆饭变成了酒楼宴。的确传统节日流行于片段形式,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生活好了、思想观念变了,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信仰的成分逐渐减弱,娱乐成分逐渐加大。

2.2 生活态势:由简朴趋向奢华;节奏由缓慢趋向快捷;服饰由特色趋向同化;人口居住结构由单一趋向杂居。

生活由简朴趋向奢华。经济繁荣,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这既是我党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无可厚非,但我们不能认可的是追求奢华攀比之风。以人生礼仪的风气在婚姻民俗上表现为例:我们通过对嫁妆种类以及价值的历史性考察发现,嫁妆和聘礼作为一项缔结婚姻的实践,不仅越来越普遍,甚至价格越来越增加。名目越来越繁多,含“金”量越来越厚重的彩礼,把农村小伙子压得喘不过气来,许多人在外辛苦打工几年,挣的钱还不够送彩礼,等当上新郎,不少小伙子已经债台高筑。[1] “没有行市有比市”,乡邻之间,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往往轻而易举地就导致了攀比之风。“在黑龙江省兰西县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三间瓦房不带坯,三金一踹一窝机”。[2] “改口费”由20年前的101元(婆婆留下1元,给儿媳妇100元,意为百里挑一),变成了现在的1001元(意为千里挑一)。如今很多女孩希望“万里挑一”。本身当代婚姻应该越来越趋向理性,趋向文明进步,但民俗生活中的这种高消费,表面上看似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实际上已经违背了我国民俗文化的正常轨道,应迫切加以整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