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我国过度教育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2021-11-15 来源:客趣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No.1 2006年3月 Journal of Min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Hege March 2006 关寸我国过度教育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卢兆梅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校办,福建龙岩364021) 摘要:过度教育在我国已经出现,对经济社会发展弊多利少,究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市场供给和需求的非均衡状 态.探究过度教育的成因和寻找修正过度教育的对策都需要从这样一个经济学视角来着手。 关键词:过度教育;影响;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823(2006)01—0067—03 Consideration in economics on overeducation phenomenon LU Zhao—mei (Office of Min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Longyan,Fujian,364021,China) Abstract]:Overeducation has occurred in our country,which brings our economy and society more disadvantages than advantages,and the essence of overeducation is a situation of market disequilibrium between demand and supply.It is very necessary to research for the causes of overedueation and the measures tO solve it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s. Key words:overedueation;irdluence;causes;measures 所谓过度教育或教育过度(overeducation),一般指教育 怀才不遇的高学历者不得不委曲求全,屈身俯就,从事着原 (特别是正规教育)的发展速度超过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 来由更低教育程度的人从事的工作。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 的需要的一种相对过剩状态,其本质上是劳动力市供给和需 毕业生人数从2001年的103.6万人上升到2o05年的338万 求的一种非均衡状态。这种状态下,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超 人。增长了两倍多;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从2001年的90%下降 过了其工作所需要的教育水平,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劳动者从 到2004年的73%,下降了近2O个百分点0;毕业生的预期薪 事着低学历者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就过度教育的具体表现形 水也在逐年降低,同一学历教育者的经济地位亦不断在下 式而育.根据亨利・莱文(HenryM.Lcvin)等人的研究,认为应该 降。所有这些都表明,过度教育已经出现。 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相对于历史上较高水平者而言,受过教 就过度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而言。虽然其在客观上起 育者的经济地位下降;二是指受过教育者未能实现其对事业 到了一定的缓解就业压力、拉动内需等积极作用。但是过度 成就之期望:三是指工人拥有比他的工作要求更高的技能, 教育的作用更主要是表现在消极方面。首先。过度教育是一 这些技能没有充分发挥①。 种严重的资源浪费。过度教育意味着,虽然国家投人了巨额 一、我国过度教育现象殛其影响 的教育资金培养出更高学历的劳动者.但这些劳动者却从事 根据上述过度教育概念的界定,近些年来我国已经呈现 着低学历者完全可以胜任的工作,人力资源严重浪费,教育 出了较为明显的过度教育特征。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售票员中 投资回报率极低甚至为零。这对于资源紧缺、人121整体素质 的大学生多了,开出租车的司机也有了研究生。就连给酒店 并不高的发展中国家无疑是个极大的浪费。其次。过度教育 拉开大门的,也是某大学的高才生。甚至连拾垃圾的也是某 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只有当劳动 名牌大学的学生。专科毕业生抱怨本科生太多工作不好找, 者的能力得到提 并在生产中得到良好的发挥时,才能促进 本科生抱怨硕士生太多,硕士生抱怨博士生太多……,随处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过度教育背景下,劳动者必然会由于工 可见的是同样一个工作岗位要求的学历越来越高,越来越多 作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标准而产生不满情绪,致使对工作的 [收稿日期】2005一l1—1O 【作者简们卢# ̄(1972-),男,福建永定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办公宣行政管理工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满意度和成就感降低、情绪不稳定、怠工旷工、不愿意参加培 训、勤于跳槽等。从而造成对劳动生产率的不利影响和教育 才浪费和人才短缺并存。在高等教育重心已经相对偏高的情 况下,许多高校并没能以市场为基本导向,不在办学特色上 下功夫,盲目攀比和追求学历升格,纷纷设置博士、硕士点。 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 多层次性、多元化性而不顾。学科和专业设置僵化死板.所培 资源的更大浪费。再次,过度教育容易陷入恶性循环。过度教 育条件下,人们为了找到理想的职位或为了免于失业.就需 要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这又会促使过度教育的进一步加 深,“就业状况的每一次恶化就要求扩张一次正规教育…… 养的人才并不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这势必导致市场结 构性失调。形成并加剧过度教育现象。近些年来本科生、研究 某级教育作为一个终点变得越是无利可图,这级教育的需求 就扩张得越迅速@,’,如此陷入恶性循环。 二、我国过度教育的成因 过度教育本质上是劳动力市场的一种非均衡.要寻找其 成因也就要从需求和供给这两方面来着手。结合我国的实际 情况,过度教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从需求角度来看,我国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仍然较 低、知识劳动力吸纳能力有限是过度教育的一个主要原因。 人力资本的使用必然和一定物质资本、货币资本相关联,知 识劳动力的吸纳和使用必须和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仍 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仍然是一个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 低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上仍然以农业、制造业特别是低 端产品制造业为主。高科技产业、知识服务型等新型产业比 重很低,这就使得现有经济对知识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非常有 限.更多的工作职位并不需要经过太多的正规教育就足以胜 任.新创造出来的就业机会中需要知识劳动力的也是少之又 少。经济的知识劳动者吸纳能力相对于我国庞大的就业队伍 特别:是日益扩大的、学历层次越来越高的毕业生大军就显得 非常:有限。 2、从供给角度看,教育扩张速度相对过快,个人教育投 资的盲目性亦是过度教育的主要原因。1977年到1988年问, 我国高校从404所增长到1075所,在1983年到1985年的 三年阃,新建高校301所,年递增l2%④,从1999年以来,我 国高校大规模扩招。2001年全国大学生毕业总人数达到115 万人,2002年为145万人,2003年这一数字猛增到212万 人。短短三年就翻了一番,而到2004年又增至280万人, 2oo5年更是增至338万人0。高等教育以惊人的速度非常规 地发展着,而个人教育投资的盲目性和集体非理性又使得对 高等教育的需求迅速扩大,又推动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扩 张。虽然我国经济增长一直保持着7%以上的高速度。但社会 经济改革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有效需求只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 革的深化而不断提高。相对经济改革和发展过快的教育扩张 是导致过度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3、从需求和供给综合角度来看,结构性失调是过度教育 的叉一主要原因。结构性失调是指教育的发展目标严重偏离 社会经济的实际需求,致使一方面大量毕业生人才不得其用 或不尽其用,而另一方面企业又是求才若渴,作为教育产品 的知识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出现严重的结构性失调,造成人 生不断贬值的同时,人才市场上却又高薪难觅一技工等现象 就是这种结构性失调的典型表现。 三、修正过度教育的对策 过度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并不能成为 我们可以无视过度教育而听之任之的理由.我们必须尽量减 少过度教育,努力消除过度教育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 影响。根据我们对过度教育成因的分析,可以提出以下几点 旨在修正过度教育的对策建议。 1、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国民经济的知识 劳动力吸纳能力。只有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才能不断提供充分 的就业机会,扩大对教育最终产出——知识人才的需求量, 才能从根本上、从源头上解决我国的过度教育问题。现阶段 要在经济发展的大前提下,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 级,发展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提高就业的层次和水平,为知 识劳动力提供充足的理想的就业机会,增强国民经济的知识 劳动力吸纳能力。经济发展能为知识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 机会,从而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效率,减少人力资源浪费,减轻 过度教育程度,而这又将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此形成 经济发展和教育扩张的良性循环。才能有效地解决过度教育 问题,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2,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确定合理的教育发展方向 和速度。由于教育需求和供给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市 场失灵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正如对教育的需求存在个人 理性与集体理性的不一致、个人教育投资的盲目性等等问 题@。为此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职能。政府作为整 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最后调节者.就应当充分发挥其政策导向 和宏观调控作用,弥补市场失灵,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来制定教育发展计划,从教育总量适度超前于社会需求总量 和保持两者的相对平衡的角度来规划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 规模,加强对高校扩招的宏观调控。确定合理的教育发展方 向和速度,保证经济发展和教育扩张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对 人力资源投资和配置中的不足进行弥补和纠正.同时要努力 营造有利于劳动力流动的环境和气氛,不断完善劳动力市 场,以保证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资源的需要和人力资本的合 理利用及配置。 3、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教育改革,建立适应经济改革和 发展需要的现代教育体系。过度教育的结构性失调成因主要 源白于对市场预测的失误,这表现为教育体系对经济发展和 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反应滞后,未能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改革和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发展。目前。我国教育的策略、内容、形式、方法、学科专业设 ④邓秉文.就业:漫长的战争【N].经济观察报,2002-06—17(4). ⑤数据来源:中国考试网,[EWOL].【2005-06-12].http://www. sinoexam.cn/news/education/2005-05—30/3412.htm1. 置等都明显地滞后,教育结构上过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 而轻视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忽视职业教育,未能适应经济 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适应动态变化、形式多样的市场经济 ⑥陈晓燕.‘‘教育深化”和“知识失业”现象透视【J】.中国人力 资源开发,2003,(7):45—47. 发展.教育事业要获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收益,必然不应是形 式单一的、僵化不变、缺乏弹性的教育体系,而是能根据宏观 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重点、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做出适时调 参考文献: 整和合理反应。为此,我们必须以市场为基本导向,深化教育 改革的进程,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对教育观念、内容、形式, 投资结构等进行全方位改革,建立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 [1】【美】吉利斯,波金斯,罗默,斯诺德格拉斯.发展经济学(第 四版)『M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谭崇台.发展经济 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3】【英】P-J-斯龙,H・巴图,P・T・西曼.教育过度、教育不足和 英国的劳动力市场[J].国外财经,2001,(1):64—77. 多层次、多元化的现代教育体系。 注释: 【4]杨勇,李仙娥.试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知识失业”问题【J】. 北方经贸。2005,(2):14—16. ①刘志业.教育过度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高等教 育研究,2003,(4):25—29. 【5】周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制度变迁与结构性过度教育[J]. 教育研究,2005,(1):103—106. ②赵世奎,张彦通.浅析我国过度教育现象的成因及其影 响【J】.教育与职业,2005,(16):72. ③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226. 责任编辑:林振东 (上接第63页) 化的顺利进行。这些机构主要有对抵押贷款提供保险的保险 公司,提供担保的担保机构,充当SPV的信托机构。对打包资 其他角色参与证券化交易,以及外资金融机构参与证券化交 易的也应严格加以监管。 产进行管理的受托机构。管理回收本息的服务商、信用评级 机构、证券的承销商以及购买证券的机构投资者等等。 (五)应健全监管条例和会计制度。将证券公司置于银监 会厦证监会的监管之下.有利于住房证券化融资活动纳入货 币政蓑的调控体系.减少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l】李耀.资产证券化~基本理论与案例分析 】.上海:上海 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何小锋.资产证券化:中国的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2. 2005年12月1日实施的《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 点监督管理办法》就是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 (《试点办法》)确定的法律框架之下由银行业监管机构制定的 资产证券化业务监管规定。针对有关金融机构在证券化交 易中担当的不同角色,在市场准人、业务规则与风险管理、 监管资本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监管要求.确保其在证券化业 务过程中有效管理各类风险。由于资产证券化业务涉及发 起机构、特定目的信托受托机构、贷款服务机构、信用增 级机构、资产支持证券投资机构等众多市场主体,而且同一 主体可能兼任多个角色,交易结构复杂,风险隐蔽性强,因此 须要求各参与主体能有效识别和控制相关风险.也需要银行 [4]姚长辉.中国抵押贷款证券创新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1. 【5】殷红,张卫东.房地产金融【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 版社.2002. 【6】朱崇实.证券化的若干基本问题【J】.现代法学,2001,(10): 37—38. 【7】刘强.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之建议【J】.房地产金融,2001, (5):27. 【8】何德旭.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可行性分析啪.金融研 究,2000,(9):46-47. 业监管机构加强审慎监管。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应不折不扣地 依据‘监管办法》对各参与主体进行严格监管,对金融机构以 责任编辑:林振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