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宏观名词解释

2022-01-29 来源:客趣旅游网


1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季度或一年)内生产出来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缩写为GDP。GDP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能力的大小和生产水平的高低。

2实际GDP: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名义GDP中剔除了价格变化并以商品和服务来计算的GDP。

3名义GDP:名义GDP也称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4潜在GDP(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潜在GDP也称潜在产出或潜在国名收入、潜在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利用的经济资源在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也就是该国在充分就业状态下所能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

5边际消费倾向(MPC):指当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美元时,人们所增加的消费量。

6边际储蓄倾向(MPS):指在所增加1美元可支配收入中被用来增加储蓄的部分。

7乘数效应:乘数效应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更完整地说是支出/收入乘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是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不成比例的变化。

8投资乘数:即投资乘数理论。在有效需求不足,社会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可以被利用的情况下,投入一笔投资可以带来数倍于这笔投资的国民收入的增加,因而投资乘数理论是关于投资变化和国民收入变化关系的理论。

9商业周期: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这种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和收缩为特征,持续时间通常为2到10年。

12货币的交易需求:需要货币来支持购买或交易商品,服务和其他东西的需求构成了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利率上升,对货币的需求量会下降)

13货币的资产需求:货币具有的价值储存职能。

14名义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利息(报酬)的货币额与本金的货币额的比率。 即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

15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

16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

通货紧缩: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在失业率很高而且资源利用不足时,由于成本上升所造成的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又叫超额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又称菲利普斯曲线型通货膨胀。是凯恩斯先提出来的,认为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拉开“膨胀性缺口”,造成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即以“过多货币追求过少商品”。

20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21中央银行的贴现率:联储决定的利率为贴现率,根据这个利率,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可以向该地区联储银行借取准备金。

22法定准备金比率:在联邦储备规则下,银行必须持有一个固定比例的支票存款作为准备金。这个比例称法定准备金比率。

23奥肯法则:奥肯定律是来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它指出,相对于潜在GDP,GDP每下降2个百分点,失业率就大约会上升1个百分点。

摩擦性失业:一般指在较短时间内,人们由于各种原因,诸如怀孕和工作上的变更等而失去工作,包括由于季节性因素造成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尽管劳动市场有职位空缺,但人们因为没有所需的技能,结果继续失业,也就是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劳动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非自愿失业,它表现为实际的总需求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

27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