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批判性思维对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021-11-20 来源:客趣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批判性思维对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作者:黄朝阳

来源:《现代大学教育》2013年第02期

摘 要:素质教育的完整意义包含两个方面。它不仅是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还是诸项素质、特别是文化科学素质内部各层因素,即知识、能力和智力之间协调发展的教育。对于如何做好大学素质教育第二方面工作,解决知识和智能失调的问题,我国教育学界、教育界的认识尚有不足。批判性思维对培养大学生各项具体能力,如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产生和发展能够起到切实有效的促进作用。然而,问卷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偏低,还难以满足能力培养的现实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素质教育;批判性思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3)02-0027-05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本阶段我国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1]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仰赖人才质量,而提高人才质量有待于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在迈向素质教育的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中,批判性思维将发挥什么作用?这是值得教育学界和教育界共同探讨的重要话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从素质教育视角看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素质教育是我国学者提出的一个教育学概念。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发展人的全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全面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四项基本内容。这是通常所理解的素质教育的第一层含义。此外,素质教育还有较难把握,又容易忽视的另一层含义。潘懋元先生说[2]:

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是:第一,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教材上现成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自我增长知识,也就是“学会学习”。第二,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发展能力,包括思维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三,不仅要使学生增长知识和发展能力,而且要使学生学会做人。

其中,第三点讲重视文化科学素质的同时不应忽视思想道德素质。这涉及两项素质的共同发展问题,属于素质教育的第一层含义;第一、二点讲“增长知识”与掌握学习方法、“发展能力”应当兼顾。这关乎诸项素质、特别是文化科学素质内部各层因素,即知识、能力和智力之间的关系问题,实质上不是第一层含义,而属于另一层含义。教育之所以要兼顾知识和智能(智力和能力的统称),是因为“它们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相互转化的”[3];知识的学习推动智能的发展,反过来,智能的发展也促进知识的学习。简言之,素质教育不仅是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还是诸项素质内部各层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完整意义。

素质教育的两层含义密切关联。仅有第二层含义的素质教育并不代表完整意义的素质教育。因为,强调单项素质内部各层因素协调发展,决不意味着各项素质全面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反之,仅有第一层含义的素质教育也不是完整意义的素质教育。如果我们忽视素质教育的第二层含义,强调知识而忽视智能,那么,每项素质都将名不符实,倡导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第一层含义的素质教育最终也会落空。

由上述素质教育观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并评价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目前中小学教育尚未改变“应试教育”的局面,片面追求升学率。这造成两大弊端:一是诸育之中,智育至上,忽视其他素质的培养;一是在智育之中,与考试、特别是高考无关的学科不教不学,而所教所学的学科又偏重知识传授、轻视智能训练。到了高等教育阶段,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的教育思潮盛行。其导致的后果是: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4],轻智能;重做事,轻做人;重理论,轻实践;等等。可见,和基础教育一样,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双层意义:既没有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素质,也没有协调发展学生的知识和智能。

教育学界和教育界对于如何做好素质教育第一方面的工作已达成共识。这就是针对不同素质培养需要开设相应的课程,如为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设立体育课,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设立思想品德课,等等。那么,如何解决知识和智能失调的问题?我国有些学者清醒意识到:“我们必须减少花费在教知识上的时间,以便将这些时间直接集中在思维技能的教学上。”[5]但从总体上看,教育学界、教育界的认识还不到位,遑论付诸实践了。

我们认为,加强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切实开展大学素质教育既具有重要性,又具有迫切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对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根据恩尼斯(R.H.Ennis)的定义,它是“为决定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6]。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已在国际高等教育界形成共识。上世纪末世界首届高等教育会议在宣言中指出:“高等院校必须教育大学生……能够以批判精神进行思考,会分析社会问题,能研究和运用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并承担起社会责任。”[7]三十多年来,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掀起的“批判性思维运动”浪潮实质上是一场教育运动,旨在通过加强逻辑学教学,纠正学生消极、保守、多错、低效的不良思维习惯,培养批判性地阅读、聆听、观察、演讲和写作的能力,使之能够从容应对当代社会的种种挑战。“在整个美国和许多其他地方,大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教会学生批判性思维。”[8]这场运动必将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和发展下去。

当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在智力、能力和知识三者的关系中,智力处于基础地位。构成智力的要素有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力。通常认为,想像力指形象思维能力,思维力大体是逻辑思维能力或批判性思维能力。思维力几乎成为智力的标志。基础智力的综合运用,便产生、发展了各项具体能力,如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凭借这些能力,思想表达、知识学习、知识创新才得以实现。温家宝总理曾说:“我赞同逻辑思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予以重视。”[9]钱学森也说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智力。”[10]缺乏一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各项具体能力的发展便失去依托,思想的表达,知识的习得和创新也无从谈起。

批判性思维对于大学生知识和智能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集中体现在对三项具体能力,即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批判性思维改善表达能力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们常常要说话、写文章,表达、论证思想,交流情感。如何改善表达能力?这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语言学家说:“话的内容对不对,合不合客观的现实情况……这是属于逻辑学的范围的……词的组合对不对,句子造得通不通,合不合一般的习惯,这是属于语法学的范围的……话说得好不好,这是属于修辞学的范围的。”[11]“话的内容”是指话的思想内容,对不对,其实既属逻辑学范围,又属具体专业范围;也是说,它既为作者(或说话者)的逻辑素养所制约,也受专业素养的影响。因为,要使思想内容正确,作者必须同时做到两点:一是据以推理的前提是真实的,一是推出论点的推理过程符合逻辑规则。前提是否真实,要靠专业知识去判断;推理是否遵守逻辑规则,需用逻辑知识来回答。两种素养欠缺其一,思想内容难免出错。此外,发乎语音或形诸文字的一句话,既要考虑语言的结构规律正确与否,又需注意表达效果是好是坏,这又分别涉及语法素养和修辞素养。可见,话语、文章的质量取决于专业、逻辑、语法和修辞四项素养;人们要改善表达能力,提高说话、写作质量,四项素养都应注重。

那么,对那类强调思想性、科学性的文章,如报纸报导、行政公文和学术论文来说,哪些素养相对更为重要?毫无疑义,答案是前两项。因为,文章的思想性和科学性由思想内容支配,而思想内容取决于专业素养和逻辑素养,与语法和修辞无甚关系。一篇专业知识扎实、逻辑严密的文章可能因语法欠通、修辞生硬造成阅读困难和审美缺陷,但一篇文句通顺、词藻华丽的文章必然因专业知识欠缺或批判性思维薄弱完全失却思想水准或学术价值。以常见的主要文体议论文的写作为例:作者提出一个新观点,就得证明它。这就涉及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一连串具体的逻辑问题。如若不谙批判性思维常识,概念不清或推理方法无效,语句再通顺、文笔再优美的文章也毫无思想意义。可见,在其他素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相对具备的情况下,逻辑素养应当是导致文章大失水准的一块急需修复的短板。

事实正是如此,此类文章固然不乏语法和修辞问题,专业问题也不少见,但更普遍的问题却是逻辑问题。建国后,毛泽东同志曾形容阅读那种逻辑不清的文件是场“灾难”,倡导“写文章要讲逻辑”[12]。几年前,有关机构联合发起了为报刊文章挑错的全国性活动,结果发现“逻辑混乱、语言失范的现象”“比较严重”[13]。相比其他三种训练,我国大学生逻辑训练薄弱得多。因此,要改善表达能力,就要强化逻辑训练,发挥批判性思维的表达功能。

(二) 批判性思维增强学习能力

学习是心理学概念。根据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理解与否,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意义学习就是符号(含语言文字)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学习,机械学习是未能建立起此种联系的学习。简单说,前者通过符号使学习者实现新旧知识的同化,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后者则没有。逻辑学家分别形象地称之为“海绵式”学习和“淘金式”学习[14]。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都是机械学习。机械学习在我国各级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长期流行。

机械学习造成严重弊端:首先,死记硬背的知识不利于长时保持,容易遗忘,从而无端浪费宝贵的学习资源;其次,机械学习使人脑变成堆放杂物的杂货间而非有生产能力的工艺厂,无力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发明创造;最后,机械学习妨碍后继学习,不能以学促学,实现学习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反之,意义学习革除了这些弊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然而,意义学习难以自发发生,机械学习也不易自发规避。大学生个体究竟从事何种学习,与学习的主客观条件密切相关。理解能力即是重要条件之一。它取决于学习者的新旧知识是否匹配,即原有认知结构中是否含有清晰、稳定的相应指导材料。逻辑学可以优化认知结构,从而形成匹配新知识的指导材料。在其他条件相应具备的情形下,大学生个体是否熟练掌握足以匹配新知识的逻辑常识,拥有批判性思维,决定了他对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何去何从,并最终决定了学习成效。

各门学科无非是由一系列概念、命题(表达原理、定律等)构成的知识系统。学科学习就是理解其中概念、命题的确切意义。逻辑学研究一般的思维形式(概念、命题和推理)和思维规律,从而揭示了各学科知识结构的一般规律,为理解其中特殊的概念、命题,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通用的“学习方法”[15]。从心理学的观点看,由于逻辑学属统摄性极高的策略性知识,一俟纳入知识基础中去,将大大改善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改善学习策略,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应对各项学习任务的挑战。例如,对具体学科基本概念、命题的理解和掌握,需要批判性思维的解释技能、分析技能的介入和帮助;又如,运用某学科的规则去解决实际问题,又要熟谙评估、推理等多项技能。因而,学习本质上是对概念和规则进行逻辑分析并有效同化的过程。钱伟长晚年回忆说,清华老师们教会他批判性地思考问题,使他掌握了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他强调道:“我们所有教师要求学生概念清楚、会逻辑推理就行了,不是把公式背得滚瓜烂熟,这种学生没用。我们处理所有问题靠逻辑、靠基本概念。”[16]

目前教学改革中提倡的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实质上只能是贯彻逻辑知识的学习。掌握批判性思维与否,决定了大学生在学期间是否真正拥有学习能力,“学会学习”。这不仅关乎当下教学改革的成败,也关乎大学生毕业后能否富有成效地继续学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促进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三)批判性思维开发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型人才对社会的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言而喻。如何才能开发并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创造性思维的学者认为[17]:

创造性思维是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互补……“非逻辑思维是诸如直观、联想、想象、幻想、猜想及灵感等不服从逻辑规律的思维。如果没有非逻辑思维,创造便无法进行。但在创造过程中,逻辑思维则具有基础的作用,即使是非逻辑思维的结果,最后也必定被补充和发展,从而解释成符合逻辑的概念,才能成为科学的理论。

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实质相同。这相当于说,创新应在批判性思维与非批判性思维之间保持一种张力,主张批判性思维妨碍创新的观点同主张创新仅凭批判性思维的观点一样,都是缺乏理论依据的。钱学森晚年潜心研究思维科学,在最后一次公开发表的谈话中说:“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论证。”[18]形象思维是非批判性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这是说,创新始于形象思维,终于批判性思维。可见,创新思维并不神秘,它是两种思维的密切结合。据此,他提出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是两种思维训练“并重实施的教育”。

创新为何需要批判性思维?这要从问题的解决说起。当代心理学认为,问题由起点、目标和允许的操作三个要素构成。三者都明确的问题称常规问题,一两个要素不明确的问题称非常规问题或超常问题。创新是解决超常问题的活动过程,是解决问题的最高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式。学生解题、成人求职、教师教学、医生看病、学者科研都是解决问题,至于创新与否,要看所解决的问题性质如何。学生证明一道他人证明过的、三要素都明确的几何题不是创新,科学家发现某种新能源就是创新(目标和允许的操作两个要素都不明确)。心理学还认为,无论何种问题的解决,都包含问题表征(理解)、设计解题计划、执行解题计划和监控四个必经步骤。面对一个前人没有解决的超常问题,问题解决者力求明确其中尚未明确的某些要素,需要发挥钱学森所说的“形象思维”,进行“从大跨度的联想”。一俟明确了相关要素,问题解决就进入常规问题的解决程序,“严密的逻辑”开始发挥威力。其中,无论是问题的理解,解题计划的设计、执行,还是对前三个步骤的监控,都离不开批判性思维的介入、引领、评价和监督。例如,问题表征实质上是理解问题,即理解构成问题的起点、目标和操作规则。这要借助批判性思维的解释技能和分析技能,加工问题涉及的各类知识,达到对问题的字面理解和深层理解;又如,进入设计解题计划步骤,需要运用其分析、推理、评估等多项技能,将母问题,即原有问题分解成若干相关联的子问题,并确定各子问题的解题方案和衔接顺序。执行解题计划依赖推理技能,监控则诉诸分析、评估等技能。总之,从创新的完整过程看,它离不开逻辑思维的介入和积极参与。鲁班受割破手指的野草启发发明锯子,得益于推理技能中类比推理的帮助;伽利略判断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的速度与重量成正比”的“定律”含有逻辑矛盾,推翻谬说,则诉诸归谬法等推理技能。因此,教育家杨叔子说,创新“如果没有逻辑作为基础不行,新的发现必然突破原来的思路,然而随后的推演和论述必然符合逻辑;否则,必然荒谬”[19]。

三、现状分析:批判性思维对大学素质教育的迫切性

既然批判性思维对能力培养有非常积极的作用,那么,我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现有水平是否能够满足当前素质教育中能力培养的实际需要? 为回答这一问题,我们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行了问卷调查。采用的问卷是《批判性思维技能调查问卷》,它是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000年版《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20]加以修订的结果。从2007年12月至到2010年10月,用配额抽样方法,对高校3032名学生(专科生672名、本科生1652名、硕士研究生426名、博士研究生282名)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汇总如下:

从上图可见:第一,从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平均分看:以60分为及格线,那么,本科生和专科生一样均不及格;后者甚至不足50分。第二,从其及格率看:本科生及格率略高于40%,专科生及格率不到20%。第三,从本科生与研究生平均分的比较看:硕士生575分比本科生559分几乎没有差距;博士生604分比本科生高不到5分,未显示明显差距。第四,从本科生与研究生及格率的比较看:硕士生446%与本科生422%,差异极小。

调查数据表明,我国本科生、特别是专科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偏低;并且,接受本科阶段教育(或同等学历教育)之后,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并无明显提高。

上述调查的项目仅仅是批判性思维的认知技能,没有涉及其精神气质或倾向。有学者曾就后者做过初步调查,发现中国大学生的得分比美国大学生低,“批判性思维倾向偏于消极”[21]。

综上说明,当前我国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不能满足能力培养的实际需要。导致这一后果的根本原因,正如多数逻辑学工作者所认识的,是二十多年来“我国的逻辑学的教学已在萎缩着”[22]。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说过:“没有逻辑,我们的生活十分沉重,以致几乎是不可能的。”[23]因此,通过加强逻辑训练来提高大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批判性思维水平具有迫切性,应当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综上所述,从素质教育的视角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未能促进学生知识和智能的协调发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水平。批判性思维对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充分表明了它对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我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水平偏低的现状,深切反映出它对大学素质教育的迫切性。□

参考文献

[1]中央人民政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EB/OL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今日中国.(2010-07-29)[2013-01-20].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潘懋元.试论素质教育[M]//潘懋元.潘懋元文集(卷二·理论研究(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60.

[3]潘懋元.传统教育与教学改革[M]//潘懋元.潘懋元文集(卷二·理论研究(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45.

[4]文辅相.对素质教育实践中的几个问题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2(3):5.

[5]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0(1):60.

[6]Ennis,R.H.Critical Thinking: A Streamlined Conception[J].Teaching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Philosophy, 1991(1):6.

[7]UNECSO.WORLD DECLARATION ON HIGHER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VISION AND ACTION[EB/OL].UNESCO>>EDUCATION.(

1998-10-09

[2012-01-15].http

//www.unesco.org/education/educprog/wche/declaration_eng.htm

[8]费希万,P,等.作为普遍人类现象的批判性思维——中国和美国的视角[J].武宏志,译.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57.

[9]佚名.认真学习贯彻温家宝总理关于“素质教育与逻辑思维”的重要批示[N].求知与创新,2010-09-28(01).

[10]钱学森.致戴汝为的信[M]//陈华新.集大成 得智慧——钱学森谈教育.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16.

[11]张志公.汉语修辞[M]//张志公文集.第二册.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4-5.

[12]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M]//《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编写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17.

[13]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组委会办公室.报刊逻辑与语言病例评析1100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4]布朗,M.N.;基利,S.G.走出思维的误区[M].张晓辉,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4.

[15]黄朝阳.逻辑视野中的学习能力建设[N].人民日报:理论版,2010-11-12(20).

[16]钱伟长.谈人才培养[M]//上海大学《钱伟长文选》编辑委员会.钱伟长文选(四).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266.

[17]汪育才.创造思维[M].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3:77.

[18]涂元季,等.钱学森谈的最后一次系统讲话——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N].人民日报,2009-11-05(11).

[19]杨叔子. 科学人文相融:育人创新[M]//邹时智,刘晓顺.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文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82.

[20]Facione,P.A. 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 Test(CCTST-2000)[M].[s.l.]:The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2000:1-8.

[21]罗清旭,杨鑫辉.《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 (3):50.

[22]倪荫林.中国逻辑之树为什么枯萎?——兼论我国逻辑学教学改革的方向[J].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21.

[23]金岳霖.序[M]//金岳霖学术基金会学术委员会.金岳霖学术论文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446.

(责任编辑 庞青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