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千年不腐古尸关于考古发现千年不腐古尸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考古发现千年不腐古尸,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考古发现千年不腐古尸之情况概述
在泰州市区春兰路延伸工程施工工地发现三副明代棺木,棺木木质优良,均系浇浆墓,墓葬距地表都在2米以上。2月28日,泰州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其中两副棺木进行清理,只发现木枕、明代服饰、陶罐、尸骨等,未出土有文字的文物。
这本来是一次正常的考古活动,但在3月1日打开第三口棺材时却意外地发现,里面尸体竟然一点也没有腐烂。
这口棺木外层浇浆保存也非常好,开棺时看到女尸紧缠于裹尸布、被子和衣服之中,几乎全部浸在黄褐色的棺液里。尸体僵硬、皮肤完整,五官、毛发、睫毛等清晰可见,显得很神秘,女尸长在1.5米左右
这也不是泰州历史上第一次发现不腐古尸了。我查了一下有关资料,1980年11,在泰州市郊鲍家坝的一座明代古墓内也曾出土了两具古尸,这是同穴异棺夫妇合葬,一男一女,系一对夫妻。据墓志铭记载,该墓男主人叫徐藩。徐生前官居工部右侍郎,埋葬年代为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距今479年。
出土时,徐尸浸泡在深黄色棺液里,紧缠于裹尸布、被和巫3层衣服之中。尸体长165厘米,重23.5千克。尸体湿润柔软,外形完整,皮肤呈淡黄色,毛发、胡须、睫毛等与刚
1
发现的不腐古尸一样,也是清晰可见,手指甲均保存完好,软组织有弹性,四肢和大关节都能活动,内脏器官也保存良好。
这也不是泰州历史上第一次发现不腐古尸了。我查了一下有关资料,1980年11,在泰州市郊鲍家坝的一座明代古墓内也曾出土了两具古尸,这是同穴异棺夫妇合葬,一男一女,系一对夫妻。据墓志铭记载,该墓男主人叫徐藩。徐生前官居工部右侍郎,埋葬年代为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距今479年。
出土时,徐尸浸泡在深黄色棺液里,紧缠于裹尸布、被和巫3层衣服之中。尸体长165厘米,重23.5千克。尸体湿润柔软,外形完整,皮肤呈淡黄色,毛发、胡须、睫毛等与刚发现的不腐古尸一样,也是清晰可见,手指甲均保存完好,软组织有弹性,四肢和大关节都能活动,内脏器官也保存良好。
徐藩的妻子,名叫张盘龙,出土时不见棺液,仅衣着潮湿,尸体湿润,尸长147厘米,重11千克;外形也比较完整,但较干瘪;毛发松软,与男尸相比稍次。
因为夫妻俩不可能同时死亡,同时入葬,妻子是后死。两位墓主都成为不腐尸,在考古发现中十分罕见,可以说是奇迹。两具古尸出土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袋充氮密封,并浸泡在福尔马林溶液中,尸体颜色变化很小。古尸变色与氧有关,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尸体暴露于空气后很快就会变深,变黑。
考古发现千年不腐古尸的不腐之谜
2月24日晚,在泰州市区春兰路延伸工程施工工地发现三副明代棺木,棺木木质优良,均系浇浆墓,墓葬距地表都在2米以上。2月28日,泰州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其中两副棺木
2
进行清理,只发现木枕、明代服饰、陶罐、尸骨等,未出土有文字的文物。
这本来是一次正常的考古活动,但在3月1日打开第三口棺材时却意外地发现,里面尸体竟然一点也没有腐烂。
这口棺木外层浇浆保存也非常好,开棺时看到女尸紧缠于裹尸布、被子和衣服之中,几乎全部浸在黄褐色的棺液里。尸体僵硬、皮肤完整,五官、毛发、睫毛等清晰可见,显得很神秘,女尸长在1.5米左右(见图,顾祥忠摄)。
这也不是泰州历史上第一次发现不腐古尸了。我查了一下有关资料,1980年11,在泰州市郊鲍家坝的一座明代古墓内也曾出土了两具古尸,这是同穴异棺夫妇合葬,一男一女,系一对夫妻。据墓志铭记载,该墓男主人叫徐藩。徐生前官居工部右侍郎,埋葬年代为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距今479年。
出土时,徐尸浸泡在深黄色棺液里,紧缠于裹尸布、被和巫3层衣服之中。尸体长165厘米,重23.5千克。尸体湿润柔软,外形完整,皮肤呈淡黄色,毛发、胡须、睫毛等与刚发现的不腐古尸一样,也是清晰可见,手指甲均保存完好,软组织有弹性,四肢和大关节都能活动,内脏器官也保存良好。
徐藩的妻子,名叫张盘龙,出土时不见棺液,仅衣着潮湿,尸体湿润,尸长147厘米,重11千克;外形也比较完整,但较干瘪;毛发松软,与男尸相比稍次。
因为夫妻俩不可能同时死亡,同时入葬,妻子是后死。两位墓主都成为不腐尸,在考古发现中十分罕见,可以说是奇迹。两具古尸出土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袋充氮密封,并浸泡在福尔马林溶液中,尸体颜色变化很小。古尸变色与氧有关,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尸体
3
暴露于空气后很快就会变深,变黑。
专家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两具古尸均属湿尸类型,保存条件相同,保存程度也相似。尸体外形虽完整,但已萎缩,皮下组织减少,皮肤出现皱褶,表皮脱落,暴露真皮,皮肤附件消失,皮肤表皮有不同程度的脂肪酸盐沉积。内脏器官外形仍清楚,但明显萎瘪,中空性器官如胃、肠、膀胱壁薄如纸;实质性器官如肝、肾、脾保存较差,仅留丝状结构。骨骼保存完好,这是维持尸体外形的基础。
组织学观察表明,脂肪组织的细胞边界清楚,但部分细胞皱缩,细胞膜破裂;软骨保存较好,陷窝明显,软骨细胞轮廓存在,核隐约可见;软组织中胶原纤维保存较好,这是软组织的支架,也是尸体外形得以保存的更重要的结构。
除了泰州,以前大扬州市辖区内也发现了不少明代古尸体,1956年5月,在扬州市区发现了3具明代古尸。1978年3月,在宝应县泾河乡梁庄曾发现了明代仲兰及其妻了杨氏合葬墓,男尸已腐烂,而女尸保存完好。1990年8月,在靖江马桥乡发现了一座夫妻合葬墓,男尸已腐烂,75岁死去的女尸保存完好
如果推而广之,在南通、南京、高淳、上海等地都曾发现了保存很好的古尸。如1956年2月,在南通郊区诸淮乡,修公路时发现了3具明代古,其中名叫顾能的古尸须子都好好的,关节都能动。在江苏金坛还曾发现了宋代保存完好的古尸。
如果再往以前推,古尸不腐的例子就更多了。特别是在中国古代盗墓史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如我在《中国人盗墓史》一书中提到了汉长沙王吴芮、葬在今南京朝天宫附近的东晋光禄大夫卞壶,他们的墓被盗墓贼挖开后,都发现尸体不腐,栩栩如生,卞壶的更是活见鬼,还长出了尺把长的指甲。
4
泰州及江南地区地势低洼,地下水位很高,不像出土古尸较多的新疆气候干燥,是沙漠,而是很湿润,按理说不便于尸体保存。为何这些新近发现的古尸为何能够保存下来?是不是采取了注入水银什么的防腐手段?分析后认为,并不是因为下葬时保存措施好,也没有什么特殊的防腐剂。可能正因为墓地地势低洼,导致地下水渗入棺中,与棺材中的物质混合,形成了一种可防腐的特殊液体。
从考古发掘时所见可以看到,几乎所有不腐古尸,地下水已渗入棺内,尸体完全浸泡在棺液中。如徐藩夫妻墓,棺液呈咖啡色,具芳香味,这棺液可能起了主要的保护作用,棺液肯定不是下葬时有意注入的,而是地下水渗人棺内,与棺内的物质混合形成的。再说,南通顾能夫妻墓,里面也有大量的棺液,也有一股浓郁的香气。这种含有香气味的液体,经研究,具有较好的杀菌防腐效果。这一推测,在国外古尸研究中也有发现,如埃及木伊中,便有一种特殊的香料。
古尸不腐研究又有发现,不论是干尸,还是温尸,如果人死后在棺中2个月内不腐烂,以盯以环境、温度条件变化不是太大,就能保持长久不腐。如果希望尸体不腐,人死后,还要对尸体立即作出低温、入殓等早期防腐处理。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