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及成因
摘要:当代的大学生是被社会冠以90后名称的新一代大学生,代表着年轻的一代,外界对他们都有这么一种认识,就是他们生活在优越的条件下,接受来自各方向的文化,他们的道德取向被认为和其他几代人有鲜明的对比。因此,他们生活学习中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都困扰了大学生的成长。本文就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做简要的分析并对其成因做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思想道德 现状 成因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基本状况 (一)政治素养方面
当前大学生政治思想总体说来比较健康,政治评价也很积极,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基本问题有着一致的认同。关心国内外大事,政治视野开阔;关注国家大政方针,对我国未来政治局势、经济形势充满信心;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大学生对政治问题、重大政治事情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都能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明确意识到了国家政治环境对自己成才的重要性。学生们对政治生活中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如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社会腐败现象、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社会治安问题以及国企改革与发展问题都比较关心。他们在其实践中已经普遍感受到了祖国的发展与进步,政治心态日趋成熟。政治鉴别力进一步得到增强,并能从国家利益大局出发看待国际关系,逐步认清了西方民主自由和人权以及各种破坏祖国安全统一的思潮和势力的本质。
(二)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方面
这一方面体现在大学生应具有的基础文明上,包括遵守公共秩序、明礼诚信、培养公民意识与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等。总体道德水平较高,对于奉献及助人为乐等高尚品德有较强的认同感,处理实际问题时方式更为灵活;基本道德观念初步形成并日益稳定,道德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同时部分呈现出功利主义的特点;社会亲和力及认同感加强,同时道德评价方面广泛存在双重标准;社会竞争以及危机意识加强,充分理解竞争的内涵并且参与到其中去;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虽然有现实因素存在,基本上仍呈现理想化的状态。
大学生基本接受并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与道德原则,并能站在社会的高度来认识与理解发展市场经济和建设精神文明的关系。当前,大学生一方面对以竞争与协作共生共存为特点的市场经济道德要求是比较推崇的;另一方面,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有了更客观更全面的认识。
(三)个人道德素质方面
个人道德素质包括道德价值取向、道德认知、心理素质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大学生的自我评价趋于客观全面,同时存在不稳定性和自我矛盾的一方面;大多数大学生心理素质日趋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较强,面对日益增强的社会压力能够以较为成熟健康的心态应对,同时存在部分消极态度;在少数大学生中心理问题仍然存在,有极少部分非常严重。他们学习欲望强烈,学习手段现代化,学习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同时,学习的目的性多样化,显现出较为浓厚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自我定位较为客观全面,就业的观念更新较快,择业面拓宽,就业意识更加务实。
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变化有以下特点:
1、兼容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社会政策对个人利益的承认和肯定,青年学生开始追求进取务实,协调并重的价值选择,表现出明显的兼容性。
2、主体性。不少青年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3、多样性。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群体取向的多样性。青年学生对成材的设计是多视角、多方位的。
4、时代性。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公平、效率、竞争、自立的时代特征。
5、不稳定性。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判断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处于不稳定状态,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有很强的可塑性。
6、矛盾性。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利益分配的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意识认知水平偏低
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够坚定,缺乏信仰、信心与信念。在政治取向上存在一些功利性倾向。部分学生一面把政治看作是自己成长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又不想参与政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功利倾向较明显。
(二)价值观倾向利益化
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实际利益,并把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奉献统一起来,对奉献与索取统一的要求更为实际。
(三)公德践行能力较弱
现代大学生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但公德践行能力弱,对道德行为的要求和监督还不严格,自理自立能力差,依赖思想严重,劳动观念淡薄,劳动能力差。
(四)理想信念不坚定
有些大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和信念,认为接受高等教育也不一定有好的出路,老实安分的读书没有前途,所以出现厌学甚至逃避学习的行为。
(五)传统美德认同度滑坡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些学生认为“助人为乐已经过时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了”,尤其是许多家境富裕者出手阔绰,生活作风不佳。
(六) 自由散漫思想严重
当代大学生中还普遍存在着自由散漫的不良风气。上课时随意说话,迟到早退甚至旷课。这些现象的产生和蔓延,发人深思。
(七)网络的负面影响较大
当代大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网络等新闻媒体,在网络普及的校园生活中,大学生接受着飞速更新的思想、知识的冲击与感染。
三、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成因分析
大学生思想道德变化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从客观上讲造成的原因有: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道德的复杂状况,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了强烈的辐射作用。
(二)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疲软,针对性不强,学生道德观念淡薄而含糊。
(三)家长长期过分溺爱,使当前部分大学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挫折经受能力和吃苦精神欠缺。
(四)就业体制不完善及观念的落后,阻塞着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侵蚀着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结语
从以上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的分析与探讨,不难看出现阶段的大学生这一社会群体在思想道德方面总体上还是比较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但仍不乏各种各样、形形色色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人格的完善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这一问题必须要引起高校的普遍关注与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进行改进与完善,否则,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人才的目标将很难实现。
参考文献:
[1]马怡.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J].北方经贸,2003,(3).
[2]刘晓明,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