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纲要一
《论语•论道德》
本节共选录五章,第一章是曾子以忠恕来阐释孔子“一以贯之”之道;第二章是孔子叙述人类道德善性的普遍性;后三章谈巧言、道听途说、乡愿,都是人类行为中的似是而非者。除了勉人向善之外,还告诫人不可为了保护自己而伤善害德。
“道”是最高的理想或方法,因此它的内涵比较复杂。孔子心中最高的道是“仁”,而“忠恕”是通向仁道最基本可行的门径。“忠”是尽自己的全部能力,“恕”是推己之心来对人。(朱熹《论语集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仁”是至高之德,不易晓解,而“忠恕”之道是学习者当下的工夫,人人可以尽力。因此曾子以“忠恕”之道来解释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应该是很适切的。
《论语卷•论仁爱》
本节共选录十四章。仁是孔门哲学中最高的德行,整部《论语》共有五十九章提到“仁”字、共用了一百零九个“仁”字,但是并没有一章很明确的为“仁”下定义。因为仁是诸德圆融的最高境界,而每一个人的才性气质不同,成德的方向也不一样,所以孔子只是很具体地从各种角度开示人应如何行仁。相反地,学者也可以由孔子的开示去揣摩“仁”是什么。
以下各章都是孔子有关仁德及行仁的阐述,排列上并不依论语原来的篇章次序,而以弟子问仁的形式开其端,逐步引出孔子对仁的开示。章与章之间,若义理有所关联的,则予以联类。如前四章,都谈到行仁须恭敬合礼,克制自己,尊重别人;五、六章提到仁者
须谨慎言行;七、八章有为仁由己,不骛高远的含意;九、十章强调交友、环境对培养仁德的重要;十一、十二章鼓励勇于行仁;十三章从反面立论,说明不仁者的困顿;最后一章则畅言立志行仁,即能无恶,以凸显行仁是不假外求的道德自觉活动。
《论语》学习提纲二
一、论孝
本单元共选录九章。
百善以孝为先,孝为行仁的根本之道,因此首先以《学而》篇第二章有子的话发端。《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身体、四肢、头发、皮肤,是父母生下我们而有的,所以不敢毁伤它,注意保护它,这是孝道的开端。)因此后列《泰伯》篇第三章,说明曾子爱惜身体发肤,以克尽孝道之义。接着是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等弟子问孝各章,以见孔子论“事亲之义”在于“不辱其亲”、“不辱其身”、“敬亲”、“爱亲”、“微言劝谏”。至于《里仁》篇的“父母之年,不可不知”,《学而》篇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则是针对年岁较长的为人子女者来说的。
一、论友
本单元共选录四章。儒家论交友之道,首重“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因此,先以曾子之言总提纲领。继而论列三益之友、三损之友,以见慎择益友,才足以辅仁成德。列次《颜渊》篇“忠告善道”之义,与“四海之内皆兄弟”之义,阐论友道宽弘之旨。
《论语》谈的最多的是如何交友
我们亦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首先就是要讲究诚信
“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都是我们对诚信品德的高度评价。
“人无信不立”,诚信可谓一个人行走于社会的明信片
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
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
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者哉?”(2
22)即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他说:“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8•16)即“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表面上诚恳而不守信用,我真不知道有的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他说:“言必信,行必果
”(13•20)总之,孔子对不讲究信义的道德品德,十分反感。
这是因为,这种品德不符合中庸的基础原则,也不符合儒家一贯提倡的“温、良、恭、俭、让”和“仁、义、礼、智、信”的请求。
他在与学生们一同谈论各自的理想时,说自己的理想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26)即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心。
孔子不仅以诚信的态度交友,而且把以诚待朋友与得到朋友的信任当作交友的一个很高的境界去寻求。
信不仅是孔子遵守的交友原则,而且是他教授学生的重要功课之一,《论语》中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7•25)这里:文即文献、古籍等
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
尽己之谓忠,也就是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
以实之谓信,即诚实
孔子认为,只有书本知识和实践运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看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
孔子的学生对此也深信不疑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4)。
在这里“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
其内容是诚实不欺,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现说真话,说话算数
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础
曾子用“信”来检点请求自己,每日检查,简直是近乎苛刻了
有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1•13)即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干履行。
有子不仅重“信”,而且对信的性质进行了阐明,即必须符合“礼”的请求。
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7)即一个人能够重视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来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
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必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子夏把“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与看待女性、父母、君主(他这一说涉及到了传统五伦中的四伦)相提并论,体现了他对信的器重;他对一个人人品的评价不是看其是否“学”(类似现在的受教导),而是看他的实际举动。
一个人只要能做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就是没有受到专门的教导,他认为也是非常优良的。
(二)
交友要实践道义
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是西方人的观点。
我们中国人是主意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的
因此也就有了所谓“拉钩”、“结拜”、“盟誓”等等仪式,有了“路遥知马力,日久间人心”的警示,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后也”(9•28)自然也是可以用来夸奖仁义之友的崇高品德了。
孔子特别推重齐国晏婴的为人,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5•17)盼望他的学生向晏婴学习,做到与人来往“善而且“久”,互敬互爱,成为有道德的人。
孔子对朋友是慷慨无私的
一次他的朋友逝世了,其家人无力安葬,他就义不容辞的承担了安葬朋友的责任。
《论语》中记载说:“朋友逝世,无所归,曰:‘于我殡!’”(10
22)瞧,何其果断!他心怀坦诚,对别人毫无隐瞒,他曾对他的学生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7•24)也就是:学生们,你们认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
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
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他甚至提出“当仁,不让于师
”(15•36)的观点
须知孔子与他的学生并不像现在的师生组合,他早期的门下大多与他年纪相仿,比如,秦商小他四岁,颜渊的父亲颜无徭小他六岁,冉耕小八岁,子路小十岁。
因此,与其说是师生,还不如说是由一群志同道合的热情青年组成的社团更适当呢。
到他晚年,他与学生年纪又差距很大,比如他大子张四十八岁,大曾子四十六岁,大子游四十五岁。
大子夏四十四岁,大有子四十三岁,大颜回三十岁
这时的孔子与他的学生既是师生又是忘年交的朋友了
他的这些学生也同样是主意以义交友的
子路随孔子归鲁后,先在季氏门下做官,后来又担负卫国执政大夫孔悝的邑宰。
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卫国产生内乱,子路闻讯后,本来可一走了之,但他不听同学高柴的劝告,只身赶来救孔悝。
成果被乱军剁为肉酱,逝世前仍牢记孔子教导的“君子逝世而冠不免”,系好冠缨(帽子的带子)才就义。
这就是著名的“结缨而逝世”的故事
孔子听闻卫国内乱,曾断言“子路必逝世,而高柴则返”
后来得知子路被剁为肉酱,大恸,吩咐下人倒掉所爱吃的肉酱
前文提到孔子与学生各言其志一事,其中子路就说:“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5•26)也就是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应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曾子夸奖“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8•6)的人是君子
即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逝世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
这样的人自然是合格的朋友了
曾参在60岁时,与子夏、段干木设教于西河
子夏的儿子不幸病逝世了,子夏非常悲伤,眼睛都哭瞎了
曾参听说后,赶忙前去看望
子夏哭,曾参也哭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一次被围困于陈国和蔡国之间,七天没有食物了
子贡就找机会突围,而且用私房钱买得一石米(石是古代计量单位,约相当现在130-150斤)供大家食用。
子贡是富商,不仅承担了孔子晚年全部的生活费用,而且在厚葬孔子之后给他守孝长
达六年之久。
(三)
要控制好交友的度
在人伦关系中,“朋友”一伦是最松驰的一种
朋友之间讲究一个“信”字,这是维系双方关系的纽带
但实际生活中能够做到心心相印无话不谈的人毕竟寥寥无几,更何况有“距离产生美”这一说法呢。
因此,保持朋友之间的距离也就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交际技巧
那么,孔子自己是如何控制与朋友来往的度的呢
首先,他是欢迎朋友给他指出毛病的
《论语》中记载有这样一件事: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懂得礼。
”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对孔子的学生巫马其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做夫人,称她为吴孟子。
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
孔子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7•31)即我真是荣幸
如果有错,人家必定会让我知道
其次,他看待朋友的毛病采用的态度首先是指出,不听则罢
《论语》中记有这样一件事:原壤是孔子的旧友,他母亲逝世了,他还大声歌颂,孔子认为这是大逆不道。
有一次,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候孔子
孔子就骂他:“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逝世,是为贼
”(14•43)并且“以杖叩其胫”
即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绩,老而不逝世,真是害人虫。
”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在他的学生子贡问他如何交友时,他还说过这样的话:“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12•23)看待朋友的毛病,当然要坦诚布公的开导他,推心置腹的讲明利
害关系,但他保持不听,也就作罢。
如果别人不听,你一再劝告,要么令对方为难,伤了和睦;要么令自己为难,自取其辱;最终还是要伤和睦。
所以“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应是交友的一个基础准则
实际上,孔子的意思要比这崇高的多,因为他主意这样处理与朋友之间的关系,是出于对别人作为主体的一种承认和尊重。
也就是说他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而不单是从掩护自己尊严的角度上说的。
孔子的学生子游也曾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4•26)这里的“朋友数”所指的情况大概就是认为关系密切,便凡事唠唠叨叨,无所不管,甚至自作主意,越俎代庖,完整疏忽了朋友作为一个的人应当享有的决断权。
倘长久不知觉悟,必定引起朋友的反感,自然就会被疏远了
同时,如子贡所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9•21)朋友也未必就不能自己去创造并纠正毛病
所以,作为朋友也要有耐心,要给朋友以认识毛病、纠正毛病的机会,;何必为一己之见,而伤了朋友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友谊呢?。
再次,朋友有优点,他就努力让朋友的优点得到充分的展现
《论语》中写道“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7•32)即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必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孔子说:“君子之美,不之恶
小人反是
”(12•16)“之美,不之恶”贯穿了儒家一贯的思想主意,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力。
第三,他看待朋友必定依礼而行
从孔子所控制的交友的标准不难看出,他的出发点依然是他所奉行的“忠恕”二字。
即在成全朋友的同时完善自己
比如,颜渊逝世了,其父颜无徭盼望孔子买掉自己的车子给颜渊做一副椁,孔子虽然
苦楚得逝世去活来,但因自己曾经做过大夫不能没有车,还是拒绝了他。
《论语》是这样记载的:
颜渊逝世,颜路请子之车认为之椁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鲤也逝世,有棺而无椁
吾不徒行认为之椁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11•8)即颜渊逝世了,(他的父亲)颜路恳求孔子卖掉车子,给颜渊买个外椁。
孔子说:“(虽然颜渊和鲤)一个有才一个无才,但各自都是自己的儿子。
孔鲤逝世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
我没有卖掉自己的车子步行而给他买椁
因为我还追随在大夫之后,是不可以步行的
《论语》还记载这样一件事:“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10•23)即朋友馈赠物品,即使是车马,不是祭肉,(孔子在吸收时)也是不拜的。
孔子对朋友一向是尊重的,但这种尊重是建立在礼仪道德基础上的
他绝不因朋友之馈的多少贵贱而转变看待朋友的规格
孔子把祭肉看得比车马还重要,这是因为祭肉关系到“孝”的问题
用肉祭祀祖先之后,这块肉就不仅仅是一块可以食用的东西了,而是对祖先尽孝的一个载体。
他这样做不只避免自己的行动违背“礼”的请求,同时也不至于置朋友于非礼之中。
交友,是人生必有的运动之一;朋友,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相伴者
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从日常生活琐事,到、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全球化大事,从同学、同事、高低级,到街坊邻居抑或萍水相逢者,无不充满着人与人之间的来往,虽然这所有来往并非都可以纳入朋友之列,但可以确定的是,一个不擅长交际的人是很难把工作做得更好的。
因此,我们必须器重交友,学习交友,郑重交友
在这方面,我们的前人有许多巨大的箴言和令人心生敬意的举动
特别是孔子的“忠恕”思想,应当永远成为我们交友运动的指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