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普洱茶茶褐素研究进展

2024-08-06 来源:客趣旅游网
第25卷第6期 2011年l1月 天津化工 Vol_25 No.6 NOV.201 1 Tianjin Chemical Industry ・专论与综述・ 普洱茶茶褐素研究进展 邵春甫 ,贾黎晖 ,李长文 ,魏纪平 ,刘顺航 (1.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410;2.云南天士力生物茶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思茅 665000) 摘要:随着普洱荼的保健功能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研究人员也逐渐对普洱茶的保健机理及其 保健成分产生了兴趣。目前的研究表明,作为普洱茶汤中的主要成分之一,茶褐素的功效尤为重要。 然而茶褐素的结构过于复杂,对其成分以及化学结构的研究一直难以取得突破。如何利用现有各 种手段揭示茶褐素的内在本质,成为了摆在众多茶叶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关键词:保健功能;茶褐素;成分;化学结构 doi:10.3969/j.issn.1008-1267.2011.06.001 中图分类号:¥5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1267(201 1)06—0001—04 普洱茶中主要功能活性来源于茶多酚以及茶色 研人员针对茶褐素的提取工艺做了正交实验研究。 吕虎[5]于1999年提出在提取过程中控制工作液pH 素。其中茶多酚为一类稠环芳香烃,以儿茶素为代 表。茶色素可以分为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对于 茶黄素的结构以及功能的研究,目前文献报道很多_1l, 但对于另两种茶色素,尤其是普洱茶汤中含量最高 在9.0,提取温度80℃和提取时间3 h,茶褐素产率 为21.31%。李连喜[6]于2005年则提出最佳料液比 的茶褐素,研究工作仍然处于初步阶段[21。 我国对茶褐素的探索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80 年代初(当时的研究对象尚多为红茶中的茶褐素), 为3:125,提取温度100℃,正丁醇萃取后用氯仿和 乙酸乙酯洗脱咖啡碱、茶黄素和茶红素,再利用超滤 膜分离不同分子量级的茶褐素,但未提及具体产率。 秦谊[71等提出最佳工艺应为料液比1:15,提取温度 83℃,提取时间为20 h,提取3次,平均产率为16. 86%。而易恋【8】等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其研究 表明在同时进行的茶多酚和茶褐素的提取实验中,采 用料液比1:25,提取温度100℃,一次提取60min的 当时的科研工作受到人们认知程度和经济、设备条 件制约,仅限于上述三种茶色素的发酵机理、定量分 析及其对汤色、品质的影响等几个方面『3.41,而对其保 健功能无所涉及。在世纪之交,随着人们思维方式的 不断进步,以及各种先进仪器的引进,对茶褐素的研 究步伐得到了加快,在很多研究方向上均取得了长 足进步。本文就茶褐素的提取工艺、理化性质、检测 方法、成分分析以及功能探究几个方面综述目前国 内研究工作者的研究进展情况。 组合可达到最佳提取效果,提取率可达93.15%(需 注意的是此处作者亦未提及“产率”,而是“提取率”, 两者的计算依据不同——笔者注)。值得注意的是后 两者提出的工艺参数相对比较接近。 除了萃取分离技术之外,目前又有科研人员提 出采用合成的方法制取茶褐素,例如李连喜嗍采用 1茶褐素提取工艺 作为茶褐素研究工作的第一步,提取工作显得 至关重要,但国内尚无标准化的茶褐素提取操作流 程。 茶多酚(儿茶素)与多酚氧化酶反应的方法制茶褐 素,在38℃、pH=5.5环境中氧化200 min,经乙酸 乙酯萃取、浓缩之后在pH=l1环境中继续氧化2O h,最后经喷干得茶褐素。而陈小强【9J等采用茶多酚 与小苏打溶液超声共热的方法也制得了茶褐素干粉 茶褐素目前较为公认的定义为不溶于氯仿、乙 酸乙酯以及正丁醇的一类褐色色素,故而基于浸提、 萃取的茶褐素提取工艺为目前的主导方法,只是因 研究人员的实践经验不同而在提取次数、温度、时间 并已取得专利。此两种方法为我们制备茶褐素提供 收稿日期:201l~O5—25 以及料液比等工艺参数方面略有不同。目前已有科 作者简介:邵春甫(1984一),男,硕士,工程师,从事普洱茶鉴定以及 分析工作。 2 天津化工 2011年l1月 了一个新颖的思路,十分值得相关的科研人员关注。 2茶褐素检测方法 最早为茶色素的定量分析提供理论依据的是 Roberts E.A.H.于1961年提出的一种用于定量测定 红茶茶黄素的紫外分光光度法[10-13】,该方法于1969 年被Casson C.B.等 51改良后用以定量测定茶红 素。Roberts法在国内的早期应用是在1981年由程 启坤改良提出的系统分析法【161,并被正式应用于定 量测定茶褐素。但Roberts法重复性较差进而引起 检测误差大这一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改善,更有文 献报道Roberts系列方法在测定国外大叶种茶的茶 黄素方面虽然表现尚可,但并不适合推广至国内小 叶种茶或其他茶种(例如普洱茶)的茶色素检测当中 i1 7l,即该法的应用本身存在较大局限性,为此许多研 究人员纷纷转而尝试其他检测手段。 Hilton J.P.于1973年提出一种快速且重现性 好于Robe,s法的Flavognost法用于茶黄素的检测, Tadakazu Takeo也于同年提出LH一20柱层析法, Whitehead D。L.于1992年提出一种利用C18吸附 柱的Whitehead—Temple法r】8],但上述三法随后皆因 自身存在一定缺陷而并未被大范围推广使用,也没 有被引入茶褐素的检验工作中,因此,基于紫外分光 光度法的Robeas法及其改良方法被沿用至今。 此后Bailey R.G.【l91,Opie S.C.等[2ol在1990年前 后将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引入了茶色素的检 测工作中,并快速、准确地测定了茶黄素。李大祥等『21221 曾报道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斯里兰卡红碎茶中 的茶黄素,又利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鲜叶、绿 茶、乌龙茶和红茶中的茶黄素,体现出了HPLC对传 统Roberts法的优势,或许可以经过一定的改良后 推广到茶褐素的检测工作来。 3茶褐素理化性质及其光谱学性质 茶褐素可溶于水,不溶于氯仿、乙醇、正丁醇、乙 酸乙酯等溶剂。其不同浓度水溶液pH变化并不大, 均值在6.29rn,呈弱酸性。茶褐素在强酸条件下表现 出不稳定』生,出现变色、沉淀等现象,而在强碱性条件 下出现溶液颜色加深、逐渐转变为深褐色的现象[231, 该文献作者提出这一现象可能是由多酚转化、蛋白 质变性所致。其对H20 表现稳定,而对Vc和 NazSO 表现不稳定,即体现出明显氧化性。 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方面,多数文献报道茶 褐素水溶液在380nm处有强吸收峰【,一11,13,16],亦有报 道茶褐素一80%乙醇溶液在330 Fin和380 nm处有 两个明显吸收峰[321。目前尚有科研人员发现茶褐 素一80%乙醇溶液在272 nm左右有一明显吸收峰[51, 三者说法有明显差异,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实验加以 确认。 相比之下,茶褐素的中红外光谱图(KBr压片)在 各文献中较为相似(图1) ,均显示出3400cm-1左右 的强 —-H伸缩振动峰,2934处的亚甲基(—cH广)伸 缩振动峰,1700 cm 处的羧基c一0伸缩振动峰, 1290 em 处的羧基c一0伸缩振动峰和1027 cm 处的C_— —C伸缩振动峰,另外1650 cm- ̄,1550 cm-1、 1445 em 左右处的苯环骨架以及762 em~、746 em 两处苯环上的c—c面外弯曲振动峰也比较明显。 瓣 图1茶褐素的中红外光谱图 4茶褐素成分研究概况 茶褐素是来源于多酚类物质、茶黄素、茶红素等 的进一步氧化聚合,由于目前认为茶红素是由分子 量范围在700~40000 Da的色素集团构成,故可推测 茶褐素的分子量应远超过这一范围。本身及其复杂 的结构,使得对其成分研究的进展相对缓慢。 一般认为茶褐素当中含有相当数量的蛋白质、 糖类、酸类物质(包括羧酸基以及酚羟基) ,也可能 含有咖啡因,其红外谱图也支持这一观点,但各种物 质的分离工作因其复杂的结构而显得十分困难。 1961年Vuataz L.等在红茶的茶红素的水解产 物中发现了丙氨酸、精氨酸等14中氨基酸的存在, 这也是人们对茶褐素当中存在蛋白质的猜想的依 据。2000年吕虎等阁利用自动分析仪从茶色素中检 测到并定量分析到15种不同氨基酸,与Vuataz等 的发现大体一致;2009年杨大鹏[251用同样方法测定 了茶褐素当中多糖和蛋白质的含量,并从茶褐素的 水解产物中检测到并定量分析了同样包括丙氨酸和 第25卷第6期 邵春甫等:普洱茶茶褐素研究进展 3 精氨酸等17种不同氨基酸(表1),以上三者的研究 结果十分近似。 表1 三种茶色素中分离出的氨基酸 2007年,李宝才等[261在对比了几种腐植酸与部 分茶色素的已知化学结构以及两者的理化指标和生 物活性后,大胆提出了茶色素中可能含有腐植酸(黄 腐酸)之类物质的假设。此后在2010年,秦谊等 利 用BaC1 和Ca(CH,CO0) 沉淀法成功测定了茶褐素 中的羧酸基(1.975 mmo ̄g)和酚羟基(5.805 mmo ̄g), 说明酚羟基为茶褐素中的主导酸性官能团。 杨大鹏[291用2 mol/L盐酸、90℃、4h水解茶褐素 后使用m(甲苯):m(丙酮):m(甲酸)=3:3:1展开剂 层析,配合使用HPLC以及C—NMR等方法确定了 一种疑似由丙三醇和磷酸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 (图2),这在茶褐素的研究工作中尚属首次,很值得 其他研究人员参考。 OH 0H/o、一人,。\/0H NaO/rNN。0 O ONa 图2一种茶褐素水解物中的可能结构 5茶褐素功能研究概况 目前针对茶褐素本身功能的研究工作并不多 见,相比较而言,对茶色素功能的研究以及对普洱茶 的功能与毒理学研究开展的较为广泛[28-3Ol,目前已 发现普洱茶有较为明显的降压、降脂、降糖、防止动 脉硬化、抗疲劳、抗感冒、抗出血、抗癌、抗肝炎等功 效,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多方猜测茶褐素作为普 洱茶汤中的主要成分之~,上述保健功效必定与茶 褐素有关,但由于对茶褐素自身结构、组成的了解和 认识尚存不足,这一猜测目前还在进一步的研究和 验证当中。 综上所述,目前人们对于茶褐素的组成、结构、 性质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就连现有的茶褐素的定义 也显得模糊不清,其组成成分、化学结构方面更是知 之甚少。所以尽快探明茶褐素的内在本质以及物质 组成,准确测定其中含有的多糖、蛋白、多酚类等物 质种类与含量,对今后研究普洱茶的工作有着极其 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坤波,刘仲华,黄建安,茶黄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叨.食 品科学,2001,22(1 1):104—106. [2]易恋,黄建安,刘仲华.普洱茶多酚与茶褐素研究进展【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12:29—31. [3]萧伟祥,张丽平.红茶中的茶红素和茶褐素 .中国茶叶, 1 983,5(6):5_6. [4]萧伟祥,张丽平,萧瑶珍.红茶汤中茶褐素的研究fJ].茶 叶,1985,1:28—31. [5]吕虎,孔庆友,冷和平,等.茶色素制取及其化学组成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0,2O(4):63—68. [6]李连喜.不同制法普洱茶茶褐素及其在贮存中变化的 研究【D】.西南大学,2005. [7]秦谊,龚加顺,张惠芬,等.普洱茶茶褐素提取工艺及理 化性质的初步研究【J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9,29(5):95 —98. [8]易恋,杨新河,杨泱,等.普洱茶中多酚与茶褐素的提取 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0,31(7):220—222. [9]陈小强,王新超,成浩,等.以茶多酚为原料制备茶褐素的方 法【P】.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2009,CN101696269A. [10]Robe,s E.A.H.,Smith R.F.,Spectrophotometric Measurements of Theaflavins and Theambigins in Black— tea Liquors in Assessment of Quality of Teas[J].Analyst, 1961,86(1019):94-98. [11]谭和平,叶善蓉,陈丽,等.茶叶中色素的测试方法概述 fJ]_中国测试,2009,35(2):78—82. [12]夏涛,高丽萍.红茶色素分离测定方法及其对品质影响 的研究概述『J1_中国茶叶加工,1999,2:42—45. [13]萧伟祥,李纯.红茶色素及其分光光度法『JJ.中国茶叶, 1991.4:24-26. [14]Casson C.B.,et a1.Phenolic Substances of Black Tea: Ultraviolet and 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a[J].J.Sci.Food Agl-iC.,1969,20:464. (下转第11页) 第25卷第6期 李湘萍等:液相色谱在药物残留中的应用研究 [5]Richard L. ̄Per—ake J.,Bjom 0.et 1a.Determination of antibiotic substa- nees in hospital sewage water using solid phase extraction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tnass spectrometry arid group analogue internal stan- 1479--1488. 93.8%;相对标准偏差为4.8%~14.6%。方法可满足 水产品中喹诺酮类药物多残留检测与确证的需要。 曹鹏等㈣采用UPLC/MS/MS法测定动物组织中4种 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定量下限可达1 i ̄g/kg,检 测时间短,且完全满足欧盟4分值确证要求,方法高 效、快捷,可用于此类药物在动物组织中残留量的定 性、定量检测。 [6]Ryoji Yamada,Masaki Kozono,et 1a.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 esidual veterinary drugs in bovine,porcine,nd achicken muscle us- 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electmspray ionization tan— dem mass spectrometry[J】.Biosci.Biotechno1.Biochem.,2006,7O(1): 54—65. 3展望 随着科技进步,液相色谱技术在不断的发展,超 高效液相色谱的出现缩短了检出时间,降低了检测 [7 j US EPA.chlorantraniliproIe:Time-Limited Pesticide Tolerances[J]. Federal Register.2007,72(94):27452—27456. [8]步海燕,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的氯虫酰胺残留量【JJ.光 谱实验室,2008,25(6):1230—1233. [9]张梦军,等.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体外人血浆中盐酸二甲 双胍浓度f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8,24( ̄:534—536. 成本,降低了检出限,同时采用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 也达到降低检出限和检出时间的目的,相信未来液 相色谱在药物残留检测方面的应用会越来越成熟。 参考文献: [1]崔和.来自大菱鲆事件的警示【J].中国水产,2007,2:22—22. [2]陈丽,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敌菌净残留量【J]. 化学工程师,2008,159(12):50—53. [3]孙涛,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敌菌净片的含量[J1.中国兽药 杂志,1998,32(4):25-26. [10]刘华良,等.超高相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性激素『J],江苏预防 医学,2008,19(4):70—71. [1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化妆品规范【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 卫生部,2007:2200—222. [12]赵珊.吴大南,王鹏.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7种性激 素【J】.色谱,2004,22(3):267-269. 【l3]杨方,等.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产品中15种奎诺酮类药 物残留量『J].分析实验室,2008,27(12):27—32. [14]曹鹏,等.UPLC/MS'MS测定动物组织中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 [4]Tomoko n,Tatsuro S.,Yoshiyuki ,et a1.The genotoxicity of diaveridi- ne and trimethoprim【Jj.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Pharmaeelogy, 1997297—306. 留量『J1_检验检疫科学,2008,18(41:48—50. (上接第3页) 定茶黄素的比较研究[J1.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33(1): 87—89. [15]钟萝.茶叶品质理化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9. [23]谭超,郭刚军,李宝才,等.普洱茶茶褐素理化性质与光谱 学性质研究『J1.林产化学与工业,2010,300):53—58. [16]程启坤.红茶色素的系统分析法[J].中国茶叶,1981,1: 17. [24]赵楠,高慧媛,孙博航,等.茶叶的化学成分[J】.沈阳药科 大学学报,2007,24 ̄):21 1-214. [17]夏涛,高丽萍.剖析Robe,s法测定红茶色素fJ].中国茶 叶加工,2000,1:3 1—33. [25]杨大鹏,史文斌,陈一江,等.不同微生物发酵的云南普洱 茶样中茶褐素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J1.林产化学与工 业,2010,30(1):49-52. [18]Whitehead D.L.,Temple C.M..Rapid Method for Meas— uring Thearubigins and Theaflavins in Black Tea Using C18 Sorbent Cartridges.J.Sci.Food A c.,1992,53:41 1— 414. [26]李宝才,龚加顺,张惠芬,等.腐植酸与普洱茶茶色素[J]. 腐植酸 2007,1:19—26. [19]Bailey R.G.,Nursten H.E.,McDowell,I.Use of an HPLC Photodiode—array Detector in the Analysis of a Black Tea [27]秦谊,龚加顺,张惠芬,等.BaC1:和Ca(CH,coo):沉淀法 定量分析普洱茶茶褐素官能团『J1.林产化学与工业, 2010,30(6):107—1 12. Liquor[J].J.Sci.Food Agric.,1990,52:509—525. [20]Opie S.C.,Robertson A.,Clifford M.N..Black Tea Thearub— igins.Their HPLC Separation and Preparation During in— [28]杨大鹏.云南普洱茶茶褐素主要化学成分的分离及结 构鉴定【D].云南农业大学,2006. vitro Oxidation fJ】.J.Sci.Food Agric.,1990,50:547—561. [29]吕虎,华萍,余继红等.茶色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 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24(9):745—749. [30]龚加顺,陈文品,周红杰等.云南普洱茶特征成分的功 能与毒理学评价[J】.茶叶科学,2007,27(3):201—210. [21]李大祥,宛晓春,刘莉华,等.茶色素中茶黄素类的HPLC 定量[J].茶叶科学,2004,24(2):124-128. [22]李大祥,杨荣俊,方世辉,等.Roberts法和RP—HPLC法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