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2.从写景的角度来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品味优美语句在文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3.体会并感受作者对丽江古城的热爱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景观的欣赏感受丽江的美。 教学难点:体会一滴水游丽江的独特视角。 教学方法
多形式读、小组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学生习惯齐读,读前就要进行读书指导,学生可以速读,默读,自主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放歌曲《坐上火车去拉萨》、
师:歌曲是坐着火车去拉萨,今天咱们一起随着一滴水去丽江。 2、放纪录片《走进丽江》。
丽江位于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处,那里风景如画,历史悠久,丽江古城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古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样瑰丽独特的丽江,作者将会用怎样的视角来展现呢?带着这个问题咱们一起走进文本。 二、初读识美句
1、正字音明词义。(查字典,拼读) 检查预习,订正字词。
(开火车的形式检测下列字词音及词语解释。) 易错字音,师要予以更正,并要学生拼读。(见课件) 草甸diàn 矗立chù 苍劲 cāng jìng 擦拭cā shì 矗立:高耸地立着。
苍劲:苍老挺拔(指树木)、老练而苍劲有力(指书法和绘画)。老练:阅历深,经验多,稳重而有办法。
目眩神迷: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依止:依附、依托。
2、配乐自由朗读,找出自己喜欢的美句,并赏析。
(1)放配乐《彩云之韵》,学生自由朗读,找到喜欢的句子,并反馈。
(注意:学生喜欢齐读文,可以纠正这个读文习惯。教师巡视课堂并予以指导。)
师:同学们请听配乐自由朗读课文,找到你喜欢的美句,并批注在文章中。请从词语美、结构美、修辞美、意景美等方面来赏析你认为的美句。 (2)读文过程,师巡视指导、生反馈,师点评。
师:老师在巡视中发现有很多同学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圈点批注法用得很熟练。现在请同学们举手反馈你找到的美句并赏析。 三、精读游美景 1、再读文,找出游踪。
师:结合课后的阅读提示,请同学们再读文章,小组讨论,水经过了哪些地方,在文中找出体现观察点转移的句子。 (1)、学生读文,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水经过了哪些地方。 (2)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学生反馈,师点评。
(注意:学生不一定一次就能找到所有游踪,评价语应该有层次。) 评价:
完整游踪评价语:这个同学已经跟文中的水合为一体了,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呀。 欠缺一点的评语:这位同学是个执著的人,看到了自己喜欢的美景,就难有别的美能入眼了。 有待提高的评语:这位同学是看到这样的美景,心生陶醉,只可意会不想言传,想要同学们自己去领略这丽江的美。)
总结 :玉龙雪山顶上—丽江坝—黑龙潭—玉河—四方街—中河—金沙江。 2、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里。小组讨论反馈.
师:水滴到过的地方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里呢?请跟组员讨论,再跟大家分享。 生讨论,师巡视,也要参与学生讨论。 生反馈,师点评。
师:同学们讨论得非常认真,让老师了不自觉的加入其中,这真是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明确:四方城、四方街
总结:(水滴向往四方城,写出了历史中的四方城,使文章有着厚重的历史感,也写了现代的四方街上的民情风俗。“如纳西族木氏率领筑起的四方街、城中大水车、依山而起的房屋、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银器的小店、玉器店、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等等。)
3、有感情朗读描写四方城和四方街的段落。
师:现在请同学们化身为一滴水,感受一下水到四方城和四方街的心情,试着读一读。 水滴向往四方城这段我们这读出什么语气(第3自然段),
水滴到达四方城后经过四方街时应读出怎样的语气(第10至16自然段)? 生讨论反馈,师点评。
(注意:学生如果在读文中有感情不到的地方,教师要范读,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范读完后,再让学生揣摩、再读。)
明确:第3自然段要读出期盼和憧憬之情,第10至第16自然段要读出水滴到达四方街的兴奋看到四方街景物的新奇之情。
3、分组读文,你在文中找到了哪些美景。 (1)、分组读文。
师:现在将同学们分成两大组,分别读几百年前的四方城和现代的四方街,找找这里写了哪些景观,小组内同桌可以讨论,分享给大家。
(注意,分组一定要分到位,学生读指定的段落,尤其是现代的四方街有多段。) (3)小组讨论,反馈。
师:请同学们反馈在文中有哪些美景让你神往。 评价语: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4)生点评,师点评。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审美能力来点评一下上面同学发现的的美景。是否跟你发现的一样。 四、品读现美水 1、水形象的变化。
师:这滴水可是不寻常的,它可是有来头的一滴水。请大家速读课文,小组讨论,找出文章中水形象变化的句子。 学生反馈,师点评: 评价:
能完全找出的评价语:这位同学不但有发现美的眼睛,还有很强的推理整合能力。 找出一部分的评价语:我相信这位同学要再细心一点,就一定会找得到水变化的句子。 总结:这是一滴历经沧桑的水,它经历了漫长的黑暗与等待。 形态:水→雪→冰→水 时间:几百年前、现代
2、水在去往四方城的路上是不是一帆风顺?这体现水什么样的性格?
师:这滴历经沧桑的水,它带着美好的夙愿去往四方城时,发生了什么?我们可以感受出这水什么样的性格?请大家速读第4至第7自然段,找出合适的句子或词语。 生读文,师巡视。
请同学们反馈,你找到的句子或词语。
总结:跌落落水洞 几百年后 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冒出来
师点评:这滴水带着美好夙愿去往四方城,虽然途中困难重重,但是水滴没有放弃,这样向往美好又锲而不舍的精神令我折服。 明确:积极、乐观。 小结:
水以见证者的身份,见证了繁荣昌盛的古代丽江,又以游客的身份,畅游了悠然恬静的现代丽江,既写丽江美丽的自然景观,又写丽江厚重的历史,还写了富有地域风情的纳西族文化。 五、再读仿经典
1、 从第3、10、13、14、16自然段中喜欢的句子,朗读。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从不同的角度来赏析了文中的一些美句,同学们朗读你找到的美句,和组员们讨论,领悟所表达的情感。
生反馈,鼓励学生读出自己找出的句子,并引导学生自己表达,师从朗读的方法上给予点评。 (注意:时间有限,学生不一定能找到很多,本环节主要是锻炼沉重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教师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明确:第3自然段,“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感受到水的活泼和乐观。
“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笔架山”写出了水去往丽江坝沿途的看到的自然风景。 “后来,我知道……四处流传。”写的是四方城的历史渊源,让丽江一下就有了厚重的历史感。
第10自然段:
“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富有哲理,写出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相映成辉。
第13自然段:最能体现水的独特视角,从桥角下看到的景,又能投身进水壶,落到兰花上,再跳回水壶里。
“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描写的是丽江富有纳西族的民族特色的市井风俗。
“在又一座桥边……正好跳回浇花壶中。”写出了市民与游人的生活悠然而恬静。这水这花,莫不就是苏轼笔下的:“半壕春水一城花”? 第14自然段:
“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四方街美丽夜景中最亮丽的地方。“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正是这样灯火辉煌。 第16自然段:
“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丽江。”丽江最富魅力的便是家家有水户户有花、这份恬静这份悠然。“小桥流水人家”自来是大家所向往的生活。 2、仿写一段或一句。
试用“物”的角度来写一写你的学校或你的家乡。(抓具有特色的事物来写,还要有时间的变迁,运用对比……)
师:歌曲《坐上火车拉萨》里用铁路来表达西藏人民的幸福生活,《一滴水经过丽江》用水的视角来写丽江的美,试用“物”的角度来写一写你的学校或你的家乡,选你喜欢的段落或
句子仿写。
(注意:写作尽量课堂上完成,学生写的时候,教师应当巡视并指导。) 六、课堂小结
文章以第一人称来讲述一滴历经沧桑的水,向往四方城、历尽艰难到达四方城、游历四方街的一段旅程,写出了丽江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辉的人文景观。表达了对丽江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独特的视角:以水的视角(雪山上、河里、壶里)。 特色景物:四方城、纳西族的特色民俗文化等。 七、课外拓展
师:古代游记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名篇佳作众多,而且名家辈出。许多经典作品对中国传统思想、对中国文人的心态有着巨大的影响。比如陶渊明,一篇《桃花源记》,使多少人对那一片“世外桃源”充满神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精神千百年来被奉为中国儒家仁爱之心的深刻写照;王勃,一篇《滕王阁序》,成为骈体文的登峰造极之作,千古传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苏轼一篇《前赤壁赋》,不仅使黄州这个小城名闻史册,成为旅游胜地,而且文人骚客每每落寞之时,总要反复诵读,以释放心中官场羁旅的无限愁怀;张岱,一篇《湖心亭看雪》,不仅反映了晚明文人生活的微妙情趣,也成为文人赋闲生活的浮华若梦…… 课外阅读文:
《桃花源记》——陶渊明 《岳阳楼记》——范仲淹 《滕王阁序》——王勃 《前赤壁赋》——苏轼 《湖心亭看雪》——张岱 八、板书设计 20、一滴水经过丽江 阿来
四方城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 风景美 历经沧桑 (见证历史)
水 四方街(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市井风俗) 民俗美 (游历现代)
积极乐观 向往四方城,克服困难,最终游历四方街 情感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