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模式(PBL)的建构与应用
作者:雷晓天 柴静 朱雨婷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31期
摘 要: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近年兴起的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介绍 PBL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并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比较,进而以某高校《劳动政策》课程为例,深入分析问题式教学模式在社会科学课程中的建构方式与实施步骤。通过对教学成果的比较分析,PBL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教学满意度。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模式 劳动政策应用
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需求日渐脱节。教学方式单一,机械复制式的知识传授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创新的现象屡见不鲜。为改善这一状况,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近年兴起的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一直以来,这种起源于医学教育,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教学模式是否适用于社会科学专业学生的教育与培养,存在大量讨论。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与劳动关系专业的学生而言,国内外的劳工政策是必需的知识储备,而将这种知识储备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将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运用在实际的劳动关系实践活动中,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成果置于复杂的现实环境中。因此,对该教学模式在劳动政策课程中的设计、应用与效果评价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问题式教学模式(PBL)概述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起源于医学教育,近年来逐渐被引入到基础教育中。它源于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医学院和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医学院进行的教学改革,要求新生从入学起即进入医疗真实情境中学习。之后,越来越多的欧美大学在医学、护理、工程学、建筑学、公共政策等专业教育领域引入该教学模式。
对于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定义还未形成统一意见,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该模式进行界定。Barrows和 Tamblyn在 1980年将问题式教学界定为,在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Finkle和 Torp指出,问题式学习是通过将学习者置于积极的问题解决者的角色,并在探究反映现实世界中结构不良的问题的过程中,发展问题解决策略和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Antonietti认为,问题式学习是将学习“抛锚”(anchor)于具体问题之中的一种情境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Savery认为,问题式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方式,在这种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式中,学习者“从事研究,整合理论和实践,并把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开发一个针对特定问题的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众多教育机构采纳与推广的同时,该教学模式也得到了不断的补充、发展与完善。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与理论的不断成熟,问题式教学模式(PBL)已经发展为一种把学生置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鼓励学生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对问题进行有组织的、深入的探究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
二、问题式教学模式(PBL)的理论基础
问题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诞生于 20世纪 60年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通过对知识的主动选择与累积而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不是通过接受与积累他人的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是主动的建构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知识建构的过程更强调情境性,学习应发生于真实的学习任务或场景中,只有在具体的、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进行学习,学生才有机会在实际遇到问题时去运用已经掌握到的学习知识与解决方法。
建构主义有一套教学原则可以用来指导问题式的教学实践。例如把每一个学习活动依托在任务或问题上,在面对学习任务与学习问题时帮助学生,设计真实性高的任务与问题,允许学生掌控决断问题的过程,设计的学习环境能够刺激并强化学生的质疑精神,为学生提供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
三、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比较优势
现有的大量研究均证实 PBL教学模式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更注重概念化学习,更频繁地使用课本和接纳课本,使学生学习更为积极,满意度更高。采用问题式学习模式的学生比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授的学生,更能持久地保持知识,还能够更好地把知识和概念迁移到新的问题中。2004年的实验结果显示了问题式教学对于记忆性知识的学习并无明显优势,但对于理解与应用性的知识掌握则有较大的益处。此外,问题式教学还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产生影响。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将 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综合对比(见表1)。 四、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以《劳动政策》课程为例 (一)课程教学的目标
《劳动政策》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与劳动关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宏观性、系统性和应用性,学习内容主要围绕与劳动者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政策和法规,还包括有关部门制定的社会背景以及具体实施和应用效果。引入问题式教学模式(PBL)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认知技能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从整合的、可用的、灵活的知识基础出发,准确、有效、创造性地进行推理分析,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参与热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课程组织与设计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将学生置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鼓励学生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对问题进行有组织的、深入的探究而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课程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劳动政策》课程的教学组织将学习过程划分为识别劳动问题、政策制定过程分析和政策评估三个阶段,分别设定阶段目标。在识别劳动问题阶段,要求学生能够从社会想象中识别出劳动问题,找到劳动政策的源头,并分析劳动问题的基本成因;在政策制定过程分析阶段,要求学生能够分析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因果变量,并分析不同政策行动者在政策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在政策评估阶段,则是要求学生掌握社会政策与劳动政策的价值评价方法并能对不同领域的劳动政策进行评价。 1.设置中心问题
设置一个有效的中心问题是教学中课程设计的重点所在。根据现实需要和专业特点,《劳动政策》课程针对“劳务派遣新规”“民工荒”与“春风行动”“两个普遍”与“彩虹计划”“推迟退休年龄之争”“罢工事件与处理”等等社会热点与专业难点问题设计核心情境,创造性设计各种符合真实性、复杂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利用图书、网络等资源条件,查阅各式各样、方方面面的信息,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答案。 2.自主与团队合作学习、分析问题
在这一阶段,教师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分组学习。从上面设定的劳动政策问题情境中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主题。一般每小组4至5人,要求每个小组推选出自己的组长,合理分工,相互合作。鼓励小组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展开小组讨论,并认真记录每次任务中各成员的贡献,归纳和分享不同的思考角度和观点。起初,小组内学生的观念与想法容易出现分歧与碰撞,随着思想的充分交流,各成员意见逐步协调,通过分享,促进分歧与冲突获得妥善解决,昀后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 3.亲身参与解决问题
从劳动政策所针对的劳动问题出发,结合社会现实,深入剖析问题根源,进而找到有效回应劳动问题的劳动政策。在这阶段,教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资源,让学生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与分析整合成一个有机连贯的整体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各小组的课堂演示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借助文字、视频、图片、PPT等形式,通过节目改编、角色表演、情境模拟等方法,使学生成为自己所选择问题的专家。 4.评价和完善问题的解决方案
对问题解决方案的评价结合了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三种方式。首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对本组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自身问题,反思总结;随后,各小组之间展开互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提出意见与建议;昀后,由教师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给予总评,同时对学生遗漏知识点进行补充。此外,教师和学生同时对 PBL教学模式进行经验总结、规律提炼。 (三)实施效果评价
为了验证 PBL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笔者选择两个教学班进行了教学改革实验。将两个班级分别设置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教学班级学生年级相同、专业相同、教学时数相同、班级学生容量相当。对照组实施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 PBL教学模式。通过对两组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对比,笔者发现实验组班级在自评、互评及教师综合评定成绩上均高于对照组。通过观察,采用 PBL教学模式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明显提升。大量学生表示自己在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路径并发现自身的不足。 五、总结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BL)强调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对于僵化的、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PBL更符合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创建自主学习情境,促进学生通过合作主动构建知识,解释知识的内在联系,探索知识的发展过程,从而学会主动发现、探讨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连莲.国外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述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2]高晓雁.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施.中国高等教育,2008(24). [3]唐晓雯,任艳荣.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教学研究,2006.1. [4]丁慧贤.问题探索研究——创造教学法的探究与实践.中国高教研究,2003(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