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TCPIP协议:OSI七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的对比

2021-03-08 来源:客趣旅游网
TCPIP协议:OSI七层模型、TCPIP四层模型的对⽐

1. OSI七层和TCP/IP四层的关系

1.1 OSI引⼊了服务、接⼝、协议、分层的概念,TCP/IP借鉴了OSI的这些概念建⽴TCP/IP模型。

1.2 OSI先有模型,后有协议,先有标准,后进⾏实践;⽽TCP/IP则相反,先有协议和应⽤再提出了模型,且是参照的OSI模型。1.3 OSI是⼀种理论下的模型,⽽TCP/IP已被⼴泛使⽤,成为⽹络互联事实上的标准。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UDP:user data protocol ⽤户数据报协议

OSI七层⽹络模型TCP/IP四层概念模型 对应⽹络协议应⽤层(Application)HTTP、TFTP, FTP, NFS, WAIS、SMTP表⽰层(Presentation)应⽤层Telnet, Rlogin, SNMP, Gopher会话层(Session)SMTP, DNS传输层(Transport)传输层TCP, UDP⽹络层(Network)⽹络层IP, ICMP, ARP, RARP, AKP, UUCP数据链路层(Data Link)FDDI, Ethernet, Arpanet, PDN, SLIP, PPP数据链路层物理层(Physical)IEEE 802.1A, IEEE 802.2到IEEE 802.11 具体如下图所⽰。

2. OSI七层协议模型

2.1 七层结构记忆⽅法:应、表、会、传、⽹、数、物

2.2 应⽤层协议需要掌握的是: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SMTP(simple mail transferrotocol)、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IMAP4(Internet mail access protocol)

2.3 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传输过程

如上图所⽰,在OSI参考模型中,当⼀台主机需要传送⽤户的数据(DATA)时,经历的过程如下:

(1)(DATA)数据⾸先通过应⽤层的接⼝进⼊应⽤层。在应⽤层,⽤户数据被加上应⽤层的报头(Application Header,AH),形成应⽤层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然后被递交到下⼀层-表⽰层。

(2)表⽰层并不\"关⼼\"上层-应⽤层的数据格式⽽是把整个应⽤层递交的数据包看成是⼀个整体进⾏封装,即加上表⽰层的报头(Presentation Header,PH)。然后,递交到下层-会话层。  

(3)同样,会话层、传输层、⽹络层、数据链路层也都要分别给上层递交下来的数据加上⾃⼰的报头。它们是: 会话层报头(Session Header,SH)、 传输层报头(Transport Header,TH)、 ⽹络层报头(Network Header,NH)、 数据链路层报头(Data link Header,DH)。

其中,数据链路层还要给⽹络层递交的数据加上数据链路层报尾(Data link Termination,DT)形成最终的⼀帧数据。  

(4)当⼀帧数据通过物理层传送到⽬标主机的物理层时,该主机的物理层把它递交到上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去掉数据帧的帧头部DH和尾部DT(同时还进⾏数据校验)。如果数据没有出错,则递交到上层-⽹络层。  

(5)同样,⽬标主机的⽹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层、应⽤层也要做与物理层类似的去掉各个报头的⼯作。最终得到原始数据,并递交到⽬标主机的具体应⽤程序中。

3. TCP/IP四层模型

3.1 应⽤层:对应OSI中的应⽤层、表⽰层、会话层

3.2 物理链路层:对应OSI中的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也有叫⽹络接⼝层)

3.3 数据包说明:

IP层传输单位是IP分组,属于点到点的传输;TCP层传输单位是TCP段,属于端到端的传输

3.4 TCP/IP参考模型中的数据传输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